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教育

汉唐遗踪留人间

作者: 蒋季成










    
  [回顾丝绸之路的起点汉、唐长安城的盛况,不仅令人仰慕、令人感叹,而且更令人怀想。在斗转星移,岁月流逝千余年之后,昔日灿烂辉煌的长安,还能留给我们一些镌刻着历史文化的遗痕吗?还能让我们去寻访、瞻仰、触摸、追想它当年的风采吗?]
  由于我国古代历史上最昌盛的周、秦、汉、唐及其他共十三个朝代先后在长安和其附近建都,故在今日西安及其周边地上地下遗存的文物古迹多得不可胜数,真可堪称是纵横几百里,绵延几千年的一座巨大无比的中华历史文化宝库。这里且不说黄陵县桥山的黄帝陵,宝鸡的炎帝陵,岐山的周王墓,临潼城东的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咸阳城东古滈水、潏水之间的阿房宫等耳熟能详,名扬中外的古遗址,在寻访丝路之前,先介绍几处深藏中华文化底蕴的汉、唐遗迹,作为进入古丝绸之路的铺垫吧。
  武帝雄风盖天下 五陵之冠数茂陵
  茂陵是西汉武帝刘彻的陵墓,坐落在今西安市西北约40公里的兴平市境内。西汉时,其地属槐里县茂乡,武帝于此建陵,故称茂陵。是1961年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武帝刘彻17岁登基,71岁去世,在位54年,是西汉十几位皇帝中在位时间最长,也是陵墓最大,埋葬的珍奇异宝最多的一位皇帝。
  纵观历代的皇帝们,虽自谓“父天母地,是上天之子”,众臣民亦呼“万岁”,但也深知,“草木一春,人寿百年”,为了给自己安排一个安乐的归宿,往往在即位之初,就要兴师动众,派专业人员踏遍青山追踪“龙脉”,动用大量人力、物力深筑“龙穴”。作为西汉王朝西通西域,南平滇越,北斥匈奴,东定朝鲜,崇儒学,好武功,威威赫赫,一代盛世明君的刘彻,也难以突破这样的传统,他在位54年,茂陵就修了53年,史书说修茂陵耗去了当时全年赋税总收入的1/3,确实是一项不小的工程。在西汉11座帝陵中,只有茂陵可与秦始皇陵媲美。
  根据史料记载,茂陵建成后,建立了管理机构,设置了陵令、属官、寝庙令、园长、门吏等官职,计有5000余人从事陵园管理及洒扫、浇树等差事,其规模之庞大可以想见。
  据《关中记》记载:“汉诸陵皆高十二丈,方一百二十步,惟茂陵高十四丈,方一百四十步。”今实测结果是:高46.5米,顶部东西长39.5米,南北宽35.5米,陵墓周边长240米,与上述记载基本一致。武帝陵墓地表呈平顶方锥形,下大上小,状如覆斗,显得庄严稳重。陵园周边有方形夯土筑成的城垣遗迹,每边长约400米,墙基宽约5.8米,城区面积约16万平方米,东、西、北三面可见城阙遗迹,南面城阙已经湮没。从陵园内出土的瓦当、空心砖等建筑材料来看,陵园内原建有祭祀殿堂及护陵人员居住的房屋。
  根据史料记载,在武帝陵墓周边,还有卫青、霍去病、今日碑、霍光、上官桀、上官安、李夫人、敬夫人等他的近臣、爱将、宠妃等人的陪葬墓。1981年5月出土的镏金马,是当年取自大宛汗血马的再现,出土的胡人骑马俑,希腊文钱币,都是西汉王朝拓通丝路促进中西文化、经济交流的实物见证。
  由于茂陵的修建,在其东南还建起了茂陵县城,许多文臣武将,富豪名门也相继迁去居住。据《汉书·地理志》记载,当时茂陵居民有27.7万多人,其人口居西汉“五陵”(高祖长陵、惠帝安陵、景帝阳陵、武帝茂陵、昭帝平陵)之冠。在那里:豪门府第毗邻,深宅大院密布,商号林立,酒幌招展,车骑熙攘,歌舞升平,其繁华甲于天下,所以京都长安的达官显贵对于迁居茂陵者均十分倾慕。杜甫有诗感叹“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裘马自轻肥”,看来当时的那里应是顶级的富贵人家居住区了,可惜云烟散尽,繁华消逝,如今存留的遗址上,已难见昔日的荣华了。
  九嵕高峰对太白 乐游原上望昭陵
  昭陵是唐王朝第二代皇帝,实际是“开国之君”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唐太宗李世民在公元626年即位后的次年,改元贞观,在他的统治下,出现了历史上有名的“贞观之治”。公元649年唐太宗病逝后,葬于今西安西北礼泉县东北20多公里的九峻(读zōng宗)山主峰内。九嵕山海拔1188米,有九座山峰高耸于关中平原之北,隔八百里秦川与太白、终南诸峰遥相对峙。东西两侧,层峦起伏,连绵相拥,南北之间,近有泾河环其后,远有渭水带其前,建陵于高峰之上,上接云天,下俯长安,杜甫诗称:“灵寝盘空曲,熊罴守翠微。再窥松柏路,还见五云飞。”诗人刘沧赞其为“原分山势入宫塞,地匝松荫出晚寒”,真不失天子之豪气。难怪生于长安的晚唐文学家,曾作《阿房宫赋》,人称小杜的杜牧有诗云:“欲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
  据史料记载,昭陵的营建,起自公元636年(唐太宗贞观十年),从唐太宗埋葬长孙皇后时开始,直至他去世的公元649年(唐太宗贞观二十三年),历时13年方才完成。据称他“志在俭葬”仅求“因山为陵,容棺而已”,但事实却是因山凿石为元宫,从墓道至墓室深七十五丈(约250米),前后安置石门五道,墓室内“闲丽不异人间”。并设有东西两厢,列置了许多石函以盛殉葬物品。为使“宫人供养如平常”,在山上建造了殿堂、房舍。因山势陡峭,上下不便,又“缘山傍岩架梁为栈道,悬绝百仞,绕山二百三十步,始达元宫门。”后来,为使昭陵与外界隔绝,便将栈道一一折除,致使石宫高悬,固同山岳。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完全以手工开凿为手段,在高山上凿石建陵,深埋厚葬,比之在平原上堆土为陵,应是条件艰苦、工程浩繁、技术难度很大,墓制规格极高的开创之举了。
