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教育

唐僧取经走西天(中)

作者: 蒋季成










    
  [在著名的古代长篇小说《西游记》中,“唐三藏路阻火焰山”“孙行者三调芭蕉扇”是最为脍炙人口的篇章。火焰山地处火州,唐初属于高昌。按《大唐西域记》的记述,玄奘自伊吾西行确实路过了火焰山。但火焰山是因山色赤红如烈火升腾,气温奇高似大火熏烤而得名,根本没有火焰,孙行者三调芭蕉扇,显然是作者想象、夸张、渲染出来的神话故事。事实上,玄奘法师路过火焰山,经过高昌国应是另一番情景。]
  高昌王 恭迎玄奘
  地当中西交通要道的高昌,是由包括汉族在内的多个民族合建的国家,与内地交往密切,受汉文化影响较深,公元497年建立的臣属于柔然的高昌麴氏王朝,其国王就是金城(今兰州)榆中人麴嘉。据史料记载:麴嘉曾派使臣至内地求取五经和史籍,他的儿子麴坚曾在王宫中悬孔子像,让汉文与高昌文并用。麴坚之子麴伯雅即王位后,公元609年(隋炀帝大业五年)赴张掖朝见隋炀帝,并跟随到京师,娶隋朝华容公主为妻,曾被隋炀帝册封为光禄大夫、弁国公、高昌王。
  玄奘西行到达伊吾时,麴伯雅的儿子麴文泰继任为高昌王,他曾于公元630年(唐太宗贞观四年)赴长安朝见唐太宗,王后宇文氏还上书希望能加入皇家宗室。唐太宗准其改姓李氏,并封为常乐公主。当麴文泰从派住伊吾返回的使者报告中,得知唐朝高僧已抵伊吾并将西行时,连忙派大臣为特使,代表他带上好马几十匹前往迎接。
  玄奘本欲在伊吾稍作休整后,向北经可汗浮图(今吉木萨尔北庭附近)取道西突厥(位于焉耆以西,龟兹以北,天山中部今开都河上游地区)转道天竺。见高昌王邀请,却之不恭,便随同迎接他的使者,横渡南碛沙漠西行,历经六日行程抵达高昌的白力城(约在今鄯善县境)时,天色已晚,玄奘欲作停留,城中官员及使者告知王城已近,可换骑良马继续前行,他骑的那匹“瘦老赤马”可留后送去。直到半夜时分,终于到达高昌国国都高昌城。
  高昌城大约奠基于公元前1世纪,废弃于公元14世纪,历时1500余年。该城略成正方形,分外城、内城、宫城三重,城周约5公里,总面积约200万平方米。城中街衢纵横,屋宇栉比,有王宫、官署、佛寺、高大的佛塔、民居、酒坊……城区布局略似唐都长安。当年玄奘法师过访时,高昌城有3万人口,是笃信佛教的丝路北道佛教中心。
  城官报告国王后,打开城门请玄奘入城,国王不仅亲率侍从前后列烛走出宫门,将他迎入后院一重阁宝帐中,拜问一路辛苦,并说:“弟子自从听到法师之名,兴奋得废寝忘食,计算路途,知法师今晚必至,我与妻子未敢入睡,一直在阅读经书敬待法师。”片刻后,王妃又带着十几个侍女来对玄奘礼拜。直到天都快亮了,国王等才返回宫去,只留下几个宦官伺候他休息。
  天刚破晓,玄奘尚未起床,国王又领王妃及宫人前来请安,不仅在宫侧设有道场供他礼佛、居住,还特别安排一位曾经留学长安的佛教法师来与他相见,安排一位年逾八十的国统王法师天天陪伴他论经说法,劝他留在高昌弘扬佛法,勿须远去西方取经,但都遭到他的拒绝。
  一连十几日的殷勤款待,让玄奘感激不尽,但西行求经心切的他又深觉不安,只得去向国王辞行。国王问他:“我已令统王法师对你盛情挽留,不知法师尊意如何?”
