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塞英雄----张骞

文学全文图书 文学参考书目

第一章 少年时代:举中孝廉,入职侍郎

作者:姜正成
 
 

 

    
   选士制度是一个国家非常重要的制度之一,选士制度的好坏直接关系着一个国家的长治久安。每一个制度的产生都与当时统治者的思想分不开,更与当时的社会文化经济条件分不开。汉朝是在推翻秦王朝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汉初统治者为了巩固统治、恢复国家建设、“与民休养”,因此推行了道家的黄老之术,采取“无为而治”的思想;这种文教政策,使汉初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也诞生了我国古代第一个比较成熟系统而且影响较大的选士制度——汉代的察举制度。
   西汉创建者刘邦,由秦的泗水亭长起家,文不出众,武不惊人,地地道道的大老粗一个。在反秦斗争中,他在沛县起兵,身边仅有近百人。经过三年征战,一直打到咸阳,灭了秦王朝,兵力发展到10万,号称20万。紧接着是楚汉相争。西楚霸王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有万夫之勇,是一员猛将。且占有梁楚九郡,拥有精兵50万,号称100万。此时刘邦被封为汉王,仅占有巴、蜀、汉中小块土地,兵力仍是10万,号称20万。在如此劣势情况下,经过四年的反复较量,刘邦却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垓下一战最后消灭了项羽的有生力量。煊赫一时的项羽不得不在乌江自刎,终了自己的一生,刘邦则平定了天下,做了汉王朝第一个皇帝。刘邦能平定天下,建立和巩固汉王朝,虽然有多种因素,但他在一定程度上能吸收和重用一批知识分子,组成一支智力军队,为其出力效劳,这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筹。
   最初刘邦非但不重视知识分子,反而很轻蔑儒生,动辄破口大骂,斥之为“腐儒”“竖儒”,连他们头戴儒冠、身穿儒服也恨。曾经有儒生戴着儒冠去见他,刘邦将其冠一把抓下,往里面撒了一泡尿。从厌恶儒生到依仗儒生,中间是有些曲折的:刘邦即了皇帝大位之后,重新整修了华丽的未央宫。竣工后,群臣都来朝贺,糟糕的是这些功臣们在未央宫里面一开会就喝酒,一喝酒就喝醉,一喝醉就争谁的功劳大,一吵起来就拔剑往柱子上砍……弄得场面很混乱。刘邦说:“也太不像话了!怎么能这样呢?这怎么得了?”这个时候一个追随刘邦征战多年的儒生叫叔孙通,就向刘邦提出来说:“陛下,现在这种乱哄哄的失控局面,把我皇家威严置于何地?要想解决朝廷场面混乱问题的唯一办法是制定礼仪,臣愿意带着自己的学生给陛下策划一套礼仪方案。”刘邦说:“礼仪这个东西很难吧?你要知道我们可都是大老粗,复杂的东西我们可搞不定。”叔孙通说:“礼仪这个东西不难。礼仪就是人情的一种规范化、程式化和仪式化,它本质上就是人之常情。何况礼仪是可繁可简的,我们可以把历代的礼仪拿来综合一下,改革一下,弄一个可操作的方案出来。”
   刘邦说:“那你就试试吧!”
   于是叔孙通就带着自己的一帮学生制定了一套礼仪,演习了一个月,然后请刘邦过来观赏。刘邦一看,别说,还真是简单,我们这些大老粗也能学会,就这样吧!