  昭陵地面建筑遗址,分布在陵山周围,北有祭坛和司马门(又称玄武门),门内列置贞观时期14位少数民族首领的石雕像,现仅存“突厥答布可汗阿史那社尔”、“焉耆王龙图骑支”“吐蕃赞甫弄赞”等题名像座。
  被鲁迅先生称为“前无古人”的艺术杰作,驰名中外的“昭陵六骏”浮雕,分置于昭陵门内的东西两庑。这些石刻的骏马是唐太宗李世民打江山时,驰骋沙场的坐骑,一匹匹身姿矫健,神情各异,形态优美,栩栩如生。有的奋力驰骋,有的中箭疗伤,无一不是古代石刻中的极品,无一不是国之瑰宝。但令人遗憾的是这六匹骏马中只有“白蹄乌”“青骓”“什伐赤”“特勒骠”四匹现藏于西安碑林博物馆。另两匹“飒露紫”和“拳毛騧(读gua瓜)”于1913年遭法国古董商盗运时,被当地农民拦截,其后流失海外,现存于美国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考古与人类学博物馆,但望有朝一日,这两匹骏马能奋蹄归来。
  昭陵的祭坛,东西长约53.5米,南北宽约86.5米,略呈梯形,如今墙基屋阶,尚可辨认。陵山正南,有朱雀门和献殿,西南有“下宫”(俗称皇城),遗址东西长237米,南北宽334米,周围墙基厚约3.5米,形若矩形。遗址内地面建筑虽已荡然无存,但以献殿遗址出过的一件屋脊上的,高1.5米,底长1米,底宽0.65米,重达150千克的鸱吻饰品来推测,当年的昭陵不仅陵山巍峨,与其配应的陵园建筑也是相当宏伟的。
  昭陵陵园周围30公里,面积达200平方公里,园内有陪葬墓167座,既有爱妃、爱女和皇亲贵胄,又有三品以上的良将名臣,堪称“世界上最大的皇家陵园”。园内陪葬墓所处位置的高低远近有所不同,墓葬形制也各有差异。如长孙皇后嫡出的长乐公主、新城公主、城阳公主以及妃子的墓,多在元宫附近的山上,而庶出的王子、公主墓则在山下。
  陪葬在山下的功臣,有敢于犯颜直谏的魏征,他曾规劝皇帝:“国乃舟,民乃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兼听则明,偏听则暗”。魏征病逝后,太宗大哭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现在魏征死了,我丧失了一面镜子啊!”山下陪葬的功臣还有百战百胜的名将李靖,以及为唐朝统一天下东征西战,战功卓著的西北少数民族将领,如大将阿史那社尔、阿史那忠、契沁何力、执失思力、可汗李思摩(阿史那思摩)等。
  昭陵之下有众多的陪葬墓随护,从一个侧面表明,被西域诸国尊为“天可汗”的唐太宗,在即位后的23年间,始终贯彻他在魏征等重臣支持下制定的“偃武修文,中国既安,四夷自服”的治国方针,确实收到了国家统一,政权巩固,国力强盛,丝路畅通,经济昌盛,文化繁荣,百姓安居乐业,民族团结和睦的良好效果。
  昭陵陵园的地上地下,留有大量的石雕、石碑、陶俑、壁画等珍贵文物。如石雕,除前已提及的六骏浮雕外,一些石碑碑头和墓志周边的花饰都十分精美,像尉迟敬德碑和墓志周边的花饰,魏征碑的碑头雕饰,都是难得的艺术珍品。
  昭陵陪葬墓现存的碑石多达40余通,其中有初唐大书法家欧阳询书的温彦博碑,褚遂良书的房玄龄碑、斐艺碑,王知敬书的李靖碑、尉迟敬德碑,唐太宗李世民撰书的魏征碑,唐高宗李治撰书的李勣碑,唐僖宗李儇撰写高正臣书的杜君绰碑、畅整书的清河公主碑等等。在一座陵园中荟萃了如此众多的书法名家,给后世留下了如此精湛的墨宝碑石,确实是祖先传承给我们的极为珍贵的文化遗产。
  昭陵出土的壁画多达200余幅,其内容以出行、歌舞、游戏、侍女、陪臣等表现初唐时期贵族生活的人物画为主,反映了“贞观之治”时期充满魅力的中华传统历史文化风情。这些壁画画面布局严谨,线条流畅,刻画传神,色泽绚丽。可以说是上承“曹(1)衣出水”,下开“吴(2)带当风”,承上启下的一个国画发展阶段。
  夫妻皇帝合葬墓 千秋功过任评说
  乾陵是唐高宗李治和女皇武则天的陵墓,是世界上唯一的一座两位皇帝一对夫妻的合葬墓。是1961年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高宗李治,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九子,公元649年即位,公元683年死于洛阳贞观殿,葬于陕西乾县。武则天生于四川广元,入宫后为太宗李世民的才人,太宗死后削发为尼,公元654年,高宗李治从寺里带其入宫,宠爱有加,拜为昭仪。次年,高宗废王皇后,将她立为皇后。高宗晚年多病,“风眩头重,目不能视”,政多出自武后。自公元659年起,由她接替高宗管理朝政。高宗逝世后,公元684年,她先后废中宗、睿宗,公元688年大杀唐宗室,公元690年自称皇帝,改国号为周,变李姓唐朝为武姓。在位21年后,公元705年病重时,群臣拥中宗李哲即位,恢复唐朝国号,82岁的武则天就在这一年去世,她曾遗诏说“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与高宗合葬于乾陵。
  乾陵距西安76公里,坐落在乾县海拔1047.9米的梁山上。梁山,东有豹谷,西有漠谷,石灰岩山体呈圆锥形。山岭有三峰,北峰最高,建乾陵于其上,南峰较低·东西对峙,其上各有土阙,人称“奶头山”,是乾陵的天然门户,以山为阙,尽显乾陵坐北向南、居高临下的雄伟气势,为渭北18座唐陵中所独见。也有人形容说远眺乾陵,恰似一位睡美人,头枕梁山,端庄秀丽,乳峰挺秀,圆润柔美,身段丰腴,秀腿舒展,选此处为女皇陵地,似有绝妙的象征意义。
  据《长安图志》记载,乾陵周围原有内外两重城墙。现已查明内城墙南、北各长1450米,东城墙长1582米,西城墙长1438米,墙壁厚约2.4米,陵园内城总面积240万平方米。内城有4门,门址宽约2.7米,南门(朱雀门)北面有一片空地,遗有残砖、碎瓦,可能是原献殿遗址。
  乾陵陵墓,凿自梁山北峰之上,据《唐会要》所载:“陵元宫,其门以石闭塞,其石缝铸铁,以同其中。”经勘查,乾陵墓道在陵墓正南,呈斜坡形,长63.1米,宽3.9米,从墓道口到墓门,以39层石条层层叠叠实实填砌,各层石条又用铁拴板固定,并浇灌铅水,力求天衣无缝,固若金汤。
