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异服——丝绸之路出土古代服饰复原研究

科学技术全文图书 科学技术参考书目

多彩毛绦复原研究

作者:范刃




  一、复原对象
  本文的复原对象为新疆克里雅河流域考古发现的毛编绦缀裙残片(编号:96MH1:1,图1)中的基本组织单元——多彩毛绦。原毛编绦缀裙由两种毛绦相间缝缀而成:一种为斜编毛绦,有红色和棕色两种颜色;另一种为斜编与绞编结合制成的多彩毛绦。
  复原研究的重点是对其巧妙的手工编织方法的研究。
  二、考古背景
  1993年~1996年,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法国科学研究中心315研究所合作,对和田地区克里雅河流域进行了连续数年的考古调查和发掘,取得了重要考古成果。考古队在圆沙古城东北和西北发掘墓葬20座,出土的毛织物中有平纹或斜纹,有的以通经断纬法织出彩色几何图案,还有一些手编毛绦。1本文进行复原研究的毛绦就是其中之一。
  与该毛绦相似的毛织物还出现在且末扎滚鲁克的墓葬中,例如,扎滚鲁克三号墓地出土的红地毛编织带缀裙,长28厘米,宽92厘米(图2),也是由同样的斜编与绞编结合制成的毛绦横向缝缀而成,其纹样为红色菱格纹、水波纹。2本文所研究的毛绦所在墓葬风格及出土织物都与扎滚鲁克二期文化相似,3扎滚鲁克二期文化年代判定为春秋—西汉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8年),3据此初步判断该毛绦所在年代也为春秋—西汉时期。
  三、复原方法
  对该毛绦所进行的复原研究中,以手工编织方法为重点,材料选择尽量接近相关图片和文字等研究资料。
  1、材料选择
  编织毛绦所用的毛线需要红、棕、黄、深蓝四种颜色(颜色的确定主要依靠视觉上判断,尽量接近照片所示),毛线是市场上常见的工业生产的毛线(此种毛线加捻过于整齐,视觉上比原物柔软),原物材料上为纯羊毛,复原物材料上红色、黄色毛线为纯羊毛毛线,为追求颜色接近,棕色、深蓝色毛线为混纺毛线。所选的毛线编织前比较蓬松,编时用力,使其紧凑,编成后,单根毛线线粗约1.8毫米。
  2、编织方法
  毛绦的编织方法如图3所示,采用两组毛线,用绞转的方法进行斜编,然后分段换色,使毛绦的色彩多样化,绦带背后往往留有杂乱的接头。4经过实际编织发现,该编织方法换线灵活,因此,编织时不必使用过长的毛线(实际编织后发现,毛线过长反倒会使编织的速度变慢),随时可以接入新毛线,估计在古代用短毛线编织有一定优越性——可节省纺线的时间。
  另外,为了组合出对称的花纹,在编织方法上有一定的技巧。该毛绦的几何形花纹是由颜色、图案上相对的两根毛绦缝合而成,这两根毛绦的编织方法在起始时不一样,如不注意,就会编织成两根完全一样的毛绦而无法组合成最终的对称图形了。起始方法上的差异在此举例说明,如起始时的两组毛线为红色和黄色毛线,编第一根毛绦时,红线在左,黄线在右,如果先拿起右边的线、即从黄线编起,那么,编织第二根毛绦时,就必须黄线在左,红线在右(注意,是为了同第一根毛绦颜色的安排上相反),编时先拿起左边的线、仍是从黄线编起。也就是说,两根毛绦在色彩上、编织方法上都是相对的而不是完全相同的。
  毛绦原物起头和结尾部分在原残片上因为破损已无法看出,本次复原也没有做研究。原物的反面有大量零乱的毛线接头,且毛绦又是编成后经缝合最终组成裙子,因此毛绦的起头和结尾部分可能不太重要,因为最终可以经缝合将凌乱处全部隐藏在裙的里面而不至于影响外观。
  本次复原另外也编织了红色、棕色斜编毛绦,采用2/2斜编组织,5如图4所示。最后将编成的四根毛绦(一根红色斜编毛绦,一根棕色斜编毛绦,两根斜编与绞编结合制成的多彩毛绦)缝缀成一片。这同时也可以显示毛编绦缀裙残片的基本组织单元。完成后的毛绦如图5所示。经过对毛编绦缀裙残片照片(图1)的仔细观察发现,红色、棕色两根单色毛绦不是缝缀连接、而是在编织时就直接编在一起,可以省略最后的缝缀。但两根多彩毛绦之间以及多彩毛绦和单色毛绦之间是缝缀在一起的。可能因为多彩毛绦编织稍麻烦,不容易和单色毛绦同时编织、边编织边连接。
  四、相关研究
  该多彩毛绦属于手工编织物,手工编织工艺在我国历史悠久,斜编与绞编都是古老的编织技法。在商周时期就已经相当成熟地运用于丝织物的编织中。秦汉时期,编织技法趋于复杂,斜编织物中,盛行表里换层的双层织物,以马王堆出土的千金绦最为著名。而将斜编与绞编相结合的编织物,最早出现于西北地区,本文所复原研究的毛绦就是典型代表。此种编织技法在丝编织物上也有不少应用,一为组,二为漆纚。组带分为单式和复式两种,单式组带如马王堆一号墓编号443-5的黄色组带,长140.5厘米,宽10厘米,经丝分左右两组,各组经丝总数均为60根。编织时,两组经丝一左一右、一上一下互相开合绞转,形成斜方格眼。复式组带的代表为北京大葆台汉墓出土的组带,其残长5厘米,宽约1.2厘米,两组双头丝线,一组13根,一组15根,沿互相垂直的方向进行穿绞编结,格眼呈正八边形,孔径1.3~1.5毫米(图6)。马王堆女尸的束发带亦是相同的组织。直到唐代,这类组织的组带仍保存在日本法隆寺等地。漆纚又称漆纱,汉魏时期一直是制冠的高级材料。由于它亮地显方孔,似丝织的平纹纱,故汉代称它为*(左纟右丽)。经过切片分析,实际上是编结制品,其组织和单式组带完全相同。马王堆曾有完整的漆纱冠出土(图7)。6
  注释:
  1 赵丰:《纺织品考古新发现》,艺纱堂/服饰出版(香港),2002年。
  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事业管理局等:《新疆文物古迹大观》,1999年7月。
  3 同1。
  4 新疆博物馆等:《新疆且末扎滚鲁克一号墓地》,《新疆文物》1998年第四期。
  5 同1。
  6 同1。
  7 赵丰:《中国丝绸通史》,苏州大学出版社,2005,第120—121页。

西域异服—丝绸之路出土古代服饰复原研究/包铭新主编.-上海: 东华大学出版社,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