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兹古国—遗落的西域故地文明探秘

科学技术全文图书 科学技术参考书目

三、汉代西进路上的古城与烽燧

作者:王功恪,王建林


  (一)柯格拉克古城
  位于轮台县策大雅南约24公里的荒漠盐滩中,古城平面呈现不规则圆形,长约600米。城垣厚约20米,残高1~20米。西南城垣中部延伸至城内,残存的长方形高台基址,长102米,宽55米,残高10米。其中散露大量铁器、石器、陶器残块。南墙垣东头见一豁口,宽约17米,似为城门;城内外和高台的地表散露着陶器、石镰、石刀、石磨、铜器、铁器等文化遗存残块。陶器有手制夹砂红陶、灰陶和彩陶,器形有耳釜、带流罐、单耳罐、杯等炊煮器和盛储器。石镰为弓背、直刃,石刀则为弓背、弓刃,形状和工艺均具断代意义。从高台剖面其文化层显示,古城建造和废弃的时间与乌垒相吻合。
  (二)柯尤克沁古城——汉代轮头国故址
  位于丝绸之路孔道,地处龟兹古国前哨,据近代考古研究发掘证实,具体位置在今天轮台县东南21公里的喀拉塔勒河下游的红柳丛中,城址呈圆角长方形,每边长230米,城垣周长约940米,占地5399平方米,城墙已经颓,残高4~5米,基厚约5米,西南墙存有豁口,似为城门,宽约6米。城中有房屋遗址,占地约4亩,直径20米,站在古建筑废墟上,尚可分清正厅与厢房的位置。一层厚薄不均的红色灰烬覆盖在散乱的土坯堆上,当地维吾尔人称“奎玉克协海尔”,大意是“灰烬城”,为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古城内遗物丰富,主要有磨制的石镰、石磨、石锄、手制夹砂红陶和灰陶质单耳罐、灰陶带流罐、双耳陶罐等陶器以及铁器残块、骨器、铜器等残件,具有鲜明的汉代文化特征。
  据黄文弼考证,柯尤克沁为卓尔库特之外汉代另一座屯田城,可能是汉代轮头城,更早为轮头国王城。西汉太初二年(公元前102年)李广两次伐大宛经过轮头国城“攻数日,屠之”,自此,轮头失其名。
  (三)乌垒古城
  位于轮台县东56公里,野云沟南32公里,库木塔格西部的策大雅乡(据《轮台县地名图志》,1985),维吾尔语称协海尔科台克古城,为树墩城之意。据传说古时此城军士极多,出征时在城门投树墩一棵,以踩断一棵树墩的军士数量为单位计算部队,由此得名。
  当时乌垒城四周分布着几座屯垦军营,向南有大道通渠犁国,向西有大道通校尉城,城堡之间有烽火台传递信息,在史书上称“七连城”。
  策大雅乡喀拉克尔琴村境内有个名叫乌勒方的墩古城遗址(当地人称为“汉人的地方”)。在琼萨依巴格村有地名叫“汉人湖”。
  1928年,黄文弼在离野云沟东12公里的阿克敦古城遗址曾挖出汉朝军民用过的保存粮食的大缸。
  把首任西域都护府设立在地处轮台地区的乌垒只是汉朝向西进击的前奏,当时比轮台耕垦面积大得多,经济实力远比乌垒雄厚的龟兹绿洲基本上为匈奴势力控制,最为当道的龟兹、楼兰均为匈奴胁迫,反汉由来已久,且“皆尝杀汉使者”,因此乌垒成为了汉朝以屯垦积聚实力、北伐与西进的重要基地。
  汉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匈奴发生政变,老单于死后,右贤王勾结老单于阏氏,在她的帮助下篡夺了王位,并大力铲除老单于亲信,这时,处于匈奴西部、按俗应继承单于位的驻守西域兼童仆都尉的左贤王之子日逐王先贤掸,不但不能继位反而处于十分危急的境地,因此他毅然率众归汉。汉命令郑吉率领龟兹、渠犁等地屯垦军士及西域诸国士兵五万人过铁门关迎接先贤掸及其所部,并护送其到京师长安,封先贤掸为归德侯。郑吉也因破东师、降日逐威震西域,并护东师以西北道及南道,被任命为西域都护,立西域都护于轮台以东的乌垒城。匈奴设在西域的“童仆都尉由此废,匈奴日渐弱,不得近西域”(《汉书·西域传》)。自此,“汉之号令班西域矣”(《汉书》卷70《郑吉传》)。
