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唐代其他陵墓 > 唐太祖李虎永康陵

  [下一记录]

唐太祖李虎永康陵

刘向阳


  唐太祖李虎(506~577),字威猛(《新唐书·宗室世系上》记为文彬),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人,西凉武昭王李暠之后,西魏太尉李天赐之子,唐高祖李渊之祖父。据《周书》(卷16)、《北史·序传》(卷100)、《旧唐书·高祖本纪》(卷1)和《新唐书·宗室世系上》(卷70上)载,李虎之父李天赐曾任北周的陇东(约今陕西陇县东南)太守。李虎幼时,家境优裕,受过很好的教育。及长,博览经史,精研儒理,胸中深藏奇谋异略,是一个文武兼备的人才,李虎仕西魏,曾任秦州清水(今甘肃清水)郡太守,后历官太尉、大都督、尚书左仆射、陇右行台、少师,封陇西郡开国公。因与宇文泰(周文帝)及太保李弼、大司马独孤信等8人佐周伐魏有功,皆赐为“柱国大将军”,时称“八柱国家”,荣盛恩宠,莫与为比。其间赐姓大野氏。北周建德六年(577)十月,李虎卒,享年72岁,葬于清水本郡。周受禅,追封为唐国公,谥曰襄。杨坚(隋文帝)作相时。还复本姓。李渊建唐后,于武德元年六月二十二日(618年7月19日)追尊为景皇帝,庙号太祖,其迁葬地曰永康陵。
  李虎初葬今甘肃清水县城东约10公里处的鲁家湾村。唐朝立国后,李渊将其祖父墓从清水县迁葬至国都长安附近,今陕西三原县陵前乡石马道村北及候家堡村西南100米处之陵园遗址即是。据宋敏求《长安志》(卷20)载:“唐景皇帝永康陵在(三原)县西北十八里……封内二十五里”;《唐陵庙记》载“在(三原县)西北三十里”;毕沅《关中胜迹图志》(卷8)载“在三原县北四十里”;清末重修《三原县新志》(卷1)载“在县北四十里”。经调查,后二者所记与今之实际距离基本吻合。《长安志》所记“封内二十五里”为当初陵园兆域的大约面积。今陵园内除陵冢封土及部分石刻残存外,原地面建筑、墙垣四至、阙楼等建筑已荡然无存,封土堆周围已被群众开垦为平坦的耕地。1992年4月20日,陕西省公布为第三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关于永康陵的形制和现状,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巩启明先生调查认为:“永康陵的形制是‘积土为陵’,是仿秦汉以来陵寝制度而建的,因其是二次迁葬,又属先世追封,所以其规模大小有限,不能与实际帝王之陵墓相提并论,但陵园规模、石刻品位和数量也相当可观,尤其陵前神道两侧之石刻颇有承前启后的特点。”(《唐永康陵调查记》《文博》1998年第5期)永康陵现存陵冢封土近似为圆锥形,周长约122米,残高8米。封土堆周围及其附近遍植松柏等树种。封土南为240余米的神道,其两侧设置石像生两列,南北长205米,东西宽30米。石刻由南往北依次为华表1对,独角兽(天禄)1对,石人1对,石狮1对。兹分述如下:
  华表1对,位于神道最南端,南距石马道村约300米,东西对称。现存东侧华表倒仆于地,石座、柱身、柱头皆已分离。石座呈方形,长、宽均1.10米,高0.50米,石座上面雕二层圆形基台,以弧棱过渡。下层直径1.10米;上层直径0.82米,其中心凿有一个直径0.30米,深0.12米的圆形榫槽,用以安装柱身。石座下原有础石已失。柱身呈八棱形,残高2.80米,中部棱面均宽0.25米。柱头高0.90米,由四部分组成,最底层为覆莲八棱盘,高0.26米,八棱盘上绕周雕刻圆球8个,高0.16米;圆球上为仰莲盘,高0.14米;最顶端为圆形宝珠,高0.34米,西侧华表仅存石座和柱身。石座长、宽均1.30米,高0.50米。石座顶面圆雕二层圆形基座已残损,仅留中间榫槽。柱身呈八棱形,残高2.20米,中部棱面均宽0.25米。柱身篆刻“唐永康之陵”五字。
  独角兽(或称天禄)1对,位于华表之北29米处,东西相对,大小形状相同。东侧独角兽已倾倒,四肢残失,仅存兽身和头部完好,原石座缺失。西侧独角兽置于长2.80米、宽1.20米、高0.50米的石座上,兽身长2.60米,胸宽0.70米,高2.0米,左后腿及尾残;头顶独角已残。两胁有翼,腹下雕饰卷云山峦。四肢、腹部云山和基座连为一体。石座下之础石埋入土中。
