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论著 > 文化遗产地管理对策研究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第三章 第四节 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现状

张颖岚著

   
  一、文化遗产资源保存现状
  秦始皇帝陵园内外已发现的各类文化遗产资源数量众多,文物内涵和保存类型也非常丰富。多年来,国家十分关注秦始皇帝陵园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尤其是随着1974年秦始皇兵马俑坑遗址的发现,秦始皇帝陵园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得到了进一步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整体而言,目前秦始皇帝陵园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状况较好,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文化遗产资源的宏观保护管理工作
  建立了秦始皇帝陵文管所,专门负责秦始皇帝陵园的保护管理工作,2007年又新成立了秦始皇帝陵管理处。2005年陕西省人民政府颁布了专项法规《陕西省秦始皇陵保护条例》,进一步强化了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初步建立了文化遗产监测体系,发动社区力量建立了文物保护安全员,基本实现了文化遗产的动态保护;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力度,培养和树立社区居民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当地政府配合实施文化遗产保护的积极性有所提高。
  2.文化遗产资源的技术保护工作
  立足于秦俑博物馆,已建成微生物(防霉)研究实验室、环境监测室、彩绘分析研究室、综合化学实验室、彩绘及相关文物修复室、青铜器修复室、综合修复室,可以对陶质、青铜质、石质等文物进行科学修复、保护和相关的研究工作;2005年,国家文物局批准成立“陶质彩绘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秦俑博物馆)”,成为国家文物局首批设立的三家重点科研基地之一;31名科研人员构成合理,形成了梯队;与德国巴伐利亚州文物保护局和比利时材料研究与保护研究所等科研机构保持长期合作关系,在土遗址、陶质文物彩绘、金属质文物、微生物防护等方面的文化遗产保护技术有所突破,完成了秦陵一、二号铜车马的修复与保护,秦俑彩绘保护研究,大型土遗址保护研究,秦俑坑土遗址及相关文物防霉保护,秦俑遗址小气候的调查与评估,青铜水禽文物的修复和保护,古丝绸文物防霉保护研究等保护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两次。
  但是应当引起关注的是,秦始皇帝陵园的文化遗产保存状况仍受到来自自然、人为两类因素的威胁。水土流失、风蚀、水蚀、雨侵、植物根系、光照、微生物、昆虫和动物、尘土和污垢等各种自然界的力量,使以土遗址为主要保存形态的秦始皇帝陵的文化遗产长年累月经受着尽管十分缓慢,但却无法有效缓解的破坏;而来自于人为的各种破坏因素,则对秦始皇帝陵的文化遗产构成了更大的威胁。根据多年来考古工作资料,秦始皇帝陵外城以内部分建筑遗址埋藏较浅,有的仅距地表30~40厘米;许多遗迹就分布在民宅、企事业单位院落之下,如陕西标准缝纫机厂就对外城垣东门遗址形成部分直接占压。秦始皇帝陵区的各类农业生产活动,如平整土地、取土、水利灌溉、凿井挖塘、地下水开采、农业种植等,对遗址本体带来了持续的破坏,造成了较大影响;陵区范围内的各类工业生产活动,如取土烧砖、工业污水、粉尘污染、开山采石等,也是对文化遗产造成破坏、构成威胁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而当地的城乡建设、居民生活所带来的影响,如建筑覆压、道路占压、生活污水、垃圾污染、地下水开采等因素,直接破坏了地下文物和地面建筑遗存,对文物遗址保护造成极大危害,严重影响了陵园的历史环境和景观(图22、图23)。
  因此,人为影响因素是目前对秦始皇帝陵文化遗产构成威胁和破坏的最主要因素。秦始皇帝陵陵区涉及数十个行政村,人口67余人,仅在陵园2.13平方公里范围内,就涉及3个行政村、15个村民小组、1007户村民、6266人和24个企事业单位。以陵园内外城间西南的岳沟村为例,据考古调查,20世纪40年代在岳沟村沟道内居住的只有39户、180人,而目前则增加到143户、558人,60年间人口增加了两倍,随着人口繁衍和生产、生活活动的加剧,致使分布在沟道范围的陪葬坑遭到了严重损毁。
