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辑录 > 史料汇编 > 中共七大轶事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七大的工作方针

李 蓉


  所谓方针,通常是指引导事业前进的方向和目标。七大的工作方针,也就是引导七大成功召开的正确方向和目标。七大能够开成一次“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能够取得十分辉煌的历史成就,和毛泽东在七大预备会上明确提出的七大的工作方针是“团结一致,争取胜利”,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按照胡乔木的说法,七大所说的团结的大会,和后来几次代表大会的含义不完全相同。当时说的团结,是有特定的含义的,是说从党的六大以来,其间经过了这么多的曲折,党终于达到思想上政治上的一致。它的特定含义就是,七大要通过“团结”去组织队伍,进而实现“胜利”这个目标。
  这里,“团结”的第一层含义是全党的团结,第二层含义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按毛泽东的七大预备会上的报告,在团结的队伍中,中国共产党是“最主要的、起领导作用的”。七大强调团结和胜利,是从当时党的实际状况出发,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内部的团结,以形成更为强大的力量,争取中国的胜利。毛泽东在1943年曾经讲过:抗日战争应该是始于团结,终于团结,团结是全国人民抗日的基础,也是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基础。如何加强这个基础,巩固这个基础,以利抗日,以利配合各同盟国打倒整个法西斯,实在是一切任务中的最重要的任务。
  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团结也是事业的基础。抗日战争后期,经过延安整风运动,中国共产党得到空前的团结和统一,确实如1945年通过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所说,像一个和睦的家庭一样,像一块坚固的钢铁一样。反对宗派主义是延安整风运动的重要内容之一。宗派主义是党的团结的大敌。正如毛泽东所说:“对内的宗派主义倾向产生排内性,妨碍党内的统一和团结”。宗派主义在处理局部和全体的关系上,只看见局部利益,看不见全体利益,总是不适当地特别强调他们所管的局部工作,总希望使全体利益去服从他们的局部利益。那些闹独立性的人,不能正确对待个人和党的关系,总把个人放在第一位,把党放在第二位,在党内拉拢一些人,排挤一些人,等等。这将对党造成严重的危害,使党不能担负起领导革命胜利的重任,不能顺利完成党的纲领和任务。所以,整风运动将宗派主义列为要整顿的三股不正之风之一。这关系到党的生命和前途。
  经过整风运动,有力地纠正和克服了中国共产党内曾经盛行的教条主义,分清了思想理论是非,宗派主义也得到了有力克服。犯过错误的同志,绝大多数都深刻地认识并努力改正了自己的错误,全党的团结大大增强。之所以能够达到这样良好的效果,和整风运动贯彻的、毛泽东提出的“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有关。通过整风运动,既要弄清思想,又要团结同志,以团结的愿望出发,经过批评,达到团结的目的。有了这样既切合实际又维护大局的要求,整风运动取得了应有的效果。一方面是中国共产党的力量得到空前的发展,一方面是全党从未有过的团结,这就为七大的成功召开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特别是在延安整风运动的基础上,中共六届七中全会通过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党内若干重大的历史问题作了结论,使全党尤其党的高级干部加强了在毛泽东思想基础上的团结。所以,七大的团结,是建立在正确的思想路线基础之上,是建立在统一的奋斗目标基础之上。
  团结的目的是为了争取胜利。毛泽东在七大预备会上,回顾了中国人民和党经历的曲折而光荣的革命斗争历史,提出要团结全党和全国人民,争取革命在全国的胜利。要胜利离不开团结。团结是胜利的重要保证。毛泽东在七大上讲到:“大会的眼睛要向前,而不是向后看,大会的眼睛要看着四亿五千万人民,以组织强大的团结的队伍。要团结得像一个和睦的家庭一样,像兄弟姐妹一样,像钢铁般一样。”
