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辑录 > 史料汇编 > 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史料选辑第四辑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关于群众的文化教育建设草案

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


  (文化教育建设委员会起草)
  Ⅰ,过去的经验和教训
  一,我们的党领导群众是站在群众自觉自动的立场上,对于一切愚民政策,是持着反对的态度。因此党对于群众教育无论在任何时期,都是注意的,过去在江西和鄂豫皖等苏区,当还没有建立正式政权时,就建立有列宁小学校,补习夜学校,和短期的各种教育干部训练班,和列宁师范学校,在开始建立中央苏维埃的第一年即建立一千学生的红军大学,继续开办二三百学生的马克思主义大学,和二百学生的苏维埃大学。中等学校开始即建立一个六百学生的列宁师范学校和农业学校、卫生学校。
  在陕北苏区前年五月才开始建立正式的政权,到去年五月只一年间建立了四百三十个小学校,去年六月陕北苏区大部分转变为游击区域,学校遭着军事破坏而新文字运动却深入到历史上不认识汉字的偏僻乡村。
  二,这些成绩一方由于革命的群众的积极性另一方面由于我们的党领导教育的政权,过去在江西苏区在最初时期对于群众教育发生过一些原则上的错误,如战争与教育对立,成人教育与儿童教育对立,没有大胆的吸收地主富农出身的知识分子做教育工作等等。经过党的机关报——《斗争》在二十六期,三十期,三十一期。及许多教育会议上纠正了就使苏区的教育虽在十分困难条件之下,却能顺利的进行,因此我们可以做出以下的结论:“党的领导教育和领导其它工作一样,主要的是指出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最高的原则用来领导党员群众及非党员群众积极的参加教育工作”是领导教育行政而不是代替教育行政。
  Ⅱ,目前的任务及实施的原则
  一,目前党的中心任务是争取全国一致的抗日战争,和全国一致的民主政治。首先在自己直接领导的陕甘宁特区建立民主抗日的模范,它的主要工作之一是把广大的群众从文盲中解放出来,普遍的进行普及教育。使每个特区人民都有受教育的机会,扫除一切教育上的垄断和畸形发展,普及教育是目前的中心口号之一。
  二,陕甘宁边区人口的密度占江苏百分之五以下,山地占全面积百分之八十到九十。就影响到村庄的狭小而散漫。不易集中学习。农业差不多完全是粗放农业,工业主要的是家庭工业,就影响到劳动力过度的消费,不独成年和青年要整天参加生产而牛羊的放牧工作主要的是正需学习的儿童担任。这些就使群众缺乏学习时间,所以过去识字的人们,大部分只是念过几冬冬学。整年读书的占绝对少数。因此文盲占绝对的多数。我们的工作方式必须从这些自然条件来决定。并不是说要向客观条件投降,而是要利用他来进行教育工作,初步的教育工作,应该选择适合这些条件轻而易行的,骤然提出过高的口号,就要妨碍初步的工作。
  三,国内战争已经停止,大规模的抗日战争正在准备中,比较过去经常在战争中,一方面建设教育,一方面又遭着战争破坏的时期,有着空前的优胜条件,应该更有系统的有计划的进行教育,对于过去的教育应该有新的转变。停止在过去阶段是不对的应该在普及原则下普遍的有计划的逐渐提高学习的程度。目前开始下手时就应该顾及到前进一步“最基本最易学的新文字应该在最短时期普及到历史上没有参加过文字生活的男女文盲,但不停止在这一基本的工具上,应该利用这一基本工具,学习汉字,以及学习政治和科学。”