  玄奘回答:“留住在此实在是国王的恩惠,但有违我立志去西天取经之心,我实难以从命。
  国王说:“我曾随先王东游中原大国,跟着隋炀帝亲历于洛阳、长安及燕(河北省境)、代(代州,山西境)、汾(汾州,山西境)、晋(晋州,山西境)之间,虽会见过多位著名高僧,心中都并不仰慕,但自闻法师大名,我便发自内心高兴得手舞足蹈,真希望你能留住在此,受弟子终身供养。让我高昌国之人众皆成法师的弟子,聆听你讲授佛法。我国的僧徒虽少,但也有几千,他们都会捧着经书来作你虔诚的听众。但愿法师能接纳我这微薄的心意,权且放弃西行的念头。”
  玄奘回答道:“国王的深情厚意,以贫道之德实难担当。但我此行不是为供养而来,我所关注的是本国佛经内容缺失,释义不周,理解不透,难以遵从,所以才下定决心西去求法,求取未闻之经典。”“欲令方等甘露不但独洒于迦维,抉择微言庶得尽沾于东国,波仑问道之志,善财求友之心,只可日日坚强,岂使中途而止。愿王收意,勿以泛养为怀。”以他坚强的信念,请国王改变主意。
  但国王却说:“弟子慕乐法师,必留供养,虽葱山可转,此意无移。”其意是:我非常敬仰法师,决定要供养你,即使横亘西南的葱岭可以移动,我挽留你的心意也决不改变。
  玄奘听后,依旧坚定地回答:“王之深心,岂待屡言然后知也?但玄奘西来为法,法既未得,不可中停。以是敬辞,愿王相体。”其意是:国王的心意,勿须一再重申我都明白,但我玄奘自中原西来,目标很明确就是求法,法既未得,绝不可中途停下。我敬辞你的好意也是实不得已,但愿国王能体谅我的心情。
  接着玄奘又说:“大王曩修胜福,位为人主,非唯苍生恃仰,固亦释教悠凭,理在助扬,岂宜为碍。”大意是:大王过去诚心修福,今日位为人主,不仅万民百姓依靠你,就是佛教的弘扬也要凭借于你,所以你理应支持我,而不宜阻碍我。
  玄奘的回答虽然谦恭、含蓄,但多少也流露出反守为攻的言辞,而接下来任随国王如何辩解,他都推辞不许。终于引得国王不快,竟愤而动怒,变了脸色,提起衣襟,大声怒吼道:“弟子有异涂处师,师安能自去。或定相留,或送师还国,请自思之,相顺犹胜。”其意是:弟子我有别的办法处置你,你怎能想走就走呢,或者你留下担任我高昌国师;或者我将你遣送回唐朝。两条路何去何从,我看还是顺从于我为好。
  拒挽留 誓死西行
  面对如此带有强迫性,具有威胁性的最后通牒性的语言,玄奘的回答是:“玄奘来者为乎大法,今逢为障,只可骨被王留,识神未必留也。”其意为:我来此是为了弘扬佛法,今虽受阻,但只可能将我的骨头留在高昌,而我的意识你未必能留住。
  短短几句话,虽说得声泪俱下,恳切无比,但国王并不接纳,只是派人增加供养,盛情款待,甚至每到进餐时,他都亲手托着盘子在旁侍奉。玄奘迫于无奈,只得使出最后的抗争绝招——绝食。
