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唐代其他陵墓 > 孝敬皇帝李弘恭陵

  [下一记录]

孝敬皇帝李弘恭陵

刘向阳


  孝敬皇帝李弘(《孝敬皇帝睿德之纪》碑作宏,652~675),字宣慈,是唐高宗李治第五子、武则天之长子。永徽三年(652)秋冬之际生于长安城感业寺,次年五月随其母武则天入宫,被封为代王。永徽六年(655)十一月,武则天被立为皇后,次年正月辛未(初六日,656年2月6日),年仅4岁的李弘被册立为皇太子。其册文曰:“惟尔代王弘,猗兰毓祉,乔桂凝华,岐嶷表于天姿,符瑞彰于神授。……朕虔奉灵图,肃膺丕业,仰惟七庙之重,思隆万叶之庆,畴姿列辟,饮若前修,是用命尔为皇太子。”(《金唐文·册代王弘为皇太子文》卷14)时李弘年龄幼小,仍旧生活在武则天身边。直到显庆四年十月丙午(初三日,659年10月23日),始加元服,入居东宫。
  为了培养李弘的政治才能和处理朝政的本领,高宗与武则天在他少小时即让他参与朝政,并以太子太师李勣,中书令、太子宾客许敬宗,太子右中护李敬玄,太子左中护刘仁轨,太子右庶子许圉师等为辅臣。李弘移居东宫不久即同年闰十月戊寅,高宗与武则天幸洛阳,留太子李弘“监国”,“太子思慕(父母)不已,上闻之,遽召赴行在。”“深为帝及天后钟爱”(《通鉴》卷200,《册府元龟·储宫部·令德》卷258)。龙朔二年(662)十月丁酉,高宗“幸骊山温汤,太子监国。”次年十月,“诏太子每五日于光顺门(大明宫紫宸殿之右门)内视诸司奏事,其事之小者,皆委太子决之。”乾符二年(667)九月庚申,高宗“以久疚,命太子弘监国。”(《通鉴》卷201)咸亨三年(672)十月已未,诏“太子监国”;四年八月辛丑,高宗“以疟疾,令太子于延福殿受诸司启事。”(《通鉴》卷202)数年间,李弘屡次实习朝政,在朝政实践中经受锻炼,“礼接士大夫,中外属心。”(《通鉴》202)但是,李弘自幼体弱多病,后来极意书林,组织太子宾客许敬宗、中书侍郎上官仪等博采古今文集,摘其英词丽句,编撰《瑶山玉彩》五百卷,以至耽诵损心,“沉瘵婴身”,染上了肺痨(结核)病。是时,“戴至德、张文瓘兼左庶子,与右庶子萧德昭同为辅弼,太子多疾病,庶政皆决于至德等。”咸亨四年(673)二月,李弘纳左金吾将军裴居道女为妃,十月完婚。“裴氏甚有妇礼”,高宗十分满意,尝谓侍臣曰:“东宫内政,吾无忧矣。”(《旧唐书·孝敬皇帝弘传》卷86)
  上元二年(675),高宗虑及自己身体不支,欲禅位太子,李弘“一闻此言,因便感咽,伏枕流欷,哽绝移时,重致绵留,遂成沉痼。西山之药,不救东岱之魂;吹汤之医,莫返逝川之命。”(《孝敬皇帝睿德之纪》碑文)其年四月已亥(二十五日,675年5月25日),李弘与父母幸东都,因病暴薨(文献载为武则天毒杀)于东苑之合壁宫绮云殿,时年24岁。五月戊申(初五日,公历6月3日),高宗下诏:“朕方欲禅位皇太子,而疾遽不起,宜申往命,加以尊名,可谥为孝敬(慈惠爱亲曰孝,死不忘君曰敬)皇帝。”八月庚寅(十九日,公历9月13日),葬于洛州缑氏县之懊来山,曰恭陵,“制度一准天子之礼,百官从权制三十六日降服。”高宗与武则天皆“心缠积悼,痛结深慈”(《孝敬皇帝睿德之纪》),“拂虚帐而摧心,俯空莛而咽泪,兴言鞠育,感痛难胜。”(《敦煌写本》斯1513号)高宗于病中亲撰《孝敬皇帝睿德之纪》,并丹书碑文,刻石立于陵侧。
  李弘死后,高宗诏谥为“孝敬皇帝”,开创了中国历史上太子死后追谥为皇帝的先例,其丧葬制度,亦“一准天子之礼”。据《唐会要·诸陵杂录》(卷21)载:“初修陵,蒲州刺史李仲寂充使,将成而以元宫狭小,不容送终之具,据欲改拆之,留役滑、泽等州丁夫数千人,过期不遣,丁夫恚苦,夜中投砖瓦以击当作官,烧营而逃。遂遣司农卿韦机续成其功。机始于隧道左右开便房四所,以贮明器,于是撙节礼物,较量功程,不改元宫,及期而就。”