  据统计,一千多年来对乾陵的盗掘事件先后多达26起,《五代史·温韬传》称:温韬曾盗挖唐代诸陵,唯独在盗挖乾陵时,因风雨太大,墓道坚实未能挖开而罢手。
  民国军阀孙连仲,为盗掘乾陵,不仅调派了一个师加一个旅的兵力投入开挖,而且还用炸药爆破了21处山体,但均未找到墓道口而告终。
  1958年,因修路,当地农民在梁山放炮炸石。11月27日晨,在无字碑北约1公里处所放一炮爆炸时,惊见几根石条飞向半空,恐波及乾陵,急忙层层上报。12月4日,省文管会派员勘查,掀去碎石,刨开地皮,墓道出露,距金刚墙三四米,深约17米。真险!这一炮差一点就把固若金汤的乾陵炸开了。陕西省立即成立“乾陵发掘委员会”,拟于当年7月1日打开乾陵地宫大门。因事关重大,陕西省上报中央,周总理接报后批示:“我们不能把好事做完,此事可以留作后人来完成。”乾陵方得原样保存至今。
  以墓道密实的石条和夯土层未见破坏,以及墓道周围未见有盗洞贯通墓室的情况来分析,可以庆幸的是历经千年劫难的乾陵可能未遭盗掘。
  而有资料记载,唐高宗临死之前,曾遗言要将他生前珍爱的书籍和字帖埋进墓内,而其中很可能就有人们十分关注的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行书帖《兰亭集序》真迹。
  近年来,有关是否发掘乾陵的争议时起时落,也不知何年何月科学技术才能发展到可以使深埋地下的文物出土后能完好保存,使一千三百多年前,承载着初唐盛迹,“不异人间”的地下宫殿能重见天日,再现于世。
  遗存至今的乾陵地面设置,主要是从朱雀门外的那一对土阙起,自南向北,沿司马道东西两侧依次排列的众多的石刻:有象征帝王陵墓的标志和装饰的华表一对;有展示贤君盛世,瑞兽祥禽的翼马、朱雀各一对;有配有鞍、镫马饰,供皇帝骑乘的石马五对;有戴冠着袍,系带握剑,侍卫皇帝的值阁将军石人像十对。还有颂扬皇帝的石碑两通:西边为《述圣记碑》,碑高6.3米,宽1.86米,由七块巨石组成,取日、月、金、木、水、火、土“七曜”之意,碑文为武则天亲自撰写,唐中宗李显所书,洋洋洒洒八千余字,字字“填以金屑”,歌颂高宗的文治武功。东边有高7.53米,宽2.1米,厚1.49米,重约百吨的整块巨石雕凿而成的《无字碑》。此碑为何无字?有说是武则天为表示自己“功高德大”,难以用文字表达,或难以直言,留予后人评说,故立碑无字;也有人说或与佛教崇尚虚无有关,因武则天自称“朕爰(读yuán援)自幼龄,归心彼岸”,她14岁入宫为太宗才人,后入感业寺为尼皈依佛门,而佛教禅宗主张“佛向性中求,莫向性外求”,正合无字碑之意。但随着岁月变迁,自宋代至明代,一些到此一游的名人雅士们留在石碑上的题刻竟达42段之多。面对此景,郭沫若曾有诗感叹:“没字碑头镌字满,谁人能识古坤元。”
  另外还有参加唐高宗葬礼的边疆少数民族首领和西亚诸国特使石像六十一尊;有守护在朱雀门外的石狮一对。
  乾陵陵园周边约40公里范围内,有17座陪葬墓,现已发掘的有永泰公主墓、章怀太子墓、懿德太子墓、薛元超墓、李瑾行墓等。这些墓葬虽曾遭盗掘,但仍然遗存有不少精美的壁画和珍贵的文物。如永泰公主墓中虽发现盗洞并留下盗墓贼的一具骨架,但仍然清理出陶俑、三彩俑、木俑、陶瓷器以及金、铜、铁、锡、玉器共达1354件。唐代经济的繁荣,生活的富足,皇室的奢侈,可以想见。
  龙首原上大明宫 大唐中枢三百年
  唐大明宫是举世闻名的唐长安城中“三大内”(太极宫、大明宫、兴庆宫)建筑群中规模最宏大、建筑最雄伟、名声最显赫、经历最辉煌、气势最壮丽的一座盛唐宫阙。是具有极高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唐代文化的重要载体。唐大明宫遗址是1961年国务院首批公布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明宫遗址保护是国际古遗址理事会确定的具有世界意义的重大遗址保护工程。
  大明宫始建于大唐定都长安十六年之际。据史料记载,公元626年(唐高祖武德九年)“玄武门兵变”,李世民杀兄太子建成和齐王元吉后,高祖李渊让皇位给他,是为太宗,他尊高祖为太上皇。“太宗贞观八年七月,上屡请上皇避暑九成宫,上皇以隋文帝终于彼,恶之。冬十月,营大明宫,以为上皇清暑之所。”是说唐大明宫是太宗李世民即位8年后,为表孝心,准备给年事已高的太上皇夏天避暑居住,由文武百官奉献钱财,力助劳役,而在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十月动工,为其父李渊修建的“夏宫”。但遗憾的是,宫室尚未建成,年届七旬的太上皇李渊就在第二年的五月病逝在大安宫。大明宫的营建工程也就此暂时告停。
  十一年后,到了贞观二十年(公元646年),即玄奘法师沿丝绸之路去天竺取经归来的次年,唐太宗已在位二十年时,大明宫的营造又得以继续。因大明宫地居“三大内”之北,时称“北阙”。当年十月,“北阙”完工,成为太宗晚年在长安的朝寝之所。他曾在《帝京篇》称:“秦川雄帝宅,函谷壮皇居。绮殿千寻起,离宫百雉余。连甍遥接汉,飞观迥凌虚。云日隐层阙,风烟出绮疏。”
  又过了十六年,大明宫再次进行大规模营建,时在高宗李治“龙朔二年(公元662年),高宗染风痹,恶太极宫卑下,故就修大明宫!”。当时为继续营建此宫,曾征收关内诸道十五州的钱财,连在京官员也减俸禄一月以助修建。在李华所著《含元殿赋》中称:建大明宫选梁柱时“择一干于千木”,伐江南林木时“操斧斤者万人”,往长安运木材时“朝泛江汉,夕出渭河”,建造宫殿楼阁时“拥栋为山,”真是大兴土木,盛况空前。
  而殿基高过四丈的含元殿“左翔鸾而右栖凤,翘两阙而为翼,环阿阁以周墀,象龙行之曲直,”极为雄伟,极为壮观。经过这次大规模营建,大明宫基本建成,并改称蓬莱宫(公元670年又改称含元宫,公元701年再改称大明宫)。龙朔三年(公元663年)四月二十二日,高宗由太极宫迁入蓬莱宫朝寝。六月一日,皇后武则天生李旦(睿宗)于蓬莱宫太液池之南的含凉殿。