  玄奘拒绝进食,盘膝端坐了三天,到了第四天时气息渐衰,已是奄奄一息。国王见他西行之志如此坚定,竟以生命相争,深恐来自中原大国的大德高僧,落难于一个也是崇信佛教的西域小国,不仅于理不容,于情不容,自己更是难辞其咎,玄奘的坚定终使他心生愧惧,连忙叩头谢罪,表示:愿意尊重法师西行的意愿,恳请他早日进食。
  玄奘怕国王之言不实,言后反悔,要求他指日发誓,以招信誉。
  国王索性提议与玄奘一道去佛祖面前起誓,更结因缘。于是他们一道去佛堂礼佛,并在高昌王国国母张太妃面前结拜为兄弟,除再次庄重承诺,支持玄奘西行求法之外,仅要求他取经归来时,务必在高昌长住三年,接受弟子供养。
  其后,国王又以为玄奘准备行装为由,留他再住一月,为高昌官员、僧人、百姓讲《仁王般若经》。(1)
  讲经道场,设在佛寺旁的草地上,一顶可容300人的大帐高高支起,国母张太妃、国王、王妃及将相群臣齐集讲坛下聆听宣讲。
  在此期间,国王又挑选出四个和尚拜玄奘为师,准备陪伴他去西天取经。临行时,高昌王不仅赠送玄奘黄金百两、银钱三万、绫绢等五百疋,充作他往返二十年的路费;还命工匠连夜缝制袈裟三十套及面衣、手衣、靴、袜等防寒衣物供路上穿用;选好马三十匹,挑夫二十五人为途中代劳;派殿中侍御史欢信护送玄奘到西突厥叶护可汗王庭。而且写了二十四封书信各附大绫一匹,分送龟兹等二十四国,敦请各国在玄奘过境时予以关照。还以绫绢五百疋,果品两车,献给西突厥叶护可汗(高昌王王妃之兄),并写信说:“玄奘法师是我的结拜兄弟,他要去天竺婆罗门国求取佛经,路过西方各国,请您接待他像接待我一样,并且希望您通知西方各国,一路上经过的驿站准备好马匹,保护奘法师顺利通过。”
  高昌王的真诚结交,盛情款待,热心扬佛,周到安排,令玄奘十分感动,他写了封很长的信给高昌王,其中有两句的意思是:“交河河水够多的了,比不上您对我的好处多;葱岭大山够高的了,比不上您对我的恩情重。
  动身出发时,高昌国王率王妃及文武百官、全城黎民百姓恭送玄奘出西城门后,国王和玄奘抱头大哭,僧俗人众也很感动,难舍难离的动情之声振动郊邑。王妃及百姓送别返回后,国王又偕众大臣一再相送,直送到百里之遥的交河城。
  交河城在今吐鲁番以西约10公里的雅尔乃孜沟两河之间的一座柳叶形土岛之上。原是车师前国国都。公元450年北凉攻破交河,车师前国覆灭。公元5世纪末,麴氏高昌王国建立,交河城归属高昌后,设交河郡。
  交河城是古代西域政治、军事、屯田中心之一,是丝绸古道上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发挥过重要作用的城市之一。这座古城总面积43万平方米,建筑面36万平方米,除建有官署、民居和气势宏伟的三座寺院外,还建有由四角对称的100座小塔拱卫的巨形佛塔组成的塔群。这座古城在辉煌千余年后,虽于14世纪毁于战火,但至今其遗址仍保留着“全世界最好的生土建筑”,被誉为“中西文化荟萃的露天博物馆”。
  [高昌王为什么要送玄奘法师去巡游交河城呢?]
