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的西域屯垦开发与社会生活研究

科学技术全文图书 科学技术参考书目

第一章 第三节 唐代西域行政沿革与经营管理:一、唐代西域的行政沿革

作者:张安福,郭宁
 

 

    第三节 唐代西域行政沿革与经营管理
   位于亚欧大陆中心的西域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交融发展之地。自从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立了第一个最高行政管理机构——西域都护府,西域地区便被长期纳入中原王朝的有效管辖之下。特别是汉、唐等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对西域的政治、经济等管理经营,大大促进了西域经济的发展、贸易的繁荣、文化的兴盛。
   一、唐代西域的行政沿革
   从历史角度看,西域始终是诸多民族聚居之地,但生活在西域的游牧民族在唐代以前从未形成统一的强大割据政权,因此这里长期成为周边强大势力的争夺对象。一旦强族(部落)崛兴,威慑四邻,西域诸国(部落)臣服。然而为时不久,又被另一强族取代,这种纷争之势时常袭扰西域诸国。因此,西域常常处于外部势力的争夺与自身城邦诸国的统治之下。直到西汉王朝在西域设立第一个西域都护府,这种局面才有所改观。西域都护府的有效管理有力促进了西域的发展繁荣与丝绸之路贸易的兴盛。同时,西域都护府的建立,也标志着西域诸地自此成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唐代近三百年间,西域地区主要经历了突厥、唐、吐蕃三个统治时期。其中,唐王朝的统治时期最长,并沿袭了汉代在西域设立都护府以及驻军屯田的传统。而且其规模、成就远远超越了前代。
   (一)突厥统治西域时期
   隋末唐初,在中国北方草原上,突厥汗国迅速强大,疆域空前扩大,“其地东自辽海以西,西至西海万里,南自沙漠以北,北至北海五六千里,皆属焉。”①西域也被纳入其统治之下,并深受其政治、经济、文化影响。突厥是游牧民族,畜牧业是突厥社会的主要经济部门。这也与西域北部等地区的游牧经济相适应。
   突厥对西域的统治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室点密、达头可汗统治时期。这时西突厥还没有正式从突厥汗国中独立出来,西域地区名义上仍然属于东突厥的大可汗管辖。第二阶段是东突厥处罗可汗在位时期。这时西域地区从东至西分别由铁勒、阿波系突厥和室点密系突厥几个政权统治。其中阿波系突厥最为强大,因此射匮可汗名义上仍然尊奉处罗可汗为主,西域城郭诸国也大多臣服于处罗可汗。第三阶段为西突厥汗国统治西域时期。在这一时期,射匮可汗将阿波系东突厥实力赶出了西域,并征服了铁勒政权,建立了囊括西域的西突厥汗国。唐初,西突厥占有西域,史载其疆域“东至金山,西至海,自玉门以西诸国皆役属之”②,可见西域绝大部分地区在其统治之下。
   突厥以游牧为业,制度简朴。加之西域地区土著政权众多,情况复杂。因此,突厥在强大的武力威慑下,对西域地区采取了保留西域诸国的土著政权,使其“称臣纳贡”的松散统治方式。如西突厥对西域诸国实行间接监管统治和征收赋税。史载“西域诸国王悉授颉利发,并遣吐屯一人监统之,督其征赋。”③西突厥派往各地的吐屯,相当于汉代匈奴派驻西域的僮仆都尉,他们监督各绿洲城国的行政事务,并“督其征赋”,严酷盘剥榨取西域绿洲各地的财富物资,例如疏勒国“土多稻、粟、麻、麦、铜、铁、锡、雌黄、锦、绵,每岁常供送于突厥。”④除此之外,突厥政权有时还直接任命突厥官员为西域诸国的国王,进行直接统治。或者派遣突厥官员对部分国家进行“摄领”统治。另外,突厥还通过政治联姻来对西域诸国施加影响和增强联系。如《隋书·高昌传》载:“开皇十年(590)突厥破其四城,有二千人来归中国。(麴)坚死,子伯雅立。其大母本突厥可汗女,其父死,突厥令依其旧俗,伯雅不从者久之。突厥逼之,不得已而从。”⑤由这段史料我们可以看出,突厥不仅是与高昌政治联姻,而且是按照本民族的婚俗来要求和影响对方的。