  此后大明宫还有多次营建和修葺,如玄宗李隆基开元元年(公元713年)修缮大明宫,次年六月竣工后即迁入大明宫朝寝。德宗李适贞元三年(公元787年)“初作元英门观于大明宫北垣”,贞元十四年(798年)造会庆亭于麟德殿前。宪宗李纯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元和十三年(公元818年)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又曾先后三次增修大明宫,“置元化门晨辉楼”、“新作永安殿及宝庆殿”、“起承晖殿”,浚太液池,并在池周建造回廊四百间,使殿廊相连,红栏绿水,雅趣盎然,风光无限。太液池中垒有蓬莱山,池水中盛植莲花,富产鱼鲜,据称当时皇帝赐宴“皆蓬莱池鱼脍”。
  开通自西汉时期的丝绸之路,在东汉近200年间曾出现几次反复,即史书所称的丝路“三通三绝”,后经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到了唐代,丝绸之路空前繁荣,东西方文化汇聚长安。
  由于从唐高宗时起,除唐玄宗在开元十四年(公元726年)移居兴庆宫外,唐朝21位皇帝中有17位在大明宫听政,在长达234年间,大明宫多是唐代的政令中枢所在。又因其“规模最大、制度完备、皇帝朝寝时间最长”,故被史家视为我国唐代的统治中心和国家象征,是丝绸之路的重要历史见证,是亟待保护的珍贵历史文化遗址。
  唐代贾至《早朝大明宫》诗曰:“银烛朝天紫陌(3)长,禁城春色晓苍苍。”岑参和诗云:“金阙(4)晓钟开万户,玉阶仙仗(5)拥千宫。”王维和诗称:“九天阊阖(6)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读liú流)(7)。”都是对当年雄壮、威严、华贵、宏伟的“千宫之宫”——大明宫盛景的描述。
  唐朝末期,大明宫屡遭兵灾,唐德宗建中四年(公元783年)朱泚,唐僖宗广明一年(公元880年)黄巢,先后在大明宫含元殿称帝,在丹凤门宣布改国号为“大秦”,“大齐”。唐昭宗乾宁三年(公元896年)李茂贞攻长安,昭宗逃亡,大明宫被烧毁。唐昭宗天祐一年(公元904年),昭宗被迫迁都洛阳,毁长安宫室百司,此后大明宫沦为一片废墟。
  大明宫的规模很大,平面略呈梯形,如不计太液池以北的内苑,遗址面积即相当于明清故宫紫禁城面积的3倍。其遗址占地面积约3.2平方公里,原宫墙周长7.6公里,四面有宫门11座,已探明的殿台楼亭等遗址有40余处。
  大明宫建于龙首原上,其中心建筑含元殿、丹凤门与慈恩寺大雁塔及终南山中段主峰南五台(8)正对,从而形成一条龙首连五台的南北轴线。宋人《慈恩雁塔提名序》称:“雁塔南对玉暗雾檐诸峰,东枕曲江,与大明宫丹凤门端若引绳,气象雄伟,甲于天下。
  大明宫的建筑布局,以丹凤门、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和玄武门为南北中轴线,东西两侧分布有官厅、别殿、亭阁、楼观等四五十所。大明宫的南半部为朝政建筑区,丹凤门是大明宫的正南门,因按“天子五门”而建,专供天子出入,故在11座宫门中尤显宏伟、威严、尊贵,诗人王建的《宫词》称:“丹凤楼门把火开,先排法驾出蓬莱。棚前走马人传语,天子南郊一宿回。”(9)
  丹凤门以北的三大殿又构成前、中、后三个空间:其前为“前朝”,以远可眺终南山峦,近可见长安街市的含元殿为主体。含元殿依地形建成三层平台,顶层宫殿与地基落差达15米,被称为“太阶三重”。正殿之南,左有翔鸾阁,右有栖凤阁,高大雄伟、金碧辉煌,是皇帝元日、冬至举行大朝会及接见各国使团之地。含元殿南之丹风门有高大的门楼,面朝含元殿之间有宽阔的广场,是皇帝登基、改元、大赦等盛大庆典的重要场所。其中为“中朝”,以宣政殿为主体,朝廷各重要机构如中书省、殿中内省、御史台、门下省、弘文馆、史馆等均设在其左右,为皇帝早朝和百官办事的行政中心。其后为“内朝”,以紧连后宫的紫宸殿为主体,官员应召入此殿朝见皇帝,称为“入阁”。
  大明宫的北部为生活建筑区,富丽堂皇的宫殿楼阁环绕着风景如画的太液池。以太液池为界又可分为东西两大活动区,东区有蓬莱殿、浴堂殿、绫绮殿等,是皇帝与后妃的活动区。西区以麟德殿、金銮殿和翰林院等为主,是皇帝在内廷引对臣僚、举行宴会和观戏赏乐之处。其中的麟德殿约建于唐高宗麟德年间(公元664—665年),故以“麟德”命名。
  麟德殿,殿基长130米,宽约80米,其上建有前、中、后毗连的三殿,遗址面积约为明清故宫太和殿的3倍。因其地西近大明宫西墙的九仙门,便于大臣出入,故“凡蕃臣外夷来朝,率多设宴于此,至臣下亦多召对于此”。如:武则天长安一年(公元701年)、长安三年(公元703年)曾在此殿先后两次宴见日本遣唐使朝臣粟田真人。开元七年(公元719年)康国、石国曾派使臣向唐求援。开元十年(公元722年)玄宗曾接见黑水靺鞨(读mò hé莫合)(10)入朝朝贡的酋长倪属利稽。天宝十二年(公元753年)日本、新罗、吐蕃等国使节来朝。会昌五年、六年(公元845--846年),武宗曾在此殿会见南诏、契丹、室韦、渤海等少数民族与边境地区朝贡使节,等等。
  唐大明宫湮没于历史烟尘之中历时一千余年后,从20世纪50年代迄今,已对麟德殿、含元殿、三清殿等殿堂和重玄门、玄武门等遗址进行了勘探、发掘。
  按照考古、遗址保护的需要,既不复建任何建筑、完善保护遗址,又要形象地展示其历史风采的宏大的、科学的大明宫遗址区保护工程,自2007年启动以来已取得重大进展,并于2010年10月1日对外开放。随着遗址考古和科学保护工程继续开展,这座与丝绸之路的繁荣有密切关系的盛唐宫阙,将以其博大的华夏文化,宏伟的建筑气势,厚重的人文象征,成为世界文明古都长安的重要支撑,让世人梦回大唐,情怀丝路,仰前人之开创,激后辈之继起。
  丝路开通佛东传 佛祖舍利供法门
