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塞英雄----张骞

文学全文图书 文学参考书目

第一章 少年时代:成固少年,初露锋芒

作者:姜正成

 

    
   公元前164年的一个春日,在西汉汉中郡城固县一个普通农民的家里,古老的张氏家族增添了一位小成员,他就是日后大名鼎鼎的张骞。
   张骞的父亲重义气,为人善良忠厚,尽管家里的生活境况一般,但只要看到邻居谁家有难,宁可自己节衣缩食,也要济人之困、热情帮助。弟弟张謇虽然是父亲在经商的途中捡到的但仍然视如亲生、细心抚养。父亲的这种美德,给童年时代的张骞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影响了他一生的德行。
   成固少年,初露锋芒
   公元前164年一个生机盎然的春日,在西汉汉中郡城固县城(今陕西省城固县)西南、紧靠汉江的西崖村、一个普通农民的家里,古老的张氏家族增添了一位小成员,他就是开拓了汉与西方诸国贸易的“丝绸之路”,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走出国门的使者的张骞。
   城固虽是一座小小的县城,但是历史却非常的久远。公元前312年,楚国攻打秦国,却反被秦国大败于丹阳,楚国只得割地求和,秦国在汉中获得了楚地六百里,按照秦国实行的郡县制,始设置汉中郡。并在郡下同时置城固县。“城固”之名取其“城池巩固”之意,此时城固才成为一座城市。
   颠连起伏的庆山千峰葱茏,万岭吐翠,林丰草茂,谷深壑幽。这里有千姿百态的奇峰,情态各异的怪石;这里有望而生畏的嶙峋蝮岩,不寒而栗的岐噌断壁;这里有阴森溟漾的鹰愁涧,易进难出的迷魂谷;这里有千仞悬瀑,万丈深潭;这里有历尽艰辛的桐槐,遍阅沧桑的松柏;这里有举世罕见的珍禽,旷古未闻的怪兽;这里有点染林间的奇花,遍布漫山的异卉。碧蓝的汉江水闪闪发光,荡起层层鱼鳞似的波纹。几只黑亮黑亮的燕子在空中飞翔,时而在高空中欢叫着飞奔;时而俯冲到柳树上寻食。
   勤劳的人民,丰富的资源,适宜的气候,造就了发达的农业。远在旧石器时期,此地就有人类活动。新石器时期,先民村落群居,生息繁衍。
   城固张氏又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姓氏,由中华民族共同祖先,五千多年以前的黄帝直接赐姓。张家眼下虽居住在这“城池巩固之地”以耕牧为业,但他的祖先却是书香门第,世代为官。
   显然,先祖们的显赫并没有给张家带来物质上的富裕,张家同大多数人家一样,起早摸黑,求的是一日三餐,他们在泥土里打滚,闪动的汗珠,浸透的汗衫,急促的喘息,挥动的锄头,日日重复着永不变更的故事;他们终年劳作,黝黑的脸庞,瘦削的身体,粗糙的大手,佝偻的脊梁,换得一把锄,一担柴,一间破屋,就是全部的家当。他们没有抱怨,坦率的性格,憨厚的笑容,朴实的话语,乐天知命的努力生活。虽然张家依然贫寒。但新生命的到来,仍然给这个并不富裕的家庭带来无限的喜悦。喜讯飞出了张家,春风似地传遍了整个乡里,于是乡党邻里纷纷前来祝贺。
   按当地的风俗,女孩过六日,男孩过五日。即到了这一天,要大宴宾客,亲戚朋友都赶来贺喜。宴会酒至微醺,张父与亲朋好友为新生婴儿取名。他让人们各自将欲给孩子取的名字写在手心上,然后伸开手来看,谁取的名字好,就用谁的。开始写名,伸开手来看,结果每个人的手心上都写着一个大大的“骞”字,真乃不谋而合也!“骞”,高飞、高举之意,张父笑着解释:“方今海内一统,天下太平,吾祖世代贵胄,祖先事业,亦待继承,名字曰‘骞’,寄我望儿重整门楣、展翅高飞。”
   出身农家的小张骞,平时活泼开朗,内心却很孝顺恭谨,居家常施行勤俭,不以做事辛劳为耻辱。他从小时候起就常常跟着母亲去采桑叶、下田间,帮助家里做些杂活。日日看着乡亲们锄草、灌溉、纺绫、织锦,天长日久,耳濡目染,农家的活儿自然就十分精通,也较深切地体会到劳动人民的疾苦。与此同时也磨炼了他勇敢刚毅的性格、锤炼了他坚强的意志。史书记载:他“为人强力,宽大信人”,即具有坚忍不拔、心胸开阔,并能以信义待人的优良品质。这些优秀品质的塑造源自于多年辛苦的乡间劳作、和睦淳朴的乡土民风。
   西汉随着政治、经济和文化事业的发展,黄老之学及其用人标准和选官制度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变化了的形势,急需更新观念,由重武功、家世转向重德行道术、为政才能,起用疏于进取,精于守成的治经儒生。