  想一想佛教曾在吐鲁番一带流传1000多年,看一看仅交河城就有大小佛教建筑遗迹50余处,作为一个信奉佛教的国王,刻意向他崇拜的法师展示王国佛教的兴盛,以便吸引他东归时再来传扬佛法就完全是情理之中的事了。高昌王陪玄奘法师在城中礼佛、观览后,才恋恋不舍地依依惜别,并再三叮嘱他取经回来定要回高昌讲经说法,住上几年。在得到玄奘承诺后,方才互道珍重,洒泪告别。
  由于有高昌王的悉心安排,玄奘一路西行,经无半城,笃进城,先去阿耆尼国,又称焉耆(西域第四大国,人口32100人,兵6000人,在今新疆焉耆境)。途经阿父师泉,此泉在道南沙崖上,崖高数丈,有泉水自崖半涌流而下,蔚为奇观。相传往昔此地十分干旱,曾有商侣数百人经过时饮水耗尽,生命垂危,幸有随行一僧人自告奋勇,只身登上悬崖为众人求水,精诚所至,感天动地,清水竟自崖半喷涌而出,而僧人耗尽精力已然圆寂,商侣们依西域之法焚之,并于其坐化处聚石为塔。
  玄奘一行途经银山距阿耆尼国王城不远时,正逢群贼抢劫后离去,他们遂在王城附近山谷宿营。夜晚,有数百胡商贪图尽早去市场贸易,半夜里悄悄地提前出发,但只走出十余里,便被那伙贼人劫杀,无一逃脱,玄奘一行没有追随胡商赶路,得以幸免。
  到达王城后,国王率诸臣出迎,请入城中供养,本来十分热情,但当不知底细的玄奘送上高昌国王的书信后,阿耆尼国王的神色大变。原来他们过去曾遭高昌国侵扰,旧恨犹在,见信后,怒自心底起,竟然连马匹也不肯换。玄奘一行十分尴尬,停留一宿后,只得匆匆离去。
  龟兹国 众僧相迎
  离开阿耆尼国西行,渡开都河,前行几百里,进入龟兹国,又称屈支(西域第三大国,人口81317人,兵21076人,王城方圆十七八里,在今新疆库车境)。龟兹国王、大臣、大德僧木叉氇多和数千僧人,齐集于东门之外,搭起帐篷,供起佛像,奏起音乐,见玄奘到达都起身相迎,并向他献上一盘鲜花,由他接过鲜花拜佛散花后坐在大德僧旁,然后再向他献花盘,献葡萄浆。从一个寺院到下一个寺院,直到天色已晚,众僧方才散去。而他则被安排在有数十位高昌人在此出家的寺院住宿。
  龟兹国东西千里,南北六百余里,是一个有“伽蓝百余所、僧徒数千人”的佛教大国,由于前方必经之凌山(葱岭北麓)大雪封山,道路不通,玄奘只得在此停留。在此期间,发生了一些事件:
  一是到达龟兹国的第二天,国王在王宫中为玄奘设宴接风洗尘,摆上了丰盛的肉食,由于龟兹人信奉的是小乘佛教,其戒律是可以食“三净肉”(即不见、不闻、不疑,即已杀之肉)而玄奘信奉的是大乘佛教,反对吃肉,为此,只好为他送上素食。
  二是吃过饭后,玄奘去拜访该国的佛教领袖,就是那位大德僧,他主持的寺院名为阿奢里儿(其意为“奇特”)。为什么叫奇特呢?原来这座寺庙的建立确有一个奇特的故事:说是多少年前,笃信佛教的国王按例外出巡礼佛迹前,将国事托付于自己的兄弟。其弟在他临行时交给他一黄金匣子,并嘱他在礼佛归来后才能打开。想不到在他归来后,一些大臣竟然指控其弟趁他外出时秽乱后宫,国王听后信以为真,十分愤怒,欲将其弟处死,而他的弟弟却十分平静地请他打开那个黄金匣子。打开一看恍然大悟,原来其弟早已料到自己代理国王主政,可能会遭奸臣谗言加害,为表自己的清白,他早已将自己的生殖器割下来置于金匣中让哥哥带走了。事过不久,国王再不见其弟来王宫。打听方才得知,原来是有一天,见有人赶了500头牛准备请人阉割,其弟忽动慈悲之念,花钱将牛买下,以尽善心,但意想不到的是善有善报,过不多久他自己已割去的私处竟然慢慢地长了起来,恢复了原状。不过为了避免再遭陷害,他从此再不踏进王宫一步。国王得悉之后,感动不已,下令为他修建了这座寺庙,名叫“阿屠理儿”,当然这是传说。