  石马2对,仅存东侧两马,西侧缺失。东侧第一马位于独角兽之北28米处。石马头、尾、四肢均残,马身长1.90米,高1.20米,胸宽0.70米,鞍鞯、鞍袱、马镫佩饰完备。石座无存,础石长2.20米,宽1.40米,高0.60米。第二马位于第一马之北28米处。石马头、腿残,马身完好,长1.85米,高1.15米,胸宽0.65米,鞍鞯、鞍袱、鞅鞦完好。石座长2.0米,宽1.15米,高0.30米,础石无存。
  石人1对,位于第2对石马之北约60米处。石人与石座为一块整石雕成。东侧石人高2.23米,肩宽0.70米。头戴高冠,身着宽袖长袍,足蹬圆头履,双手拄剑,面部表情威严肃穆,为武官形象。脚下石座长0.87米,宽0.47米,厚0.20米。石座与础石以榫卯接合,相当稳固。础石长1.02米,宽0.54米,裸露地面高0.21米,东侧石人已于1960年搬迁至今西安碑林博物馆石刻室展出。西侧石人仅残存腰部以下,亦为拄剑武官形象。
  石蹲狮1对,位于石人之北约60米处。东侧石狮已残损,仅留狮身残石一块。西侧石狮高2.05米,蹲踞于石板上,石狮巨头阔口,突目露齿,硬额浓眉,鬣毛鳞披,仰视前方,前肢挺拔,后肢曲蹲,胸肌丰隆,神态威武,气宇高昂。其造型浑润传神,雕刻生动有力,为我国初唐石狮雕刻中的精品之一。
  永康陵石刻雕造于初唐武德(618~626)年间,是唐代帝王陵墓石刻中雕造较早的一组。永康陵石刻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其石刻种类和雕刻手法既有继承,又有改进和发展。文献和考古资料证实,东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帝陵前置石刻均未形成制度,到初唐永康陵时,石刻种类和数量逐渐增多,雕刻技法和表现形式亦趋于写实性。永康陵前华表的样式已不同于南朝帝陵前的石柱,独角兽则继承了北朝西魏文帝元宝炬(507~551)永陵(在今陕西富平)前的石立兽,形式大同小异;永康陵前列置石马是唐代帝陵前列置石马的创始;永康陵前的石人与北魏孝庄帝元子攸(507~530)静陵前的石人大体相同,二者均为拄剑武官形象,这种石人形象对后世帝陵前石人的造型影响极大;永康陵前置石狮,源于南朝帝陵前的石辟邪,石狮造型和表现技法多继承了北周石狮的特点,对后世帝陵陵园四门石狮的制度影响很深。另外,佛教雕刻艺术也对永康陵的石雕刻产生了比较突出的影响,永康陵前华表柱头的覆莲盘、仰莲盆、火焰宝珠及陵前石蹲狮,都是佛教特有的艺术形式,这些都与佛教在中国的传播有着密切关系,并对中国的石雕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永康陵有无陪葬墓一直是帝陵研究者非常关心的问题。据《新唐书·百官志·诸陵台》(卷48)记载:“建初、启运、兴宁、永康陵,令各一人,从七品下;丞各一人,从八品下。掌守卫山陵。凡陪葬,以文武分左右,子孙从父祖者亦如之;宫人陪葬,则陵户成坟。诸陵四至有封,禁民葬,惟故坟不毁。”由此可知,永康陵应有陪葬墓。据文物考古工作者实地调查,永康陵“封内二十五里”内即今三原县陵前乡之焦村、兴隆、三店和陵前村附近有淮安靖王李寿、李孝同(李寿之子)、李广业、于志宁、于大犹、于知微、臧怀恪、臧怀亮、于志芳等12座墓葬。其中李寿墓已于1973年发掘,出土墓志铭曰:“王讳寿,字神通,陇西狄道人。太祖景皇帝之孙,郑孝王(李亮)之嫡子也。……贞观四年十二月,寝疾薨于京城延福里第,春秋五十有四。……粤以五年岁次辛卯十二月景(丙)戌朔十一日景(丙)申,葬于雍州三原县之万寿原。”墓志铭文及两《唐书》、《唐会要》等文献都未明确记载李寿陪葬何陵,但其墓葬在永康陵封内,笔者认为李寿墓似应为永康陵陪葬墓之一。《全唐文补遗》(第三辑)收录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所撰臧怀亮墓志仅记怀亮卒后“礼厝于三原县之长坳”,也未明确记载其陪葬何陵。其它如李孝同、李广业等人的墓葬大都封土无存,仅留神道碑或墓志者字迹多数漫漶,且难以辨认,但从这些墓葬的分布情况和位置来看,可能均属永康陵的陪葬墓,有待发掘考证。
  附:淮安靖王李寿墓