   到了长乐宫竣工时,这一次就不能像上次未央宫建成时那样乱七八糟的,要求大家按照礼仪朝贺。由司仪官指挥官员们行跪拜礼节:司仪官喊“趋”,所有的官员都拿着笏走过来;喊“列”,就见武将一排,文官一排,排列好;这个时候皇帝坐上御辇被缓缓地推进来,坐在当中;司仪官喊“跪”,大家跪下来;司仪官又喊“拜”,大家拜下去。再安排上酒,每人手上一杯酒;司仪官喊“寿”,第一等级的诸侯王先出列,拿着酒杯,跪下来,大家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司仪官喊“饮”,大家就把这个酒喝下去;司仪官喊“退”,大家就都退回去。依次按照官员品序等级行使这一整套的礼仪,果然是井然有序、威严之极。
   刘邦看到这个场面就很高兴,拍着大腿说:“哎呀,今天我才知道,原来当皇帝这么过瘾!”
   由此可见刘邦的确是没有太多文化,因为他的出身是平民,他的父亲、母亲和他自己当年是连名字都没有的。史书上怎么记载刘邦的父母呢?是“父曰太公,母曰刘媪”。太公是什么意思?大叔。媪是什么意思?大妈。就是说刘邦父亲的称谓叫刘大叔,刘邦母亲的称谓叫刘大妈,可见这两位都是无名之辈。刘邦又叫什么呢?当皇帝之前他没有名字,只有一个小名叫刘季。古人兄弟排行叫伯、仲、叔、季,刘邦的大哥叫刘伯,二哥叫刘仲,他自己叫刘季,也就是刘大、刘二、刘三的意思。
   刘邦游手好闲、不事产业,连他父亲都看不惯他,说他不如刘仲。
   但是在推翻秦朝的战争以及建立汉王朝的过程之中,刘邦又亲眼目睹了秦王朝短命而亡的情景。因此,当西汉王朝一建立,刘邦便比较重视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尤其是吸取了秦朝排斥士人参政暴虐而亡的教训,开始信用士人。
   所以叔孙通提出制定朝纲国典、礼仪制度的建议,刘邦采纳了;征集原鲁国地区的儒生30人,研究和制定国家礼仪,以明君臣、上下的尊卑秩序的建议,刘邦也采纳了。刘氏朝廷因之威风肃凛,等级森严。此后,西汉王朝政府对知识分子就比较信任了。
   汉王朝不仅注意信用学问高深的士人,还希望把于国有用的所有士人和其他有一技之长的人,都收罗拢来,用于充实和更新国家官吏队伍。公元前196年,刘邦下诏说:上古时代称王称霸有所作为者如周文王、齐桓公等,都是依赖了贤能之士的帮助。现在我们汉朝建立不久,需要大批人才帮忙治国安邦,而且到处都有贤能。大家踊跃地站出来为我们出力吧。国家不会亏待大家的。这个诏令说明刘邦颇有求贤若渴的心理,这是汉代察举制的先声,更说明汉初急需人才的情况。
   汉初几朝皇帝曾多次专发诏令,在全国广为招贤,推行大规模的选拔人才的察举制度。
   “使诸列侯郡守二千石,各择其吏民贤者、岁贡各二人”;并“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有的郡国执行不力,郡守、诸侯未荐人才。汉武帝为此规定,二千石“不举孝,不奉诏,当以不敬论;不举廉,不胜任也,当免”,督促察举制度的正常实施。
   “举孝廉”通俗地讲,就是察举孝子、廉吏,实际上包括“孝廉”和“察廉”两个不同察举科目。但因为都有对“廉”的要求,所以在实际运行中,二者通常都被纳入“举孝廉”范畴。从被“举孝廉”者的身份看,有吏有民。
   “举孝廉”也是我国古代发现和培养官吏预备人选的一种方式,属于察举制度中最重要的岁举科目之一。西汉朝廷对各地区的察举名额作了规定和限制。有人口二十万以上的郡国每年举一人;不足二十万人的郡国两年举一人;不足十万人地区三年举一人。边郡和少数民族地区名额放宽:每十万人口年举一人,不足十万人口地区两年举一人,不足五万人口地区三年举一人。朝中公卿大夫一般每人每年举一至两人。由朝廷任命官职。被举荐出来的人,除博学多才外,更须孝顺父母,行为清廉,故称为孝廉。这种人才选拔方式萌芽于春秋战国时代,正式确立于汉代。
