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唐太宗昭陵 > 昭陵百谜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为什么唐初竟有那么多人敢“犯龙鳞”

惠焕章,杨婧


  传说,龙喉下“有逆鳞径尺,人有撄之,则必杀人。”在封建时代,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自比“龙种”,批评皇帝叫做“犯龙鳞”,所以历代朝廷上尽管设有谏官,但殿廷上往往是鸦雀无声。然而,到了唐太宗时期,犯颜直谏、面折廷争的事例屡见不鲜,上至宰相,下到小吏,甚至宫廷妃嫔,都有人敢于直言进谏。为什么贞观时代竟有那么多人敢“犯龙鳞”呢?
  这一点恐怕要从唐太宗虚心求谏,诚意纳谏说起。正如魏征对太宗所言:“陛下导臣使言,臣所以敢言。若陛下不受臣言,臣亦何敢犯龙鳞,触忌讳也。”
  自称是“龙种”的帝王,居然叫臣子们不避犯触“龙鳞”,甚至以实际行动对犯颜者予以嘉许,着实难能可贵。殊不知,这是有特殊的历史原因的。隋末农民大起义的汹涌浩荡,是隋朝由盛而衰迅速灭亡的短促行径,不能不给亲眼目睹这幅历史画卷的唐太宗特别深刻的启迪。他时常以隋亡为鉴,多次和大臣、太子谈论舟水之喻,并表现出一种“畏惧”的心情。
  正因为如此,唐太宗在贞观二年正月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什么叫做明君、暗君?魏征则回答:“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紧接着,又列举秦二世、隋炀帝“偏信”造成“天下大乱”,明君“兼听”就会出现“天下大治”,唐太宗听了心领神会,“甚善其言”。
  唐太宗又从历史人物和平常事例中深刻体验到个人力量的局限性,由此悟出自己并非无所不知,更何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因而他主张依靠群臣,集思广益,兼听纳下,君臣共商国事。因而让谏诤蔚然成风,出现了臣僚们纷纷直言的生动画面。
  君明,臣易直,敢于提意见,不怕犯逆鳞,然“君明”不仅在于有自知之明,还有有知人之明,此点大概为成大事者必备之才能。唐太宗既能“自知”,又能“知人”,所以其臣子中有很多直言敢谏的刚直之才,最杰出的当推魏征,史称“征雅有经国之才,性又抗直,无所屈挠”。后人说魏征堪称天下第一敢谏之能臣,他与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能臣与明君合作的典范。
  魏征进谏有一大特点,就是敢于直谏犯颜,据理力争,丝毫不留情面,把太宗弄得颇为尴尬。史载:有一年冬天,唐太宗正在玩耍一只漂亮的鹞鸟,远远地望见魏征来了,赶紧把鸟儿藏在怀中,惟恐被知道了又招来意见。魏征所奏事故久不已,唐太宗无奈只好静听,最后那只鹞鸟竟闷死在衣怀里。
  然而,作为居位极尊贵的天子、叱咤风云的雄杰唐太宗,平时折节下士,虚心纳谏,有时也难免会对魏征的犯颜直谏恼怒异常。贞观六年三月,一次罢朝后,太宗大骂道:“会须杀此乡巴佬!”长孙皇后一惊,忙问对谁发怒。太宗道:“魏征每廷辱我。”长孙皇后规劝说:“妾闻主明臣直,今魏征直,由陛下明之故也。”太宗听了恍然大悟,遂转怒为喜。由此可见,唐太宗能容人君所不能容,乐于听取别人言之有理的意见,其胸怀和气度,展现出一代圣主明君的风采。
  贞观八年,唐太宗又看到一些官员奏事时,呈现一副恐惧不安的样子,连言语都颠三倒四,有时会害怕的不知所措。唐太宗深知此点,每当有人上奏时,他总是表现得和颜悦色,还特别强调:“每有谏者,纵不合朕心,朕亦不以为忤。若即嗔责,深恐人怀战惧,岂肯更言!”太宗这番话,无不表明他胸怀宽广、虚心纳谏的明君风度。
  唐太宗经常强调这样一句话:“主纳忠谏,臣进直言。”所谓直言忠谏,就是要臣下们务尽忠说,忠于皇帝,忠于封建王朝。在唐太宗看来,如果不是“忠诚奉国”之士,怎能有那么多称职如意的谏诤呢?可以说,唐太宗对待谏臣们的态度,是以忠君与否来衡量的。因此,唐初之所以会出现敢于直言“犯龙鳞”的谏臣,大概与唐太宗这一态度不无关系。臣僚们向太宗进谏的次数越多,就证明他对皇帝愈忠诚。可以说,唐太宗这一政策的推行,又有谁不敢向他谏诤呢?
  雄才大略而从谏如流、位极人主而兼听纳下的唐太宗,鼓励积极规谏,从而也造就了一批敢于犯颜直谏的名臣,魏征、马周、刘洎、张玄素等都是勇气与胆量可嘉的贞观谏臣。在他们的良言规劝之下,才使得“贞观之治”闪烁着特异光彩。
  由此可见,由于唐太宗的积极倡导,才使得贞观时期谏诤风行一时。“诸臣之敢谏,实由于帝之能受谏也。”这是对贞观时代政治生涯的真实写照。 

唐太宗李世民百谜/惠焕章,杨婧编著.—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2004.1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