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的西域屯垦开发与社会生活研究

科学技术全文图书 科学技术参考书目

第一章 第二节 西域屯垦与气候、生态变化的关系:一、西域气候条件与屯垦开发

作者:张安福,郭宁
 

 

    第二节 西域屯垦与气候、生态变化的关系
   西域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当地独特的气候、生态状况。而这种气候、生态状况又决定了西域社会经济发展的自然基础和总体方向。有史以来,伴随着全球气候环境的周期性变化,西域气候、生态环境也呈现出了一系列阶段性特征,深刻地影响到西域的经济、社会发展与生产生活方式。作为历代王朝维稳戍边的西域屯垦战略,通过采用先进生产技术、兴修水利等手段有效增加了西域绿洲经济的产出,保障了西域经济和丝路贸易的发展。因此,西域屯垦的兴盛与西域气候、生态的变化紧密相关。汉、唐时期西域气候相对温暖湿润,客观上促进了西域屯垦与经济贸易的发展繁荣。
   一、西域气候条件与屯垦开发
   由西域地区气候与温、湿度变化的历史可知,两汉、隋唐时期是西域气候相对温暖湿润的时期。这两个时期也是中原王朝对西域进行高度管理开发并取得辉煌成就的重要时期。较好的热量条件和相对充足的水资源,无疑是支撑西域经济发展和农业开发的重要保证。
   西域南部的塔里木盆地靠着高山冰雪融水的哺育,形成适于农耕的绿洲环境。早在3000多年前,远古居民就依山傍水,开始走向农业定居生活。例如,在孔雀河下游的罗布泊地区,虽然畜牧业在经济生活中占据主体地位,但原始农业也在不断发展并占有重要地位。对此新疆考古发掘提供了有力佐证。例如,在距今3800多年前的古墓沟墓地中,出土了小麦及木制生产工具。在哈密五堡墓地,先后发现了距今3200年的农作物及食物,包括谷穗、大麦穗以及小米饼等,还有不少木制生产工具。此外,在距今近3000年的扎洪鲁克墓葬,还出土了加工粮食的石磨盘,以及收割农作物的镰刀①。因此,正如《汉书·西域传》所说,处于西域塔里木盆地北缘的绿洲,“地广,饶水草,处温和,田美”②,是比较理想的发展农业生产之地。所以在西汉政府管理开发西域之前,这里就已经有相当规模的农业生产和垦殖活动了。
   西汉时期,西域气候正处于相对温暖湿润阶段,而中原地区也正处于中国传统农业社会发展的第一个繁荣鼎盛时期。西汉王朝的强盛以及统治者的雄才大略、积极开拓进取,西域逐渐被纳入中原王朝的统治管辖之下。西域的屯垦及农业开发活动迅速兴起,规模日益扩大,西域经济迅速发展繁荣,大大加快了西域尤其是塔里木盆地的农业发展。
   唐代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发展的又一个鼎盛时期。唐时期对西域的屯垦开发,顺应社会发展和历史趋势,推动西域社会经济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无论屯垦的规模、形式及地域的分布与此前相比都有显著的扩大,对这一时期西域的政治、经济、军事及生态环境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唐代随着气候趋向温暖和统治者的雄才大略,农业经济迅速发展。由于气候温暖湿润,热量光照充足,使得农作物单产提高和粮食总产量大幅增加。同时,温暖湿润的气候有利于水利建设的发展,特别是对于中高纬度地区的中国北方黄河流域以及西域地区的作用更是明显。西域地区气候干旱少雨,多以牧业为主,经济落后。可是唐代能在西域大量驻军屯田,这是与当时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分不开的。而这种较好的气候条件又使得唐代农耕区不断扩大,农牧分界线向北推移,使唐代经济力量大大增强,社会繁荣稳定。这既直接有利于唐代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也为唐王朝进行西域屯垦开发提供了雄厚的经济支撑和强大后盾。
   唐王朝在逐步统一西域后,长期面对西突厥、吐蕃势力袭扰的严峻形势,不得不长期在西域大规模驻军。为保证军粮供应,“凡军州边防镇守,转运不给,则设屯田,以益军储。”③唐王朝在天山南北大兴屯垦,促进了西域屯垦的大发展和历史进步。
   唐代在西域以安西、北庭都护府为最高行政机关,都护府下设军镇。通过军镇广泛开展军屯。其中,以安西都护府所辖的龟兹、于阗、疏勒和碎叶四镇最为著名,在历史上被称作“安西四镇”。而龟兹排在安西四镇之首,安西都护府驻地曾设在龟兹,当时四镇共有驻军3万人④。在和平时期,这3万将士有组织地进行屯田和放牧。唐朝对屯田的管理非常严密,按照唐朝政府对屯垦的相关规定,每5000亩设一屯。四镇中,龟兹驻兵屯田的面积最大,有“安西二十屯”之说。按照每屯5000亩计算,唐朝在龟兹一地屯垦土地面积即达10万亩左右,形成了当时西域最大的屯垦地域。唐代于阗(今和田),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南沿,是丝绸之路南道上的重镇。唐朝以此为基地进行屯垦。此外,作为丝绸之路中道和南道会合之地的疏勒镇,驻守着3000名唐朝士兵,屯田面积也在3万亩以上。而他们屯戍的营地在历史上称作“疏勒七屯”。此外,北庭都护府统领的瀚海军有1.2万人,天山军5000人,其屯田的面积也应当不在少数⑤。唐代在西域的长期屯垦,不仅大大减轻了唐中央政府大量的军费开支,并且显著增加了西域的耕地面积。同时,通过屯垦更加充分高效地优化配置利用当地的水土光热资源,有效维护和扩大了西域的绿洲面积,使龟兹、疏勒、于阗所在的今库车、喀什、和田等地成为南疆地区的主要绿洲。此外,唐代还在北庭、柳中、伊吾等地广泛开屯。其屯垦规模、范围以及管理组织等都大大超越了前代,达到了历史上西域屯垦开发的新高峰。而且随着屯垦的迅速发展,民屯也开始不断涌现,推动了屯垦事业的历史进步与发展。
   随着唐代西域屯垦的兴盛,中原地区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大量传入西域,推动了西域绿洲农业的迅速发展与长足进步。唐代西域绿洲农业的发展还表现在水利的高效开发与利用以及完善的用水管理制度方面。西域地区气候干燥,历来降水量不多,农作物主要靠水利灌溉生长。因此在西域水利的开发利用与用水管理制度的建立至关重要。以南疆的吐鲁番地区为例,早在高昌郡、高昌国时期这里就已建成了相当完善的水渠网络体系,有严格的用水与分配制度,并设专职人员以司其事,入唐后这套制度进一步得到了继承和发展。以西州为例,其水源皆出自新兴谷口(今胜金口),由此建成了一条长约10余公里的主干渠,而后环绕城郭形成众多支渠,纵横交错。其中见于吐鲁番出土文书的渠名就不下几十个,此外还有地下取水的坎儿井辅助配合。
   因此,唐代西域的气候环境总体上有利于西域的屯垦与开发,极大促进了西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并有效保障了丝绸之路的畅通。
   ① 殷晴:《丝绸之路与西域经济》,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37页。
   ② 《汉书》卷九十六上,西域上。
   ③ 《唐六典》卷第七。
   ④ 苏北海:《西域历史地理》,新疆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83页。
   ⑤ 《旧唐书》卷四十,地理三。

 

  唐代的西域屯垦开发与社会生活研究/张安福,郭宁等著.—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