  法门寺位于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城北10公里处的法门镇,东距西安市120公里,西距宝鸡市96公里。是反映汉武帝开辟西域交通后,由印度传布到中亚的佛教,通过古丝路向东渐进,佛教得到政府的承认、崇信,进而建塔、建寺以供信众向佛的重要历史、文化遗址。
  法门寺的始建时间,有说是始建于东汉末期公元147—167年(桓帝)至公元168—189年(灵帝)年间,距今有1800多年历史。也有说是始建于北魏时期,约在公元499年前后,其依据之一是在这段时期佛教十分兴盛,如公元452年北魏佛教复兴,公元493年始建龙门石窟,公元505年梁武帝下令崇佛,公元509年北魏明帝讲佛经,西域僧人3000齐聚洛阳。其依据之二是现法门寺内尚存的北魏千佛残碑,应是建塔、建寺后不久树立的。
  相传公元前545年,释迦牟尼佛涅槃,遗体火化后其弟子从骨灰中拣出头顶骨1块、肩胛骨2块、牙齿4枚、中指指骨1节和众多结晶状“舍利”(11),摩揭陀国人和释迦族等八国将佛祖的真身舍利分为八份,各在本土建塔安奉。其中摩揭陀国安奉在菩提伽耶的一份,于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统一印度后,为弘扬佛法,取出分成许多份,派使者分送世界各地建塔供奉,其中有19座塔建立在华夏大地上,法门寺即为其中之一。
  法门寺因置佛指真身舍利而修塔,因修塔而建寺,原名阿育王寺,有“关中塔庙始祖”之称。但中国历史上曾发生过北魏太武帝(公元446年)杀僧人、毁佛寺。北周武帝(公元578年)禁佛、道二教,唐武宗(公元844年)下令毁佛,世宗(公元955年)下诏废寺院灭佛事件,传入中国的佛祖舍利大部分在这些时间被毁,法门寺供奉的佛祖真身舍利能否平安保存并传承于世,是令佛教信众既担心又祈望的大事。
  公元583年(隋文帝开皇三年)阿育王寺改称“成实道场”。
  公元602年(隋文帝仁寿二年)右内史李敏奉旨开塔瞻礼。
  公元625年(唐高祖李渊武德八年)敕建并改名为“法门寺”。
  公元631年(唐太宗贞观五年),继北魏(史料载为“元魏二年”或“大魏二年”,恐有误,因北魏时无此年号)、隋文帝仁寿二年之后,第三次开启塔基礼拜佛祖舍利。后又将阿育王塔(原塔为高土积石的土丘,俗名“圣冢”)改建为四级木塔。
  公元708年(唐中宗景龙二年),改寺名为“圣朝无忧王寺”,题塔名为“大圣真身宝塔”。
  公元768年(唐代宗大历三年)改称阿育王塔为“护国真身宝塔”。
  唐代诸帝(除玄宗、武宗外)笃信佛法,自太宗贞观年间起,朝廷提供大量人力、财力多次对法门寺进行扩建、重修,使寺内殿堂楼阁越来越多,宝塔越来越宏丽,区域越来越广,建筑极为壮观。到高宗显庆年间即已形成有24个院落,占地百余亩的宏大寺院,寺内僧尼也由周魏时的五百多人发展到五千多人,堪称当时“三辅”之地规模最大的皇家寺院。
  唐代200多年间,先后有高宗、武后、中宗、肃宗、德宗、宪宗、懿宗和僖宗八位皇帝迎请佛指舍利至皇宫供奉。如高宗在皇宫中供奉舍利时间就长达三年,武后为舍利造金棺银椁8重,而宪宗甚至将反对迎佛骨上《谏迎佛骨表》的刑部侍郎韩愈贬为潮州剌史,以致他在风雪中过蓝田时吟诗“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朝阳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等等,无不反映出这些皇帝对佛教的笃信与敬佛的虔诚。所以每次迎送都是仪仗引导、御骑护卫、旗幡招展、礼乐震天,皇帝顶礼,信众膜拜,虔敬至极,盛况空前。史称“三十年一开,则岁丰人和”,可平息干戈,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公元874年(唐僖宗乾符一年)正月四日,僖宗李儇作为唐代皇室最后一次送还佛骨时,按照佛教仪轨,将佛指舍利及数千件稀世珍宝一同封入塔下地宫,用唐代密宗曼荼罗结坛供养。
  宋代,北宋太祖反对后周禁佛之策,法门寺再度复兴。
  公元978年(北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寺院扩修,仅“浴室院”“每日沐浴者千人”,其僧众之盛可以想见。宋徽宗曾赐手书“皇帝佛国”山门牌匾。
  金、元两代,虽经战乱,但由于金人、元人皆信佛,故法门寺仍是关中名刹,“藏经碑”中有寺僧抄写大藏经5000卷之记载。金人也刻“诗碑”盛赞其寺塔“三级风檐压鲁地,九盘轮相壮秦川”。
  明、清以后,法门寺逐渐衰落。公元1569年(明穆宗隆庆三年),唐代四级木塔崩塌。公元1579年(明神宗万历七年),地方绅士捐资修塔,历时30年建成八棱十三级砖塔,高47米,极为雄伟壮观。公元1654年(清世祖顺治十一年)农历六月初九,关中大地震,塔体向西南倾斜并出现裂缝。公元1795年(清乾隆三十四年)、公元1884年(清光绪十年)先后进行过修缮。
  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笃信佛教的国民党退休将军朱子桥(12)先生集资修缮法门寺宝塔时,曾发现地宫的石门,因当时华北已经失守,日军节节入侵,他深恐地宫中的宝藏出土后,有可能落入日本侵略军之手,便将甬道封土复原,并对外谎称内有青蛇盘绕,借以掩人耳目,保护地宫宝藏。
  1966年9月,红卫兵以“破四旧”为名闯入法门寺,毁殿堂砸佛像之后,又以搜寻“美蒋特务电台”为由掘地寻宝。当挖到接近地宫夯土层的危急时刻,为保护地宫珍宝,该寺住持良卿法师挺身而出,在大雄宝殿前东侧引火自焚,以血肉之躯,扼制了红卫兵们的恶行,保住了当时距红卫兵脚下仅60厘米的地下宝藏。
  1981年8月24日夜,因年久失修中部出现裂缝的佛塔,又遭雨水侵袭,致使佛塔东北边完全坍塌,只剩下倾斜的西南边残塔,摇摇欲坠,危险万状。
  由于残塔砖墙里全是土坯砌筑,保护半边斜塔非常困难,最后只能决定拆除残塔原址原样重建。
  1987年2月,法门寺佛塔重建工程动工。
