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辑录 > 史著、史论 > 陕甘宁边区史(抗日战争时期中下)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第五章 第一节 战胜敌顽对边区的包围封锁——1

雷云峰




  一 敌顽对边区的包围封锁
  1940年,国际形势进一步逆转,法国战败,德国法西斯占领了大半个欧洲。9月,德、意、日在柏林签订了三国军事同盟条约,保证互相援助,共同瓜分世界。1941年至1942年,是世界法西斯侵略势力最为猖狂的时期。在欧洲战场上1941年春夏之间,德军打败英军,占领了北非,控制了巴尔干半岛。6月22日,德国背信弃义地单方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突然向苏联发动了全面进攻。苏联被卷入战争,变帝国主义间的争夺战争为反法西斯侵略的正义战争。在亚洲战场上,日本帝国主义为了配合德、意在欧洲的攻势,1941年12月8日,偷袭美国的太平洋海军基地珍珠港,爆发了太平洋战争。日本妄图实现建立“东亚新秩序”的野心,接着攻占了英、美、荷在亚洲的殖民地,到1942年上半年的几个月内,几乎席卷了整个东南亚。
  日本帝国主义为了早日结束中日战争,在1938年10月占领武汉以后,改变了战略方针,对国民党以政治诱降为主,辅以军事进攻,将战争重心由国民党战场移向共产党领导开辟的敌后抗日根据地。由于陕甘宁边区是八路军、新四军的总后方和全国抗日战争的指导中心,日寇对边区河防的进攻更为加强和频繁,企图截断敌后抗日根据地和边区的联系通道,达到聚歼之目的。
  从1937年7月7日芦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武汉失守这一个时期内,国民党政府的对日作战是比较努力,同中共的关系也比较好。但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在日寇诱降和英美劝降下,国民党蒋介石出于阶级本性,将其政策的重点逐步转向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反人民上来。1939年1月,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制定了“溶共、限共、反共”的反动方针,在国民党统治区和敌后的华北、华中各地,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压迫和军事进攻日益加强,先后在全国各地挑起反共摩擦。同年12月,胡宗南部进攻边区,闫锡山在晋西北集中六个军的兵力向中共领导的新军(抗日决死队)发动进攻,掀起了第一次反共高潮。陕甘宁边区是这次反共高潮中武装进攻的重点地区之一。国民党顽固派对边区采取各种手段,肆意制造摩擦事件,夺地掠城;派遣和纵容土匪抢劫骚扰;捕杀我地方干部和群众;收买我方人员刺探军情;阻挠我军在募补区募兵征粮;大肆进行反共宣传,欺骗群众,蛊惑人心。在这次反共高潮中,国民党顽固派动用直接包围陕甘宁边区的30多万军队,重点选择边区的西部战略要地陇东分区、边区的南大门关中分区、边区通往华北、华中抗日根据地的门户和屏障绥德警备区,不断制造事端,发动武装进攻(见附表1、2),侵占了边区的镇原、宁县、正宁、旬邑、淳化等5座县城和6个区、43个乡的地乡的地盘,对边区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1939年11月至1940年10月国民党军队对陕甘宁边区制造的摩擦事件
  统计表 按性质分: (附表1)
  1939年11月至1940年10月国民党军队对陕甘宁边区制造的摩擦事件
  统计表 按地区分: (附表2)
  

陕甘宁边区史抗日战争时期(中、下篇)/雷云峰.—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1993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