  李寿,字神通,是唐高祖李渊的从父弟。武德元年(618),拜右翊卫大将军,进爵永康郡王,寻改封淮安郡王,为持节山东道慰抚大使。武德四年授河北道行台、尚书左仆射,给亲兵两千人,马八百匹,于洺州镇守。次年,从太宗李世民平刘黑闼,因功拜左武卫大将军,仍授玄戈将军。贞观元年(627),拜开府仪同三司,赐实封五百户。贞观四年十二月薨于京城延福里之私第,终年54岁。太宗为之废朝,诏赠司空,谥曰“靖王”。次年十二月十一日(632年1月8日)葬于雍州三原县之万寿原。贞观十四年,太宗有诏配飨高祖庙庭。
  李寿墓位于今陕西三原县陵前乡焦村。1972年墓内积水,天井塌陷。为了保护地下文物,经有关部门批准,由陕西省博物馆(今西安碑林博物馆)和省文管会于1973年3月至8月对该墓进行了发掘清理。
  该墓地面残存的封土堆呈不规则圆锥形,残高8.40米,周长61.4米,夯筑。紧靠封土堆南边,由北向南排列着石人1尊、石羊2对、石虎1对、石望柱1对。
  据发掘得知,该墓的地下部分由墓道、过洞、天井、小龛、甬道和墓室等构成,全长44.4米,呈南偏东14度。斜坡墓道水平长16.8米,宽2.30米。过洞4个,长1.8~2.6米,宽2.0米,高2.46米;天井5个(一个在甬道上),埋葬后全部用夯土填实。小龛2个,位于第四过洞东西两壁,土洞,平面呈铲形,木门已朽。东小龛内北部放置有陶俑;南部地面经火烤,地面残存约2平方米的漆皮一层,漆皮上置灰陶罐6个;西小龛内的器物被盗,仅存男立俑1件、四耳白瓷罐1件。甬道砖砌,以石门为界分为前后两段,前段为斜坡土面,长4.0米,宽1.86米,高2.30米;后段地面用方砖墁铺,长2.80米,宽1.40米,高1.90米。南距石门0.4米处有砖砌封门墙。石门上浮雕朱雀、大兽面,线刻忍冬和动物纹样。石门里边放置龟形墓志一合。墓志长1.66米,宽0.96米,高0.64米,兽首龟身,四足趴伏于长方形座上,原来可能彩绘贴金。龟背甲为志盖,正中阳刻篆书“大唐故司空公上柱国淮安靖王墓志铭”16字。题记并志文正书31行,行37字,凡1071字,现存西安碑林博物馆。龟形墓志唐代仅见。洛阳曾出土北魏《元显*(左亻右上隹右下乃)墓志》,亦龟形,现存南京博物院,堪称墓志双壁。
  墓室长3.80米,宽3.95米,四壁砖砌,拱形土洞顶,发掘时顶已塌陷,原高不明。墓室东部用条砖铺地,西部放置石椁一具,由28块青石拼装而成,长3.55米,宽1.85米,高2.2米,歇山顶,面阔三间,进深一间,东侧正中间装可以开合的石门两扇。石椁外部为浅浮雕并彩绘贴金的四神、文武侍从、乘龙驾凤的仙人等画面。内部四壁为阴线刻的乐舞侍女、男女内侍、星象等线刻画,石椁基座四周为线刻十二生肖图案。椁内木棺已朽。棺椁之间散置石灰块,疑为防潮和防腐剂。人骨已散乱,葬式不明。椁内的随葬器物仅余料珠数枚。墓室东南角及龟形墓志后边放置大批陶俑。但已被盗墓贼扰乱且残破较甚。墓室北边的两角各有小铜镜一枚,当系厌胜辟邪用。墓室淤土中清理出铜碗、铜镜、金饰物、料珠、玻璃瓶残片等,疑为原石椁内随葬器物。根据甬道内发现的两个盗洞和石椁已被打开,椁顶被破坏等情况推断,该墓至少被盗掘过两次。
  墓葬壁画主要分布于墓道、过洞、天井、甬道和墓室内。墓道东西两壁壁画分上、下两层,上层为东西对称的飞天、狩猎图;下层为东西相对称的骑马出行图。过洞及天井东西壁绘步行仪仗队,在第四天井东西壁下部各绘大型戟架两副,每架列戟七根。第一至第四过洞及甬遭的南部均绘有阙楼建筑图。在第三天井基部发现有从天井上部脱落的壁画残片数层,为农耕、牧养、杂役等内容。甬道口东西壁的上部各绘有一个身披彩带、手捧莲花的飞天图案,其下画二人;甬道中部东西壁绘对称的内侍图、侍女图,顶部绘大型忍冬图案;后段东部绘寺院、殿堂、双阁、沙弥、道士、女冠人物及马厩、草料库等内容。墓室北壁东部绘庭院,内容有列戟、乐舞、侍女等,南壁下部(墓室门两侧)绘制侍女图,其它画面模糊不清。
  墓内出土随葬品有陶、瓷、金、铜、铁、玉料、玻璃等器物333件,如彩绘贴金武士俑、镇墓兽、男仪仗俑、女舞俑、骑甲马武士俑、男骑马鼓吹俑、女侍立俑、女骑马俑、彩绘贴金驮马、马驹、骆驼、猪、狗等。其它如灰陶罐、黑瓷碗、四耳白瓷罐、金带扣、金饰品、铜碗、素面铜镜、十二生肖铜镜、重列神兽镜、带钩、铁削、五铢钱、玻璃瓶(残)等为生活用品。

唐代帝王陵墓/刘向阳著.—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9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