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辑录 > 史料汇编 > 陕北革命根据地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陕北革命根据地概述——三、陕北红军的建立及游击战争的发展

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共榆林地委党史研究室


  三、陕北红军的建立及游击战争的发展
  1929年中共陕北特委红石峡扩大会议后,特委和几个县相继派出大批党、团员和进步青年到陕、甘、宁边的国民党部队搞兵运工作。这些兵运工作虽多次遭受挫折失败,但它为陕北开展武装斗争,在军事上进一步作了准备,许多人后来成为党开展武装斗争的骨干。
  陕北人民的工农武装斗争,是与全国、全省的革命武装斗争紧密联系和相互呼应的。1930年前后,中央苏区、中央红军的不断扩大和发展在陕北广为传播。1931年9月,拓克宽、阎红彦、吴岱峰、杨重远等率领晋西游击队进入陕北,中共陕北特委和安定县委派出几十名党、团员和青年参加。其后,西北反帝同盟军和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红二十六军的创建,也都极大地鼓舞和推动了陕北人民革命武装斗争的开展。同时,由于陕北各级党组织加强了农村工作,经过农村党组织和农民党员的活动,为建立工农武装创造了组织基础。于是党便进一步领导农民搞武器、买枪,或联络兵运人员带枪返回,或搞民团的枪械,首先在延川、安定、绥德、清涧、神木南区等地开展了武装斗争。
  (一)陕北游击队第一支队的创建。
  1932年3月12日,延川刘善忠、高朗亭、杨秉权、高文清智取清涧淮宁湾邱树凯反动民团6支步枪。13日,延川游击队成立,刘善忠任队长,高朗亭任政委。游击队斗争清算了绥德大地主白登高,袭击了永坪镇刘广汉民团,缴枪17支,武装了游击队。4月18日,游击队改名中国工农红军西北先锋队,刘善忠任司令员,高朗亭任政委,队伍一时发展到70余人、30余支枪。5月20日,刘善忠被内奸董凤清等人暗杀,队伍锐减。10月20日,中共陕北特委将先锋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第九支队,任命高朗亭为支队长,艾龙飞为政委,并明确指示其政治任务为“解除豪绅地主武装,武装工农劳苦群众,彻底执行土地革命,并创造陕北新苏区”①。九支队成立不久,在清涧打土豪筹款3400元(银币)及大批物资,将其中的2000元上交特委作为活动经费。1933年4月下旬,陕北特委将九支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北游击队第一支队,任命强世清为支队长,李成荣为政委。5月10日,红一支队南下陕甘边,得到红二十六军的支持。李成荣奉调赴西安工作,红二十六军派杨重远为红一支队政委。5月29日,红一支队返回陕北到安定谭家崄遭敌包围,杨重远阵亡。红一支队不断发展,人枪各80多,辖5个分队。游击队加强武装斗争,打击敌人的基层政权,在安定西区、北区建立了以李家岔为中心的小块游击根据地,并建立了10多个赤卫队组织。
  1933年9月,红一支队二次南下陕甘边,配合红二十六军攻打陕西旬邑张洪镇、甘肃合水县城获胜。红二十六军再派魏武继杨重远为红一支队政委。后红一支队返回安定,在枣树坪、温家坡两次战斗失利,强世清受伤后被俘殉难,魏武在战斗中牺牲。部队返回安定北区,由白德胜代理支队长。不久,部队被敌打散,埋枪分散隐蔽。白德胜被俘,于次年2月13日与其妻任志贞(游击队中队政治指导员),在瓦窑堡南门外英勇就义。
  (二)陕北游击队第二、三、四、五、六支队的建立和红一支队的恢复。
  中共陕北特委召开的高起家坬扩大会议,是陕北游击战争由组织准备转向全面发动,由秘密活动转向公开武装斗争的转折点。会议结束后,特委委员分赴各地传达贯彻会议精神,帮助基层组建红军游击队。新组建的红军游击队是:
  陕北游击队第二支队。1933年8月5日,由中共陕北特委委员崔田民主持,中国工农红军陕北游击队第二支队在清涧王家山成立,罗永宽任支队长,高朗亭任政委,队员10余人。红二支队成立不久,即镇压了绥德南区反动区长薛运通,没收其财产,并出示布告历数其罪恶。1934年1月21日,红二支队在一支队部分人员配合下,袭击清涧解家沟据点获胜,镇压豪绅、地主、收款员9个半(1人杀而未死,称半个),大长了人民志气,绥清边界一带革命形势迅速高涨。
