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黄帝百谜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古代哪些名人祭祀过黄陵

惠焕章,陈战鹏编著


  除历代帝王亲身前往或派遣要员赴陕祭祀黄帝外,历史上一些名人诸如唐代大诗人杜甫、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元末明初传奇人物张三丰,及清代民族英雄邱逢甲等,都曾到过黄陵祭祀华夏始祖轩辕黄帝,并留下了祭陵诗篇。
  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世誉为“诗圣”。他生活在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一生命运坎坷,历经许多磨难,能够体察和深切同情下层人民所遭受的苦难。他的作品全面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展现了极其广阔的社会生活画卷,具有“史诗”的美称。著名的“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是其代表作。
  公元756年,杜甫为躲避连年战乱,在流亡途中把家眷安置在鄜州(今富县)三川驿,然后只身北上投奔在甘肃灵武登基的唐肃宗,不料中途被叛军掳入长安。几个月后,杜甫设法逃了出来,在凤翔得到一个“左拾遗”的官职,但很快因为政治事件的牵连,他又遭到唐肃宗的抛弃。公元758年秋天,杜甫踏上了重回鄜州的归途。他从玉华宫来到翟道城(今黄陵),得知此地乃轩辕黄帝陵寝所在,便面向桥山虔诚地叩头,并以诗作祭,其中有“少陵月夜祭黄陵,双手空空无祭品”的诗句,可惜此诗没有全部流传下来。祭祀完毕,杜甫坐在桥山脚下的沮水之畔歇息,沿途所见田园荒芜、生灵涂炭的景象在脑海里不断闪现,诗人感慨万千,诗兴大发,随即写成一首《翟道城》:
  三川不可到,归路晚山稠。
  落雁浮寒水,饥鸟集成楼。
  市朝今日异,丧乱几时休?
  远愧梁江总,还家尚黑头。
  这首诗虽然没提到轩辕黄帝,但诗人厌恶战乱、盼望安定和平的心声与黄帝修德重义、养性爱民的思想却是一脉相承的。
  范仲淹祖籍邠州(今陕西彬县),后迁居吴县(今江苏苏州)。他是北宋名臣,又是著名文学家,他的代表作《岳阳楼记》脍炙人口。
  北宋时期,西北边疆常常告急,西夏军队屡屡侵袭中原,朝廷内很少有人敢去抵挡。宋仁宗宝元元年(公元1040年),范仲淹受命主持防御西夏的军事行动。他到陕西就前往延州(今延安)考察地形,当骑马行至坊州中部(今黄陵)时,当即决定上桥山祭祀黄帝。在轩辕黄帝陵前,范仲淹打躬致祭,表达对先祖的敬仰之情。到延州后,他先后写下了五首祭黄陵的五言律诗,现在存世的仅有两首:
  其一
  红日竿头进,青去足下藏。
  轩辕龙驭古,百代景象裳。
  其二
  高徒桥山上,黄河万里长。
  沮流声潺潺,柏干色苍苍。
  宋仁宗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范仲淹回朝履新路过坊州,又一次登上桥山谒陵祭祖。
  张三丰是位神通广大的道人,据说是武当派的创始人之一。此人性情嬉谐,不修边幅,行走如风,来去无踪。明太祖、明成祖两位皇帝闻其大名,多次派人寻找他却始终不见,英宗封他为“通微显化真人”,张三丰并不领情。他来黄陵祭祖也颇具神奇色彩。
  据说某年沮河暴发特大洪水,整个中部县城一片泽国,全城百姓被迫上山逃命。这时,只见汹涌的洪水中,—个人飘浮在水面顺流而下,到了轩辕庙前他突然从水面上站起来,怀抱两只大西瓜,不慌不忙地出了水面向庙门走去。在黄帝塑像前,他恭恭敬敬地献上一只西瓜,连叩了三个头,然后他敲破另一只西瓜,在轩辕庙大院里边看边吃,最后还用西瓜皮在地上写下一首《张三丰谒桥陵》诗:
  披云履水谒桥陵,翠柏烟寒玉露轻。
  衮冕霞飞天地老,文章星焕海山青。
  巍巍风阕迎仙岛,渺渺龙车驻帝城。
  寂寞琼台遗汉武,一轮皓月古今明。
  洪水退去后,人们在地上发现了这首诗,才知道张三丰来过这里,于是赶快把诗拓了下来。清康熙二十一年四月,这首诗被当地县令金兰芝刻石勒碑,至今保存在轩辕庙碑廊里供人们参观。 

黄帝轩辕氏百谜/惠焕章,陈战鹏边住.—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2004.6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