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秦公帝王陵综述 > 特点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延续时间长、序列清楚

徐卫民



    秦人是从东夷西迁的民族,真正建立诸侯国在秦襄公时,因周平王东迁秦襄公护送有功,周天子“遂赐岐以西之地”给秦,秦人经过与戎狄的长期艰苦争夺,才取得了土地,虽被东方以“夷翟遇之”,但已具有诸侯国的地位,这在秦人发展历史上是一个里程碑。从此后秦公的第一陵区开始营建。
    秦公的第一陵区位于甘肃省天水市西南的礼县大堡子山上,在此处已发现两个中字形大墓、两个陪葬坑及其一些中小型墓葬,从墓葬形制、规模、出土文物及其铭文来看,无疑是秦公的陵墓,但对于这两座陵墓究竟为哪一位秦公的墓葬,学术界还存有争议,①但可以肯定的是,秦公的第一个陵区就在此地。
    当秦的国力逐渐强大以后,便越过陇山,进入关中,在关中凤翔附近建立了汧渭之会、平阳、雍等都城,这几个都城处于凤翔原的上下,因此秦公进入关中以后建立的第一个陵区就在凤翔原上,考古工作者已在秦都雍城遗址以南发现了秦公的陵区,在陵区内目前发现有十四座大型陵园,四十九座大中型陵墓,有“丰”字形、“中”字形、“甲”字形、刀形等陵墓,并发现了众多的陪葬坑,这里埋葬着二十二位秦公(包括未享国的)。从1976至1986年,考古工作者对秦公1号大墓进行了发掘,该墓为中字形,长达300米,深24米,是目前发掘的先秦时期最大的陵墓,该墓虽经200多次盗掘,仍发现3500多件文物,特别是该墓的棺椁保存完好。
    到秦献公时。为了对东方战争的需要,将都城迁至栎阳,直至孝公第二次变法时,都城仍在栎阳,因此献公、孝公的陵墓据史书记载在栎阳都城(今西安阎良区武屯乡)一带。②
    秦惠文王至秦悼武王的陵墓在秦都咸阳的西北,位于今咸阳市周陵乡。过去有人认为这两座墓为周文王、周武王的陵墓,是不对的。应为秦惠文王和秦悼武王的陵。随着秦国国君由“公”变为“王”,其陵墓也由墓而变为陵了。
    随着秦都城咸阳规模的不断扩大,都城向渭河南发展,修建了阿房宫、甘泉宫等宫殿,秦王的陵墓也在都城的东南方修建,即在今临潼骊山西麓一带,这就是秦东陵,在此发现了三座亚字形大墓、两座中字形和五座甲字形大墓。亚字形大墓的修建反映出秦的国力已非常强大,大有代周天子而号令天下之势了。
    秦始皇即位以后,秦统一天下的趋势日益明显,秦始皇的陵墓规模更加扩大,其陵园位于秦东陵以东的骊山北麓,一墓独尊。此时的秦始皇陵已不称“陵”了,而改称“山”,秦始皇陵又称“丽山”。③
    秦公帝王陵经历了从“墓”到“陵”再到“山”的变化过程,也经历了从“中”字形到“亚”字形的演变,反映出秦公帝王陵的规模越来越大。
注解:
    ①参看韩伟:《论甘肃礼县出土的秦金箔饰片》,《文物》1995年6期;李朝远:《上海博物馆新获秦公器研究》,《上海博物馆馆刊》第7辑,上海书画出版社1996年9月版;李学勤、艾兰:《最新发现秦公壶》,《中国文物报》1994午10月3日。
    ②《水经·渭水注》。
    ③赵康民:《秦始皇陵原名丽山》,《考古与文物》1980年3期。

秦公帝王陵/徐卫民著.—北京: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