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纺织品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合蠡纹锦袴复原研究

作者:王乐





  一、出土背景
  1972年末至1973年初,以新疆博物馆考古队和吐鲁番县文物保管所共同组成的考古工作队,在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群东南段,清理了麴氏高昌豪门张氏家族茔墓区及其附近的晋—唐墓葬。其中包括72TAM170墓。
  该墓属于麴氏高昌时期,为一男二女合葬墓。墓中出土了一批丝织品及服饰,包括鸡鸣枕、覆面、手套、衣、裤、裙等。锦裤出土时穿着于女尸(孝姿)身上,编号为72TAM170:60,在发掘报告中命名为“朱红地对鸟对兽纹锦裤”。同墓出土的还有二件墓表和三件衣物疏,据此我们可以推断出,170号墓为张洪墓,其一家三口人员情况如下:
  张洪,孝寅,高昌国长史令,振武将军,死于延昌二年(公元562)
  焦氏,张洪之妻,法名孝姿,死于章和十三年(公元543)
  光妃,张洪之妻,死于章和十八年(公元548)1
  通过出土实物与衣物疏的比对,“朱红地对鸟对兽纹锦裤”应为孝姿衣物疏中记录的合蠡文锦袴,即本次复原的“合蠡纹锦袴”。
  二、保存现状
  合蠡纹锦袴现保存于新疆博物馆,前片腰部残损,后片和裆已缺失。臀部为间色加褶,残损严重(图1)。袴长104厘米,袴腰高5.7厘米,残长38厘米,直裆长约36厘米,裤腿宽约32厘米,下部收口,宽约24厘米,形制似灯笼裤。该袴为多种面料拼缝而成。主要面料有:合蠡纹锦、蓝色绢、黄绿色绮、红色卷云环锦、几何纹锦(表1)。袴腰外层用红色卷云环锦和几何纹锦拼缝,中夹对折麻布衬,开口向下,内层白绢,袴裆处的蓝色绢内衬白纱。
  锦袴最主要的面料为合蠡纹锦。该锦为平纹纬锦,明经单根,Z捻,浅褐色;夹经双根,Z捻,浅褐色。纬线Z捻,为红色、土黄色、白色和蓝色。图案为圆角方形骨架内填立发人面、花瓶、对鸟、对虎和对鹿等纹样,风格粗犷。
  三、面料考证
  合蠡纹锦为平纹纬锦,图案在纬线方向循环而在经线方向无循环。由于是手工挑花织造,纬线方向的图案往往也会有些变形。图案复原时我们只考虑图案在设计时的状态,忽略织造时人为因素的影响。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幅宽。锦袴袴腿是以两侧都保留幅边的面料对折而成,缝合口在内侧。袴腿宽约31.5厘米,缝头约1厘米,所以幅宽约为65厘米。保留下来的袴腿正面纬线方向排料有6个图案单元,所以可以推测幅宽中共排列有12个图案单元,除去幅边,每个单元的宽约5.3厘米。图案单元内的纹样均为左右对称。袴腿残高约64厘米,竖直方向排11个单元,故经线方向每个单元的高约5.8厘米。
  平纹纬锦经线方向的图案织造随意性比较大。虽然合蠡纹锦图案的骨架单元在经向和纬向都是循环的,但经向骨架内部的小纹样并不循环,只是立发人面纹为间行排列。纬线共四色,红色地,花采用分区显色,为白色/土黄色/蓝色或者白色/土黄色。机头应该在左袴腿下方,机头处图案变形较大。图案在开始织造时使用了红色、白色、土黄色和蓝色纬线,随着织造的进行,蓝色纬线似乎用尽,图案由四色变为三色。由于经向图案不循环,而我们从锦袴上共找到29个不同的经线方向的图案单元,通过计算,该锦袴所用面料约为65厘米×170厘米。
  该纬锦在衣物疏中称为“合蠡文锦”。蠡的本义是虫在木头中咬木。许慎《说文解字》:“蠡,虫啮木中也。”但从本织锦的图案中很难找到与蠡字相对应的纹样。所以合蠡纹更有可能是对一种图案形式,而不是对图案内容的解释。它所指的应是在闭合的圆角方形骨架内重复排列着小的纹样的形式,一种类似虫子巢穴的骨架。