  西域都护府的建立,标志着汉朝中央政府在西域统辖的完全确立,西域地区正式纳入中国版图。郑吉这位具有雄才大略的将领,从屯田尉犁到破东师、降日逐,从就任使者校尉到受封西域都护,在乌垒完成了使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广大西域地区正式归入汉朝版图的壮举。乌垒因此而成为西域的历史名城。
  (四)卓尔库特古城
  汉屯田校尉城,位于轮台县城东南约25公里处,地处克孜尔河西岸,已沦为盐渍荒漠,城址大致呈圆环形,周长约1250米,占地9万平方米,土筑的城垣东部存有向外凸出的高阜建筑,残高约9米。城东南角上有一处十几米高的碉堡残址。城内中部堆筑有高台基址,周长约70米,残高4米。汉代开始筑城时,由于地势低洼,盐碱度太高,大多在城中间起土筑台,以便盖房驻兵。
  西南城垣的豁口为城门,宽约10米,其外100米处有墩台建筑基址,周长40米,残高6米;东北隅的城垣外300米处,亦有土台基址座,周长约60米,残高4米。
  城内建筑遗址上散布着大量的冶炼铜、铁遗物,手制夹砂红陶和灰陶器皿,其中三棱形铁镞、双系灰陶或者釜形器等均系汉代遗物。
  站在城东南角碉堡残址上极目四望,可以看见三面的红柳滩,城东“海子”水光接天,往南一直通往塔里木河,隐约可以看见城西红柳丛中把土地划分为大小均匀四块的又长又直的田埂、沟渠遗迹,规模很大。可能是200O年前校尉城的军垦屯田留下的历史遗迹。
  (五)拉伊苏烽燧(汉乌垒关故址)
  龟兹国城东部的一处关隘遗址,位于轮台县城约20公里的拉伊苏河东岸,此处有很厚的黄土堆积,河床切割很宽且深,最宽处可达400米,是轮台库车的交通要道。
  汉代烽燧平面呈方形,边长6~7米,残高8米,夯筑,层厚2~3厘米。烽燧南残存居住遗迹,地表散露夹砂灰陶残片、残块、剪轮、五铁等有汉代文化特征的遗物。
  附近有唐代烽火台和戍堡遗址及唐代垦区,垦植痕迹比汉代更加清晰,建筑物保存得更完整。有一座戍楼,高约20米,巍然耸立在原野上,在30里外就可以看到。从此地向东西眺望,视野之内戍楼相继。
  据史书记载,唐代在边地军屯,每50顷为一屯,多屯之内的小城堡叫“障”。唐玄宗时屯戍西域的军队,多达数十万人,号称“边屯连云”,足见其气势之宏大。
  (六)黑大叶城
  唐代屯田城,城墙比较高大完整,城内曾经出土唐代古钱、丝履、陶片,离城不远有一处高大熔铁炉旧址,为屯田军士打制兵器和农具之所。
  (七)龟兹它乾城
  因是班超任西域都护时府治所在地而被载入史册,其具体位置至今仍是个谜。有的学者认为它位于渭干河西岸,新和县境的玉奇喀特乡。苏北海认为,它位于距离龟兹王城40公里左右的库车县牙哈乡的塔汗其。
  该处留存一处古城堡残址,仅剩下一城墙角,土坯砌成,残高3米许,宽约6米;在它南面还有一处仓库遗址,圆形,小窖,直径1米左右(古驻军曾在此囤粮)。城堡离龟兹王城不远,便于监督、控制和侦察动静;位于丝绸古道南侧(今317国道南侧),东通乌垒和罗布泊,周围又是粮食重要产地,符合班超所在西域都护府条件。“塔汗其”与“它乾”音很近似,可能为“它乾”音变而得。
  (八)玉奇喀特古城
  位于新和县玉喀特乡西南约1.5公里处。古城由三道土筑墙垣组成,有外城、中城、内城,外城墙已成为农田,其东、南、西部尚保存有低缓的城墙残址,周长6000米;中城墙垣保存较好,基宽约10米,残高2~4米;内城城垣保存完好,坍塌堆积平面呈圆形,城垣残高5米,城垣为土筑结构,内含动物骨、木炭、陶片等遗物。
  分布在龟兹及龟兹古国周边的每一座古城、关隘和烽燧,都有自己生动的、让人瞩目的故事,把这些故事串起来就构成了中原王朝在这片土地上开拓经营和英勇征战的历史,展示了龟兹古国在丝绸之路历史舞台上鲜明高大的形象。

丝绸之路敦煌研究/王功恪,王建林编著.-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