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长安到罗马——汉唐丝路全程探行纪实上

文学全文图书 文学参考书目

1.4班超“定远”边陲

作者:王蓬






  名将风采
  在南疆边陲丝路重镇喀什城郊,有一座在古遗址上建立起来的盘橐城。盘橐是疏勒古国的宫廷,其实叫班超城更为响亮,因为名标青史、声震西域的名将班超曾在这儿戍边守疆达18个春秋。为祖国版图完整,民族融合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这片遗址临近吐曼河谷,平地突兀,易守难攻,在一马平川的原野上称得上战略要地,与班超的赫赫声威颇为相符。目下,这座班超纪念公园的主要景物是以班超为主的一组大理石雕像。高达3.6米的班超塑像是以他晚年神采为基调创作的,身姿伟岸的班超身着汉代朝袍,束发冠带,一手握竹简书卷,一手朝后抚背,神情安详,长须飘拂,目光如炬,活脱脱显出一代安邦定边的名将风采。两边排列着当年追随班超出使西域的36位壮士的雕像。文僚面色沉着、深思远虑;武士横眉握剑、跃跃欲试。36尊雕像尽管职务不同,服饰各异,但安定边关誓扫匈奴的雄心却惊人的一致,众志成城所向无敌。这是一支战则必胜、攻则必克的精锐铁军。曾在万里西陲,火烧匈奴,安抚鄯善,征姑墨,收乌孙,逼降龟兹,大败莎车,一战而永定疏勒,扬天汉威仪,播中原文明,为祖国版图完整谱写了一曲雄浑的乐章,书写了光辉灿烂的一页,因而理所应当受到后世尊崇。
  投笔从戎
  细雨之中,我独自徘徊于雕塑群落之下,远处的吐曼河水汹涌喧哗,登城楼眺望,山形地貌古今想无太大变化,但那幕有声有色的历史风云却已逝去两千余载。
  当年,张骞出使西域,使得汉王朝对整个西域有了系统了解,经过与匈奴的反复较量,最终取得胜利的西汉王朝于公元前60年建立了西域都护府。“都”是全部,“护”为保护,意即西域诸国都在西汉王朝保护之列。既防各国受匈奴之害,也防各国兼并攻击。各国国王官吏均由汉王朝颁发印绶,这是西域正式纳入祖国版图的标志。至此,西域安定,丝路畅通达70年之久。
  岂料,西汉末年,王莽篡位,在处理西域问题上倒行逆施,降国为侯,造成混乱,匈奴趁机卷土重来,要西域各国补交赋税,其负担比汉朝猛增多倍,各族人民不堪重负,怨声载道。“不乐匈奴而慕汉”,纷纷要求重归汉朝。
  公元73年,汉明帝选派大将窦固征讨匈奴收复西域。正是在这次出征中,班超脱颖而出,成为一代名将。班超出身书香门第,父亲班彪,哥哥班固,妹妹班昭皆为著名史学家。班超自幼熟读典籍,聪颖不在兄妹之下,家人亦对他深寄厚望。班超虽满腹经纶,却完全不同于那些咬文嚼字,清谈误国的腐儒。当时西域动乱,他心中仰慕凿通丝路、立功边陲的张骞。听说朝廷下令出征,他毅然辞亲别家,投奔大将军窦固麾下请求出征,这便是著名典故“投笔从戎”的由来。
  深入虎穴
  班超智勇双全,屡立战功,深得主将窦固赏识。时征西大军取得攻占伊吾庐(今哈密)的胜利,西域震动。趁此良机,窦固派遣班超带领由36名壮士组成的精干部队,沿丝路西行,以招抚西域各国,摆脱匈奴控制。
  尽管人少势单,孤军深入,且要穿越不毛戈壁,种种艰苦,可想而知,但心怀高远志向的班超却视此为报国良机,毫无畏惧地向大漠深处进发。他们首先到达的是鄯善国。起初,鄯善国王对久盼而至的汉使班超一行招待十分热情周到。但刚过几天,态度又突然冷淡,班超敏锐地感觉到这其间必有变故,通过巧妙地盘问驿馆人员,得知匈奴也派来一个百余人组成的使团前来,胁迫鄯善国归附匈奴,这使得鄯善国王惶恐不安迟疑难决。
  面对突发事件,敌又数倍于我,真可谓生死关头。班超却异常镇静,暗思机在人谋,遇在天赐,绝不能使收复西域之良机因此而丧失,应该当机立断。他召集36名壮士,痛饮一番后,以实情相告,鼓励大家“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并拿出一个夜袭火攻匈奴使团的计划,壮士们齐声赞同。天黑之后,班超率全副武装的壮士直奔匈奴驿馆。他命10位士兵在驿馆周围擂鼓、放火、呐喊,其余人则潜伏于驿馆大门两侧。那晚正好月黑风高,火趁风势,风助火威,加之鼓声呐喊,匈奴一片惊慌,纷纷夺路而逃。班超手执利剑,一马当先,勇杀3人。其余壮士也一拥而上,刀砍火烧,全歼匈奴使团,而36位壮士却无一伤亡。