  陕北游击队第三支队。1933年10月18日,神木特务队在尚家岊成立,李成兰任队长,王兆相任政委。11月7日,特务队在松树峰改建为中国工农红军陕北游击队第三支队,王兆相任支队长,马万里任政委。1934年1月,红三支队在沙坡西沟、呼家庄、红交寺等几个地方镇压土豪、收款员,声震神、府、佳3县,反动分子闻风而逃。
  陕北游击队第四支队。1933年12月30日,吴堡抗日义勇队在樊家圪坨村成立,薛俊山任队长,马佩勋任政委。1934年2月6日,义勇军袭击佳县木头峪民团获胜,处决团总张东蛟。2月15日,义勇队在樊家圪坨改建为中国工农红军陕北游击队第四支队,薛俊山任支队长,马佩勋任政委。下设两个分队,20余人,8支枪。活动于绥、米、佳、吴边界一带。第二次攻打木头峪后,配合红二支队袭击了清涧店则沟李成善民团,缴枪10余支。
  陕北游击队第一支队恢复。1934年1月22日,中共中央驻北方代表派驻西北军事特派员谢子长返回陕北。他在敌军严酷的“清剿”中整顿恢复红一支队。3月8日,中国工农红军陕北游击队第一支队在安定刘家圪*(左土右劳)村恢复,李盛堂任支队长,刘子清任政委,谢绍安任副支队长。支队打土豪、摧毁地方反动保甲,消灭小股民团。6月窑子峁河战斗后,发展到50多人,谢绍安任支队长,贺晋年任政委。
  陕北游击队第五支队。1934年4月下旬,在绥德王家沟游击队的基础上组建了中国工农红军陕北游击队第五支队,崔正冉任支队长,马万里任政委,王海山任副支队长。配合红二支队开辟绥、清、延川东区游击根据地,使绥德南区成为该县的中心苏区。
  陕北游击队第六支队。1934年6月,佳县特务队成立,郭玉人任支队长,樊文德任政委。不久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北游击队第六支队,郭玉人任支队长,樊文德任政委,王士文任副支队长。有枪七八支,人十六七名,活动在佳县和米脂边界地区。
  此期间,各地党组织在组建红军游击队的同时,公开组织贫农会185个、赤卫队50多个。安定东区、西区及其他县共有120多个村庄成了公开的红区,在这些地区还普遍建立了妇女会、赤少队、儿童团等群众组织,并由贫农会负责地方政权工作,管理村里的大小事情,打豪绅、斗地主、镇压反革命,为红军游击队筹粮、筹款。
  (三)陕北红军游击队总指挥部的建立和第一次反“围剿”斗争的胜利。
  1934年5月,在陕北游击活动蓬勃发展的形势下,陕北军阀井岳秀的八十六师由各县民团配合,组成15000余人的兵力,开始了对陕北革命根据地的第一次军事“围剿”。敌人以连排为单位,分进合击各个游击根据地。在绥清中心地区,敌军在清涧县城、高杰村、河口、店则沟等地驻扎重兵,修筑寨堡、组织保甲,建立反革命据点。同时指挥地方民团破坏赤色村庄,捕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中共清涧城区区委负责人周继丰、惠金瑞,高杰村区委成员白志强、白振纪,党员惠志儒、白家荣,共青团员惠生荣,绥德县新任县委书记崔文运等大批革命志士被敌军杀害。
  在敌人疯狂进攻面前,中共陕北特委根据敌强己弱的情况,决定集中力量,进一步开展游击活动,坚决击退敌人进攻,保卫根据地。7月8日,中国工农红军陕北游击队总指挥部在安定杨道峁成立,谢子长任总指挥,郭洪涛任政委,贺晋年任参谋长。总指挥部随即以红一、二、五支队为主力,在200多名赤卫队员配合下,向安定县城发动进攻。7月17日攻入安定县城,打开监狱,释放监禁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200多名。安定县城一战胜利后,谢子长突又率部南下陕甘边。7月25日,陕北游击队与红二十六军在阎家洼子召开了两军连以上干部联席会议。谢子长传达了中共中央驻北方代表的指示,会议决定撤销高岗的红二十六军四十二师政委职务,由谢子长兼任红四十二师政委。会议还决定,红四十二师第三团赴陕北,配合陕北游击队粉碎国民党军对陕北革命根据地的“围剿”。
  在红一、二、五支队南下后,为了保护国民党军“重剿”区的麦收,中共陕北特委将红四支队从佳、吴调到绥清地区。在各个山头上设置岗哨,形成“无线电话网”,监视敌人的行动。游击队白天保护群众收麦,夜晚袭扰敌军,使敌十分疲惫与恐慌,胜利完成保护麦收的任务。