  1987年4月3日,清理塔基时,发现了公元873年(唐懿宗咸通十四年)重建的塔下地宫入口。地宫由踏步漫道、平台、隧道、前室、中室、后室六部分组成,全长21.1米,总面积约为31.48平方米。
  4月9日,考古队员小心翼翼地推开地宫第一道石门,门内是用黑色大理石砌筑的一段幽寂的隧道,隧道尽头,竖着两块黑色大理石碑,是唐代最后一次迎送佛骨时留下的记事碑和物账碑。
  移开两块石碑后,出现第二道石门。石门左右两边的门扇上,各雕刻一尊精美的菩萨像。进门后是长方形的前室,室内地面上是一堆又一堆码叠整齐的丝织品。这些丝织品虽历经千余年漫长岁月,但依然华丽如新,五彩斑斓,灿烂夺目,真是难得一见的珍贵文物。在前室尽头,伫立着一座汉白玉石塔,高约80厘米,四面有精美的彩绘浮雕,塔盖、塔刹、塔身、塔座保存完好,后来被称为阿育王塔。
  阿育王塔后是第三道石门,门扇上雕刻着天王力士右手执武器,左手托宝塔,脚下踏小鬼的彩绘浮雕。石门后是中室,中室呈长方形,中央供奉了一个雕刻非常精细的汉白玉灵帐。灵帐后又出现了第四道石门,门扇上各有浮雕彩绘天王立像,门内是后室,略呈方形,面积约1.63平方米,是塔基的中心。这后室的情景更是别有洞天,除发现唐懿宗供养的八重宝函外,其他精美的文物也是琳琅满目,美不胜收,仿若陈列各种稀世珍奇的宝库。
  4月13日,考古队清理后室时,发现室内的土层有些异常,细心挖开表土,露出一个密龛,密龛里埋着一个包裹,包裹里藏着一个沉重的铁函。这个铁函,层层掩藏,倍加珍重,确实用心良苦,令人深思。不知这铁函中还有什么秘密?世人特别关注的佛祖真身舍利不知是否藏在这个铁函里?
  为一探究竟,解开谜团,5月4日,首先清理后室那个沉甸甸的一重套一重的八重宝函。经层层开启,第一重是银边包裹的檀香木函(20厘米见方),香木朽坏,仅存框架;第二重是镏金银宝函,四周图案为威武的四大天王;第三重也是镏金银宝函;第四重亦是镏金银宝函,图案为如来说法;第五重是只纯金盝(读lù禄,通簏)(13);第六重是素银函;第七重是金框宝钿遍镶珍珠,珷玞(读wǔfū武夫,为似玉之美石)石的宝函;第八重是一座纯金方塔,塔上是金筒瓦盖顶,塔顶塑莲花托金珠,四门通透,塔庭银柱上安置有一枚像手指骨一样的东西。大家惊喜万状,以为那是传说中的佛指真身舍利,但其后查明那只是一枚玉石仿制的影骨(14)。
  5月9日,开启在地宫中室发现的汉白玉灵帐,帐内有铁函,函内有丝绸包裹的镏金双凤纹银棺,棺内又见一枚玉石仿制的佛指舍利影骨。
  5月10日,开启了后室密龛里发现的铁函,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大一小两颗水晶珠,以下又依次为被丝绸包裹的镏金四十五尊像银函、银包角檀香木函、镶嵌黄蓝宝石水晶椁、白玉棺等四重宝函。揭开白玉棺棺盖,玉棺里安置的也是一枚佛指舍利。这枚舍利与前两枚形状一样,只是颜色略黄,它会是真身舍利吗?
  5月12日,开启了发现于前室的汉白玉石阿育王塔,塔内单檐铜精舍内,用罗面绢里夹袱包裹的镏金伽陵频迦纹饰棺中再现一枚佛指舍利。
  地宫前、中、后室竟然出现四枚形状相同,并均与有关史料和碑文描述相似的舍利,佛祖真身舍利之谜益发扑朔迷离。
  后经考证、鉴别,确认发现于后室密龛四重宝函中,颜色略黄似骨质,表面稍有裂痕和斑点,并分泌出些许似骨质粉粒状物质的那枚是“灵骨”,是世上仅存的唯一的一枚真正的释迦牟尼佛真身指骨舍利,是佛教世界至高无上的圣物,是映证佛教沿丝绸之路东传,中外文化兼容并蓄,宗教交流极广、极盛的珍贵文物。而其他三枚“影骨”,应是避免“灵骨”损毁特意仿制的。
  “影骨”即“灵骨”之影应,以证实骨之不灭。佛教界认为,影骨与灵骨是“不一不异”的关系,赵朴初先生赞颂说:“影骨非一亦非异,了如一月映三江。”
  发现法门寺唐代地宫,得使深藏地宫之中长达1113年的佛指舍利再现于世;得使辉煌灿烂的唐代文化宝藏,大唐佛教密宗佛舍利供养曼茶罗世界,唐皇室供奉的121(组)金银器,世界上迄今发现的年代最早的13件唐皇室秘色瓷器,古罗马等地的琉璃器,上千件荟萃唐代丝织工艺的丝(金)织物、服饰(其中包括武则天的龙凤绣裙)等稀世珍宝得以面世。这些奇珍异宝数量之多、品类之繁、等级之高、保存之完好均为世所罕见。正是:“国逢盛世瑰宝现,佛祖舍利佑众生。”
  法门寺深藏千年的佛祖真身舍利再现后,许多学者、高僧都在研究是何人、何时自天竺把佛指舍利请回来的?因无确切的史料佐证,至今虽无定论,但有专家认为是“玄奘从印度大菩提寺请得了佛指舍利,带回了中国”。这显然只是个大胆的推断。因为玄奘是在唐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才返回长安,而公元前273—232年,印度阿育王役使鬼神造八万四千释迦牟尼舍利宝塔,华夏得十九,法门寺塔即为其五(初称“圣冢”,后改名“阿育王塔”)。
  其后,南北朝元魏(大魏)二年,岐守拓跋育初启塔基,果见佛指舍利。隋文帝仁寿间(公元601—603年),岐州刺史李敏奏请修复宝塔,第二次开启塔基,出示佛骨。唐太宗贞观五年(公元631年),岐州刺史张亮“奏请望云宫以盖塔基”,太宗许之,第三次开启塔基,拜示佛骨。以上三开塔基,拜见佛骨,表明早在玄奘取经归来前几百年,佛指舍利就已经请到法门寺了。
  法门寺佛塔地宫的发现,是我国考古的一次重大新发现,是世界文化史上的一件幸事。
  2006年5月25日,法门寺遗址作为丝路开通后,佛教东传影响所及的南北朝至清代古遗址,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为了更好地保护法门寺的珍宝,并让更多的人拜谒、瞻仰当今世界上仅存的、唯一的释迦牟尼佛真身指骨舍利,展示佛教文化,传承华夏历史文化,宏扬丝绸之路的开拓精神,法门寺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
