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西域记

文学全文图书 文学参考书目

卷二⊙北印度三国(3)

作者:玄奘









  迦腻色迦王佛寺 大塔西面有所旧佛寺,是迦腻色迦王建造的,寺内楼台重重,屋宇宽深。迦腻色迦王曾在此广招高僧,以昭显佛的大福大德。佛寺现在虽已坍塌,但仍然称得上巧夺天工。僧人也没有原来的多,都研习小乘佛教。自以佛寺建成后,此处便人才辈出,那些写论的大师及修得圣果的高人,其清高的风尚依旧存在,崇高的品德仍未泯灭。
  第三层楼上有波栗湿缚(我大唐称为“胁”)尊者的居室,早已坍塌,但尚存标志。尊者当初为婆罗门信徒,年近八十才出家为僧。城中的年轻人讥笑说:“愚蠢的老头,缺乏智慧,出家之人,有两件事得做,一是修习入定,二是诵览经文。你如今这么老了,学不了什么东西,不过是滥竽充数,饱食终日而已。”当时胁尊者听了这些议论后,他感谢别人的指责并发誓愿:“我如不理解三藏道理,不断除三界欲望,不获得六种神通,不具备八种解脱,我就不让胸胁碰到床席。”从此以后,他日日孜孜以求,走路、静坐、站立都在思考,昼则研习教理,夜则凝神静虑,如此持久不懈地用功三年,最后对佛教典籍能融会贯通,断除了三界欲望,获得了三明圣智。当时的人对他十分敬仰,称他为胁尊者。
  胁尊者居室的东侧有间老房子,世亲菩萨曾在此写作《阿毗达磨俱舍论》,人们对他十分尊敬,将这房子封存起来并做了标志。
  从世亲菩萨居室往南走五十余步的第二层楼上,末笯曷剌他(我大唐称为“如意”)论师曾在此写作《毗婆沙论》。如意论师在释迦牟尼佛涅槃一千年后降生,他年少之时就勤奋好学,多才善辩,声名远播,出家之人和在家之人都对他倾心仰慕。当时室罗伐悉底国毗讫罗摩阿迭多王(我大唐称为“超日王”)声威远播,臣服了印度诸国,每天以五亿金钱救济鳏孤寡独之人。主管国库的大臣害怕弄得财政匮乏,于是规劝道:“大王威及远方,恩及昆虫,陛下现在要求增加五亿金钱,以救济四方穷人。臣只恐国库耗空以后,会增加税收,重税之后,怨声必起,如此大王有救济四方穷人之恩名,臣下却遭不守职责的斥骂。”国王答道:“我收富人之财周济穷人,并非为了自身的奢侈而浪费国家钱财。”于是,增加五亿金钱,帮助贫困之人。后来某次,国王在打猎过程中,追逐一头野猪,野猪逃得没了踪迹,国王悬赏:找到野猪踪迹的人,可得赏钱一亿。而如意论师请人剃头理发,一次就给理发师一亿金钱,该国史臣如实记录了此事。国王见如意论师胜过自己,深以为耻,心中闷闷不乐,打算当众羞光如意论师。于是,国王召集了一百名德高望重、学识渊博的各派学者,说:“我想正视听,获得真理。现在各家学说纷繁复杂,无法使人虔心崇敬,我现在要考出优劣,拣出最好的学说让众人遵奉。”等到众师聚在一起准备辩论之时,国王又令说:“外道论师皆为英俊之才,佛门众僧亦当善解本教教义,如佛门僧人获胜,我将崇信佛法,否则,我将杀戮僧人”。于是,如意论师与外道论师们展开辩论,九十九位外道论师败退下阵,只剩下一名外道论师,如意论师对他极为蔑视。如意和他激烈辩论,谈及火与烟的关系。国王和外道们大喊大叫:“如意论师措辞有误!应该是先有烟后有火,这是平常之理。”如意虽然想加以解释,可是大家不想听他把话说明白。如意见受到众人羞光,深以为耻,于是咬断自己的舌头,他写信告诫学生世亲说:“在结党的众人中,是无法辩明正论的。”写完后就死了。不久,超日王丢掉了王位,继位之君,顺应天道,表彰英才。世亲菩萨欲一雪前耻,前来禀告国王:“大王以圣德君临天下,为众生主宰。我的老师如意学识精深,以前的国王对他怀有旧怨,聚众毁了他的英名,我蒙先师教诲,意欲为先师一雪前耻。”国王知道如意论师乃一代哲人,赞赏世亲菩萨的高尚情操,于是召集过去与如意辩论的外道诸论师。世亲菩萨把先前的观点重新论说了一遍,外道论师服输而退。