   张骞的父母亲虽是中年得子、无比宠爱,但却绝不放纵。而是“鞠育训导”,既有温暖的爱抚,又有严厉的管教。他们希望张骞长大成人后,能有一番成就,能为国为民有所作为。本着这一心愿,父母早早开始对张骞进行启蒙教育。
   六岁的张骞拜师入门,进了书院。他是书院里最小的一个学生,也是最用功、最讨人喜欢的学生。每天天刚亮,他就第一个来到学堂,无论刮风下雨,从不误学。冬季的一天,纷纷扬扬的大雪把书院里的柏树枝都压断了。先生们怕冻坏了学生,改早上授课为下午授课,让学生等中午天气暖和些再来学校。可是,一大早先生就听到教室里传出琅琅的读书声,不禁为之一震。循声走去,推开屋门,空荡荡的教室里只坐着张骞一人,他正在聚精会神地、摇头晃脑地背诵《左传》呢。
   张骞的父亲重义气,为人善良忠厚,尽管家里的生活境况一般,但只要看到邻居谁家有难,宁可自己节衣缩食,也要济人之困、热情帮助。弟弟张謇虽然是父亲在经商的途中捡到的但仍然视如亲生、细心抚养。父亲的这种美德,给童年时代的张骞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影响了他一生的德行。
   父亲不光在德行上影响着张骞,还在教育上给他提供最大的支持。张骞的父亲经常向张骞讲述家族显赫的历史,还带领他走遍家乡的角角落落,历数城固的名胜古迹,体验剽悍而又淳朴的民风。走访途中,张骞不断地向父亲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城固为什么叫做城固、以前属于哪个诸侯之类的,父亲总是不厌其烦地耐心回答。
   张骞除了努力学习古文知识,在繁重的课业之外,还积极学习武艺。同乡石建,德行兼备、文武双全,张骞多次恳求石建收他为徒。石建看一介书生想要学武,怕不能坚持下去、半途而废,就故意刁难他,想让他知难而退,自动放弃习武的念头。石建曾吩咐张骞每天跑十几里路,常常一趟回来大汗淋漓,呼呼喘气,但张骞没有退缩,反而认为这是锻炼自己耐力的好机会。石建看长跑没有吓退张骞,便让他天天练习举石锁,上百斤的石锁能够提起来都很困难,更别提举起来了。张骞硬是忍着手臂肿胀、双腿发麻的难受,把这当做是锻炼自己臂力,心中默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硬是咬牙坚持了下来。石建看到种种困难没有阻挡张骞虔心学艺的愿望,也被他的坚持和坚定所打动,不仅收下了这个徒弟。而且还悉心传授张骞知识和武艺,并教给做人的道理。在他的教导下,张骞的武艺在原来基础上又有了很大的提高。
   县尉张奋箭术极其高明,又非常爱惜人才,他看出张骞很有发展潜力,便将自己的技艺悉心传授给这个谦恭有礼、天资聪颖的徒弟。由于长期的刻苦练习,张骞受到了很好的锻炼,他身体结实,力气很大,小小年纪就拉得开硬弓,名震乡里。在老师的指导下,张骞经过勤学苦练,终于达到了能左右开弓、箭无虚发的地步。一次,张奋召集徒弟们比试武艺,他率先连发三箭,三箭命中靶上,张骞引弓一发,射断了张奋的一支箭矢,接连两箭,又正中靶心。张奋十分惊讶,对张骞更加器重,还把自己珍爱的弓赠给张骞。少年时的虚心求教、刻苦习武锻造了张骞超群的武艺,也注定了带有尚勇黩武性格的张骞日后勇于追求仕途、敢于力闯西域。
   父亲不仅教会张骞勇于实践、独立思考,还常常鼓励他努力读书,多外出游历,增长更多的见识。由于自给自足经济的脆弱性,张家一年到头的辛苦劳作也常常难以保障温饱。不得已,为了家庭的生计,父亲开始常年奔波在外经商,曾经多次往返于中土与西域之间,到达过不少西域国家,回来后常常向他讲述那些西域的风土人情、逸闻趣事,也教他唱一些西域歌谣,在他幼小的心灵中激起了探寻外面世界的渴望。稍大一些,他不断地央求父亲带他去看看外面的世界,父亲总是和蔼的笑答:“你还太小。”十几岁时,经不住他的再三恳求,父亲终于带他远行游历,欣赏了旖旎的风光、体验了迥异的风俗,让第一次出远门的张骞既激动又好奇。一路西行来到了玉门关,见识了边塞风光、体会到戍边将士苦中作乐的乐观情怀,从西域商旅那里学会了广为流传的异族歌谣《天马歌》:“天马来,从西极。涉流沙,五夷服。……”尽管没能出关,却在张骞的心中深深埋下了向往西域的种子。回到家乡,恬静的乡村生活并没有束缚他的志向,他时常站在汉江畔望着大江,激情澎湃的吟诵“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或许,他就是未来的那只鲲。他就如一条银蚕,吞噬过一大片一大片青涩的桑叶,还要经过蛹的艰难挣扎,抽茧吐丝,然后幻化成蝶。
   

 

  出塞英雄——张骞/姜正成主编.—北京:海潮出版社,20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