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唐代帝陵图库 > 壁画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章怀太子墓墓道东壁 狩猎出行图之四

周天游


  此部分描绘的是狩猎出行队伍最后的驮运队。有两匹骆驼背驮釜、柴飞驰。其间的骑士多数深目高鼻,应为来自中亚的胡人。
  狩猎出行图(四幅)
  狩猎出行图高1—2米、长达8.9米。由于篇幅巨大,揭取时将其分割成了四块。图中现有人物四十六个,最前方是两名执*(左木右过)的探路随从,两侧是执旗卫士,最后是两匹辎重骆驼。中间一组人马共有六排,应是狩猎出行的主人皇室贵族及其随从。第一排是一位身着青衣,体态雍容的男子,坐骑是一匹披鬃垂尾的白马。从马的步伐来看,可能就是行走对侧步的走马。这种步伐的马,同侧前后蹄同时离地或着地,身体在同一水平线作左右摆动。因此,马的鞍口平稳,没有前颠后仰之苦,是有身份的高级贵族才可享用的。据此分析,马上骑者应该就是墓主人李贤。其余五排马上人物或穿翻领胡服,或穿圆领袍衫,黑色的幞头上系有红色的抹额,随身携带胡禄、豹*(左韦右长)。有的怀抱猎犬,有的臂架鹰,鹞,有的马尻上蹲坐着猎豹或猞猁,形象地再现了唐代皇室贵族外出狩猎的组合、阵式、配备,印证了初唐,盛唐上流社会喜好狩猎、臂鹰抱犬的时尚。马均经剪鬃扎尾修整,鞍鞯齐全,马鞍的后侧多有五鞘、六鞘。鞘是马鞍后部装饰性的带子,据孙机先生考证,五鞘是唐马通行的作法,因昭陵六骏仅垂五鞘,故推论唐代尚无六鞘。金乡县主墓(开元十二年,724年)出土的彩绘骑马狩猎俑上有四鞘,昭陵六骏的什伐赤、青骓是五鞘,《虢国夫人游春图》中的马也是五鞘。但在章怀太子墓的《马球图》、《狩猎出行图》,永泰公主墓的《胡人牵马图》中却发现有六鞘,这可能是唐代最早的六鞘的实物资料。《宋史·仪卫志六》记载,宋代御马垂六鞘,看来,这一制度的渊源上自唐代早期,即公元八世纪初。
  在宽大的墓壁上描绘山间野外声势浩大的狩猎出行场面,绘制时是颇费心机的。整个画面在布局上虚实相间、疏密有致,疏处不显其空,密处不显其乱。中间密集的人马队伍,通过马匹颜色、人物服色的变化,形成了有节奏的动感,人物之间也通过头向、动作、表情的不同,使彼此之间产生了呼应。观之,仿佛马蹄得得,旌旗猎猎,人物纵马扬鞭,喧闹着从寂静的山林中穿过。中央美术学院袁运生先生观看此画时指出,马画得非常出色,马飞奔时蜷紧而非前伸的前蹄,属超现实的“心理真实”。十八世纪欧洲画家采取这种夸张式的画法表现马,受到美术界的认可,其实他的源头在这里。
  此画绘制时使用木枝起稿,起稿时主要是安排布局和大致轮廓,人物的头部多画一圆圈表示。从残存极多的起稿线痕迹来看,定稿时形状、位置的变动非常大,甚至完全改变,如最后五棵树中起稿线画的是几位骑马的人物,定稿时将人物取消变为骆驼。线条的运用已经非常精细、娴熟。作为填白的山石,均为一笔画出。一笔的画法多种多样,有顺时针式的,有逆时针式的,有上下式的,有左右式的,笔法流畅、自然。 


章怀太子墓壁画/周天游主编.—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9

章怀太子墓壁画/周天游主编.—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9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