  8月15日,谢子长率领红二十六军四十二师第三团(约300人,团长王世泰、政委黄罗斌)及陕北游击队一、二、五支队,返回陕北根据地。8月17日决定首战安定景武家塌。景武家塌离石湾20里,在一条大沟的半坡上,有敌军1个连。次日拂晓战斗打响后,红三团首先占了景武家塌的垴畔山卡住了敌军的退路,陕北游击队抢占沟对面和沟底向村庄进攻。敌军拼命往山上爬,被红三团用手榴弹打了下来。敌军向北突围,又被陕北游击队打了回去。红三团和陕北游击队南北夹攻,毙敌30多名,俘80多名,缴获长短枪100多支。
  景武家塌大捷后,红军挥戈东进,经过南沟岔、老君殿,于8月22日到达绥德张家圪台。敌军驻店则沟一个排扑来,红军立即还击将其全歼,同时击溃了从薛家峁来援的敌军,红军乘胜向东南前进,经下武林、白家川直逼驻清涧东南河口镇的敌军。
  河口镇地处无定河和黄河的交汇口(陕晋两省渡口),敌军八十六师的1个连和一些地主武装驻扎在这里,与驻清涧、延川的敌军形成一个战略支点。苏区群众听说红军要打河口,主动给红军修路、送粮、送饭,赤卫队和赤少队手持大刀长矛,准备参战。8月26日深夜,红军冒雨从袁家沟出发。27日拂晓,战斗打响。红三团担任主攻任务,从山顶直扑敌阵。陕北游击队控制黄河渡口,截断敌军东逃后路,从东西两面发动攻击。敌军见红军攻势凌厉,慌忙退到几个高碉堡和村边工事里,凭坚固守。由于红军缺乏攻坚武器,虽多次组织进攻终未奏效。谢子长的指挥位置原在高山顶上,见攻坚未克,亲到前沿阵地查看地形,被从碉堡中射出的子弹击中胸部负伤。激战竟日未克,红军主动撤退。敌军怕红军再来进攻,东渡黄河绕道逃回清涧县城,河口镇遂宣告解放成为苏区。后来红军转战到横山董家寺,击溃敌军1个营。
  在近1个月里,经过景武家塌、张家圪台、河口镇和董家寺等战斗,红军拔掉3个敌军据点,毙200余名,俘100余名,缴获步枪一百六七十支。与此同时,在神府、佳吴地区活动的红三、四、六等支队也积极寻机作战打击敌军,加之白军不断哗变也减弱了敌军的力量,国民党对陕北根据地的第一次军事“围剿”被粉碎了。
  1934年9月上旬,完成北上任务的红二十六军四十二师第三团奉命返回陕甘边。
  (四)陕北游击队第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支队的建立。
  1934年下半年和1935年初,中共陕北特委在领导游击战争中又新组织了一批红军游击队。主要有:
  陕北游击队第七支队。1934年9月上旬,中国工农红军陕北游击队第七支队在府谷木瓜村成立,韩峰任支队长兼政委。初建时有20多人,武器20余件。主要活动在府谷境内。
  陕北游击队第八支队。1934年7月中旬,中共党员栾新春、贺吉祥等从石窑湾民团哗变出来,组建起临时八支队。7月25日,中国工农红军陕北游击队第八支队在安定李家川村正式成立。栾新春任支队长,刘明山任政委,贺吉祥任副支队长。主要活动在横山、安定一带。八支队编入红一团后组建了新的八支队,高志明任支队长,李盛堂任政委。新八支队初建时有50多人,枪20多支。主要活动在横山石湾、靖边青阳岔、安定县北区一带。
  陕北游击队第九支队。1934年8月28日,中国工农红军陕北游击队第九支队成立。高朗亭任支队长,王文良任政委,王保民任副支队长。负责巩固扩大延安东北、延川西南北、清涧西南、安定东南地区的根据地。
  陕北游击队第十支队。1934年10月中旬,中国工农红军陕北游击队第十支队在安定成立,高步仁任支队长,拓嘉祯任政治指导员。初建时十三四人,五六支枪。主要活动在大理河南面的李家岔、清峪岔及安定的槐树岔一带。
  陕北游击队第十一支队。1934年8月25日,陕北游击队临时五支队在神木高家堡点军崖村成立,高永明任支队长,李万栋任政委。10月,五支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北游击队第十一支队,刘德任支队长,贾如胜任政委。主要活动在以新寨子为中心的神木、佳县、榆林边界地带。
  陕北游击队第十二支队。1934年7月下旬,中国工农红军陕北游击队安塞第十二支队成立,李治国任支队长,刘子清任政治指导员。活动在安定、安塞、靖边边界地区。9月,中国工农红军陕北游击队绥德第十二支队在梁家甲成立,梁凤鸣任支队长,马龙飞任政委,主要活动在绥德东北地区。
