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辑录 > 史著、史论 > 陕甘宁边区史(抗日战争时期上)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第一章 第四节 保卫河防,警惕空袭、击退日军对边区的进攻——4

雷云峰


  四、完备防空设施、预防日机轰炸
  为了更好地保卫和巩固陕甘宁边河防阵地保护人民生命财产,预防日本飞机的轰炸,建立与完备了边区防空设施。
  首先建立防空机构,成立边区防空协会。1937年8月19日,高岗主持召开了陕甘宁边区防止日机空袭各界联席会,成立了边区防空协商委员会,选出了高岗、高如华、张际春、向仲华、李朝炳,王群、任耀贵、曹庶化、汤平、黄祖炎、饶正锡、王耀超,宋玉和等13人为委员,高岗为主任,高如华为副主任。下设宣传、检查、设施各股、并作了如下决定:
  (1)编写防空防毒常识,供军民作防空防毒教材;
  (2)划分区域防范,推选各区防空组长,将延安市划分为六个防空区,即东区、西区、南区、北区、城南区、城东区、每个区内的机关闭体、群众组织推选一位组长指导防空防毒事宜;
  (3)建筑防空掩蔽部(又名防空洞、飞机洞),由各区按照各地距离,在城墙脚下或山脚底下寻找适当地点,挖防空洞,城市中心的防空洞选挖在附近的空坪中央。
  (4)由抗日救国会和八路军组织宣传队,召集驻地附近群众进行防空防毒宣传,指导建立掩蔽部的具体要求与注意事宜;
  (5)延安与边区城镇建立防空警报所,以击钟为号;
  (6)防空掩蔽部均应在下令后的一个星期内完成,违者必究。
  其次,建立延安防空司令部,司令1937年12月为保安司令高岗,副司令周兴兼任,1938年12月由滕代远担任防空司令。
  第三,为保障敌机袭击时,不受到无谓之牺牲起见,1937年12月特规定纪律如下:
  (1)警报以打钟与吹号为号,在清凉山、嘉陵山上和钟古楼的钟,平时绝对禁上敲打,违者拘禁。
  (2)第一次警报发出后10分钟内,务须躲入防空洞内,店铺要把门关好,乡下入城的人,应就其所在地区之道路旁入防空壕、万匆迟疑。
  (3)第二次警报告,街上应完全断绝行人,否则,岗警即予拘禁。
  (4)第三次警报后,才恢复交通,但不准在街上跑步,免生误会、违者岗警即予拘禁。
  (5)第一至第二次警报之间,各户不准弄出烟火,违者严予处罚。
  (6)第一次警报起至第三次警报止,城门断绝交通。
  (7)躲入防空洞或壕后,无论何人,不得擅自出外张望。
  (8)晚上闻警报时,应立即熄灯,否则,即执行防空纪律。
  上列各项规定,甚为紧要,不容忽视,如不按此执行,势必遭受无谓之牺牲,在执行这一纪律上,各机关人员应作群众模范。
  特此布告
  司令员:高岗,副司令员:周兴。
  上述防空设施的不断完备,挫败了日本飞机的狂轰烂炸野蛮暴行。1938年11月20日,21日,日机接连轰炸延安,共投弹159枚,死伤军民152人,毁坏380间房屋,延安市各级防空委员会与防空人员,严格履行防空纪律,尽职尽责,紧张而有秩序的疏散转移,把损失限制在最小的范围内,保障了军民的安全,保障了中共中央与陕甘宁边区领导同志的安全,如在21日敌机轰炸的那天,李六如陪毛泽东赶清晨就进了防空洞,在防空洞内,毛泽东聚精会神地读书、写作、记笔记,在书上写批语,整整在防空洞内安全办公待了一天时间。延安市政府还于12月2日召开了奖励防空人员晚会,人民群众与机关团体积极捐款、表彰奖励了这次防空中模范工作人员。
  日本飞机的野蛮行为,教育了那些对防空存在侥幸心理的人们,他们认为“延安处于万山重岭之中,敌机难以发现目标”,血的教训使这些人们清醒起来,敌人妄图用炸弹征服边区军民的恶毒手段越演越烈,敌机由每天7架增至10架、20架、40架,直达7l架,投弹由每次10枚、100枚直到200余枚;次数由每天一次、二次、五次、十次,直到几十次的输番轰炸。如1939年9月8日晨5时30分,当延安市防空司令部接到报告后,当即发出空袭警报,3架敌人侦察机、多次飞至延安上空盘旋侦察后离开,9时许便有轰炸机15架,东南飞来,投弹后向东北方向飞去,接着又来28架,由东面飞来进行二次轰炸,警报直至11时始解除,两批43架,共投弹200余枚,多落在延安城内北街及西山上、毁房150余间,死伤58人,其中遇难的有晋察冀军区宣传部副部长钟蛟盘,129师政治部第3科科长钟方申等人。
  又如1939年10月15日,敌人一次出动71架次,分四批轮番投弹225枚,使大批房屋倒塌,一时延安城内变成了一片火海与瓦砾遍地的废墟。直到1941年10月26日日机最后一次轰炸共计空袭延安17次之多。延安与陕甘宁边区人民经受了血与火的考验,防空设施一次更一次完备起来,终于制服了日本空袭的暴行,破灭了日本以飞机轰炸侵占边区的妄想①。
  ① 西省人防办肖银章调查

陕甘宁边区史抗日战争时期(上):建立模范的抗日民主根据地(1937年7月—1940年12月)/雷云峰.—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1993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