  从迦腻色迦王佛寺往东北走五十余里,渡过一条大河,就到了布色羯逻伐底城,该城方圆十四五里。城内居民众多,民宅紧相连接。城西门外有一天祠,神像威严,灵异之事一桩接一桩。城东有座佛塔,是无忧王建造的,该处是过去四佛说法之处。古代佛门圣贤从中印度到此以神异开导众生的事例很多。伐苏蜜呾罗(唐语称为世友,旧称和须蜜多,误)论师曾在此处写作《杂阿毗达磨论》。
  释迦舍眼 佛寺旁边有一佛塔,高几百尺,是无忧王建造的,木石构件上皆雕刻有花纹,工艺巧夺天工。释迦牟尼佛过去做国王时,修菩萨行,满足众人愿望,施舍不倦,毫不怜惜自己的生命,他在此国转生一千次,当了一千次国王,就施舍自己的眼睛一千次。
  离舍眼处不远,有两所石佛塔,各高百余尺,右塔乃梵王所立,左塔为天帝所建,都用美妙珍宝装饰。如来寂灭后,珍宝变成了石头。如今,塔基虽已倾陷,塔身仍算高大。
  释迦化鬼子母 从这两所佛塔往西北走五十多里,有一佛塔,释迦牟尼佛曾在此处教化鬼子母,使其不再为害人民,所以该国有在此处祭祀鬼子母求后代的民俗。
  商莫迦菩萨侍盲父母 从教化鬼子母处往北走五十多里,有一佛塔,是商莫迦菩萨(旧称睒摩菩萨,误)恭敬奉养瞎眼父母的地方,商莫迦菩萨曾在此地采摘果实,碰上国王在此打猎,商莫迦菩萨误中毒箭,他的至诚感动了神灵,以至天帝为他施药;他的德操感动了圣者,以至不久就活过来了。
  善牙太子故事 从商莫迦菩萨被害处往东南走二百余里就到了跋虏沙城,城北有一佛塔,当初苏达拿(唐言善牙)太子将父王的大象施舍给婆罗门,结果,遭受惩罚,被驱逐出城,他感谢国人的送行,出城门后,他在此处与国人告别。旁边的佛寺内有五十余名僧人,都研习小乘佛教,从前伊湿伐逻(唐言自在)论师就在此佛寺写成了《阿毗达磨明灯论》。
  苏达拿太子故事 跋虏沙城东门外有一佛寺,内有僧众五十余人,皆研习大乘佛教,另有一佛塔,为无忧王所建。当初,苏达拿太子被放逐在弹多落迦山(旧译檀特山,误),有婆罗门向其讨要子女,并在此贩卖。
  跋虏沙城东北二十余里处为弹多落迦山,山岭上有一佛塔,为无忧王所建,当初苏达拿太子就隐居在此。这所佛塔不远处另有一佛塔,苏达拿太子在此将子女施舍给婆罗门,婆罗门殴打其子女,流血染红了大地,现今的草木犹带绛红色。山岩中有一石洞,是太子及其妃子禅定之处。山谷中,林木枝条下垂,犹如帷幕,是太子当初游览休憩之处。离此不远,有一石室,是古时仙人居室。
  独角仙人为淫女诱乱处 从仙人的居室往西北走一百余里,翻过一座小山,到达一大山前,大山之南有一佛寺,寺中僧人稀少,皆研习大乘佛教。佛寺旁有一佛塔,为无忧王所建,从前独角仙人就居住于此。后来,仙人为淫女诱惑,丧失了本性,没有了神通,淫女骑在他的肩上回到了城里。
  毗摩天女像 从跋虏沙城往东北走五十余里,可达崇山。山上有尊青石质地的大自在天妻子的造像,大自在天的妻子就是毗摩天女,当地的人说:此像是自然形成的,有诸多灵异处,前来祈祷的人很多,印度各国前来求福德,许心愿的人,不分贵贱,无论远近,皆相会于此。如有人想见天神形貌,只要是诚心诚意并绝食七天就有可能看到,所祈求的心愿大多也能实现。山上有座大自在天祠,涂灰外道在此祭祀。