  四,过去陕北在战争中经济受着封锁,这时进行教育有艰苦卓绝的作风,学生买不到纸买不到笔墨就用木盘装泥土用木棒或手指在土中写字,没有书籍教员代学生抄写,黑板桌椅一概没有还继续不断的进行教育工作。这种缺乏物质条件的学习是在已经发明了文字以后还没发明纸与笔以前的学习方法,是原始的落后的,目前已经不是这种环境,应该长足的前进,同时不可忘记过去艰苦的作风。并需知道目前的时代是革命战争时代,不是和平时代,争取抗日的胜利和争取民主政治的胜利,需要有很大的代价。一切坐着等待机会到来,一切太平享乐的观念,及一切无条件的求全观念,对于抗日战争和对于民主政治都是十分有害的。同时也就是进行教育的障碍物。
  Ⅲ,实施民众教育的纲领
  一,实施民族解放和民主政治为民众教育的中心内容。
  二,在一定时期内(大约若干年)普及最低限度(规定课程标准)的教育于四十岁以下的成年和青年男女,及十四岁以下七岁以上的男女儿童。
  三,动员广大的男女群众无论识字与不识字的自动的参加教育工作,从工作中创始教育干部,从学生中创造他们自己的领袖,同时需要迅速的建设大规模的程度较高的学校以训练专门替教育服务的人员。
  四,实行优待小学教员,不断的提高小学教员的文化政治水平使之成为乡村中文化教育的支柱。
  五,小学校免收学费书籍费,中等以上的学校免收学膳等费,使学生不致因生活问题妨碍学习,同时使已在社会服务的人员得以暂时抛弃谋生职业,学习更高的学问。
  Ⅳ,补习教育实施方案
  A,基本课程
  一,文字课程:最低限度的课程要能用汉字看标语、口号,填写自己的履历表,能利用新文字学习汉字及学习自然和社会常识,最高限度能用汉字写信及做报告。
  二,政治课程:最低限度能了解抗日纲领和特区的民主自由的特点及特区阶级关系的转变(过去与将来)。最高限度要了解下列的政治项目:
  1,中国目前阶级关系新的结合,中国的国际关系新的变化。
  2,国内的国际的敌人、朋友、同情者、敌我中间动摇不定者的认识和对策。
  3,各种组织形式和斗争形式在特区的转变及工作方法作风的转变。
  三,自然课程:最低限度特区农业经济的一般及日常生活的科学知识,最高限度一般自然和一般的农业知识生活知识。
  四,社会课程:最低限度了解人类社会的特点。个人的命运与社会的关系,家人与个人的关系,国家和国际与个人的关系,最高限度了解社会发展的史略。
  B,完成A项课程的时间
  最低限度的课程,在冬学学习以六十日完成,夜学校学习半年完成,在识字组学习一年至一年半完成。最高限度的课程加二倍时间完成。
  C,补习教育的组织
  一,夜校的设立:在人口集中的村庄、城市、机关、部队、企业等处建立补习夜学校。夜校的学生由识字组组员提拔,同时回家担任识字组长。用随学随教的办法。夜学教员:(一)小学教员(二)党的支书或干事(三)政府的秘书,及其工作人员(四)其他的人员。夜学教员缺乏的地方由巡回教育团负责训练。夜学校的灯油费和教员的津贴或由政府开支或由地方筹拨,看地方情形决定。夜学校长由学生决定,不必要识字,以有组织能力为主。
  二,各学校:按区开办,至少每一区两校。教员以小学教员担任。款项由政府支付。
  三,巡回训练班:在文化最落后人口最稀少的地方由巡回训练团进行短期训练,一星期至二星期至三星期巡回一次。每次教学的日数以不妨害农作时为标准决定。
  四,识字促进会和识字组:小组的编制在乡村以一家为单位,大家庭可以一个住房为一小组,在机关、部队企业中以生活和工作接近的人,尤其是同吃饭、同睡觉的人编成小组。以本组识字的人教不识字的人。每一个村庄和一个俱乐部设一个识字促进会。小组太多的地方可以加设分会,促进会的任务是,供给小组的临时教材,随时训练不识字的或识字少的小组长检查小组成绩,促进会的产生由小组长联席会推举三人至七人组织之,轮流一人负责。或每人管理若干小组,不用轮流负责制。
  D,补习教育的教材由办事处教育部编印。
  (民国二十六年四月二十九日《新中华报》)
  

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史料选辑第四辑/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1985.1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