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辑录 > 史料汇编 > 南区合作社史料选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介绍南区合作社—手工业生产事业




  从1938年起,南区合作社就注意了组织南区的手工业生产事业。南区过去是一个手工业生产和各种农村副业极不发达的区域,一切日用品几乎全赖外边供给。为了达到发展人民经济提高人民生活的目的,一个群众性的合作社应当、而且必然会走上办理手工业生产事业的道路的。南区合作社从开办以来,曾经营过以下各项手工业生产:
  (1)农产品手工业:制粉、榨油、制糖、酿酒。
  (2)牧畜手工业:剪羊毛抓羊绒(羊场子),制毡、织口袋、制皮。
  (3)纺织业:织布、织袜、纺纱。
  现在合作社还在继续经营的有一个新合织布工厂,一个油、粉坊和家庭妇纺业,其余各种生产事业都因为资金不足,原料缺乏,经营赔累等原因暂时停办了。①
  (一)新合织布工厂
  南区一带人民旧无纺织习惯,布匹全赖购买。1941年,布匹因经济封锁价格高涨,刘建章同志在社员代表大会上,提出组织本区人民纺织业,以期逐渐达到穿衣自给。5月,合作社的总分社投资1万元,在二乡南庄河和合社酒坊地址,开办一新合织布工厂,6月开工,3年来发展情况如下:
  据上表,工厂在1941年、1942年都是亏本的。1943年则盈利210多万元。1942年有8架织机开工,只出布891.6小匹,1943年织机减至4架,工徒也减少了,出品反增加到1008小匹。原因是:1942年及以前因原料不继,常常停工,妇纺正在开展,上纱质量不好,工徒绝大多数都是才学,技术不熟练,影响到出品的产量少质量低成本贵,因此亏累。1943年代供销处织布领取制造费,所以全年原料供给不缺,未停工,土纱质量和工徒技术,都比从前提高了。此外,工厂于1943年实行与工人合作分红制度,提高了工人关心工厂与劳动的积极性,对于生产效率的提高,工厂管理之改进也有决定作用。
  工厂的资金原为1万元,经过历年的扩大和厂屋设备的重新作价,到1943年2月为20万元。12月改为99.9万元。社员主要是南区的总分社,群众少数股金,边区银行也有一些投资。工厂的职工,1941年是按月货币工资制,1942年改为按月实物工资制,伙食由工厂供给。这个时期工厂的性质实际是合作社所经营的合股雇佣的企业。1943年因过去两年亏累乃转变为工厂工人双方合伙分红的办法,工厂一切设备、资金、原料、作分股20万元,职工作人股20万元,工厂经营得利则双方平分,职工按股份大小每月预支米2斗4至1斗1,若工厂亏累不叫职工负责,预支米即作为劳动的报酬。职工伙食由工厂供给。现在工厂除学徒5人,伙夫1人仍挣工钱外,其余职工12人按技术分为4等股分(8800元至1.98万元)。去年年底的盈余除公积金、公益金、奖金外,职工股份和投资的社员,都是每元分得红利4元。
  这种合伙分红的办法,把工人也变成了合作社的社员,和投资的社员一样享受分红和其它的权利。
  过去南区合作社办的油粉坊、毡坊、皮坊也曾实行过分红的办法,不过那时人数少,规模小,象这样大的工厂实行分红合作制还是创举。
  工厂织布的原料开始大部分是洋纱,以后逐渐减少洋纱改用土纱,到1943年,所用原料已经全部是土纱了。这些土纱大部分是本区的妇女纺的。工厂经过它的门市部和全区各合作社,和广大农村中的家庭妇纺业发生联系,而把后者变成工厂生产过程的一部分。
  工厂的出品,1941年由总社代销,1942年则大部由工厂与本地纺妇交换了土纱,1943年工厂代供销处织布,只以小部出品供当地群众。布,是农民群众从购买得来的最大一宗必需品,工厂开办的目的是配合当地妇纺解决群众穿衣问题,所以,它的出品以卖给当地群众或交换土纱为宜。今年就有的群众因为工厂不卖布而说工厂和他们无关,这是值得注意的。