  翌日,班超带匈奴使节首级去见鄯善国王。国王和大臣们深深为汉使班超的神威所慑服,当即决定脱离匈奴,归附汉朝,一举稳定了鄯善国局势。
  初战告捷,班超和勇士们信心倍增,继续西行。一路上,班超都凭借他超人的智慧和坚韧的毅力,讲明利害,安抚诸国,使其重归汉朝。在安定了于阗国后,班超又把目光盯到了数千里之外的边国疏勒,疏勒即今南疆喀什。喀什虽然遥远,却是塔里木盆地南北丝路的交会之处,有葱岭天山雪水浇灌,农业发达,人口稠密,若据此处,便能外抗匈奴,内联诸国,安定西域,保障丝路畅通。
  智取盘橐
  经过长途跋涉,第二年春天,他们来到疏勒。这儿是匈奴势力控制之处,原先亲汉的疏勒国王已被杀害,由匈奴选派的龟兹国兜题来做傀儡国王,完全按匈奴意愿横征暴敛,胡作非为,疏勒人民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但是傀儡国王又占据着疏勒国的宫廷盘橐城,高垒深沟,班超远道而来,仅36人,如之奈何?
  经过深思,班超认为只宜智取,不可力战,若尽皆前往,对方将因疑虑而紧闭城门。于是,他专门挑选身材单薄却勇力过人的田虑出马,仅带2人,扮作进贡模样,叩开盘橐城门。在见到伪疏勒国王兜题之后,田虑趁其不备,猛吼一声冲上去,活活擒拿了兜题。趁宫廷混乱之机,随从赶往城头发出信号。班超立即带人旋风般扑进盘橐城,转瞬之间便兵不血刃占领控制了疏勒国,成为载入史册的一个传奇。
  之后,班超扶持原疏勒国王侄子为新疏勒王,对傀儡兜题并未杀害,而是送回龟兹以安定人心。随后,妥善处理各种矛盾,减免税赋,安抚边民,奖励农耕,发展生产,使疏勒经济很快恢复。影响所及,各国纷纷重新归附汉朝,西汉末年被迫中断的丝路也重新得以畅通。
  班超刚在疏勒站稳脚跟,使西域形势渐趋安定。岂料,仅隔数年中原又逢灾荒,社会动荡,东汉王朝自顾不暇。汉章帝采纳了放弃西域的建议,窦固奉诏撤回驻守西域的大军,班超也要奉命回京。
  班超深知汉军一旦撤走,匈奴必将卷土重来,西域又将因动荡而丢失。但放弃西域是朝廷的决策,自己位卑言轻,徒唤奈何。班超临行时,疏勒举国见依赖的柱石将倾,上下忧恐,许多民众挥泪挽留,竟有以死相劝者。班超一行至于阗国时,于阗国王竟跪拦班超马头,说:“汉使如父母,诚不可去!”
  班超深受感动,决心抗旨留驻西域,又回到疏勒。此时,匈奴知汉朝大军已撤,趁机作乱,班超一行孤悬塞外,形势十分险恶。但班超临危不惧,运筹帷幄,紧密依靠忠实于汉朝的鄯善、于阗、疏勒等国力量,采取声东击西,各个击破的策略,大败车师、逼降龟兹,还粉碎了葱岭西部大月氏7万大军的入侵,使西域一次次转危为安。
  励精图治
  汉章帝接到班超奏报,深感欣慰,不仅撤回撤退的成命,还派兵增援,并正式任命班超为西域都护使。班超更加励精图治,注重发展当地经济,在积蓄充足后,又最后征服了北匈奴统治下的焉耆、危须和尉犁,使西域全境再次统一于东汉王朝。而且当时疆域远比现在辽阔,到达葱岭(帕米尔)以西咸海和今哈萨克斯坦的巴尔喀什湖一带。班超因赫赫战功被封为“定远侯”,几与因凿通西域封为“博望侯”的张骞齐名。以至每当边塞动乱,中原王朝都提倡要向“张博望”“班定远”学习,投笔从戎,勇赴边塞。直至抗日战争时期还曾倡导,成为一种永不熄灭的民族精神。
  班超在西域度过了整整三十个春秋,其中有18年是在疏勒,即今喀什度过的,其营地便是这片盘橐城。如今,漫步在这片空旷寂寥的古遗址上,已很难想象当年的城垣房舍格局。天边翻卷的云团,则把人带入一种肃穆久远的年代。近两千年前,一介书生,投笔从戎,远离中原,跃马挥刀,所向披靡的英姿已定格为那尊大理石雕像。
  30个春秋,是个不短的时间,几乎是半生的黄金岁月。当年,这西陲边城无论如何不能同中原京都的繁华相比,加之语言隔膜、习俗不同、环境迥异、水土差别,那么漫长的岁月,班超是如何度过的呢?