  三是龟兹国的那位大德僧木叉氇多曾“游学印度二十余载,广涉众经,而《声明》最善,王及国人咸所尊重,号称独步。”是说他曾留学印度二十多年,博览过众多的经书,又特别擅长《声明》(2)之学,深得国王及龟兹国民的尊荣,号称为该国超群出众,独一无二的高僧。由于他独享尊荣,恃才自傲,目中无人,竞大言不惭地挑起了一场与玄奘之间的辩论(辩论的是佛学方面的内容),但结果却是这位挑战的大德僧以失败告终。
  四是玄奘在其所著《大唐西域记》里记述说龟兹人:“其俗生予以木押头,欲其匾匾也。”
  五是他还记述了龟兹都城西门外有大会场,通行会场的道路两侧竖立有高达九十余尺的大佛像。每五年要在那里举行一次大会,是时众僧云集,百姓会聚,佛像巡游,盛况空前。
  六是据称,他在佛寺讲经时,见寺中供奉有一块巨大的玉石,石上有长一尺八寸,宽约六寸的足履之迹,传为佛祖足印的“佛迹玉石”,深得僧人及信众之敬重。
  其后,1889年英国中尉鲍尔曾去探访这块“佛迹玉石”。1890年俄国人科兹洛夫,又将其砸为两块,企图运走,幸被信众所阻,未能得逞。1965年筹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10周年展览馆地质馆时,获悉库车县政府院内存有两块巨大的玉石,当即派车将其运至乌鲁木齐,后因两块玉石重逾两吨,搬运陈列困难,没有在地质馆展出,而将其转送北京地质部地质博物馆珍藏。因日久天长,又无文字记载,不知这两块巨型玉石是否就是“佛迹玉石”。
  越凌山 南出铁门
  玄奘在龟兹国停留了两个多月,终于等到凌山路开。出发时龟兹国王给他派了役夫,配了骆驼、马匹,召集官员、僧侣一道为他送行。
  西行二日后,玄奘一行突然与两千多个骑着马的突厥强盗相遇,情况十分危急,所幸强盗们在对他们动手之前却为如何瓜分眼前的资财发生内哄,相互打斗,越打越远,这才让玄奘一行逃离了虎口。
  玄奘继续西行,走了600多里,穿越一片不大的戈壁,到达姑墨,又称跋禄迦国(人口24500人,兵4500人,在今新疆拜城、阿克苏一带)。
  在姑墨停留一夜,玄奘又向西北行300里,再过一片戈壁,抵达葱岭北麓的凌山。
  凌山在今新疆乌什县西北,天山山脉别迭里山口,海拔4882米。《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称:“其山险峭,峻极于天。自开辟以来,冰雪所聚,积而为凌,春夏不解,凝冱汗漫,与云连属,仰之皑然,莫睹其际。其凌峰摧落横路侧者,或高百尺,或广数丈,由是蹊径崎岖,登涉艰阻。加以风雪杂飞,虽复履重裘不免寒战。将欲眠食,复无燥处可停,唯知悬釜而炊,席冰而寝。七日之后方始出山,徒侣之中萎冻死者,十有三四,牛马逾甚。”是说凌山陡峭,高接蓝天,千万年冰雪积聚而成的雪山、冰峰,就是到了春天、夏天,也是皑皑冰封,似与白云相连。抬头仰望,天地间洁白一片,无边无际。偶有崩塌堕落的冰凌,有的高逾百尺,有的宽达数丈,杂乱横陈,堆积于道旁,致使崎岖的山路,更是举步艰难。加之风雪翻飞,寒气袭人,就是穿上皮衣、毡靴,仍不免周身寒战。待到走累了,饥饿了,困倦了,又找不到一块干燥的地方,只能悬釜为炊,席冰而卧。他们在冰天雪地的凌山中艰难地经历了七天七夜的生死考验,同行的随从和结伴而行的商人中十有三四皆不幸丧命,凌山之大、之高、之寒、之危、之险可以想见。
  越过凌山后,玄奘循伊塞克湖西北行约500里,至素叶城(又称碎叶城,在今哈萨克斯坦托克玛克境内,原属我国,1864年(清同治三年)勘界后脱离我国管辖。相传李白曾在此生活)适逢西突厥叶护可汗正在那里巡行、狩猎。
  叶护可汗见到玄奘后,因自己狩猎未毕,便派人先将他送至王城休息。三天后可汗猎罢归来,在其所居住的大帐篷里接见他。当玄奘来到距帐篷30多步时,可汗便出帐迎接。进入帐中,但见那帐篷“金华装之,烂炫人目,”高官显贵列坐两旁,“锦服赫然”,持仗卫士立于其后,威武庄严。玄奘见此,也深深感叹:“虽穹庐之君亦为尊美矣!”
