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异服——丝绸之路出土古代服饰复原研究

科学技术全文图书 科学技术参考书目

尼雅三号墓出土菱格绮贯头衫复原研究

作者:李晓君




  尼雅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南端,是汉晋时期塔里木盆地南缘一处典型的内陆沙漠绿洲型聚落遗址。1931年2月,斯坦因在这里曾发现一枚汉简上有地名“精绝”二字。《汉书·西域传》云:“精绝国,王治精绝城,去长安八千八百二十里。户四百八十,口三千三百六十,胜兵五百人。精绝都尉、左右将、译长各一人。北至都护治所二千七百二十三里,南至戎卢国四日行,地阸狭,西通扜弥四百六十里”。1目前学术界认为:尼雅即《汉书·西域传》中记载的西域36国之一“精绝国”故地。从1901年斯坦因首次探险考察至今,尼雅先后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1995年民丰尼雅1号墓地(编号95MN1)3号墓(M3)出土的菱格绮贯头衫便是其中之一(图1)。
  一、出土背景
  1、文物编号:M3:58。
  2、文物名称:此衣为男尸内衣,形制为高领,套头,窄袖,两侧开衩,无衬里。有学者称之为绢袍,亦有人称其内衣或单衣2,《沙漠王子遗宝》中称“高领菱格绮套衫”,本文称其为“贯头衫”。
  3、出土时间:1995年。
  4、地点:民丰尼雅1号墓地(编号95MN1)3号墓(M3)。此墓为箱式木棺,棺上覆三层毛毯。内葬男女各一人,女尸头端置有黑漆奁盒,左手侧置一木叉,叉上绕一绢裙;男尸右侧上置弓箭、菔、皮带、刀鞘、木叉等物。男女干尸足端随葬有木盆、碗、器座等,木盆内盛有羊腿、梨、葡萄等食物(图2)。3
  5、墓葬年代:1号墓地的出土物中,专家从几件铜镜的编年和式样判断M3应为公元2世纪前半叶之墓葬,即东汉时期。4
  6、周围墓葬情况:95MN1号墓地位于尼雅遗址西北部。佛塔西北3公里。已发掘墓葬16座。分布面积2000平方米。M3位于M8之上,并且墓葬西侧与M8之东北角略有重叠。在M3之上又发现烧沙痕迹及人骨、陶片、锦片和烧成木块的遗存,专家推测应为一个被焚烧过的墓葬。此三座墓几乎是在同一地先后埋葬的,而其他墓葬都没有这种情况,因此可推测此三座墓的主人亲缘关系特别密切。5
  7、墓主人:M3出土覆盖于尸体身上的“王侯合昏千秋万岁宜子孙”锦与M8出土“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及“讨南羌”锦,推测墓主为精绝国王和王后。6
  8、同时出土其他物品:“王侯合昏千秋万岁宜子孙”锦被、男尸面衣“世毋极锦宜二亲传子孙”锦、女尸面衣系茱萸纹锦、方格纹锦袍、锦裤、绣花皮鞋、手套等。此菱格绮套衫为男尸内衣,贴身穿于方格纹锦袍里面(图3)。
  二、实物现状
  1、款式:高领,窄袖,不开襟,两侧开衩。领口有绢带相系,共七根,高领左后开口,两侧各缝绢带两根,领右侧两根,左前内侧缝一根。衣身中间破缝,接袖,腋下部位有拼缝。袖口和下摆两侧开衩处缝红色素绢边。
  2、面料:本色暗花绮,以格子纹,小团纹和对鸟纹构成循环。门幅46厘米,内幅45厘米。整幅内共有12个循环花纹,每个循环3.7厘米。高领和系代用本色暗花绮,袖口和下摆两侧开衩处用红素绢。
  3、尺寸:身长115厘米,袖通长198厘米,领高16厘米,下摆宽86厘米。
  4、破损情况:出土时贴身穿著在男尸身上,背部已朽烂,胸前部分较好,左侧较完整,唯衣袖和腋下有缺损,右侧虽朽烂严重,但仍可推测其整体形制。
  5、相关实物:同一墓地八号墓(M8)出土的高领青边黄绢套衫,文物编号M8:50(图4)。此套衫出土时挂于男主人随葬木叉之上,因而保存情况比较好,形制清晰,是此次复原研究的重要参考实物。
  三、原状推定
  1、复原实物虽然有一定破损,但其具体形制可以推定(图5)。
  2、鉴于袍衫背面已朽烂,前面左侧亦朽烂严重,复原基本按照衣身左右对称,前后对称的原则进行(领口除外)。
  3、以M8出土的高领青边黄绢套衫作为参考,亦作为推定袍衫形制的依据。
  4、袍衫的衣领形制较为清晰,高领,缝系带七条,开口在袍衫左侧。
  四、复原步骤
  1、复原原则:此次复原研究以结构复原为主,面料类似,色彩和图案有适当变化。
  2、面料选择:方案1按照出土实物目前的颜色选购面料,分别采用土色绢和暗红色绢,由于市场上很难找到对鸟菱格暗花绮,因此以印花代替暗花纹(图6、7)。方案2推测实物埋于地下之前的色彩效果,采用灰白色菱格绮和大红色绢。