  2009年5月9日,历时3年新建的法门寺合十舍利塔落成。塔高达148米,造型如同合十的双手,中间镂空部分是一座传统形式的唐塔。塔下地宫面积广达5000多平方米,较唐法门寺塔地宫大了100多倍,可容纳2000多人瞻仰佛指舍利。室内大厅面积2.4万多平方米,可容2万多人举行宗教、文化活动。
  合十舍利塔前铺设了一条长达1230米、宽108米的佛光大道,一些源于佛教经典题材的景观小品及金色菩萨像竖立在大道两侧。大道两头分别是可容十万人的朝圣广场与山门广场。今日法门寺已成为中华文化之瑰宝,安奉供养和瞻礼佛指舍利的殿堂,宏扬佛教文化的盛地。
  为藏经卷佛舍利 玄奘议建大雁塔
  公元648年(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当后来的唐高宗李治还是太子时,为追念他的母亲文德皇后,在隋朝无漏寺旧址上修建了慈恩寺。该寺占有当时长安城内晋昌坊面积的一半,寺内有十几个院落,1897间房舍,雕梁画栋,庄重华丽,是唐代兴盛时期高官显贵、文人雅士的游览胜地。也是取经回来的玄奘法师翻译佛经和讲经说法之地。
  慈恩寺内的大雁塔,是由玄奘法师倡议,于公元652年(唐高宗永徽三年)在寺内西院建造的。初建时是仿西域佛塔形式,以砖为表,以土为心,不可攀临的实心塔。其主要功能是用以储藏玄奘法师取回的舍利、佛经、佛像等,据《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载:“塔有五级(七级),并相轮(15),霜盘凡高一百八十尺。层层中心皆有舍利,或一千、二千,凡一万余粒。”公元701年至704年间(武则天长安一年至四年),在原址上重建,并增建为十层。
  “雁塔”之得名,缘于佛教故事,说是印度王舍城有互娑窣堵波,译意为雁塔,其得名是因当地有佛寺僧人信奉小乘教,按其戒律可食不见、不闻、不疑,即已杀之“三净肉”,某日有僧人见雁群飞翔时戏言:今日众僧食物尚不充实,宜知今正是大菩萨以身布施之时也!言毕,忽有一雁自天坠落而死,众僧惊悟,以为菩萨显灵,遂深埋大雁,兴建雁塔。
  大雁塔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长安古城标志之一。其北广场建有亚洲最大的音乐喷泉。
  历经沧桑变迁,今存之大雁塔有7层,高64米,平面正方形,立体角锥状。底边边长25米,墙厚11米,一层总面积625平方米,但塔室仅103平方米,即墙体占总面积的84.5%,而室内面积仅占15.5%。为我国传统的楼阁式中空砖塔。塔身磨砖对缝,结构坚固,历经一千三百多年日晒雨淋,依然耸立在砖砌的高台之上,确实气势雄伟,蔚为壮观。
  大雁塔底层四面有砖券拱门,其南门两侧嵌立有唐代著名书法家褚遂良书写的两通石碑。一通是唐太宗李世民为玄奘法师翻译的佛经所作的总序言《大唐三藏圣教序》,另一通是唐高宗李治为《圣教序记》作的记文,都是传世的珍迹。
  唐代的慈恩寺、大雁塔不仅是佛教传习朝拜之所,而且是诗人墨客吟诗作赋之地,如著名诗人岑参与高适等登临时即有诗赞曰“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登临出世界,磴道盘虚空。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四角得白日,七层摩苍穹。下窥指高鸟,俯听闻惊风。连山若波涛,奔凑似朝东。青槐夹驰道,宫馆何玲珑?秋色从西来,苍然满关中。五陵北原上,万古青蒙蒙。净理了可悟,胜因夙所宗。誓将挂冠去,觉道无穷。”
  唐代进士考试在秋季举行,于次年春天发榜,此时长安正是春风浩荡,百花盛开之时,尤其是城东南曲江池一带更是花团锦簇,风光旖旎。
  黄榜高中的新进士,在曲江池得赏琼林宴后,心花怒放,得意洋洋,不但有“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打马游街之兴,而且有去慈恩寺题名刻石以资留念之举,从而留下“雁塔题名”的美好传说。(明代考中的文举人也到慈恩寺题名,武举人到荐福寺题名,均称“雁塔题名”)
  曾留有《长恨歌》《琵琶行》等不朽诗篇的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他27岁(公元799年,唐德宗贞元十五年)进士及第时,就无比兴奋地在大雁塔留下了“慈恩塔下留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的诗句,其得意之情溢于言表。
  比白居易年长6岁的诗人张籍,也有一首《哭孟寂》的诗:“曲江院里提名处,十九人中最少年,今日春光君不见,杏花零落寺门前。”看来“雁塔题名”“曲江提名”均是唐代士子们扬名显身的时尚之举。
  地震开合小雁塔 惊世奇迹留长安
  公元684年(唐睿宗文明元年),唐高宗逝世百日,宗室皇族为给他“献福”,在慈恩寺西北,今西安城南门外建造了献福寺,公元690年(武则天天授元年)改称荐福寺。
  公元707至709年(唐中宗景龙一年至三年)间在寺内建塔,以保存高僧义净于公元671年(唐高宗咸亨二年)去天竺取回的佛经,因此塔比大雁塔略小,故称小雁塔。
  小雁塔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雁塔晨钟”是长安八景之一,其原由是寺内有自武功迁来的一口重达1万公斤金代铜钟,每日清晨,寺僧按律击钟,其声清脆宏亮,激越悠扬,穿透黎明的霜露,振奋百里城乡。前人有诗赞曰:“噌吰(读chēng hóng称宏,形容钟鼓声)初破晓来霜,落月迟迟满大荒,枕上一声残梦醒,千秋胜迹总苍茫。”
  小雁塔是一座正方形底层边长11.38米、高十五层的密檐式砖塔。建自唐朝,历宋、元两代,公元1487年(明宪宗成化二十三年),长安遭遇大地震,“塔自顶至足中裂尺许,明彻如窗牖,行人往往见之。”但到公元1521年(明武宗正德十六年)再遇大地震,“塔一夕如故,若有神比合之者”(见小雁塔底层门楣上,明人王鹤于嘉靖三十年(公元1551年)八月二十九日的题字)。这座似有神力庇佑的佛塔,曾被地震从塔顶到塔底震开一尺多宽的大裂口,不仅没有坍塌,而且在时隔34年后大地震中复合,古人称之为“神合”。
