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论著 > 乾陵文化研究(一)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唐乾陵石刻龙纹浅析

田宾锋

                          
  唐乾陵御道北端东侧置有无字碑,通高786厘米,重约百吨。碑身系由一整块青石雕成,纵150厘米,横210厘米,高643厘米。长方形碑座纵270厘米,横340厘米,高143厘米。碑首圆雕绕文龙八条,左右龙爪相托形成圭形碑额,内有方框,不刻一字。碑侧饰升龙图,石座四周刻繁密图案。其雕刻手法细腻,刀法犀利流畅。因竖立时无一字,故称“无字碑”,现遗留有宋至明时题刻。由于无字碑雕工精湛,雄浑磅礴,历来备受世人注目。
  无字碑上图案以龙纹最为精美。碑首文龙长嘴微开下垂,鳞躯浑圆缠绕,似龙在天,神气荡然。明李东阳《怀麓堂集》谓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平生好文者乃饰碑上。更绝处在于无字碑侧升龙图,图纵412厘米、横119厘米,升龙蜿蜒凶猛,腾越飞起,似要离去。龙头双角分叉,后饰须发,凤目圆睛,张口吐舌,长舌呈上弯勾形,上腭细长,獠牙上弯,下腭短须。龙颈饰几何纹一圈,旁饰一宝珠。龙肩饰双条飘带象征双翼,颈、身、足均饰鱼鳞片纹,颈腹部片纹较大,背有长鳍至尾,以脊骨间隔。龙前左爪张扬头后,右爪向下反撑,后左爪反上托,右爪下蹬,除后左爪为四趾外,余只见三趾。其爪大而敦厚,趾甲锋利,极具气势,爪心饰一云头,腿皆有须毛,尾呈S形从内绕过后右腿置下方。然龙腿较长,身躯与尾分为两个部分,并不合为一体,走兽体态仍明显可见。此种升龙形象在唐代较为少见,升龙图可能与乾卦“九五”爻有关。《易经》乾卦第五爻辞:“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其后释爻文言曰:“飞龙在天,上治也。”金景芳、吕绍纲著《周易全解》解释乾卦分六爻,诸爻共一象,从潜龙到亢龙,都是一条龙。九五是最好之爻,如同龙飞上天,位正居中,有君德又有君位,是天子诸侯一类,是有国有天下的,是最高最上的统治。乾卦前四爻则分别是由潜而见而惕而跃,九五飞龙在天已到极高处,阳气已经到盛极之时,刚健中正,好得不能再好,至于上九,龙已亢,阳已过,到了止进而退的时候,故有悔,有悔就是能够注意问题而解决,使乾道不至于以亢终[1]。后来九五之象借指帝王,唐代天文历算家严善思在武后时为监察御史,善占侯,曾语姚崇曰:“相王所居有华盖紫气,必位九五。”[2]而乾陵无字碑升龙图表现的正是飞龙在天刹那间的生动写照,应当具有表示帝王至尊的意义。乾陵御道共置两碑,一为述圣纪,武后文,李显书,据其文可知为高宗李治所立;一为无字碑,应系女皇武曌所立,虽然碑无一字,但我们从其所饰升龙图案中似乎可以发现现隐含的帝王气象。在乾陵陪葬墓出土石椁之上又有行龙图,龙角分叉,椭圆形目,颈饰几何纹一圈,肩有双条飘带象征双翼,背有长鳍至尾,以脊骨相间,腿长饰须毛,爪敦厚较大,四趾锋利,尾从内绕过后左腿置后方。其颈及背各饰一宝珠。乾陵陵园西翼马石座线刻画亦有行龙图,行龙与升龙形象大体相似,只是走兽之态更为明显。同时乾陵陪葬墓出土的壁画有青龙、白虎图,李仙蕙墓志盖刹面十二生肖线刻画中也有龙纹出现。从上可知在唐代龙或为四灵之一,或为瑞兽单独出现,这些同样反映在金银器、石刻、铜镜、绘画之中。四灵是代表四方的神灵瑞兽,古代方士占星、堪舆、择日、星命、占筮都很重视四灵神兽。王充《论衡·物势》:“东方,木也,其星苍龙也;天有四星之精,降生四兽之体。含血之虫,以四兽为长。四兽含五行之气最较著。”[3]唐人是极注重四灵的,通常在墓志中表现较多,青龙图案也反映了当时道教兴盛的状况。查开皇二年(582)李和墓石椁驭龙图和大业四年(608)李敬训墓志青龙图可见龙头稍小,分凤目、三角形目,其一口吐祥云,颈部亦饰几何纹一圈,肩有翼,身平腿长,四爪臃肿显笨,尾细长略曲平置身后。又天宝十四载(755)高元珪墓道壁画青龙图和墓志盖刹面青龙图可见龙目椭圆,舌如上钩,细颈饰几何纹一圈,肩有翼,背长鳍间以脊骨,三爪细长锋利无气势,尾呈S形后垂。又会昌五年(845)张渐墓志、大中三年(849)段文询墓志、大中四年(850)刘士准墓志、开平四年(910)石彦辞墓青龙图可见龙头后有须发,上腭较长,目分凤眼、圆眼和椭圆眼,舌多上钩,颈部仍饰几何纹一圈,长鳍至尾,身渐长而腿上粗下细,爪呈鸡爪或兽足,有的爪心饰朵云,龙爪较小无气势,尾多变。此时龙之形态已无武后、中宗时雄伟、凶猛之气势。五代时期同晚唐,龙仍多为走兽状,只是龙身加长,多饰鳞,龙颈、背部的宝珠消失不见,宋代龙身明显加长,从中还可见遗存的走兽之意。至元明清时龙身更长,尾与身躯完全融为一体,明清龙纹多样,有翼龙、草龙、夔龙、螭龙、团龙、升龙、游龙等等。
  纵观以上龙纹及传世金银器、铜器龙纹,可见唐代龙纹具有以下特征:1.唐代龙纹多为走兽状,另见有团龙、盘龙、升龙图案。2.龙目多变,分圆眼、凤眼和椭圆眼,已无汉时多见的三角眼。3.龙的上腭较长,舌多如钩上弯,亦有口吐祥云者,晚唐渐变。4.唐代龙纹颈部多饰有简或繁的几何纹一圈。龙肩有双翼,亦简亦繁,变化多端,有些如飘带,有些如简化的鹰翼。5.龙鳞细者如鱼鳞,粗者如短点线,龙身并有饰花朵者,有些龙身并不饰鳞。龙腹、腿及尾都饰须毛。6.唐代龙爪多见三四趾。武后、中宗时龙爪敦厚较大,指甲锋利,中晚唐龙爪肉薄较小,元气势,有些似鸡爪或兽足。7.龙背至尾饰长鳍,多间以脊骨。尾绕腿后置或略曲置后,龙纹四周饰繁密的长尾朵云。8.龙尾与身躯分为两个部分,并不融为一体。青龙与白虎除头部外基本相似。9.盛唐时期龙纹形象雄伟、凶猛,天宝后期气势渐无,图案线条慢慢简化,晚唐尤甚。
  以上结论多由石刻龙纹总结得出,虽然参考了一些唐代金银器、铜器、绘画等,总感到资料稍欠和不足,因此内容可能会有所偏差,这一点希望大家能够注意和谅解。
  注释:
  [1]金景芳、吕绍纲著:《周易全解》。吉林大学出版社,1989。
  [2][3]见陈永正主编:《中国方术大辞典》。中山大学出版社,1991。
  (作者单位:乾陵博物馆)
  

乾陵文化研究(一)/樊英峰主编.--西安:三秦出版社,2005.05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