  此外,在一定历史时期和环境下建成的一些文化遗产保护展示措施,也因当时的建筑工艺条件所限缺乏完善的保护设施,在一定程度上对秦始皇帝陵的文化遗产构成了潜在的影响。如一号兵马俑陪葬坑的保护展厅在建设之初,由于受到当时保护水平和建筑技术条件的限制,在建筑设计中没有充分考虑到日晒、环境温湿度变化、观众数量过多等因素对遗址有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因而无法有效地控制文物保存的微环境①。
  由此可见,秦始皇帝陵文化遗产的保存状况还有不尽完善之处,需要我们在综合分析对文化遗产带来负面影响和威胁的外部因素前提下,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二、文化遗产管理体制
  秦始皇帝陵文化遗产地的管理体制一直处于多头管理、条块分割的状况。
  秦俑博物馆负责馆内的考古发掘、文物保护与修复、科学研究、文物展示,以及博物馆的经营管理等。2008年,按照陕西省文物局指示,秦俑博物馆开始接手负责对秦始皇帝陵的文物保护、日常管理和开放服务工作。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下属的秦始皇帝陵考古队,多年来一直从事秦俑博物馆以外陵区的考古勘探、发掘事宜。
  秦始皇帝陵区的文物保护监管和执法,除由秦俑博物馆下属的秦始皇帝陵文管所进行日常巡查和管理外,对建设控制地带的行政审批则由临潼区文物管理委员会具体实施。
  1999年,陕西省文物旅游体制改革,由陕西旅游集团公司收购秦始皇帝陵周边的个体和私营企业资产,成立秦始皇陵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统一经营、管理该地区的旅游活动。2007年,根据《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完善部分文物旅游景点管理体制的通知》(陕政发〔2007〕29号)精神,将秦始皇帝陵交由陕西省文物局管理,撤销秦始皇陵旅游开发有限公司②。
  2002年9月18日,根据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成立秦始皇帝陵文物保护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的通知》(陕政办函[2002]175号),成立秦始皇陵文物保护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和以陕西省文物局为主体的工程指挥部。2002年10月14日,秦始皇帝陵文物保护建设工程指挥部机构成立,负责秦始皇陵遗址公园和秦陵博物院(简称“秦陵博物馆”)的建设工作。2007年,陕西省文物局成立了秦陵管理处,负责秦始皇陵遗址公园的建设工作。
  秦始皇帝陵区内的公安、交通、规划、水电等,由临潼区政府的相关职能部门具体负责管理。
  秦始皇帝陵区的管理机构目前所存在的这种状况,无论是从近期,还是从长远发展来看都是不利于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
  三、专项法规
  针对秦始皇帝陵文化遗产保护的专项法规主要有《陕西省文物保护条例》和《陕西省秦始皇陵保护条例》。
  2005年,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根据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及《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精神,将修订《陕西省文物保护管理条例》列入立法计划,经过认真起草及广泛征求意见,形成了《陕西省文物保护管理条例》(草案),2006年8月4日,陕西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讨论通过了新修订的《陕西省文物保护条例》,并于2006年10月1日施行。
