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纺织品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凤头形绢帽(95MN1M5:12)复原研究

作者:许辉 刘雅琴





  背景资料综述
  1、复原对象
  文物编号:95MN1M5:12
  发掘时间:1995年
  发掘单位: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
  出土地点:尼雅遗址一号墓地
  2、出土背景
  复原对象出土于新疆尼雅遗址号墓地的五号棺内。尼雅一号墓地位于尼雅遗址西北部,佛塔西北3公里,分布面积2000平方米。尼雅一号墓地的发现,使尼雅考古获得丰硕成果,被国家文物局评为当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轰动学术界,使尼雅遗址备受世人瞩目。在100平方米范围内共发掘了8座属社会上层统治集团的墓葬,随葬品丰富,级别高,保存完好。按其种类可分为陶器、木器、铁器、漆器、弓矢、纺织品及料珠等,其中纺织品为其大宗,特别是出土了一批组织复杂、色彩绚烂、花纹繁缛的线织品和精美毛织品,如被国家文物局鉴定委员会定为国宝级文物的“王侯合昏千秋万岁宜子孙”锦衾、“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膊,还有“延年益寿长葆子孙”、“世毋极锦宜二亲传子孙”、“登高明望四海贵富寿为国庆”、“金池凤”等华丽织锦,色彩斑烂,保存之佳实属罕见。经过国内外专家的考证,尼雅遗址乃《汉书西域传》中记载的有“户480、口3360、胜兵500人”的西域36国之一的“精绝国”故址,东汉后期为鄯善所并,后受魏晋王朝节制。因其地处丝路南道交通必经之地,大量文物的出土不仅反映了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更为研究西域史、丝绸之路史、古代东西文化交流史提供了翔实资料。
  3、复原对象的发掘情况
  棺木情况:厚约10厘米的浮沙层下,为厚近40厘米的骆驼刺、芦苇、麦草等,草层下为黄沙,又40厘米,显现墓穴。船形胡杨木棺置沙穴中,保存完好。棺长230厘米、宽24~31厘米、高42厘米,盖4厘米厚板,并以红柳枝编索捆绑三道,棺盖合缝处封以胶泥。出土时保存完好,未经扰动。1
  墓主人:棺内葬一具年轻女尸,包覆于完好毛毡之中,已成干尸。体态十分丰满,身长161.5厘米,头向西北。黄鹤色发,梳长辫,左右两侧各4根,垂至胸前,额前、脑后也各有一细辫。额前细辫坠饰料珠两串,自颊部下垂至颈下。女尸头戴绢帽,枕绢枕,覆粉红色面衣,外穿长袍,腰系毛带,下身穿长裤,裤外为绢裙,脚着毡袜,外套皮底晕*(左纟右间)短靴,彩色鲜丽。2
  随葬品:女尸头侧置木盆,内盛食品、果品、羊腿及木柄铁匕首,腰旁为一木杈,其上附锦囊(内盛铜镜、粉袋、丝线、带扣)、小木桶(内间纺轮)、栉囊(内盛梳、蓖、线轴等物)均为女性生前化妆、手工用物。3
  4、凤头形绢帽基本情况
  出土情况:从照片判断,帽子戴于墓主人头部,凤头部分已朝右边压扁紧贴帽身,两侧耳披披于胸前,长至胸下。
  所属年代:95MN1号墓地经碳14年代测定,年代范围初步判定在公元2世纪前半叶,汉三国至西晋之间,凤头形绢帽的年代也应属于该范围内。
  现存地点: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
  保存现状:原件保存较完好,无修复,仅作清洁处理,帽身及耳披处一小部分腐坏。
  基本描述:“凤头形绢帽(M5:12)此帽平顶,呈圆筒形,两边下挂耳披,帽项饰有红绢作面的“凤头”形装饰”。4
  基本形制与尺寸:该数据由新疆考古所提供
  二、分析与推断
  (一)关于凤头形绢帽的款式、尺寸、面料、色彩的判断
  有关著作、论文中对于凤头绢帽的资料的记载并不多,也未见有关于五号棺木的发掘报告书公开出版,对于帽子的很多细节的判断都是根据实物图片的观察得出。
  凤头绢帽的款式、尺寸、面料、色彩有如下判断:
  1、款式:整顶帽子分为凤头、帽身、及耳披三个部分。
  (1)凤头:帽顶正前方缝连一立体造型物,形似“凤头”,亦有“鸡头”之说。由“头部”及“颈部”两部分组成。“头部”为金属丝插入毛毡中,呈勺型,顶部缠有毛毡,有一串珠固定于“头部”。
  “颈部”为近圆锥形的L造型,内填有毛毡,前端未封口,一部分毛毡外露。整个帽子没有过多的装饰,均为单色系,仅“颈部”侧面有三块刺绣图案,形状为略圆的方形,外圈为蓝色,内圈为黑色。“颈部”的背部有三处白色缝线,斜向均匀分布。整个“凤头”部分与帽身约呈45度角向前倾斜。
  (2)帽身:由两片相同尺寸的绢缝合而成,帽子的顶部并非平顶,而是在左上角与右上角略微凸出,呈圆弧形。
