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纺织品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楼兰LE北壁画墓三角形衣饰复原研究

作者:沈雁 于振华





  一、复原对象
  名称:三角形衣饰
  文物号:03LM1:7
  出土地点:2003年楼兰LE北壁画墓
  收藏单位: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
  二、背景
  所处地理位置:位于LE城西北4公里雅丹高地上。墓室结构:长10米的墓道,有前后墓室。前室长4米、宽3.5米、高1.7米。似为平顶。中有直径50厘米的土柱。后室进深2.8米。平顶。
  墓地使用时间:上限到汉,下限到魏晋或略晚。
  复原服饰现状:三角形衣饰,白色绢制成四片三角形,两片与两片之间拼缝,以黄褐色绢镶缘,每个三角形的中部贴缝深蓝色绢条。绢缘和绢条上贴圆形金箔。四片三角形衣饰长79厘米,宽20厘米(图1)。
  三、复原服饰款式推断
  由于本次复原对象衣身完全残失,只剩四片三角形衣饰。所以对此件服装的复原主要依据的是同一墓葬出土的服装,以及相同时期有类似三角形服饰部件的服装。
  1、2003年楼兰壁画墓绢袍
  此袍与复原服饰三角形衣饰出于同一墓葬,在年代地域上都有可比性。壁画墓绢袍的结构特征是:自腰部上下分裁,中有一条8厘米宽的腰带。右衽交领,收腰小袖,袍底摆有四条横向缘饰。自腰带始到底摆饰边上部止,衣襟边缘竖向缝缀六条一端相连的长方形衣片,里外襟都有。此六片长方形衣饰与三角形衣饰,虽具体形状数量不同,但都是一端相连。穿着时,这些长方形衣饰自然向下悬垂,行动时可随风飘扬,在服装上所处部位、作用应有参考价值,故以此件服饰作复原时的主要参考对象(图2)。
  2、新疆尉犁营盘墓地(1995年)
  新疆尉犁营盘墓地,距楼兰古城约200公里。1995年,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其中32座古墓进行了发掘,据发掘报告认为,墓地使用年代的上限到汉,下限到魏晋或略晚,与楼兰LE北壁画墓的年代相近。在此次发掘的32座古代墓中,有三件服装形制与此件2003年楼兰壁画墓绢袍相似,分别是M19:17、M22:24、M27:4。
  M19:17,男尸内袍,身长约120厘米,通袖长约216厘米,质地为毛褐,右衽。上衣部分,单层,以赭色平纹褐作面料;下裳部分,夹层,表面为本色平纹褐,衬里用大小不一的本色平纹褐片拼缝。以腰际的一道横片为界。分上衣下裳,下裳两襟表面均竖向缝缀五片一端相连的长方形深赭色褐片。每褐片长10-16厘米,宽10-11厘米。
  M22:24,女尸内袍,身长约110厘米、通袖长约170厘米。样式与M19:17完全相同,所用面料为丝质本色绢为主,且为单层。下裳两襟表面和M19:17褐袍一样也竖向缝缀长方形布片,但为四片相连。
  M27:4,男尸外袍,身长98厘米,袖长58厘米,面料为本色毛假纱,单层。样式与前两件相同,但为左衽。1
  3、新疆尉犁营盘墓地(1999年)M18号墓出土服饰
  右衽交领小袖袍,长至膝盖处。下摆有褐色、绿色两条横向缘饰。从腰部到下摆缘饰之间的左右衣襟边缘上各缝缀有三块三角形衣饰,此衣襟上的三块三角形与需复原的楼兰三角形衣饰从形状和数量上都极相似(图3)。
  4、小河西岸6号墓地出土服饰
  1934年贝格曼发现的小河西岸6号墓地,墓主人为女性,文物6:A:1,贝格曼对其的描述为“丝质短斗篷残片。现存三大块:一块后片和两块前片。完整时的形状无法断定。斗篷的无装饰部分为原色塔夫绸。……两块前片的前开门处,各有两片三角形垂片,三角形的一侧边镶绿色塔夫绸,另一侧边镶红色塔夫绸。”2(图4)此件服饰的形制虽然残缺,但三角形衣饰特征与复原对象——2003年楼兰LE北壁画墓三角形衣饰相似,装饰的部位则与新疆尉犁营盘墓地M18号墓出土服饰相似,都在腰部到下摆之间的衣襟上。
  根据以上参考对象,可推断出
  (1) 三角形衣饰所处位置:在下裳左右前门襟上,上起始于腰带,下止于下摆横条缘饰上部。
  (2) 服装款式及具体尺寸主要以2003楼兰墓出土绢袍为依据:右衽交领,长至脚踝。上衣下裳分裁,用腰带联结,袖口不束。下摆处依次镶缝赭色、湖蓝、绛红色三周横向绢边。衣长135厘米,通袖长220厘米。
  (3) 款式图(图5)
  (4) 裁剪图
  (5) 复原服装的具体尺寸
  四、复原步骤说明
  该复原衣服经推断为袍服,有里子。上衣下裳分裁,由腰带联接。
  1、上衣
  采用正裁分为六片,大身部分为两片,各宽一幅,袖子左右各分两幅,一片宽一幅,另一片宽约半幅。将这六片布料横向缝合以后再将它对折,腋下及袖缝缝合成上身跟袖子。
  2、下裳
  正裁,前后大身共四片,将侧缝和后中缝拼合,把下摆拼幅按从上到下褐色、蓝色、红色、大身原色的顺序拼合之后连接到下摆上。把三角衣饰的蓝色贴条和包边的完成之后,用金粉在其上画出贴金装饰效果。
  3、上衣下裳的里子与大身缝合之后,将上衣领子装上,把三角衣饰缝合到下裳前门襟,最后将上衣下裳与腰带缝合,复原工艺完成。
  五、存疑之处
  1、关于尺寸。由于复原对象衣身残失,所以复原服装时的各部位具体尺寸主要依据物为2003年楼兰壁画墓绢袍(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提供的比例尺寸图),另外根据三角形衣饰的长度(四片三角形衣饰的长度要比六片长方形衣饰长),所以衣身随之增加,复原服装长135厘米,2003年楼兰壁画墓绢袍长120厘米。
  2、关于服装的系结问题。由于所见的参考对比资料中没有腰带、纽扣和木别针等任何系结部件,所以此件复原作品没有在腰部加系结固定部件。作者推测,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三:原因一,可能此件衣服本来就是不系结敞开来穿着;原因二,此件衣服本来有腰带或别的系结固定部件,只是目前已缺失;原因三,此件衣服是人去世之后入葬时穿着的衣服,前襟只是搭在平躺的尸体上面,不需要系结。
  3、关于里子。同时期的此类绢袍,有单层的,也有附里子的,本次服装复原,用了白色绢做里子(与面料相同)。
  注释:
  1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新疆尉犁营盘墓地1995年发掘报告》,《新疆文物》2001年第1、2期。
  2 [瑞典]贝格曼:《新疆考古记》,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11月第1版。

西域异服: 丝绸之路出土古代服饰艺术复原研究/包铭新主编.-上海: 东华大学出版社, 2007;楼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