  团结得像一个和睦的家庭一样,像兄弟姐妹一样,像钢铁般一样。这三个“一样”,是中国共产党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对当时1211186名党员的希望。毛泽东指出,在党内,在革命队伍内,我们有一条方针,就是团结,在原则基础上的团结。所以,对于有缺点错误的人,我们要团结。要团结就要有民主,没有民主,没有批评与自我批评,不把意见搞清楚是不可能团结的。强调革命队伍的团结,强调在一定的原则基础的团结,强调团结有缺点错误的人,这给出席大会的代表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很长一段时间,人们都以为七大的政治报告就是《论联合政府》。实际上,《论联合政府》只是毛泽东1945年4月24日提交的书面报告。同一天,他还在大会上作了一个口头报告,对其他一些重要问题作了说明和阐述。这个口头报告,也叫“政治报告”,实际上是和《论联合政府》交相辉映,只是一个是书面的,一个是口头的,内容也不同。通过毛泽东的七大口头报告,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到毛泽东对党内若干重大问题的思考和判断。
  毛泽东在七大口头报告中讲到党内问题,实际上也是党的建设问题。他提出了一个给七大代表们留下深刻印象的论述:要肃清山头主义,“就要承认山头、照顾山头,这样才能缩小山头、消灭山头”。为着党的团结,必须肃清山头主义;但是又不能太性急,否则也会影响到党的团结。所以,必须承认山头、照顾山头,再到缩小山头、消灭山头,这就既指明了肃清山头主义的正确途径,又避免了急于求成的问题。这段充满辩证法和智慧的论述,被七大代表们认为既实事求是,又切实可行,对维护党的团结极具指导性。
  对党内存在的山头主义倾向,据《胡乔木回忆毛泽东》一书的记载,1944年5月21日的中共六届七中全会决议有一个客观的判断,认为:“在党的历史上曾经存在过教条宗派与经验宗派,但自遵义会议以来,经过各种变化,作为政治纲领与组织形态的这两个宗派,现在已经不存在了,现在党内严重存在的是带着盲目性的山头主义倾向,应当进行切实的教育,克服此种倾向”。这就是说,山头主义的倾向是有的,但已经不是政治纲领和组织形态层面,所以,通过教育就可以解决问题。
  1945年2月,也就是七大召开前夕,毛泽东分析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形成的“山头主义”,认为主要原因是在民主革命时期各个根据地的建立和存在比较分散,客观上的形成。由此他提出消灭山头的任务。“要消灭山头,使它溶化,全党都变成一个整体”。全党变成一个整体,这就是反对山头主义倾向的目的。七大报告中,毛泽东没有再过多地强调“消灭”、“融化”山头的问题,而是采取了一种似乎更为平和的态度,更强调要维护团结的大局,保证大会的团结一致,圆满召开。毛泽东对党内团结的重视,对山头主义的剖析,既给七大代表们留下了很深印象,也引起了很多七大代表的共鸣。
  有位七大代表在回忆录中专门谈到:中国革命地域的广泛性,提供了一个多山头存在的客观条件。就拿西北来说,不但有山头,而且不仅是一两个。晋西吕梁山、陕甘边、陕北,这都是山头。山西省委、河北省委、陕西省委、北方局在山西建立晋西游击队,在陕北、陕甘边建立陕北、陕甘游击队方面,是很有功绩的。刘志丹、谢子长、阎红彦等同志在西北武装斗争的开创时期,都是有功绩的。否定了这些,是不符合西北革命历史发展的真实性的。中国革命就是这样,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这一个山头,那一个山头,大家共同揭竿而起,用武装的革命抗击武装的反革命,创造了一个新中国。因为中国革命发展的不平衡,常常是东方不亮西方亮,这就决定了山头的作用。“承认山头”,其用意即在此,这是客观存在。
  “照顾山头”,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尊重山头”,它既然是客观存在,就说明有它存在的价值,也就是说,它起过的历史作用是谁也取代不了、抹煞不了的。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团结的目的,也才能最终“消灭山头”。大家抱定一个共同的目标,为着中国人民的解放,为着新民主主义的胜利。七大提出的团结、胜利方针,就是这个目标和愿望的集中体现。
  

中共七大轶事/李 蓉著.—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