  波你尼仙的故事 从毗摩天祠往东南走一百五十里,可达乌铎迦汉荼城,城方圆二十余里,南临印度河。居民富足安乐,储存着大量的珍宝奇货。各地的珍宝奇货多集中在此。
  从乌铎迦汉荼城往西北走二十余里,即达娑罗睹逻城,此处是写《声明论》的波你尼仙的诞生地。远古之时,文字繁多,经过劫难破坏之后,世界空旷荒芜,诸多长寿神仙,降临世间,引导凡俗之人,文章典籍,从此产生,以后越来越多。梵王、天帝根据时代的变化,制定了规范,仙人们也各制文字,人们竞相效法,代代相传,学者用尽功力也难以弄清。人寿一百年的时候,有个波你尼仙,天生就博物广知,他怜悯世人轻薄无知,想要化繁为简,于是就到处游历,寻求方便之道,有一次,他遇到了大自在天,就向大自在天陈述了自己的写作想法。大自在天说:“这是一件盛举,我会保佑你。”波你尼仙受教而退,从此认真研究,广采众言,写成了语法之书,该书共有千颂,每颂三十二言,穷极古今,囊括了文字与语言。封装以后,波你尼仙将它进献给国王,国王甚感珍贵,下令国人都来学习、传播,有流利复诵者,赏钱千金。所以老师教授盛行于世,故该城的婆罗门都是才高八斗,博闻强识。
  娑罗睹逻城中有一佛塔,是罗汉教化波你尼仙弟子的地方。如来圆寂后快五百年之时,有大罗汉从迦湿弥逻国云游教化来到此地,看见一个婆罗门拿棍棒殴打一个儿童。当时罗汉对婆罗门说:“何必这样虐待小孩?”婆罗门说:“我让他学习《声明》,他进步太慢。”罗汉悠然一笑,婆罗门说:“出家之人应当慈悲为怀,怜悯万物,当别人受到伤害应该难过,你今天却悠然而笑,是何道理?”罗汉道:“谈何容易,只恐我说出来让你深为疑虑,你一定听说波你尼仙写成的《声明论》已流传于世吧?”婆罗门说:“他就是本城之主,后人仰慕其德,设像纪念,今其像犹在。”阿罗汉说:“今天你棒打的这个孩子就是波你尼仙。他博闻强识,熟悉世间经典,只是在谈论荒谬异说之时,不愿认真探究,不愿徒废神智,他在轮回之中,以其剩余之善,做了你的爱子。然而世间的凡文俗典,不过是在荒废他的神智,这些东西哪有如来圣典那样能给他带来幸福和智慧呢?从前南海之滨有一棵枯树,五百只蝙蝠在树洞中筑巢居住。某次,有一商队在树下憩息,当时正为多风寒冷季节,商人们又冻又饿,就在下堆积柴草,点燃柴堆,烟火越烧越旺,枯树也被烧着,商队中有一个商人,在午夜之后,诵读《阿毗达磨藏》,枯树中的蝙蝠虽然被火所困,但它们爱好诵经之声,忍而不出,最终被火烧死。它们根据各自的业力,转世投生,都做了人,这些人后来都舍弃家庭,修学佛法,由于前世曾听闻佛法之声,所以个个聪明睿智,都修得了圣果,成为世间佛田。最近,迦腻色迦王和胁尊者召集五百贤士,在迦湿弥罗国写作《毗婆沙论》,这五百贤士就是原来枯树中的五百蝙蝠。我虽不才,也是其中之一。可见,是否听闻佛法,差异实在太大。如今你应让爱子出家;出家的功德,言辞无法表达。”当时阿罗汉说完这话后,就大显神通,不见了。婆罗门心怀敬意,深信不疑,叹服久之,他将此事遍告邻里后,就准予其子出家学习佛法,自己也改变信仰,崇信佛法,乡人也受到了感化,至今此处的人民都笃信佛法。
  从乌铎迦汉荼城往北跋山涉水,走六百多里,就到了乌仗那国(唐言苑国),这里从前是轮王的园圃(旧称乌场,或称乌荼,皆误。此国属北印度)。