  恭陵位于今河南省偃师市缑氏镇东北2.5公里处的滹沱岭(又称白云岭)上。西北距隋唐东都洛阳城45公里,北距偃师市15公里。1963年河南省公布为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6月25日,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滹沱岭,为一道东西走向的土岭,地处高阜,形势开阔,据《读史方舆纪要·河南三》载,这道土岭古称懊来山,夏商时称景山。唐高宗太子李弘葬此后,改山名为太平山,今称白云岭或滹沱岭。恭陵居于滹沱岭之巅,南眺嵩岳,巍峨耸峙,北临伊(水)洛(水),首阳为屏。自古以来即为登临胜地。
  恭陵是初唐“号墓为陵”规制下的一处完整的实例(《唐恭陵实测纪要》《考古》1986年5期)。陵园座北面南,平面正方形,长宽均为440米。陵园内有大、小二冢,大冢居陵园中部偏西,葬李弘,俗称太子冢;小冢在大冢东北隅,葬太子妃裴氏即哀皇后,俗称娘娘冢。两冢的位置正处于陵园正中。这种制度是仿照西汉帝后陵合葬之通制,即同茔而不同墓(徐苹芳《中国秦汉魏晋南北朝时代的陵园和茔域》《考古》1981年6期)。恭陵两冢都呈长方覆斗形,现存太子冢底部东西长150米,南北宽130米;顶部东西46米,南北50米,残高22米。据钻探可知:太子冢封土经千余年风雨侵蚀和人为垦植,每边均被损掉10余米,原封土底部的长度应在160~180米之间。其陵冢高度按唐代天子礼“依汉长陵故事”,“汉长陵高九丈”,合今27米。恭陵陵冢封土堆为高粘度红褐色生土夯筑而成,坚硬密实,虽经千余年风雨剥蚀,其高度仅损失5米左右,基本保持了原貌。皇后冢距太子冢约50米,现存形状已很不规整,底部方锥形,长宽均50米,上半部呈圆形,残高13米。1998年2月15日,皇后冢墓道被不法之徒盗掘,盗走文物64件,现已追回,其中蓝釉双螭把罐、四系蓝釉罐、橙釉盆、彩绘骑马乐俑等为国家一、二级文物。恭陵陵冢四周原夯筑围墙每面围墙的中部各辟一门,以四神命名。门外筑双阙,四隅角筑楼。今查围墙已夷为平地,现存墙基宽仅1米。四隅角楼遗址残存,高约3~4米,长、宽10余米,原基部垒砌条石被农民移作它用。门前双阙以北门保存较好,长23米,宽20米,两阙相距30米。陵园南神门实测宽度为30米,门阙之外10米处有立狮1对,左右分列,相距54米。其余三门情况与此略同,惟改立狮为蹲狮。在南神门内没有发现建筑遗存,门外双阙之南设有御道(亦称神道),其两侧列置大型石刻。
  恭陵陵园现存石像生18件和石碑1通。除陵园东、西,北三门外各有石狮1对外,其余12件均列置在南神门外的神道两侧,东西两列相距50米。自南而北依次为:
  石望柱(华表)1对,距南神门300米,通高约6.50米,由基座、柱身和莲花顶三部分构成。基座方形,分上下两层,下层东西2.14米,南北2.30米。裸露地面高0.90米;上层东西1.58米,南北1.70米,高0.80米。其上雕置覆盆莲花础,高0.12米,直径1.50米。莲花础上竖八棱形石柱,高3.75米,径0.85米,各面向上收刹,素面无纹。柱顶压八边形顶盖,上置仰莲托摩尼球。这种柱顶是受佛教艺术影响的产物,其形状与龙门唐代窟龛中的同类饰物相似。
  天马(或称翼马或飞马)1对,位于石望柱北92米处。唐代陵墓前设置天马以恭陵为首,其后乾陵、建陵,崇陵等八帝陵前也均置有天马。恭陵天马高2.40米,置于双层石座上。下层长2.65米,宽1.95米,高0.76米;上层长2.21米,宽1.01米,高0.41米;底板长2.10米,宽0.86米,厚0.20米。天马四肢及垂尾与底板相连,腹下镂空。通高3.57米。天马昂首站立,肌丰骨健,头顶鬃毛竖立,颈侧鬃毛斜披,前肢两侧刻卷云纹羽翼,神秘祥瑞之感跃然天地间。恭陵天马是在升仙思想指导下设置的,其造型在此前帝陵石刻中绝无仅有。
