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辑录 > 史料汇编 > 陕甘宁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文献卷下)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陕甘宁边区政府对边区第一届参议会的工作报告(一九三九年一月)—(二)—5

中央档案馆



  第五 财政政策
  边区财政的目的在于保证边区抗战经费的自给,满足各项工作上的最低限度的需要。我们的财政政策在于一方面增加政府的收入,另一方面还不致影响到人民生活的改善。因之我们的财政的基本来源便只能是发展边区经济,增加生产,在改善人民生活与实行合理的负担(即有钱出钱、钱多的多出钱)的前提之下征收统一的累进税。边区是落后的小农经济区域,人民生活,还存在着浓厚的自足自给的状态,既不需大量消耗品输入,也没有大量农产品输出。因之边区的财政收入是很有限的。根据二十六年十月到二十七年九月,一年中的统计,边区收入共有如下几项:盐税和出口货的营业税共占五十九万一千余元;救国公粮费四十二万余元;公产及公营企业收入占十八万元。边区财政的这种有限的收入,自然就不能不使政府的支出束缚在量入为出的原则下,以求得收支的平衡。这样也就使许多应兴应革的事业,不能不受经费上的相当限制。虽然我们的财政表示出了极大的困难,然而我们的财政政策却造成了如下的几件不可否认的成绩:
  一、取消过去四十二种苛捐杂税,实行统一税制,并减低税率。例如边区现在只对食盐和出口的皮毛、药材等征收统一税,减为每一驴驮只收税二元,并且取消了盐税附加。一切税收除了一次的统征外,都没有任何附加或重征。因此边区人民的负担也就大大减轻了。
  下面就是新正县人民在革命前后负担比较表:(下表以元为单位)
  这表系一九三七年七月——一九三八年十月的统计,由这个表就可看出革命后,人民的负担比之革命前是减少了一倍以上。
  (二)我们的财政政策得到了群众热烈的拥护。例如救国公粮前年曾征收了一万五千担。去年决定征收一万担,但结果超过七千余担,并较之预定时间提前一个月而完成。尤其延安、延长、固林、延川、甘泉等县许多区域实际只有三五天便完成了任务。许多抗日军人家属和贫农本来照例应当免税,但他们都自动的送粮食捐给政府。更有许多农民自动超过规定标准而缴纳公粮等。由此看来,边区的人民是在热烈的拥护政府,帮助政府的抗日经费。
  (三)我们的财政基本上满足了抗战工作底最低限度的需要。例如支持抗战、培养抗战人材、帮助生产事业的需要等。
  

陕甘宁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文献卷下/中央档案馆.—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