  3、剪裁:出土报告中已给出衣长、通袖长、领高和下摆宽,依据实物图像比例可以推算裁片的具体尺寸(图8)。
  (1)正身:230厘米×34厘米,2片。
  (2)袖:72厘米×39厘米,2片。
  (3)接袖:72厘米×17厘米,2片。
  (4)插片:三角形斜边长=26厘米,4片。
  (5)袖口红色绢边:72厘米×9厘米,2片。
  (6)下摆开衩处红色绢边:49厘米×9厘米,4片。
  (7)领:53厘米×16厘米,1片。
  (8)系带37厘米×3厘米,7片。
  4、缝制:此次复原全部采用手工缝制。由于袍衫无衬里,因此下摆、袖口及高领开口处采用手工撬边。从实物图像来看,衣领和开衩处有一定厚度,笔者推测此处面料为双层。缝制步骤如下:
  (1)正身缝合,即裁片A与B缝合。
  (2)袖与接袖缝合,即裁片C与D缝合。
  (3)缝红色绢边,即D与G缝合。同时,红色绢边做2厘米撬边(图9)。
  (4)缝插片,即F与C缝合。
  (5)缝侧边,即H与AB缝合。侧边为双层,分4片分别缝于下摆两侧开衩处。
  (6)下摆处撬边,撬边宽约2厘米(图10)。
  (7)衣领与系带缝合,即I与H缝合。领采用双层面料,即由53厘米×32厘米的面料对折而成。系带共7条,依结构图所示分别缝于领上(图11)。
  (8)开领口,即在正身中间,剪椭圆型开口。
  (9)上衣领,将衣领缝于领口上。为了保证复原效果,笔者在领口出加了贴边,以使领型更牢固和硬挺。
  (10)缝合正身,从袖口,沿腋下,至两侧开衩处缝合。
  (11)复原完成,进行最后的整理和熨烫。
  5、不足之处:复原方案1在印花时由于技术失误使花纹循环单位大于实际情况,虽有遗憾,但亦有可取之处,即纹样得以更清晰的展现和复原。
  五、相关研究
  1、关于贯头衫
  贯取“贯穿”之意,贯头衫即今人所称之套头衫或套衫。《汉书·地理志》载:“儋耳珠涯郡,民皆服布,如单被穿中央为贯头”颜师古注曰:“著时从头而贯之”。7《后汉书·西南夷列传》载:“永昌太守纯与哀牢夷人约邑豪岁输布贯头衣二领盐一斛以为常赋夷俗安之”。可见,汉代时贯头衣已在西域地区相当流行。
  “贯头衫”一词在《魏书·西域传》中有记载:“其俗:丈夫剪发,戴白皮帽,贯头衫,两厢近下开之,亦有巾帔,缘以织成”。8对其服饰形制和制作方法,史书亦有记载:“其人则缝布二幅,合而头,开中央,以头贯”,9该描述与此次复原实物的情况相符。
  贯头衣非中原传统服式,但在西域乃至中亚各国流行。尼雅1号墓地出土2件实物,山普拉墓出土有2件实物出土,10但与本次复原实物之款式略又不同(图12)。
  2、领口系带的系法
  高领具有防风沙和御寒的功能,这一功能性的重要保证在于系带。此贯头衫有七根系带,其系法值得推敲。笔者将系带编号(图13),推测其系法可分为两个步骤:一为系带①与②、③相系(图14);二为系带④与⑥相系,⑤与⑦相系(图15、16)。
  注释:
  1 (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
  2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95年民丰尼雅遗址1号墓地船棺墓发掘简报》,《新疆文物》,1998年第2期。
  3 摘自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李文瑛老师的讲课内容。
  4 中日共同尼雅遗迹学术考察队编:《中日共同尼雅遗迹学术调查报告书》第二卷,中村印刷株式会社,1999年。
  5 《中日共同尼雅遗迹学术调查报告书》第二卷。
  6 俞伟超:《两代精绝王——尼雅一号墓地主人身份考》《沙漠王子遗宝》,艺纱堂/服饰出版社,2000年。
  7 (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中华书局,2005年。此段文字在《汉书》和《后汉书》中都有记载。
  8 (北齐)魏收:《魏书》,中华书局,1974年。此段在《周书》中亦有记载。
  9 李昉:《太平御览》卷七九〇引《异物志》,中华书局,1960年。
  10 李肖冰:《中国西域民族服饰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年。

西域异服—丝绸之路出土古代服饰复原研究/包铭新主编.-上海: 东华大学出版社,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