   总之,突厥占有西域时间虽然不长,但凭借其强大的武力后盾,对西域实行了必要的统治与管理,而且对西域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等方面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二)唐王朝统治西域时期
   唐初在完成了统一关内的大业后,即开始致力于对边疆地区经略的艰苦历程。首先唐王朝征服了对中原地区威胁最大的漠北东突厥、薛延陀等部落,解除了其对都城长安的严重威胁。此后,唐朝在攻灭东突厥的基础上,开始和西突厥展开争夺西域的斗争。贞观十四年(640)唐派遣大将侯君集等出兵平定高昌麴氏王朝,并于其后在该地设置安西都护府;贞观十六年(642)、贞观二十二年(648)唐朝连败西突厥后,西突厥在强大压力下归附于唐,接着唐军迅即攻取焉耆、龟兹等地。天山南路西域各小国纷纷摆脱西突厥的控制,归附唐朝。自此天山南北、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统一于唐朝政权之下。
   为了有效地对西域实施统治和进行相关管理,唐朝在天山以北西突厥故地设立了6个都督府,分别隶属于昆陵都护府和蒙池都护府;在天山以南及帕米尔以西设立了4个军镇、16个都督府、80州、110县、126军府,由安西都护府管辖。圣历五年(702),武则天撤销昆陵、蒙池两都护府,其所管辖的天山以北地区后归北庭都护府管辖。此外,唐朝在西域还设立了一批重要州县,如伊州(今哈密)、西州(今吐鲁番)、庭州(今吉木萨尔)等,实行与内地一样的郡县管理。唐朝经营西域长达150余年,并且在行政管理、制度建设、大兴屯垦与发展生产等方面取得了卓越成效。为西域经济社会发展,民族交融,东西文化交流以及丝路贸易的兴盛作出了巨大贡献。
   (三)吐蕃统治西域时期
   吐蕃是主要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中国古代游牧民族。在唐代随着中国气候的迅速转暖,吐蕃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国力十分强盛,不断向外扩张。从唐龙朔二年(662)起,吐蕃即开始同唐朝激烈争夺西域,期间西突厥残余势力数次依附吐蕃,致使吐蕃几度攻占安西四镇。此后唐圣历元年(698)唐与吐蕃议和,吐蕃暂时放弃了对西域的争夺。其后数十年间,唐与吐蕃多次爆发战争,不过此时唐王朝正处于鼎盛时期,因此吐蕃败多胜少,其在西域的扩张蚕食相对有限。天宝十四年(755)唐朝发生安史之乱,国力迅速转衰,吐蕃乘虚攻占陇右、河西两道。此后,形势急转而下,吐蕃于唐宝应二年(763)攻陷伊州(今哈密),于唐贞元六年(790)又攻占庭州(今吉木萨尔),不久又接管了西州(今吐鲁番),至此唐北庭都护府治下的三州尽入吐蕃。接着于阗(今和田)、疏勒(今喀什)、龟兹(今库车)诸镇也相继陷于吐蕃,唐安西大都护府辖境亦为吐蕃所占。至此,吐蕃基本占有西域。吐蕃势力进入西域以后,统治西域部分地区达百余年之久。吐蕃参照唐朝统治西域经验,在西域组编军队、设立官职、划地征税等。同时,进行了一系列如征兵、巡逻戍守、赋税征收、借贷、法律、籍账等项制度建设,对西域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产生了重要影响。
   9世纪中叶,吐蕃境内爆发大规模内乱,吐蕃对西域和河西的控制大为削弱。此时,西迁的大批回鹘人入居西域,吐蕃势力遂从西域全面退却,归返青藏高原。而回鹘逐渐成为西域地区的重要力量。大批回鹘人西迁进入西域后,融合西域土著居民,形成后来新疆的主要民族——维吾尔族。唐末以后,西域形成黑汗、于阗李氏王朝、西州回鹘三大地方政权,而且均臣服于当时的中原王朝政权。
   ① 《周书》卷五十下,异域下。
   ②③ 《旧唐书》卷一百九十四下,突厥下。
   ④ 《魏书》卷一百二,西域。
   ⑤ 《隋书》卷八十三,西域。

 

  唐代的西域屯垦开发与社会生活研究/张安福,郭宁等著.—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