  (3)耳披:两侧有长耳披,单层,耳披并非正规的长方形,在与帽身联接处呈拱门形状。
  2、尺寸
  (1)帽身和耳披的尺寸参照新疆考古所提供的资料。
  (2)凤头部分未有确切的尺寸。根据对于实物图片的判断,金属丝“头部”长度约是整个“凤头”造型的五分之二。整个凤头长度为18厘米,金属丝“头部”长为6.5厘米。
  3、所用材料及颜色
  (二)关于凤头形绢帽的一些分析
  (1)关于名称:关于凤头形绢帽的定名,目前尚有争议,该名字由亲临挖掘现场的专家所定,但从照片上看,未见有很明显的凤的造型的特征。笔者猜测或许因为头部呈上扬态势,类似于大多数凤造型中头部的冠羽造型而定义其为“凤头”。《新疆古尸——古代新疆居民及其文化》一书中,称该凤头绢帽为“鸟形绸冠”,定其形制为“鸟形”,定其面料为“绸”,此处因看不到实物而无法考证,以新疆考古所给予的资料为准。
  (2)蜻蜓眼料珠:《唤醒沉睡的王国——尼雅探秘》中记载,MN1墓葬中好几处墓穴中都出土“蜻蜓眼”料珠,“所谓的‘蜻蜓眼’料珠是玻璃珠上黏附同心圆色环,很象蜻蜓眼睛”。它原本出现在埃及,可以早到公元前13、12世纪,稍后遍布于中亚、西亚、北非各地。在西方世界它的功能除了装饰,主要还为了辟邪,人们相信多只眼睛可以帮助人防卫,于是“蜻蜓眼”式玻璃珠十分兴盛。5中国在春秋战国时期的遗迹中便发现了这种玻璃珠,一部分来自西方。五号墓穴的女性干尸身上也有类似料珠串成的珠串。笔者猜测,“凤头”头部的装饰珠串有可能是由相类似材料珠串成的。
  (3)一点疑问:由于帽身材料为质地轻薄的绢,且帽身内未见有里衬,而凤头部分材质较为厚重,重量超过单层绢所能承受,人戴上后重心较难维持平衡,由此初步推断该帽子不适用于日常穿戴,仅于特殊场合使用,如祭祀、庆典、墓葬。
  三、复原过程
  (一)复原的难点:
  1、大多部位没有提供具体的尺寸,需对照片进行目测判断。
  2、二千多年前的织物的质地与现在差别较大,找到与当时相似的面料存在难度。
  (二)复原步骤:
  1、根据复原实物照片、实物线描图以及文字资料确定凤头绢帽款式特征以及尺寸。
  2、面料计算:(2条计)
  绿色绢:5米
  棕红色绢:1米
  白色绢:0.5米
  3、裁剪:(单位:厘米,均为净尺寸)
  帽身裁片尺寸(2片):帽沿长:18.8
  帽身高:17.6
  总高:25.6
  耳披裁片尺寸(2片):长方形:66.4×17.5
  凤头裁片尺寸(2片):凤头高:1.5
  凤头(宽处)12(窄处)3
  凤头缘边裁片尺寸(1片):46×2
  注:均为净尺寸,所放缝份均为1厘米
  4、缝合步骤:
  (1)制作帽身:将两片帽身裁片沿帽身帽顶处缝合。
  (2)制作耳披:将两片耳披缲边(复原物的耳披为毛边,复原时考虑到帽子的美观和牢固度,故缲边)。
  (3)制作凤头:分成“头部”和“颈部”两部制作。
  “颈部”:首先,在两片裁片上秀蓝黑色方形装饰,缝合凹进的那一边,在另一边用白色绢包边,再将两边缝合。然后,填充棉花,使其形状饱满。最后在一头缝上人造毛。
  “头部”:首先,将棕色布条细细地包缠在金属丝上,再用钳子将金属丝拗成勺形,然后在顶端缠绕毛毡,将珠串固定于顶端。
  最后将“头部”插入“颈部”固定。
  (4)将两块耳披固定于帽身两侧,中心线对齐帽身缝线。
  (5)将“凤头”于帽身前额处缝合固定。
  5、制作技术
  为最大程度还原复原品的本来面目,制作过程中,缝合部分、金属丝造型等均用手工制作。
  四、复原结果讨论
  总的来说,此次复原较真实的反映了原物的造型、面料、色彩,但仍有需改进的地方,同时对于某些存疑之处尚无法解决。
  1、改进空间
  (1)部分材料可以选择得更接近原物,如:面料的色彩、质地,串珠的质地,金属丝造型。
  (2)帽身的结构可以略有改进,可以不完全按照原物用两片相同的裁片缝合,而可以先做圆筒形的帽身加上平顶,这样外观上会更接近原物。
  (3)“凤头”颈部背部的块状刺绣与原物略有差别。
  2、存疑之处
  (1)对于此帽的定名尚存疑问。
  (2)对于“凤头”部分的结构到底是因为腐烂而致,还是原物本就是如此没有肯定的判断。
  (3)此帽的款式相较于同时期的其他帽子来说比较特殊,相关的资料也较为匮乏,所以对此帽子款式演变、内在意义等未能作进一步的研究。
  注释:
  1 王炳华主编:《新疆古尸——古代新疆居民及其文化》,新疆人民出版社,2001年。
  2 同1。
  3 同1。
  4 赵丰,于志勇:《沙漠王子遗宝》艺纱堂/服饰工作队,2000年。
  5 齐东方主编:《唤醒沉睡的王国——尼雅探秘》,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西域异服: 丝绸之路出土古代服饰艺术复原研究/包铭新主编.-上海: 东华大学出版社, 2007;楼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