  《陕西省秦始皇陵保护条例》2005年10月正式施行。该条例明确了秦始皇帝陵的保护对象,提出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的设定标准和实施管理的政府部门,并对保护范围内的禁止行为进行了较详细的界定等。如在该条例第二条明确规定,“在秦始皇帝陵进行文物保护、生产生活、经营服务、旅游开发、参观游览等活动的组织和个人,应当遵守本条例”。第四条指出,“秦始皇帝陵的文物属于国家所有,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挖掘、占有,不得转让、抵押,不得作为企业资产经营”。这样就从法律层面上纠正了过去在秦始皇帝陵所存在的将文化遗产作为企业资产经营的情况。尽管在一段时期内秦始皇帝陵区域还遗留有“秦始皇陵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负责秦始皇帝陵的旅游开发等企业经营活动,但陕西省人民政府已经发布了《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完善部分文物旅游景点管理体制的通知》(陕政发〔2007〕29号),该文件依据《文物保护法》及《陕西省秦始皇陵保护条例》对秦始皇帝陵文化遗产地的管理体制进行了纠正,将秦始皇帝陵交由陕西省文物局管理,撤销秦始皇陵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按照事企分开的原则,由陕西省文物局委托秦俑博物馆与陕西旅游集团公司共同组建“秦始皇陵旅游有限责任公司”,从事秦俑博物馆和秦始皇陵遗址公园内旅游服务项目的开发建设和经营管理③。
  四、保护机构和技术力量
  秦始皇帝陵的技术保护机构和力量主要是建立于秦俑博物馆内的陶质彩绘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该基地为国家文物局批准成立的首批三家重点科研基地之一,2005年10月21日正式揭牌运行。主要研究方向为陶质彩绘及相关文物保护修复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研究,开展创新性研究,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秦俑博物馆历年来获奖的科技成果有“秦陵一号铜车马修复技术”1996年获得国家文物局文物科技进步二等奖,并于1997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秦俑彩绘保护技术研究”2003年获得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并于2004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秦俑土遗址及相关文物防霉保护研究”2005年获得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科技创新二等奖。
  截至2007年年底,该墓地拥有仪器价值逾200万元,其中5万元以上的仪器设备15台,专业科研人员31人。可进行颜料成分分析,颜料色彩蜕变机理研究,彩绘层次结构观察分析,彩绘文物保护剂对比研究及老化测试等方面研究工作。可承担文物、遗址及其环境的微生物指标调查,筛选适合于文物及遗址的霉害防治药剂及方法,实施文物及考古现场的霉菌防治。可进行博物馆及大型遗址的环境监测及文物环境质量评估等研究工作(图24)。
  文化遗产保护技术手段还包括,建立了遗产监测工作的体系,成立于遗产监测队伍,对于涉及遗产本体的自然和人为损害因素进行辨识并开展长期监测。目前针对游客的监测主要有游客的数量、构成,游客行为,日游客峰值等内容;对于遗址本体的监测有遗址陈列厅内环境温、湿度,大气污染物,降尘的内容和对文物的管理如文物库房日常管理制度规范化、文物档案完整化等内容;对遗址保护大厅做了建筑物沉降检测;对遗址外部环境监测目前做了大气质量的监测,主要包括大气监测(外环境)和微小气候空气质量监测(展室环境)。大气监测从1991年开始至今,每年监测四次;微小气候空气质量监测从1993年开始至今,每年监测一次。大气监测和微小气候空气质量监测由秦俑博物馆创优办负责,临潼区环保局环境监测站和西安市卫生防疫站具体实施。临潼区环保局环境监测站下属的兵马俑空气监测站,对秦俑博物馆进行监测;西安市卫生防疫站负责监测博物馆展厅内部的微小气候空气质量,主要侧重于观众参观的空气卫生质量。
  针对文物保存环境的监测,从1990年至今持续开展,监测点主要设在兵马俑坑内——砖铺地、隔梁及室外环廊,文物陈列大厅及铜车马展柜内也都置有监测温度、湿度的便携仪器。由于三号坑已经完成了发掘工作,相对比较干燥,接近室外大气环境,所以博物馆主要针对一、二号坑及陈列大厅进行监测,从而为考古发掘、文物保护修复提供必要的环境因素,以确保采取最佳措施保护文物。
  建筑物沉降监测,主要是对秦俑博物馆的一、二、三号坑展厅建筑进行变形观测工作。自1986年12月至今,对一号坑进行沉降观测和水平位移观测;1996年10月至今,对二号坑进行沉降观测;1991年5月至今,对三号坑进行沉降观测。