  父子英雄
  翻阅典籍,还有人向朝廷举报诋毁过班超,其中说到班超在疏勒娶妻生子,“拥爱妻,抱爱子”,仔细推敲班超班勇父子年谱,这倒可能是真实的事情。
  班超在西域30年,回到中原后不足一年便去世,享年71岁。那么,当年班超投笔从戎时年龄则为40岁,早有家室并生有两子。从公元73年班超进入西域,戎马倥偬,浴血奋战,加之大漠戈壁,关山阻隔,要把家眷从中原带往边关,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在公元100年时,班超上书朝廷,其中提到,如有机会希望让自己第三个儿子班勇回到中原,目睹故乡风物亲人,并代自己了却祭祖心愿。
  这说明当时二十出头的班勇是在西域长大,还没有回过中原,不认识故乡亲人。那么,班超在公元74年到达疏勒,安定下来之后就极有可能纳妾。虽说战争年月,但不可能天天打仗。漫长的岁月,有固定的驻节之地,主要的事务还是安抚联络诸国。诸多事务,起居饮食亦需要照顾,纳妾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从当时实际情况出发,应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
  班超虽说已有妻室儿女,但当时并无重婚一说,再是汉人豪放,当年汉高祖刘邦兵败时尚入赘作婿。比此稍晚的三国时代,军阵携带歌妓则为常事,比如赤壁之战前夕,曹操尚在军中让歌妓演唱他的诗作。
  那么班超所娶的女子情况如何?典籍并无记载。但当初班超带36名壮士深入西陲不可能有女性。班超的如夫人只能是疏勒当地女子,而且不会是汉族,只能是少数民族女子。考虑到今喀什聚居生活的维吾尔族,是公元10世纪才定居西域的民族,而当时西域先后生活过月氏、乌孙、姑师、丁零、乌揭、匈奴,甚而还有属白种人的塞人。
  班超所娶女子属什么民族已很难考证,但按情理推测为疏勒当地女子绝无问题,那么汉使班超也就成为疏勒的女婿,这在客观上起到了密切与当地民族关系的作用,他由此更加得到西域群众的信赖和拥戴。出现了“西域诸国,莫不向化;大小欣欣,贡奉不绝”的安定时期,而古老的丝路也出现了“驰命走驿,不绝于时日,胡商贩客日款于塞下”的繁荣景象。
  这期间,班超还十分关注周边国家,曾派下属甘英出使大秦,即古罗马帝国。甘英一路西行曾到达地中海,这是两千年前有史料记载的中国人到达最远的地方。甘英虽因大海阻隔未到罗马,却到了安息,即今伊朗,扩大了汉王朝的影响。
  班超娶亲西域,还有个意外且重大的收获,那就是生育培养了继承班超遗志的名将班勇。公元102年,在西域操劳30年,已70高龄的班超因久居边塞而致风寒,手足麻木,他在《求代还疏》中说:“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汉廷召回了班超。
  孰料,班超离任仅仅4年,继任西域都护的尚任不听班超告诫,处置失当,引起西域动荡,被迫撤军。此时,班超已经去世,儿子班勇从小受班超教诲,“少有父风”且在西域长大,熟悉了解情况,他被朝廷任命为军司马,接应撤退的汉军。
  之后,班勇又正式出任西域长史,这是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率兵西征,在故乡军民的支持下,历时5年,再平匈奴,收复西域,使西域诸国重获安宁,丝绸之路也得以畅通。这种安定局面一直保持到东汉末年。
  班超、班勇父子前赴后继,维护了边陲安宁。他们还凭借对西域的了解与挚爱,把亲历亲见亲闻的珍贵史料写进父子合著的《西域传》中,完整地保存在《后汉书·西域传》里,这也使班超、班勇父子真正彪炳史册,英名永存。
  

从长安到罗马——汉唐丝绸之路全程探行纪实(上卷)/王蓬.-西安: 太白文艺出版社, 20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