   孝廉就是孝子和廉吏,也就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孝乃立身之本,廉乃从政之方,皆为儒家所提倡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特别是对孝的推重和倡导,成为儒家不同其他诸子的一个重要标志。儒家学说所以最终能被统治者选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重孝,而孝又可以转化为维护宗法等级制度和中央集权统治的绝好手段。
   孝廉考试的内容是经学和公文写作。考试步骤分为两步,要经中央复试。孝廉推举到朝廷后,按照规章制度,并不是马上给予实际职务,而是进入郎署,成为皇帝身边的郎官。“郎”,帝王宿卫侍从官的统称,战国时期开始设立,秦汉一直延续下来。汉代成为郎中令的下属,除了担任宫廷宿卫之外,还让他们“观大臣之能,”熟悉朝廷行政事务,具有候补官员的性质。随后按照功劳大小,再升迁为尚书、侍御中、侍中、中郎将等。
   举孝廉,既选吏,又选民,重品德。在广泛选举人才、引导官员品德观和社会道德观、反腐败、培养德能合一的官吏等方面,都有现实意义,而该制度在运行过程中的弊病也可为今所鉴。“举孝廉”有利于广泛选举人才和引导社会道德观,所以自汉武帝以来,内至朝内公卿,外至郡国要员,不少都是孝廉出身,从而营造了一种“在家为孝子,出仕做廉吏”的社会舆论和氛围。孝廉也成为官吏选用、升迁的清流正途。
   在一场与匈奴作战的大捷后,军队班师回朝,张骞回到久别的中原,随军队驻扎在长安城北的军营,自己虽没有建立大的功勋,却在多年的刀枪箭雨中锻炼得更加成熟、更加稳重、更加睿智。
   回来不久,张骞忽然接到了家书,深知定有大事发生,急忙展开:我儿,你父归家途中不幸乘船落水,虽被救回,但身染重疾,卧床不起,极盼儿速归一见。母字。
   张骞心急如焚,向上司请了假,急返故乡。回家后,一边洗去征尘、悉心照顾父母,一边安心读书、平静生活。
   时间仿佛又回到了往日的宁静。半年后,一年一度的察举又开始了,经过层层赛选,张骞以忠孝两全、儒学出众、行伍有功被推举孝廉,又经过经学、文字等各科考试,获职郎官,不日就要去皇宫赴任。
   这一夜,张家通宵灯火,张骞杀鸡宰鹅,置办宴席,招待前来贺喜的四方乡亲。母亲白天忙着煮鸡蛋,蒸糕点,为儿子赶做路上吃的干粮。夜晚则翻箱倒柜,飞针走线,为儿子准备衣物,打点行囊。第二天一大早,张骞首先到高门和华池去拜祭祖坟,向长眠在这里的祖父母和列祖列宗告别。他给每一丘坟茔都添上了新土,插上了翠绿的松枝、燔柴、奠帛,行三拜九叩之大礼,挥泪不止。然后到书院去与师生话别,这里是他接受启蒙教育的场所,埋有他童年时的理想与幻梦。书院的每一个角落,他都去走一走,看一看,特别是到他学习过的教室去坐了很久,迟迟不肯离去。师生们将他送出书院的大门,他走了一程,又返身深情地鞠了一躬,然后才怅然离去。他然后登上庆山之巅,俯视滔滔汉江,眺望神奇的土地,心潮汹涌,犹如龙门狂澜巨涛。他早就想变成一条腾上龙门山顶的红鲤鱼,如今要离开这块生他养他的故土了,他的恋乡之情竟又是这么深,这么长。
   启程的日子到了,书院的师生们又赶来为张骞送行,周围村庄的亲朋好友也闻讯蜂拥而至,加上本村的男女老少,把小小的村庄围得水泄不通。大街小巷全都挤满了人,欢声似波,笑语若潮,喧闹的锣鼓,欢快的喇叭,更闹腾得喜气洋洋。在这沸沸扬扬的喜庆气氛中,张家不断地提起衣襟抹泪,这是喜悦的泪水,激动的泪水,幸福的泪水。张骞不断抱拳拱手,连连作揖,感谢乡亲们的欢送,发誓不负父老众望。卯时过后,马车出村,举手劳劳,别情依依,没于滚滚黄尘之中。
   前进的马车将张骞迁载向了新的天地,他将开始新的生活,接受各种挑战,经历数不清的坎坷、辛酸与磨难……
   对张骞来说,京都人材荟萃,各方面的文化名流汇聚于此,可以拜师学习,可以请教研讨,更可以大展宏图……
   

 

  出塞英雄——张骞/姜正成主编.—北京:海潮出版社,20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