  其后,公元1838年(清道光十八年)钱咏著《履国丛话》记:“西安府南十里有雁塔、(明世宗)嘉靖乙卯地震(公元1555年陕西大地震),塔裂为一,癸亥(公元1563年)复震,塔合无痕。(清圣祖)康熙辛未(公元1691年)塔又裂,辛丑(公元1721年)复合,不知其理。”作为一座砖塔,经六次地震不倒不塌,竟然三裂三合,确实堪称世间奇迹。第四次裂开时间无具体记载,但除塔顶有些损坏,自顶至足有约0.3米宽裂缝之外,其塔身依旧巍然不动。解放后才加固整修,恢复其旧貌。
  一千多年来,这座神奇的古塔先后经历了多次地震而不倒,能够保存至今的原因,有人认为可能是因地壳运动,地面裂缝变化所引起,也有人认为是由于呈半圆形的塔基设计科学、夯土坚实,塔身结构高超、施工严密所致。
  小雁塔现存塔身高43.38米,自下而上,逐层递减,造型庄重秀丽,气势挺拔、苍劲。塔身各层南北有半圆形拱门,底层门楣上刻有蔓草花纹和天人供养图像,雕工精细,线条流畅,既是唐代留下的精美的艺术“遗产”,更是深藏有千年前印度佛经的重要历史遗迹。
  除上述汉唐文物遗迹及汉长安城遗址、张骞墓之外,近年来列入陕西丝路申遗名单的还有:
  草堂寺鸠摩罗什舍利塔:草堂寺兴建于公元855年(唐宣宗大中九年),位于西安市南50多公里的户县草堂营村。鸠摩罗什是龟兹高僧,公元401年(东晋安帝隆安五年)到后秦长安后,偕弟子800人翻译《大品般若经》《金刚经》等佛经74部,384卷,是我国三大佛教译经法师之一。该寺除有“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舍利塔”之外,草堂烟雾也是关中八景之一。
  兴教寺塔:兴教寺坐落在西安市东南20余公里的少陵原畔,是樊川八寺之一。身临寺前,俯视樊川,潏河如带阶前绕,南望终南,千峰竞高如屏立。玄奘法师圆寂后,初葬于白鹿原,公元669年迁葬修寺建塔于此。其后,唐肃宗题塔额“兴教”二字,该寺也随之更名兴教寺。此寺曾多次重修,寺西院名慈恩塔院,多植松、柏、桃、李,有三塔耸立。中间最高一座为玄奘舍利塔,砖砌五级平面正方形,是国内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砖砌木结构型塔。塔底北侧嵌有石刻“唐三藏大遍觉法师塔铭”详述了玄奘生平事迹。底层砖洞内陈列有清代泥塑玄奘像。两侧小塔是玄奘徒弟:东为朝鲜半岛新罗王孙子圆测塔;西为尉迟敬德侄子窥基塔。其北塔亭内陈列有玄奘及两大弟子石刻影像及“玄奘行程图”等唐代佛教遗迹。
  大秦寺:俗称“塔峪寺”,位于西安市西70余公里,周至县城东南约20公里的终南山北麓,是距今1300多年前,大秦国景教(早期基督教聂斯托利派)传入中国后于公元635年(唐贞观九年)间修建的寺院之一。初唐时“法流十道,寺满百城”,盛极一时,今古寺已毁,仅存遗址和世界上唯一的一座历经三次大地震仍威然屹立的景教寺塔,以及记录了景教教旨、仪式及唐代150年间活动情况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原碑现存西安碑林博物馆),是中西文化交流的见证,是珍贵的世界性文化遗产。
  彬县大佛寺石窟:彬县大佛寺,原名应福寺、庆寿寺,位于彬县城西10公里的泾河南岸,建于公元628年(唐太宗贞观二年)至唐文宗年间,历时约200年。大佛窟凿岩而成,平面呈半圆形,径34米、高31米,有石雕佛像三尊。阿弥陀佛依崖趺坐于莲台之上,高24米(有说原高27米),形体高大宏伟,面目慈善祥和。左有观世音菩萨,右有大势至菩萨,像高15.6米,神态恬静,庄严肃穆现在的佛、菩萨面部已经后代重塑。窟壁凿有小佛龛,刻有造像400余尊。大佛窟前造有护楼“明镜台”,高70米,为五层三檐六角攒尖顶式结构,为后来重修的。此外尚有许多小石窟,今存洞窟107个,佛龛254个,内有造像者19个,遗存造像1498尊。
  彬县大佛寺是大唐盛世佛教艺术的象征,是古长安至葱岭以东丝绸古道上遗存的最高的石雕大佛。
  西安大清真寺:俗称清真大寺,坐落在西安市西大街鼓楼之西的化觉巷内,兴建于公元742年(唐玄宗天宝一年),是一座以中国传统建筑艺术形式修建的伊斯兰教寺院。经历代整修,遗存有唐代建寺记事碑、宋代阿拉伯文太阴碑、宋代书法家米芾、明代书法家董其昌所书的维修寺院记事碑等。面积达300平方米的大殿,是1200多年来西安穆斯林的重要宗教活动之地。西安大清真寺是反映外来宗教沿丝路东传,在唐文化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的宽容环境中顺利传播所留下的历史见证。
  (1)曹:北朝北齐画家曹仲达。
  (2)吴:盛唐画圣吴道子。
  (3)紫陌:谓帝京之道路。
  (4)金阙:天子所居之通称。
  (5)仙仗:天子之仪仗。
  (6)阊阖:宫殿的正门。
  (7)冕旒:《礼记·礼器》天子之冕(冠也),朱缘藻十有二旒(为冠前下垂的缀珠)。
  (8)南五台:因山上有清凉、文殊、舍身、灵应、观音五峰而得名。
  (9)为保证天子往来安全,唐代中期在大明宫、兴庆宫、芙蓉园(曲江池)之间建有夹城通道。
  (10)黑水靺鞨:古民族,分布于松花江、牡丹江及黑龙江中下游,后称女真,宋时建金国。
  (11)舍利:梵文音译,意为“身骨”、“灵骨”。
  (12)朱子桥:华北慈善联合会、华洋义赈会会长。
  (13)匣之小者,“皇帝承天受命之宝,纳于小盝”(《宋史舆服志》),“方为筐,圆为簏”(《楚辞九歌》注))。
  (14)影骨:影者影现之意,喻真身舍利是天上之月,而影骨则表水中之月。
  (15)相轮:即轮相,塔顶上之轮盖也,经律中有相轮、金刹、露盘、霜盘等名称。

丝路沧桑/蒋季成著.-西安: 陕西地图出版社, 20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