  “突厥人事火不施床,以木含火,故敬而不居,但地敷重茵而已。”为表示对玄奘的尊敬,特意令人准备了一把铁交椅铺以坐垫,请他人坐。玄奘坐下后便引随行的使者,呈上高昌王的书信和礼物。叶护可汗非常高兴,即令奏乐设宴,可汗及大臣们饮酒,玄奘饮葡萄汁,可汗和大臣们吃的是烹调鲜美的羊羔、牛犊,玄奘特供的是饼饭、酥乳、石蜜(白沙糖)、刺蜜、葡萄等。
  停留数日后,叶护可汗好意奉劝玄奘说:“师不须往印特伽国。彼地多暑,十月当比五月,观师容貌,至彼恐消融也。其人露黑,类无威仪,不足观也。”其大意是说:你最好不要去印特伽国了,那里夏天很长,十月的天气就像这里的五月天,你的身体显得单薄,去到那里恐怕会被炎热消融了。再说那里的人皮肤较黑,缺乏俨然之威,俯仰之仪,不值得你去看望。
  玄奘回答:“今之彼,欲追寻圣迹慕求法耳。”意思是,我去那里别无他意,仅只是寻求佛祖的圣迹,取经求法而已。
  可汗听后,十分钦佩他坚定的求法之志,特意从军队中找了个曾经去长安学习过汉语,又通晓西域诸国语言的少年,册封为摩咄达官,签发护照,遣他护送玄奘法师去迦毕试国。又施舍给玄奘红色纺绸缀以银饰的法服一套,绢50疋,带领群臣送出了十多里路。
  玄奘一行自此向西南行千里,至奴赤建国,又西二百里至赭时国(石国),又西千余里至窣堵利瑟那国,“经大碛,无水草,望遗骨而行”,行五百余里,至飒秣建国(康国),该国“王及百姓不信佛法,以事火为道。有寺两所,向无僧居,客僧投者,诸胡以火烧逐不许停住。法师初至,王接犹慢。经宿之后,为说人、天因果,赞佛功德,恭敬福利,王欢喜请受斋戒,遂至殷重。所从二小师往寺礼拜,诸胡以火烧逐。沙弥还以告王,王令捕烧者,得已,集百姓令截其手。法师将欲劝善,不忍毁其肢体,救之。王乃重笞之,逐出都外。自是上下肃然,咸求信事,遂设大会,度上居寺。其革变邪心,诱开矇俗,所到如此。”
  告别飒秣建国(康国)后西行三百余里,至屈霜你迦国,又西二百余里,至喝捍国(东安国),又西二百里,至捕喝国(中安国),再西百余里,至伐地国(西安国),又西五百里,至货利习弥伽国,西南三百余里,至羯霜那国(史国),再向西南五百里,穿越峰壁狭峭,山崖多储铁矿石之突厥关塞铁门。由高昌至此凡经十六国,行程万余里。
  出铁门险关后,玄奘一行过帕米尔高原,越大雪山(今兴都库什山),经吐火罗国(大夏,今阿富汗境)南行,虽历尽艰险,饱受磨难,多遇贼匪,但终于排除万难,化险为夷,进入印度境内,又历经众多小国,一路寻访,终于在次年末到毕生追求的佛教圣地天竺。
  (1)般若:梵语、意为大智慧、妙智慧。仁王:系印度当时十六大国国王,经中说国家有受持讲说此经者,则灾害不生、万民康乐。故此经与法华经、金光明经合称为护国三部经。
  (2)声明:古印度学者皆需明了五种学术,故称五明,声明即为其一,主要是研究古词语之词义。

丝路沧桑/蒋季成著.-西安: 陕西地图出版社, 20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