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辑录 > 史著、史论 > 陕甘宁边区史(抗日战争时期中下)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第七章 第一节 一个极其重要的政策——1

雷云峰


  一 精兵简政的提出
  1940年至1941年,由于日本侵略军的野蛮进攻和国民党的包围封锁,陕甘宁边区和敌后各抗日根据地的财政经济,发生了极大的困难,出现了“鱼大水小”、“头重脚轻”的尖锐矛盾。当时,边区实有人口为1362254人,其中脱产人员,却逐年增加。1937年仅有14000余人,1938年为16000余人,1939年增加到49686人,1940年增至61144人,到1941年则高达73117人,占边区总人口的5.37%。随之而来的是,群众的公粮负担也年年加重。1937年是13895石(每石300斤),人均负担1升(3斤),占边区全年粮食收获量的1.28%;1938年为15972石,人均1升2合,占总收获量的1.32%;1939年是52250石,人均4升多,占年收获量的2.92%;1940年是97354石,人均7升多,占年收获量的6.30%;到1941年为200000石,人均1斗5升,已占年收获量的12.76%。同时,还发行了救国公债600万元(规定一年内还本付息),以弥补财政赤字。这样,在群众中便产生了不满情绪,以至竟发生了“雷公咋不打死毛泽东”的轶闻。①
  在1941年11月召开的边区第二届参议会上,讨论如何克服边区财政经济困难问题时,民主人士李鼎铭等11人,联合提出了“精兵简政”的提案,被列为大会总提案的第81案。其原文如下:
  提案:政府应彻底计划经济,实行精兵简政主义,避免入不敷出,经济紊乱之现象案。
  理由:军事政治之建立,必须以经济力量为基础。在今日人民困苦,资源薄弱之状况下,欲求不因经济枯竭而限制军政发展,亦不因军政发展而伤害经济命脉,惟有政府彻底计划经济,实行精兵简政主义,量入为出,制定预算,以求得相依相助,平衡发展之效果。
  办法:
  一、政府应根据客观物质条件及主观经济需要而提出计划经济,以求全面提高生产力,改善经济条件,加强经济基础。
  二、在现有经济基础上,政府应有量入为出的统一经济计划。
  三、在财政经济力量范围内和在不妨碍抗战力量条件下,对于军事应实行精兵主义加强战斗力,以兵皆能战,战必能胜为原则,避免老弱残废滥竽充数等现象。对于政府应实行简政主义,充实政府机构,以人少事精,胜任职责为原则,避免机关庞大,冗员充塞,浪费人力、财力等现象。
  四、规定供给条例,避免不必要的供给与消耗。
  五、提倡节约,廉洁作风,避免不应有的浪费现象②。
  李鼎铭“精兵简政”的提案,是对两个问题经过深入观察和思考之后提出来的。第一、他从八路军在米脂的抗日活动,识破了当时有人散布“共产党准备借抗战以扩张势力”的谣言,打消了与共产党联合怕受骗吃亏的“恐惶心里”,认识到只有坚决抗战,中国才有出路。第二、他目睹“边区受着经济压迫”,受共产党提出“自力更生,克服困难”原则的启发,联想“汉高祖之成功,是在关中推行精兵简政”的史实,认为抗战建国之时,具体的办法,只有开源节流,实行精兵简政。李鼎铭说:我想出这个提案后,当时还有点怕。后来经过十几天的会议,又加之毛先生的指示,林老在政治上的指导,我才恍然大醒,才敢大胆提出。当李鼎铭征集联名时,有人劝他不要提这样的提案,认为参议会不一定能通过,即使参议会通过了,共产党也不一定会接受。但李鼎铭没有动摇,毅然同姬伯雄等11位参议员递交了提案。
  边区参议会,认真地审议了李鼎铭等提出的“精兵简政”案,在讨论中,争论的很热烈。有的议员说:“正值抗日救国紧急关头,敌人以大量兵力向我们进攻,这时提出精兵简政,不是叫我们束手就擒吗?”他们觉得不可理解。甚至有人认为李鼎铭等提出这一提案的动机不良。但是,大多数参议员认为这个提案很重要,具有远见卓识。表决结果。以165票(出席大会的参议员209名)的多数通过,并决议“交政府速办”。大会决议还指出:“希望政府本开源节流之原则,实行精兵简政主张,加强生产,发展经济,厉行节约,避免浪费,推广土产出口,争取出入口之平衡,平抑物价,调剂市场,提高边币,巩固金融,并须经常检讨工作,确实执行计划,以期达到收支平衡,不超出预算”。参议会还决议由常驻议员组织小组委员会,负责设计并监督政府此项方案之彻底实行。
  ①1941年6月3日下午,林伯渠在边区政府小礼堂主持召开县长联席会议,突然间电闪雷鸣,小礼堂一根柱子被雷击断,延川县代县长李彩云触电殒命。与此同时,雷电还打死农民一头驴,这个农民借故发泄对负担过重的不满,逢人便说:老天爷不睁眼,咋不打死毛泽东?!这件事发生后,党中央和毛泽东非常重视,下决心解决农民负担过重问题。
  ②《陕甘宁边区的精兵简政》(资料选辑)第7—8页。
  

陕甘宁边区史抗日战争时期(中、下篇)/雷云峰.—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1993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