  工厂所曾遇到的最大困难是资金和原料问题,今年刘建章同志提出了“纺纱入股”的办法,想用当地群众力量来解决这个困难,因为根据调查全区平均每人每年穿小布4丈5尺至5丈,约需钱1万元,这是每个人都必须支出的一笔开支。现在把这1万元向合作社入股,合作社当时就发给他约值5000元的3斤3两棉花,他自己纺成纱,交到工厂,出工资织成四分之一匹的大布(每匹宽2尺5,长10丈4尺,工资4斗8升米)。足够1人1年穿用。至于他原入的1万元股金,合作社仍承认其原数存在,只是当年不分红利。这个办法的好处是:在群众方面,既然原入股金仍就存在,就等于只出了些纺纱和织布的手工,白穿了布;在合作社方面,则收到1万元股金,当时发出5000元的棉花,以剩下的5000元周转一年仍可挣到1万元,同时工厂的原料解决,不致生产中断。这个办法一方解决了工厂原料困难的问题,一方推广了妇纺,一方扩大了合作社的股金。从刘建章同志今年1月提出之后,不久就收到200万元的股金了。
  织布工厂的织机若增加到20架,就可以供给全区人民穿布有余,若是原料供给不缺,则达到这个目的是不成问题的。
  (二)妇纺
  南区合作社的办理妇纺是和开办织布工厂同于1941年12月开始的。几年来妇纺的发展有如下表:
  1941年以前,全区没有一个纺妇,1942年1年就发展到600人,放花1万斤,1943年因棉花供给不上,实际停顿了八九个月,所以纺妇数目虽增加了,放花数目反降至6000斤。
  南区合作社是怎样收到了在短期内在一个毫无妇纺基础的地方普遍地发动起妇纺的成绩呢?这是由于刘建章同志接受了过去某些地方强迫命令组织妇纺,或是动员妇女到工厂纺纱失败的经验。所以他在发展妇纺的时候,不采取任何组织形式,也不采取动员的方式,而只给他们以物质利益,使他们自愿地来参加纺纱。
  刘建章同志知道南区的妇女对参加纺纱有许多顾虑,有的怕纺会了要被“公家”抽去住工厂,有的以为纺纱是义务劳动,白误工,所以决定从工厂所在地的二乡南庄河先作起。开始找到石匠李国泰的老婆会纺,在她纺过几斤之后,就接连给她几次很优厚的奖励。在她和她男人炫耀和宣传之下,全村的妇女都自动地来找她学着纺,不久全村的39户中有31户都纺纱了。这时合作社收纱的办法每2斤花收1斤纱,每月每人纺到5斤就奖励毛巾1条,纺成的纱可以换布,也可以换米,放出的车子当时不要钱,年底从工钱中扣,这时纺的纱不论好坏都收下。当群众看见纺纱真的有利的时候,一切谣言都被打破了,整个二乡以至全区的妇纺很快就开展了。
  1942年因纺妇只求多纺,纱的质量不好,改为分三等收纱,1943年取消奖毛巾的办法,现在质量已比从前提高了。
  因为开始一个时期收的纱质量都不好,合作社在妇纺事业上赔钱3万余元,但全区妇女因纺纱所得的利益估计在60万元以上。纺成的纱一部分供给了边区各公营工厂,一部分本区工厂自织。至于另外一部分作为工资发出的棉花,一部分纺成了纱由工厂用布换回,一部分则被群众消费了(自纺自织或装了衣被)。
  现在全区的纺妇若有棉花供给,所纺的纱足供全区穿布而有余。现在纺妇主要是在二乡(约300人),其它各乡因棉花缺乏未再提倡。南区的妇纺业不但供本区自给,再加以推广,是可以供给一些外区外县的土纱需要的。
  (三)油、粉坊
  沟门上的油粉坊是南区合作社办理手工业生产所办的第一个作坊。它经过几次的停顿和改组,现在的油粉坊是1943年10月与延属地委合资新开办的。现在(1944年1月)它的资本是60万元。职员2人,雇工2人。作坊的设备有油榨一副,油磨两盘。粉磨两盘。若全部开工则每天可榨麻子1石5(大斗),出油75大斤,磨粉6大斗,出粉48大斤。
  磨粉,榨油,都是很有利的生产事业。例如植物油是每家农户食用和点灯的必需品,而且可以出境。一般农民都是用碾碾过自己熬油,这样每斗麻子只出油4斤半,若用油榨可多出半斤至1斤。在烧柴上,榨油每斗可省10斤。榨油比熬油节省人工数倍。油渣,粉渣,都是很好的牲口饲料。不过因为本区农户种植麻子不多,油坊又无大批资金到外区购运,本区柴草不缺农户多半自己熬油,因之油坊反常常停工。粉坊也因本区豆类不易购买,常有同样情形。
  油粉坊,若再增加资金,改善管理,并且计划着在今秋后改榨棉子油,它是很有前途的。
  ①今年4月,织袜工厂重新开办,现在计划着和人合伙开办织口袋擀毡。
  

南区合作社史料选/延安地区供销合作社,延安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编.—西安: 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4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