  秦始皇帝陵区的监测工作,主要由秦始皇帝陵文管所负责。全所人员分成两小组,每天坚持巡查:一组负责陵区巡查,另一组对马厩坑遗址、五岭遗址、鱼池遗址、郑庄石料加工场遗址、赵背户刑徒墓地、五砂厂修陵人墓巡查,两组每天轮换巡查。将巡查结果形成记录备案。同时还制定了《田野文物安全巡查制度》《防火应急预案》《防盗应急预案》等安全监测制度。
  目前所实施的秦始皇帝陵遗址环境监测的主要项目,是由秦俑博物馆与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牵头、香港理工大学和美国沙漠研究所参加,联合开展的“秦兵马俑博物馆室内大气污染特征”研究。该合作项目于2005年3月开始全面启动,由合作四方联合开展对秦俑博物馆室内大气污染的连续观测,深入研究腐蚀性气体、大气气溶胶和降尘的变化规律及其化学反应机制,全面评估污染物对文物的腐蚀机理,以便科学有效地保护秦兵马俑文物。目前已经对博物馆周边进行污染源的实地调查,秦俑遗址区室内气溶胶的研究已经开始,对室内外气溶胶长期的变化作进一步研究。
  对于秦始皇帝陵文化遗产目前所存在的土遗址、陶质、金属、石质及有机质等各类文物,文物保护人员经过多年的科研工作,已经有针对性地采用了不同的保护技术和方法进行保护和修复,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五、保护管理措施
  目前秦始皇帝陵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的具体措施主要是,确定了秦始皇帝陵的保护范围,编制《秦始皇陵保护规划》,建立相应的保护标志,并对一些重要遗址采取征地保护的措施实现有效保护等。
  1.保护范围
  目前秦始皇帝陵的保护范围由1992年陕西省政府颁布,保护区分为三级,即重点保护区、一般保护区和建设控制地带。其中,重点保护区包括封土、兵马俑坑、五岭遗址、马厩坑、修陵刑徒墓地;一般保护区为陵园外城内的范围;建设控制地带为陵园外城周围外延200米。所设定的文物保护范围共计292公顷,建设控制地带共计140公顷。这个保护范围已远远不能涵盖秦始皇帝陵的遗址内涵,未能反映考古发现的最新成果,且各部分保护区的划定不尽合理,不能满足当前的文化遗产保护要求,亟需调整。
  2.保护规划
  2002年9月,陕西省文物局委托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省古建设计研究所和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联合编制《秦始皇陵保护规划》。该保护规划经过多年反复修订,已于2007年12月完成,并于 2008年1月上报国家文物局审核。
  3.保护标志
  截至2007年年底,1992年公布的遗址范围均已设立保护标志和保护界碑。1992年以后发现的遗址由于未公布保护范围,仅有保护标志(图25)。
  4.征地保护措施
  自秦始皇陵遗址公园项目启动以来,征用秦始皇帝陵外城垣以内土地2902.51亩(总占地3386.51亩,1985年已征用484亩),将其中的企事业单位和居民整体搬迁,实施文物遗址保护并建设相应的遗址保护展示场馆,采用退耕还林政策将外城垣周边的文物遗址区3.2平方公里范围进行绿化。整个项目涉及需要搬迁的有3个行政村(共15个村民小组、1007户),24个企事业单位,总计6266人,拆迁总建筑面积321419.98平方米。目前,秦始皇陵遗址公园2.26平方公里范围内的拆迁工作已经基本完成,截至2007年年底,1007户居民中已拆迁1002户,剩余5户也将于近期全部拆迁完毕。
  六、展示方式
  限于传统的展示理念和技术手段,目前秦始皇帝陵文化遗产的展示方式以露天原址展示和场馆展示等静态式陈列展示类型为主,同时也有少量的植被标示展示、模拟复原展示等手段的应用。
  秦始皇帝陵封土等留存于地上的遗址多采用露天原址展示。但是1998年秦始皇陵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在封土北侧修建的登陵道直通陵顶,不仅破坏了秦陵封土的原始风貌,同时因过多的游人踩踏给封土本体带来威胁,影响了秦始皇帝陵园的肃穆庄重(图26)。
