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论著 > 秦始皇帝陵园考古研究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第四节 关于秦始皇帝陵选址问题的探讨

段清波

  
  从秦代文物考古发现和秦陵地区地理环境的关系分析,我们似乎能看出来秦始皇陵园、陵区的布局充分地利用了山脉、河湖、台塬环境,形成山、陵、水一体、层层推进、主从有别、非对称的陵园遗址布局特征。
  但是从历史的进程来看,秦陵主体的分布范围,无论从地貌开阔程度、黄土厚度,还是从交通便捷与否等方面看,这里并不适合于春秋战国之际人们对帝王陵墓选址的要求。成书于秦始皇时期的《吕氏春秋》,是该时期人们丧葬观念最直接的反映,“古之人有藏于广野深山而安者矣,非珠玉国宝之谓也,葬不可不藏也。葬浅则狐狸抇之,深则及于水泉。故凡葬必于高陵之上,以避狐狸之患、水泉之湿”①,东方六国地区人们的观念和秦国大体一致,“故古圣王制为葬埋之法,曰:‘棺三寸,足以朽体;衣衾三领,足以覆恶。以及其葬也,下毋及泉,上毋通臭,垄若参耕之亩,则止矣。’”②将帝王埋葬在塬高土厚水深的开阔地带,其实是不同时期人们的普遍认识,秦经历了从附庸到诸侯再到帝国的漫长发展历程,已经发现的秦国陵区无不以一贯之地符合这种选址要求,春秋早期的西山陵区、凤翔陵区以及战国后期的东陵,它们所处的环境位置均属黄土深厚、地下水位较低的地貌,相对而言,秦始皇帝陵区就不具备这一要求。
  山前地带的地质特征决定了这里的黄土发育较差,地下水位太高,地貌狭窄。20世纪70年代这里地下潜水埋深20米左右,潜流方向为北偏西③,在陵园西内外城之间考古发掘过一眼秦井,测得当时地下水位距现地表16米。秦代时期水文环境以及秦陵地区山前地带的特性,决定这里不仅地表溪流遍布,而且地下丰富的潜水也沿着西北方向流动,从常理上讲,这里的水文条件并不适合建造陵墓工程。秦陵地宫底部上距地表30米,造成地宫不仅有浸水之虑,还有施工过程中排水的难题。《史记》、《汉书》上明确地记载有秦始皇帝陵墓在建造过程中,有过“穿三泉”和“下锢三泉”的记载,考古勘探资料也证实这一记载。仅此而言,秦始皇帝陵的选址不符合地势高敞和下不及泉的要求。
  秦陵地宫南部外围建造着一处庞大的地下阻排水工程,其目的就是将地下潜水阻挡在地宫之外,勘探表明,秦陵地区地下30米以上,有六层淤砂石层,它们应为不同层位的地下潜水层,其中第四层砂石层距地表14—17米,砂石层厚3米,这一区间的潜水层恰与秦代水井16米的水位相合,而此水层又是距地表30米的六层潜水层中厚度最大的一层。这种地层堆积状况和该地山前地带地貌是吻合的,说明此处黄土堆积并不连续。这种地质结构会对陵墓的建造带来极大的隐患,在施工时,人们除了需要解决地下潜水问题外,还要克服不连续堆积的黄土所造成的塌方事故。在水文、地质双重条件皆不具备的情况下,可以想象,如果没有有效的解决方案的话,任何一项不利条件都会为工程带来严重的后果。从组织上来说,也会增加施工难度,加大工程量,拖延工程进度。
  就水文地质条件看,我们无法理解将陵墓选择在这里的理由。《水经注·渭水》说:“秦始皇大兴厚葬,营建冢圹于骊戎之山,其阴多金,其阳多玉。始皇贪其美名,因而葬焉。”骊山之阳的蓝田盛产玉石而久负盛名,蓝田设县是在秦献公六年(前379年),据说县名的来源即出自美玉次等者为“蓝”的说辞④,它是蛇纹岩和蛇纹岩的变种鲍文石,颜色呈浅黄、浅绿和暗绿等不均匀色调,色泽与质地和“玉之次者为蓝”的文献相符。现代地质考察证实,今天蓝田的玉川一带盛产蓝玉,玉川地处秦岭北坡的深山中,此地和秦始皇帝陵园的骊山北麓有一定的空间距离。
  另外还有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是蓝田玉在秦始皇时期受关注的程度。虽然献公时已有蓝田设县之举,但是陕西历史博物馆所藏125件神木石峁文化的玉器中只有一件属蓝田玉,天水发现一件战国时期蓝田玉制作的玉钺,其后就很少见到用蓝田玉制作的比较有名的玉器。这些现象表明,蓝田玉广泛流行和被人们普遍认可是自汉代开始的。《汉书·地理志》、《后汉书·外戚传》、张衡《西京赋》等文献的记载即为证据,在此之前人们认同的是“昆山之玉”。凤翔秦公一号大墓、姚家岗建筑遗址出土了数量较多的玉饰件,从雕琢工艺、纹饰设计看,是春秋秦国玉器制作工艺的顶级之作,据说制造这些玉器的原材料产地来自新疆的和田⑤。因此,《水经注》中所说由于秦始皇贪图“蓝田”美玉而将陵墓选择在这里,是没有根据的,看来只是一种妄测。
  如果说位于骊山之南的蓝田产玉现象和秦始皇帝陵的选址还有蛛丝马迹的关系,那么,骊山之阴产金的说法则几乎属于子虚乌有。历史上骊山产金的说法鲜有记载,《清一统志》的记载说明,骊山虽有品位较低的金矿,但不具备开采价值,“金沙洞在骊山……明万历二十五年,遣内侍开采,终年所获,不足夫匠之费,至四十三年始罢”。
  从对上述文献记载的内容考察看,以为秦始皇帝陵的选址是考虑到骊山南北的玉矿和金矿之说,我们认为这种看法并没有确凿的依据。因此,《水经注》的记载更多的不是出于科学的记述,而是一种自西汉以来人们对秦始皇感情化标签式的附会。
  与秦人的西山陵区、凤翔陵区、秦东陵的环境风貌相比,秦始皇帝陵区最大的不同是地下水位较高、地层结构复杂、黄土埋深较浅、陵区地表狭窄,数道南北向的溪流河道将骊山北麓的台塬分割成南北长条状的地块,这些环境状况并不是建造皇帝陵园的最佳位置,但也许这里的山水环境和历史背景更符合秦始皇帝本人的心理需求,或者这里的条件符合秦统一后经过整合的风水观念,也未可知。而这一切的内外在原因,我们今天还无法完全解释。
  ① 《吕氏春秋·节丧》。
  ② 《墨子·节葬》。
  ③ 邵友程:《从水文地学看秦陵地宫深度》,《文博》1990年第5期。据高维华、王丽玖的研究,秦陵地区丰水季节埋深为19—27米,枯水季节埋深为19—28米;《秦始皇帝陵工程地质述评》,《文博》1990年第5期。
  ④ 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以县出美玉故曰蓝田,蓝田山,一名山玉,一名覆车山,在县东北二十八里。”
  ⑤ 据田亚岐先生告知。

秦始皇陵园考古研究/段清波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3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