  圆角方形骨架内的纹样有:立发人面、对虎、对鹿、对鸟、双耳罐、花瓶等。立发人面的图案很可能是从汉魏时期的兽面纹演变而来,从营盘15号墓出土的鸡鸣枕所用的动物兽面纹绮2(图2)以及斯坦因从楼兰发掘的兽面纹锦3(图3)上都可以看到与合蠡纹锦的立发人面纹非常类似的兽面纹。营盘出土的另一件红地纬锦4中的人面与立发人面更为相似,人面的五官已经能够明确可见。(图4)。对虎、对鹿纹样则受到了汉代经锦中常采用的云气动物纹的影响。
  平纹纬锦是对中原地区传统的平纹经锦的模仿,其组织结构相当于平纹经锦旋转90度。这种模仿主要出现在中国的西北地区和中亚、西亚。与内地织锦的丝线多采用无捻活S捻不同的是,西北地区生产的平纹纹锦的丝线多采用Z捻。在新疆吐鲁番、营盘和花海等地出土了很多风格相近平纹纬锦,通常是红、黄、白三色,一般采用动物纹样,图案也都只有纬向循环而无经向循环。5高昌国锦的织造始见于5世纪下半叶,《高昌永康(?)十年用绵作锦绦残文书》中就有高昌生产锦的记载。6可以推断合蠡纹锦应为新疆甚至是高昌本地生产的织锦,但其图案风格和组织结构也受到了内地织造技术的影响。
  四、款式推断
  合蠡纹锦袴为小口宽腿袴,袴裆部分已残,后部缺失。从现存的实物来看,锦袴臀部由外向内分别为红色卷云环锦、黄绿色绮和蓝色绢间色相拼而成。红色卷云环锦和黄绿色绮分别在袴腰处收褶。两块梯形的蓝色绢在袴裆处交叠,背衬白纱。
  根据孝姿衣物疏上的年代公元543年推测,合蠡纹锦袴应制作于公元543年或之前的几年。锦袴的出土地阿斯塔那在当时属高昌国。高昌国成立于公元五世纪下半叶,汉以前的高昌居民主要为车师人。高昌国居民主要是创建之前尤其是北凉时期到来的来自河西和陇右地区的移民,其中,以张氏家族为代表的敦煌籍汉族移民和以麴氏家族为首的陇西籍移民数量最多,成为高昌国最大的两个移民集团。出土锦袴的72TAM170墓的主人张洪即是张氏家族的一员。张氏家族的婚姻基本是在敦煌移民范围内完成的。7
  《周书·列传》第四十二对高昌国的男女服饰有记载:“服饰,丈夫从胡法,妇人略同华夏。”合蠡纹锦袴出土时已经很残,前片腰部残损,后片和裆已缺失。所以从外观看,形制不是很明确。随葬衣物疏的记载中用的是“袴”字。袴,本意指无裆的套裤,即古人套在有裆裤的外面的下裳。8《释名·释衣服》:“袴,跨也,两股各跨别也。”该袴很可能为开裆。当时的西北地区的妇女有在襦、裙下穿小口宽松袴的习惯。在嘉峪关酒泉的魏晋墓壁画中多次见到这样的妇女形象,如四号墓前室西壁的进食图9(图5)以及七号墓前室东壁的妇女采桑图10(图6)等。孝姿的衣物疏中对其服饰的记录中有:“故锦襦一枚,领带具。故锦褶一枚,领带具。故绯绫袄三枚,领带具。故白绫大衫一枚,领带具。故白绫少衫一枚,领带具。故黄绫裙一枚,攀带具。故支绫裙一枚,攀带具。故合蠡文锦袴一枚,攀带具……”11从字面中我们可以看出,孝姿入葬时的衣物中上装有锦襦、锦褶、绯绫袄、白绫大衫、白绫少衫,下装有黄绫裙、支绫裙、合蠡文锦袴。由此可以推测,孝姿的着装极有可能是在襦、裙下穿小口宽松袴。
  类似的袴的实物有花海毕家滩26号墓出土的绯绣袴。该袴也为开裆,袴裆部分为碧色绢与绯色绣间拼。12
  五、锦袴复原
  合蠡纹锦袴的复原主要分为两部分,面料的复原和款式的复原。
  复原步骤:
  1、锦袴面料复原
  面料复原也可以包括两部分,组织结构复原和图案复原。我们虽然掌握了复原对象的组织结构和工艺参数,但完全按此来复制对经费、时间和人力要求太高,又织物组织结构对复原锦袴的整体外观效果影响也不是很大,所以本次面料复原注重图案复原。锦袴所使用的面料比较多,比较杂,为了简化锦袴的复原,使锦袴显得更加完整,此次复原只对主要面料合蠡纹锦进行复原,其余面料使用近似织物替代。复原织物无法表现出平纹纬锦的织造效果,但从图案的造型、图案色彩以及图案循环上力求与出土实物接近(图7)。
  2、锦袴款式考证、绘制款式复原图
  锦袴袴裆部分已残,后部缺失,通过对类似图像和实物的考证,并加以合理的推测,进行了完整的锦袴款式复原。袴腰使用同一面料以求复原后的效果更整体。古时的袴多前后对称,复原时锦袴背面的结构与正面相同(图8)。
  3、绘制锦袴排料图