  秦兵马俑坑遗址自1979年建馆以来,已在俑坑遗址原址之上先后建成一、二、三号俑坑展示大厅,在对俑坑本体进行保护的同时对观众开放。但是限于当时的建筑技术条件和保护、展示理念,仅是对已发掘的俑坑遗址上部以建筑进行覆盖,在俑坑遗址周边设置参观环廊,在环廊处辅以典型文物展品和展板等陈列方式。这种展示方式因为对遗址本体没有设置相应的调节温、湿度的设施和手段,不能有效地保护地下遗存,故而在遗址发掘过程中,因温度过高、湿度过大出现了霉菌等有害因素;在随后的长期原址陈列中,又容易因为干燥、大气污染、温差变化等因素而引起诸如土遗址隔墙崩裂、风化、陶俑彩绘脱落等现象。同时,这种静态的展示效果拉开了与观众交流距离,不能很好地激发观众的兴趣,致使大部分到馆参观观众仅局限于观光式的游览,直接影响了观众在馆停留时间。秦俑博物馆综合陈列楼是秦俑馆内建立的一个独立文物展厅,秦陵出上的彩绘铜车马即陈列于陈列楼的一个展室内。但该陈列楼设计建造的基本布局方式还是局限于以文物为中心的展示方式,因建筑本身的限制,目前铜车马展厅已经成为秦俑博物馆展线中的一个观众参观瓶颈,尤其是在旺季参观时,往往因峰值观众人数过多而存在一定的文物、观众安全隐患。
  秦始皇帝陵寝殿、便殿、铜车马坑、封土北侧陪葬坑、“甲”字形墓等封土周围的地下遗存,目前主要是采取在地表种植低矮灌木等方式标示展示。但因为秦陵周围的高大树木较密集,这种展示效果并不十分理想。而且,部分遗存的标示地点存在一定的错误(图27)。
  原秦始皇陵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在封土的西北,模拟复原了数组秦陵地下排水设施,从现地表下挖1米左右的沟渠,以秦陵附近采集的五角形、圆形水管道模拟展示了秦陵的地下排水系统结构(图28)。这种在接近封土处任意向下挖掘的展示方式极易造成对遗址本体的破坏。
  文吏俑坑、石铠甲坑等遗址在发掘后,在原址设立了简易的保护棚进行保护,但目前尚不具备开放展示的条件。百戏俑坑、青铜水禽坑、动物坑、五砂厂修陵人墓地、马厩坑等遗址在发掘完毕后即回填保护,陵园内城南门、五岭遗址等留存于地面的遗址等没有开展任何方式的展示。
  此外,原秦始皇陵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在封土北侧曾举行“秦陵大祭典”的表演活动,展示方式手段粗陋,文化内涵较低,没有起到很好的展示效果(图29)。原秦始皇陵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还曾在封土东侧开展了“焚香祭祀”活动(图30)。据媒体报道,因为景区景点项目比较单一,为了增加游客的游览时间,秦始皇陵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设置此游览项目,并让一名职工承包经营了卖香项目,“以免费‘祈福’为诱饵,然后步步为营诱导游客高价购买高香,并在现场点燃求拜”④。这种做法不仅违反了有关规定,而且还对陵园地表植被构成了直接的火灾威胁。
  七、产业开发现状
  (一)秦俑博物馆的产业开发
  秦兵马俑坑是秦始皇陵最重要的陪葬坑之一,1974年发现,1979年博物馆对外开放。自开馆以来,秦俑博物馆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已经成为目前我国最大的遗址博物馆之一,在弘扬民族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推进产业发展、促进社会经济繁荣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取得了一些经验。截至2007年年底,秦俑博物馆累计接待国内外观众5000余万人次,其中国外观众800余万人,接待各国元首和政府首脑160余位,我国的党政领导人也多次来馆视察,门票收入达到18亿元(表3)。秦俑博物馆内的文化产业开发目前主要是围绕博物馆观众参观活动所开展的相关服务,包括餐饮和纪念品销售等,2007年秦俑博物馆的经营性收入为570万元,仅占博物馆全年收入2.3%。
  (二)地方政府的产业开发
  2006年6月28~30日,在临潼召开的“临潼发展论坛”,确立了“规划立区”和“温泉开发”两大主题。对临潼915平方公里的辖区重新进行了系统规划,初步制订的方案将把临潼划分为六大区域:以行政管理、生活居住为主要职能的生态新区;以华清池、骊山及仿唐街景为特色的唐文化区;以火车站,南北大街为主的商业区;以秦陵保护区以东工业园为主的工业区;以秦始皇帝陵、秦俑博物馆为核心的秦文化旅游区;以市区周边村镇为主的新农村示范区。从临潼整体发展规划来看,对于秦始皇帝陵文化遗产地的发展定位还是基本准确的。
