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当代修陵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墓园区整修设计1


  黄帝陵墓园区的设计是在历史形成的现状基础上,以墓冢为中心,以龙驭阁为最高控制点沿中轴线对称组织空间序列,整修不协调之处,完善相应的配套设施,并着力创造庄严、肃穆的谒陵气氛。
  墓园是黄帝陵区的核心,祭陵谒祖的高潮所在,但墓冢是国家重点保护文物,须严格保护,其周古柏森林,荫浓色重,亦是重点保护对象,整修难度很大。整修设计始终将文物保护、环境保护放在首位,着力整理景观环境,改善祭陵活动所必须的基础设施,如场地、道路及景观小品等,新增设施务求与现存环境协调,保持原墓冢的故有特征,充分体现黄土文明旷古久远的历史风貌。
  本设计将墓园区划分为四段。第一段由现状石蹬道起经神道到阙门,是标志导向空间;由阙门起,正前横卧天然石碑,阙内道分两岔,通墓园左右棂星门,这是墓园前庭空间;入棂星门,傍汉武仙台而过,即为墓园的核心——谒陵扫墓主空间。正中为神圣始祖的陵冢,汉武仙台居倒座位,轴线两侧分设钟亭、鼓亭。陵冢两侧及其后,有古朴粗犷的花岗岩石灯布置于柏林间,烘托着祭祀拜谒的气氛。
  墓冢之后,两侧有石阶道通向陵区最高点的龙驭阁,此段为墓园的后庭空间。谒陵活动至此结束,而情绪则进一步升华,由祭拜始祖、追古思幽转换为登高望云海,壮志酬中华的境界。
  墓园外东侧约30米处设值班、休息室、护林作业室,及厕所等二组建筑。管理服务用房建筑面积120平方米,厕所建筑面积约80平方米。
  墓园宽约70米,纵深约220米,四周围以高1.5米矮石墙。
  (1)神道。
  墓园前神道设在墓园中轴线上,长约100米,宽约5米,与现状石蹬道相接,笔直正对墓园阙门。起点立三间棂星门为标志,以增加墓园庄严肃穆的气氛,改变现状道路偏离轴线,由东侧进入墓园的情况。神道修筑时以不伤害古柏为原则,详细设计将在施工现场选线定点,并按柏树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做到万无一失。
  棂星门取三间通天柱型制。面阔4米,柱方0.6米,高6米,以花岗岩石制成。
  (2)阙、卧碑、棂星门。
  汉武仙台位于陵轴线上,神道正对“仙台”,“仙台”本身草木葱郁,台前有成片柏树。在此立双阙,经“仙台”两侧“棂星门”进入墓园,既保护了“仙台”古迹,又使“仙台”在墓园中自然地得到“淡化”。
  阙门形式取材于汉阙。“母阙”与“子阙”呈二出阙。阙身方形,底3米×3米,高6.6米。以花岗石砌成。
  卧碑以整石雕成。
  墓园左右的棂星门取单间通天柱式面阔4米,柱顶取意于“立柱十字木”的原始华表形制(柱身方形抹角,柱顶圆形,高5.8米,柱径0.6米。均石作。
  (3)钟鼓亭。
  墓冢前东西增设钟鼓亭。按《后汉书》记载及汉画象石资料,至迟在汉代,墓冢、庙祭已设钟鼓(悬挂在钟鼓架上)。钟鼓亭具有象征意义,也可以钟鼓作为一种仪式信号。
  钟鼓亭为复斗形顶,抹角方柱,大收分,柱头出替木,造型古拙,风格凝重。亭面阔3.5米,柱身高3.2米,总高6.5米。石制。
  (4)墓墙、墓台、墓碑。
  墓冢仍保持历史留下的形象,为偏平的半球状土冢,冢上长有3株古柏,草木丛生,显得肃穆苍古。土冢下部筑一圈圆形短墙,再筑低平方台,以保护土冢,并且烘托墓冢的神圣感。方圆相套,具有“天地相合”的象征意义。方台也以石墙围合,其内填土植草,以保持包入台内的6株古柏的生长条件,也适应扫墓培土的传统习俗。
  墓碑用整石雕成。碑身方2米,总高7.2米。以山水纹为座,龙云纹为顶,自然交接,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
  (5)龙驭阁。
  墓园以墓冢后海拔994米天然山峰为背景。将现存墓冢前的明代“桥山龙驭”碑移到山前,在峰顶建“龙驭阁”,以供登高眺望,并使谒陵者联想黄帝“驭龙升天”的传说。
  龙驭阁也作为自陵区外远望桥山时墓园所在的显著标志及森林防火瞭望之用。
  龙驭阁平面方形,底层4.8米×4.8米,上层3.6米×3.6米,总高15米,上下均石作。
  龙驭阁取材于汉代陶楼和画象石,造型具有仿木构特征。设计有五个方案。其中有单檐和重檐两种,由室内楼梯可上至顶层。阁占地很小,对994米山峰地形和树木现状没有任何改变,只是将现有的防火瞭望楼拆除,重新设计建造。
  此外还有龙驭台方案,采取高台建筑形式,有四个参考方案,多为鼎的形态变形而来。台的形式更适于表达黄帝“驭龙升天”的意境。在台的背面设室外台阶上至台顶,人流上下比较通畅,视野也更开阔。台的造型浑厚高崇。
  还有一个龙驭台方案,采取巨石建筑形式。三根天然形的石柱支托一块巨石,象原始的石斧。造型极具粗犷的天然形态,表达“开天辟地”的含义,具有震憾人心的力量和艺术效果。
  经建设部组织的国家级专家组审定,选用了仿汉重檐陶楼方案为基础,多次推敲修改,形成最后的施工图设计,付诸实施。此外,原选定现状瞭望台作为龙驭阁修建地,但经实地测量后,发现基地狭窄,四周密布柏枝,施工有可能伤及古柏,设计组与北京专家组专程赴现场踏勘,在瞭望台之北约30米处选一林中空地作为龙驭阁修建新址,既保留了994米山峰原貌,也保护了古柏,墓园的纵深也得以拓展。
  (赵立瀛 周若祁) 





祖陵圣地——黄帝陵 历史·现在·未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黄帝陵基金会编.—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0.3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