  根据已存的锦袴实物、面料图和款式复原图,可以得出排料图。由于纬锦的图案纬线方向不循环,所以不同裁片上的纹样也不同。排料时既考虑到裁片上的图案布局,又力求充分合理地利用面料,使得面料的利用率达到了最高。故锦袴背面臀部处间拼的两块三角形合蠡纹锦图案为倒置(图9)。
  4、选择面料,进行图案喷绘
  为了比较在不同织物上进行图案喷绘的效果,此次复原分别选用了一块白色棉布和一块白色素绉缎进行喷绘。结果是两块面料的喷绘效果很不相同。面料的的色牢度有较明显的差异,经过后整理,喷绘棉布色彩较鲜艳,偏红;而素绉缎的图案色彩较浅,但有光泽,偏黄。与出土实物相比,棉布上喷绘的图案效果更好,面料的感觉更接近原物。
  5、依照排料图和款式图裁剪和制作
  制作时合蠡纹锦采用喷绘的复原面料,其余的面料如蓝色绢、黄绿色绮、红色卷云环锦都选用色彩近似的面料替代(表2),袴腰处内衬对折白色麻布。锦袴实物为本白色丝线手工缝制,针脚较粗,复原时采用相似的手工缝制工艺。
  六、讨论
  此次复原的合蠡纹锦袴面料,图案较真实地反映出平纹纬锦的图案特点:纬线方向循环,经线方向无循环。不同裁片上的面料图案分布也能够与出土实物相对应。复原后的锦袴,尺寸和结构都基本与出土的合蠡纹锦袴相符合。并可得出如下结论:
  1、从合蠡纹锦的色彩、图案、组织结构可以推断该锦应为新疆甚至是高昌本地生产的织锦,但同时也受到了内地织造技术的影响。
  2、缝制该锦袴所用的面料尺寸约为65厘米×170厘米。
  3、合蠡纹锦袴臀部间色加褶,为开裆袴,袴腿宽松,袴脚收口。其应为当时西北地区的妇女通常穿着于襦、裙下的小口宽松袴。
  存疑之处有二:
  1、锦袴背面的结构在出土时已缺失,背部的复原虽从排料等方面进行了考证,但更多地靠推测。尤其是在袴腰残损的情况下需要推测袴腰开口在侧面还是在背面。此次复原袴腰开口选择在背面。
  2、锦袴穿着时系在腰上的方式还不是很明确。可能靠单独的腰带,也可能是用缝在袴腰上绳/带来缠绕固定。此次复原采用了在袴腰开口处各钉缝一根细长的织物缝制带的方式。
  上述问题希望能够在日后有了更多的图像或出土实物资料的基础上得以解答。
  注释:
  1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阿斯塔那古墓群第十次发掘简报》,《新疆文物》2000年3-4期。
  2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尉犁县营盘15号墓发掘简报》,《新疆文物》,1998年2期。
  3 Aurel Stein:Innermost Asia Vol.III,Oxford at the Clarendon Press,1928,p1.XXXVII。
  4 赵丰主编:《中国丝绸通史》,苏州大学出版社,2005年。
  5 赵丰:《中国丝绸艺术史》,文物出版社,2005年。
  6 唐长孺主编:《吐鲁番出土文书(壹)》,文物出版社,1992年。
  7 宋晓梅:《高昌国——公元五至七世纪丝绸之路上的一个移民小社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8 周讯,高春明:《中国衣冠服饰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6年。
  9 张宝玺编:《嘉峪关酒泉魏晋十六国墓壁画》,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年。
  10 同9。
  11 同6。
  12 赵丰,万芳:《甘肃花海毕家滩26号墓出土丝绸服饰鉴定报告》,中国丝绸博物馆鉴定报告第XVIV号,2006年。

西域异服: 丝绸之路出土古代服饰艺术复原研究/包铭新主编.-上海: 东华大学出版社, 2007;楼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