  下堂一句
  【原文】僧问:“如何是伽蓝①?“师曰:“没幡帧。”曰:“如何是伽蓝中人?”师曰:“瞻礼有分。”问:“下堂一句,请师不吝。”师曰:“闲吟唯忆庞居士②,天上人间不可陪。”
  【注释】①伽蓝:指寺庙。②庞居士:指庞蕴,唐代著名在家禅修者,世称庞居士。衡阳人,世代业儒,家道富有,后举家定居鹿门山修禅。
  【译文】有僧问处州福林院澄禅师:“如何是寺庙?”阐师道:“没旗幡。”僧问:“如何是寺庙中人?”禅师道:“瞻仰礼拜有缘。”僧问:“下堂一句话,请老师不吝赐教。”禅师道:“闲吟唯忆庞居士,天上人间不可陪。”
  ——《五灯会元》卷八·福林院澄禅师
  弹曲音调
  【原文】僧问:“如何是四不迁?”师曰:“地水火风。”问:“如何是古佛心?”师曰:“水鸟树林。”曰:“学人不会。”师曰:“会取学人。”问:“久负没弦琴,请师弹一曲。”师曰:“负来多少时也?”曰:“未审①作何音调?”师曰:“话堕也。珍重!”
  【注释】①未审:不知。
  【译文】有僧问庐山圆通缘德禅师道:“如何是四不迁?”禅师道:“地、水、火、风。”僧问:“如何是古佛心?”禅师道:“水鸟树林。”僧道:“学人没领会。”禅师道:“领会了学人。”僧问:“久负无弦琴,请师弹一曲。”禅师曰:“背负多少时日了?”僧问:“未知作何音调?”禅师道:“话差也。再会!”
  ——《五灯会元》卷八·圆通缘德禅师
  尘空①
  【原文】扫地次,沩问:“尘非扫得,空不自生,如何是尘非扫得?”师扫地一下,沩曰:“如何是空不自生?”师指自身又指沩,沩曰:“尘非扫得,空不自生。离此二途,又作么生?”师又扫地一下,又指自身并指沩。
  【注释】①空:佛教认为现象是由多种因素和缘由产生的,一切的存在是暂时和变异的。
  【译文】一日,慧寂正在扫地,沩山问:“尘非能扫除,空也不能自生,如何是尘非能扫除?”慧寂扫一下地。沩山问:“如何是空不自生?”慧寂指指自身,又指指沩山。沩山道:“尘非能扫除,空不能自生。离此二者,又怎么样?”慧寂又扫一下地,又指指自身,再指指沩山。
  ——《五灯会元》卷九·仰山慧寂禅师
  一毫穿众
  【原文】许州全明上座先问石霜“一毫穿众穴时如何?”霜曰:“直须①万年去。”曰:“万年后如何?”霜曰:“登科任汝登科,拔萃任汝拔萃。”后问师曰:“一毫穿众穴时如何?”师曰:“光靴任汝光靴,结果任汝结果。”
  【注释】①直须:直到。
  【译文】许州全明上座先问石霜禅师道:“一毫毛穿众多孔穴时如何?”石霜答道:“直到一万年。”上座又问:“万年以后如何?”石霜又答道:“登科任你登科,拔萃任你拔萃。”后来,全明上座又问径山洪諲禅师道:“一毫毛穿多穴时如何?”禅师答道:“光靴任你光靴,结果任你结果。”
  ——《五灯会元》卷九·径山洪諲·禅师
  印度地图
  印度位于印度次大陆,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北部的喜马拉雅山区、中央平原以及南部的德干高原。最早的印度文明大约在4000多年前出现在中央平原的印度河流域,那时的古印度的人们大都以狩猎和采集为生。
  印度历
  印度历最初是太阳历。自4世纪以来,因星相学的需要而作了改进,目前已成为了阴阳历。它把历年分为6个季节和12个月,每个月与太阳走过黄道十二宫之一的时间相符。而历年又以太阳进入白羊座的时间作为开始。图中是印度历的一种表述形式。