  石人(翁仲)3对,第一对位于天马北43米处,石人南北之间相距32米。恭陵石人高2.73米~3.30米,衣冠服饰与咸阳杨氏顺陵的石人大体相同。头戴平巾帻冠,身穿宽袖袍,内著长裙,外着裲裆,腰束宽带,足蹬云头靴,双手握剑举于胸前,挺胸侍立于仰覆莲花座上(顺陵石人为方座),其下为方形基座,长1.50~1.53米,宽1.50~1.56米,高0.56~0.90米,莲台高0.31~0.44米。恭陵石人形象与洛阳北魏陵墓石翁仲有明显的继承关系。其整体造型比例适度,表现了盛唐时期的雕刻风格。从其装束来看,应为中郎将(亦称直阁将军)之职,即近侍之官。
  石人之北为石立狮1对,位于陵园南神门外双阙南10米处,左右分置,相距54米。两狮皆面南而立,略呈奔跃之态。东边雄狮高2.64米,狮头较大,昂首前视,小耳,犬齿外露,下颚三绺须毛,颈后鬃毛卷曲成螺状,胸肌丰健,前肢略直立,后肢略屈作前驱状,两腿间有明显的性别标志,长尾向右甩出达于腹部,四肢与石板相连,腹下镂空。西边雌狮高2.40米,形体与雄狮基本相同,惟长尾向左甩出,腿际间无性别标志。石狮基座分两层,下层长2.76米,宽1.75米,高0.45米;上层长2.22米,宽1.34米,高0.55米;石板长2.01米,宽0.98米,厚0.27米。帝陵四门列置石狮始于恭陵,恭陵也是目前所知在帝陵四门列置石狮最早最完整的一例,这一始创在唐高宗与武则天乾陵时成为定制。
  睿德纪碑1通,位于东列南数第一、二石人之间。通高7.23米,碑身高6.03米,宽1.94米,厚0.65米;碑座高1.20米,宽2.70米,厚1.90米。碑额刻飞白书“孝敬皇帝睿德之纪”八字;碑文楷书,自右至左竖排33行,每行82~89字不等,全文2000余字。由于年代久远,碑文大部分已漫漶不清。《全唐文》、《金石萃编》等文献中辑录的碑文大约1700余字。综观全文,内容大多为懿美之词,以褒颂李弘至孝、至仁、至明、至俭、至正的美德为主,而对于太子弘的死因,则掩饰回避。所以,碑文对研究太子弘的葬事墓仪、殉葬物品及瘗埋年代等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恭陵现存的石像生中,有三对蹲狮,分置于陵园东、西、北三门之外,其神态、形状、大小均基本一致。蹲狮高2.30米,昂首前视,前肢斜撑,头颈鬃毛卷曲,颚下三绺须毛,长尾甩于左腋下,形态雄劲,造型逼真。狮皆蹲踞于三层长方石座上,上层础座与狮相连,长1.89米,宽1.17米,高0.25米;中层基座长2.07米,宽1.35米,高0.70米;下层基座长2.60米,宽1.75米,高1.0米。在北神门外东侧蹲狮左臀部发现宋代题记:“洛民阎永真、张士南、王惠时治平元年(1064年,宋英宗赵曙首年)十月一日至此”。
  恭陵石刻雕造细腻,造型生动,堪称唐代石刻艺术之瑰宝。恭陵是中原地区建造的帝陵中保存较完整的陵墓,它虽未列入帝陵序列,但李弘是按照“天子之礼”埋葬的。由于恭陵时代较早,仅次于献、昭二陵,在陵园制度特别是在陵园石刻方面,数量多,品类精,可以说是唐陵石刻制度化的开端,为研究唐代陵寝制度、“号墓为陵”制度、墓仪规制、丧葬习俗和陵园石刻制度提供了许多珍贵的实物资料。

唐代帝王陵墓/刘向阳著.—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9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