  临潼当地政府目前主要是利用秦俑博物馆馆前服务区改造项目进行产业开发,包括以停车场、旅游购物商贸区为主的旅游服务区和民俗文化旅游度假区。位于秦俑博物馆外东侧的兵马俑国际旅游广场,占地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万平方米,提供特色餐饮、特色小吃、特色手工艺制作、旅游纪念品开发及销售、通讯等旅游相关服务、零售行业等服务,并于2006年4月26日对外开放。据《兵马俑国际旅游广场项目招商简介》,其项目设计目标是以打造全球唯一的秦文化体验之城为发展目标,以秦文化为背景和核心,以文化旅游主题商业区为发展理念,实施产业化运作,用文化旅游概念整合多种产业,形成独特的国际化品质和优势,最终形成一个以文化旅游产业架构为主题,复合餐饮、购物、休闲娱乐功能为主的新型旅游广场,给广大游客提供一个以秦文化为背景的旅游、文化、休闲、娱乐和购物为主体的体验式商业广场。该项目的开发商为陕西九州映红事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商是陕西百事通企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美国的专业公司承担了项目策划和运营管理,并邀请了上海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承担建筑设计,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承担景观设计。针对不同投资商、经营商,采取入股、融资、合作经营、自营、买断经营、租赁等多种形式与项目进行合作。但自2006年4月正式开放以来,兵马俑国际旅游广场运营状况未达到预期效果。有关方面设计了“北进东出”的秦俑参观路线,希望能够在规范参观路线的同时,引导观众的消费,以期改变困境。
  (三)旅游企业的产业开发
  旅游企业的产业开发可分为国有、非国有旅游企业开发两类。
  国有旅游企业的开发:1998年,秦始皇帝陵内城垣南半部分面积约32.93公顷的范围划归新组建的陕西旅游集团公司管理,秦始皇陵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负责该区域的开发与经营。截至2006年年底,共接待中外观众41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6731万元(表4)。2007年,根据《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完善部分文物旅游景点管理体制的通知》(陕政发〔2007〕29号),将秦始皇帝陵交由陕西省文物局管理,撤销秦始皇陵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其产业开发的管理工作也随之移交给陕西省文物局。
  非国有旅游企业的开发:在秦始皇帝陵区范围内,非国有旅游企业的开发主要限于人造景点、复仿制品工厂、纪念品销售商店等。如“秦陵地宫”“八大奇迹馆”。由于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趋利本性和文化内涵挖掘潜能的不足,致使文化遗产地范围内旅游企业的产业开发层次普遍较低,文化附加值不高,而且,一些不当的开发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减损了秦始皇帝陵文化遗产应具有的高层次文化品质。
  (四)社区居民的产业开发
  1974年秦兵马俑发现以来,当地社区居民也及时地捕捉到了因旅游发展所蕴含的商业价值,遂自发地制作、销售与秦始皇帝陵、兵马俑相关的纪念品,以及体现当地民风民俗的工艺品。但是因为没有规范的市场约束管理机制,社区居民的商业行动很快就陷入了无序的混乱状况,强买强卖现象屡禁不止,而因市场竞争恶意压低纪念品价格的行为,更导致与兵马俑相关的纪念品成为了廉价低质文化产品的负面典型,使自身利益受损,也间接影响到了正规经营商户的利益,给文化遗产地的品牌形象带来了极大的损害。
  ① 部分内容参考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陕西省古建设计研究所,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编制:《秦始皇帝陵园保护规划》,2008年。
  ②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完善部分文物旅游景点管理体制的通知》(陕政发〔2007〕29号),2007年7月25日,http://www.shaanxi.gov.cn/0/103/5356.htm。
  ③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完善部分文物旅游景点管理体制的通知》(陕政发〔2007〕29号),2007年7月25日,http://www.shaanxi.gov.cn/0/103/5356.htm。
  ④ 《秦始皇帝陵有人设“转运”陷阱》,《华商报》2007年2月26日。













文化遗产地管理对策研究——以秦始皇帝陵为例/张颖岚著.—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