  古印度住宅
  古代印度是佛教、婆罗门教的发源地,后来又引入了伊斯兰教。各种文化之间的互相交织,使印度的文明形态十分丰富,这其中尤其以各种宗教建筑最为著名。图为古印度的建筑式样,这些建筑的风格明显具有糅合多种宗教建筑样式的形态。
  印度人形象 水彩
  古代印度人的生产方式主要是狩猎或农业,农业方面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大麦和豆类、水稻等,古代印度人也以棉纺、刺绣等精巧手工艺著称于世。
  泰米尔文字
  印度的文字记录着史诗,见证着宗教。就目前所知,印度文字最初见于公元前3世纪。当时,伟大的统治者阿育王将其敕令刻于石碑,昭示臣民。随后,印度大陆出现两种主要的文字体系:佉卢文字与婆罗米文字。其中,婆罗米文字包括辅音字母与元音字母两部分,是现代印度最通行的印地语,但它不是在印度土生土长的,其来源最终可以追溯到腓尼基字母。图中的竹简,是一册用泰米尔文字书写的书籍的片段。泰米尔文字是婆罗米文字的变体,它既有辅音字母,又有元音字母。
  佛教徒 壁画
  这是发现于敦煌石窟中的一幅壁画,表现了一个印度僧人不惧艰险向人们传经授道的形象。僧人传经的虔诚心态,与玄奘西行求经竟是如此相似。
  九品手印图 插图
  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后,慢慢地被中国文化所渲染,开始其中国化进程,如这种以手印来排列菩萨站位的方法便是中国佛教的独创,这在印度佛教中是不曾出现的。
  婆罗门造像
  古代印度社会中,社会等级的高低是以种姓制度为基础的,婆罗门氏族与僧侣、教师和学者们共同组成了社会阶层中最高的等级。
  金刚手菩萨 插图
  金刚手菩萨也称为“靛青菩萨”,佛教中,他被誉为邪恶的毁灭者,暴躁的行为代表了他对邪恶的憎恨。他手里所握的金刚杵,也是印度神灵因陀罗和卡儿提凯亚的武器。
  刹帝利
  公元前6世纪,印度由雅利安人所建立的摩揭陀王国及众多的奴隶制小国组成。当时在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是婆罗门教,社会结构被分为四个种姓,即婆罗门、刹帝利、吠奢和首陀罗。处于第二位的刹帝利掌握国家除神权之外的一切权力。
  骑象出游
  在众多的动物中,印度人对大象怀有特殊的感情,称呼它们为“哈第”。象在印度的生活、军事、宗教中占据重要地位。印度教大神湿婆的儿子甘尼什是肥硕矮壮的人身上安着个大象头的神,他擅长清除各种障碍物,所以印度各种车辆上画的大多是象头神,意在祈求道路畅通。而佛教则以白象为吉祥。
  克利须那 插图
  克利须那是古代印度传说中的人物,他一生都在铲妖除魔。这幅画面是描绘克利须那小时候的景象,他正在和自己的兄弟牧牛。
  燃灯佛授记释迦 佚名 绢本设色 宋代
  燃灯佛亦称“锭光佛”,据《瑞应本起经》载,释迦牟尼前世曾买五茎莲花供献该佛,故被授记(预言)九十一劫之“此贤劫”时当成佛。画面为燃灯佛在众弟子、菩萨、力士、供养人的簇拥下,授记释迦的场面。
  金色的佛陀
  佛陀认为,人生死轮回;但他又认为,人没有永恒不灭的灵魂。在他看来,生命本质上是有欠缺和苦难的,人类可以达到的最高境界就是根除欲念,重新回到生命本身,这就是涅槃,就是大彻大悟的极乐世界。此后,所有的独立存在都归于寂灭。
