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秦公帝王陵综述 > 特点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从享堂墓到寝便殿

徐卫民


    享堂是古代人为了祭祀祖先陵墓而修筑的,对陵墓的祭祀至迟在商代已有,在甲骨文中有很多关于墓祭的资料。安阳殷墟王陵已有享堂,其位置正好坐落在墓室之上,面积也同墓室大小相等。战国时中山王陵封土堆上就有建筑物即享堂的遗迹。墓中出土的“兆域图”标明这些享堂为“王堂”、“王后堂”、“哀后堂”、“夫人堂”等。中山王陵的封土平面呈方形,由下而上构成三级台阶,高约15米,第二台阶上有回廊建筑遗迹,第一台阶内侧有散水,中心夯土台残壁直立,壁面用草筋泥打底,澄浆细泥罩面,表面粉饰成白色,残壁遗留有壁柱槽,下部有粗糙的暗础。杨鸿勋先生认为中山王陵享堂中心台每面4400厘米,可分为十三间,平均每间约为338.5厘米。已知回廊进深为300厘米,即海面回廊两头一间面阔各为300厘米。①在河南辉县固围村的魏国王室墓和河北邯郸的赵国王室基地也都存在享堂建筑。
    秦的享堂墓发现于雍城秦公陵区,在雍城的二十一座中字形墓室之上,除M17外,大多发现有绳纹瓦片遗存。在M1墓室之上还发现有成排的柱洞和建筑倒塌后凹字形板瓦相互衔接叠压的现象。在M37上发现了建筑遗迹,其散水石沿墓口南北两侧铺设,平面呈中字形,东西长72.8米,散水石中有东西长23.8米、南北宽16米的夯土基础,夯土正中有一夯筑的长方形封闭空间,长2.2米,宽1.8米,疑为建筑的中心部位,为享堂建筑的遗存。
    从秦献公开始,秦陵上开始有封土了,被称为冢墓。在云梦秦简中有记载,“何为甸人,守孝公、献公冢者也”。到秦惠文王、秦武王时,冢墓越修越大,迄今仍可看到高大的封土。到东陵时,“皆大作丘垄”,秦始皇陵达到了无与伦比的规模,随着冢墓的修建,对陵墓的祭祀由墓上移至墓侧。
    在秦东陵一号陵园的两个亚字形大墓上均有封土,但无建筑遗迹(即享堂遗迹),而将享堂移于墓侧称为寝殿。过去的传统观念认为,寝殿的修建开始于秦始皇时,正如蔡邕《独断》所言:“古不墓祭,至始皇出寝,起之于墓侧,汉因而弗改,故今陵上称寝殿,有起居衣冠象生之备,皆古寝之意也”。而秦东陵在墓侧已发现有寝殿,“疑为D1和D4建筑基址”②,D1位于M2南40米处,据参与农田基建的村民回忆,大约有夯土基础40×100米,现残存1.8×14米的夯土台基,台高出现在地表1.8米,夯层厚为5厘米-10厘米,层间较平,同秦始皇陵园所见夯层基本一致,在原地表下60厘米处有大约30厘米厚一层红烧土和瓦砾堆,地面随处可见板瓦、筒瓦、砖、瓦当等残块。D4位于M2东200米处的隍壕内侧,现仅探知宽为16米,长度因平整土地破坏而不明,在原地表下80厘米处有一层厚30厘米的瓦砾烧土堆积,有砖、板瓦、筒瓦、瓦当残片。③
    秦始皇陵的寝殿建筑位于封土北侧的西部,南距封土53米,基址的平面近似方形,南北长65米,东西宽55米,面积为3575平方米。基址的周围铺着粗砂,似为散水。周围环有回廊,中间有高台殿基,回廊部分宽3米-5米。正殿内用青石板铺成石台阶,在夯土台上修建地面,叠铺4层河卵石,上铺1层2厘米厚的泥土,其上面铺一层线雕菱形纹石块。墙壁用夯土筑成,外涂粗泥,其上面覆细泥一层,然后涂刷白垩。这组建筑由主殿、侧殿、回廊、门道等组成,建材质料和结构比较考究。
    便殿遗址位于寝殿之北,20世纪70年代曾发掘了一组中的三座遗址,其中的二号遗址保存较好,南北长19米,东西宽3.4米,面积56.6平方米。四周残存26厘米-40厘米高的墙壁,墙面用细草泥抹光。遗址内出土了各种质地的建筑材料,有铺地或镶贴墙面的大量青石板,有铁铺首,有高48厘米、直径61厘米夔纹大瓦当。1995年又在其南发现了一组六座建筑,面积约4800平方米,其中的四号建筑当是坐南面北的廊院式四合院建筑。六号建筑面积最大,东西残长近80米,南北宽10米多,该建筑装饰豪华考究。
    享堂和寝便殿的用途是相同的,都是为了人死后的祭祀活动,之所以从陵墓之上移至陵墓之侧,与后来的陵墓封土愈来愈高大有关。因为过于高大,加之封土之上要建较大的建筑不大可能,所以便移至墓侧。
注解:
    ①杨鸿勋:《战国中山王陵及兆域图研究》,载于《建筑考古学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7年版。
    ②程学华:《秦东陵探查初议》,《考古与文物》1987年4期。
    ③程学华、林泊:《秦东陵第1号陵园勘查记》,《考古与文物》1987年4期。

秦公帝王陵/徐卫民著.—北京: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