  陕北游击队第十三支队。1934年9月25日,中国工农红军陕北游击队第十三支队在靖边青阳岔龙腰镇过峁村成立,王锦秀任支队长,贺树槐任政委,张四任副支队长。初建时30多人,10多支枪。后与八支队活动于靖边、横山。
  陕北游击队第十四支队。1934年8月底,中国工农红军陕北游击队第十四支队在绥德土地岔村成立,吴创业任支队长,刘九宫任政委。初建时有10多人,5支枪。
  陕北游击队第十五支队。1935年1月,中共吴堡县委在薛家坬、火烧山两处保安团兵变成功。1月25日,中国工农红军陕北游击队第十五支队成立,薛英桂任支队长,慕生忠任政委,初建时有枪30余支。
  中共陕北特委非常注重党对红军游击队的领导。每个支队都建有党支部、队委会,并受支队政治委员指导,各游击支队直接受陕北特委领导,和当地县委发生横的关系。陕北特委始终注重派忠实可靠与有能力的党员担任游击队政委,以保证正确执行党的政治路线和军事路线。
  同时,在党组织公开活动的村庄,每村都有赤卫队,每区有游击小组,配合县的红军游击队作战。到1934年10月中旬,赤卫队的组织“在神木有5000余人,佳县、吴堡各千余人,绥德300余人,清涧5000余人,安定、横山西区、安塞、靖边共3000余人,多半有土炮、土枪、矛杆、大刀等旧式武器,肃反非常坚决,配合游击队作战也极英勇”②。为了解决红军游击队、赤卫队的武器,一些县、乡建有地下兵工厂。1934年秋,吴堡县在北区组织了“兵工厂”,清涧县在刘家山成立了“兵工厂”,生产土造枪支武器,补充了洋造武器的不足。
  (五)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七军八十四师的建立。
  根据陕北特委寺墕里会议决定,1934年9月撤销了陕北游击队总指挥部,将其直属的红一支队、红二支队、红三支队,分别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北独立师第一、二、三团。第一团团长贺晋年,政委马佩勋,参谋长路文昌,辖3个步兵连,共200余人,长短枪近百支;第二团团长郭玉人,政委马万里,辖3个步兵连和1个学生连,约300余人(枪);第三团团长王兆相,政委杨文谟,参谋长刘鸿飞,辖3个步兵连,共200余人,枪100多支。
  陕北独立师第一、二、三团建成后,单独或联合作战多次获胜。1934年10月10日,红一团配合红四十二师步兵第三团,攻打安定县长蛇湾敌军1个连。10月13日,红一团在玉家湾伏击敌二五六旅炮兵营。10月15日,红一团一部及安定新一支队和十三支队袭入安定县城,打死民团团总李丕成,缴枪10余支,子弹千余发,物资一部。1935年1月19日,红一团与红九支队会合,在延川青坪川王家圪坨歼灭延川县民团,活捉民团团总(总指挥)高善亭,击毙团总刘广汉,俘200余名,缴枪200余支,子弹几千发。在游击队、赤卫队的配合下,红一团连续作战,使横山、安塞、延安苏区与延川,安定苏区逐步连接起来。红二团于绥清策动清涧东区地主武装、大刀队等士兵哗变成功扩大战斗人员200名。红三团成立后,袭击了府谷重镇哈拉寨,参加了牛面梁战斗,并多次在府谷等地打土豪分粮食。
  1935年1月30日,在中共陕北特委和中共中央驻北方代表派驻西北军事特派员谢子长领导下,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七军八十四师在赤源县白庙岔成立。所辖3个团分别由陕北独立师的第一团、第二团、第三团改建成立。杨琪任师长,张达志任政委,朱子休任参谋长。1月31日,红八十四师在安定南沟岔首战告捷,歼国民党高桂滋八十四师四九九团一个前哨加强连,缴获机枪3挺、步枪100多支。
  注释:
  ① 引自1932年12月13日《陕北代表团报告第三号—关于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第九支队问题》。
  ② 引自1934年10月15日《陕北特委给中央驻北方代表信》。
  

陕北革命根据地/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共榆林地委党史研究室编—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5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