  阿弥陀佛说法图 插图
  阿弥陀佛,是指佛教西方极乐世界中最大的佛,也译作无量寿佛或无量光佛。佛教徒用口头诵念的佛号,表示祈祷或感谢神灵等意思。
  佛陀脚印
  佛陀是佛教中最重要的一位人物,他的学说可以归结为四谛:苦谛、集谛、灭谛和道谛。佛陀被尊为佛教的创始人,他的学说也被后来的佛教徒所传承。
  众生皈佛 造像碑 北魏
  佛教认为,“我”只是因缘和合的假象,并无真实实体,世人执著于“我”,以为是有主宰的、实在的自体,便产生种种谬误和烦恼。一切“法”都无自性,客观外界没有自存的实体,处于刹那间生灭变化之中,世人执著于“法”,予以虚妄分别,必然妨碍对真如的悟解和体验。图为佛陀以“万物皆空,一切随缘”的佛教真谛,劝诫众生悟道皈佛的场景。
  迦腻色迦王 插图
  迦腻色迦王是与阿育王并称的佛教护法名王,大约生于1—2世纪初,在其统治时期,印度的佛教艺术有极大的发展,发展出希腊式犍陀罗艺术,这种艺术形式曾盛行于印度河与喀布尔河的汇合区域,以首都布路沙布逻为中心而发展,影响遍及中亚、东南亚、中国、日本等地。
  三块绘画的木板 7世纪
  这块木板是虔诚的朝圣者的供品,在这木板上,最有趣的是佛的双身像,它出自玄奘记载下来的传说故事,为了赞美两位朝圣者的虔诚,佛以大慈大悲之心显现了神通,将自己的形体变化成了两个。
  毗卢遮那佛铜像 明代
  大乘佛教有“三身佛”的说法,认为释迦牟尼佛在不同的情况下有不同的身份:法身、报身和应身。法身是指毗卢遮那佛,象征着佛法的绝对真相;报身指卢舍那佛,象征最高智慧;应身指释迦牟尼佛,象征教化众生。
  胁尊者 陈果 线描 当代
  胁尊者,西天第十祖,中印度人。尊者八十岁出家,师事九祖伏驮蜜多尊者,以大勇猛精进心用功办道,以连续三年时间学通三藏,断三界欲,获三明智,并得九祖付法,时人敬仰,称其为胁尊者。尊者受法后,广兴教化,后来付法于十一祖后,进入涅槃,化火自焚,四众获舍利无数。
  佛陀幡头 佚名 绢本设色 五代
  图为大形幡顶部三角形做的对折幡头,两个对称的佛陀像是对佛法的一种印证。
  生死轮回图 壁画
  佛教相信,除圣者外,一切众生,都受轮回的限制。所谓轮回,实际上是上下浮沉的生死流转,其范围佛教称为六道,即由上而下的天道、人道、修罗(神)道、傍生道、鬼道、地狱道。每一类别中的福报享尽或罪报受完,便是一期生死的终结及另一期生死的开始,人就这样在六道之中生来死去,死去生来。这便是佛陀对宇宙人生整体变化的生态系统,从现象观察的角度所作的综合说明。
  鬼子母尊天像 壁画 清代
  鬼子母又名欢喜母,原为婆罗门教中专吃人间小孩的恶神。据说,鬼子母有五百个儿子,但她天天吃王舍城里的小孩。佛尊得知此事,便以法力藏起她的一个儿子,当鬼子母知道孩子在佛身边,便恳求佛还给她。佛说:你的孩子少了就着急,可人家的孩子,被你吃了,那又该怎么办呢?鬼子母于是翻然悔悟,皈依了佛门,并成为专司护持儿童的护法神。
  湿婆像 雕刻
  湿婆本身是一个具备矛盾特质的神,既是破坏者,又代表修建者;既作为苦行者的化身,又作为纵欲者的化身。湿婆体现了印度的集互补于一身的思想。
  

大唐西域记/玄奘(唐).—重庆:重庆出版社,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