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的西域屯垦开发与社会生活研究

科学技术全文图书 科学技术参考书目

第二章 第二节 唐朝的西域屯田:二、西域屯垦的规模和区域分布

作者:张安福,郭宁
 

 

    二、西域屯垦的规模和区域分布
   唐朝以伊州为基地,以庭州、西州为依托,逐步统一西域,大兴屯田,成为继汉代之后的第二个卓有成效的时期。自唐太宗开始在伊州屯田起,随着西域屯垦管理机构的逐步完善,屯垦区域逐步扩大,根据《唐六典》的记载,“安西二十屯,疏勒七屯,焉耆七屯,北庭二十屯,伊吾一屯,天山一屯。”①即,唐朝西域屯田共有56屯,如果按照每屯五千亩算下来,唐朝守军在西域耕种了25万多亩土地,建成了当时西域最大的屯田基地。由此可见,龟兹、疏勒、于阗所在的今库车、喀什、和田成为南疆地区的主要绿洲,出现了大量的粮食基地,很大规模的开垦了荒地,有些屯田开发较好的地区,甚至“积军粮支数十年。”②唐朝对西域的屯田由东向西、先南后北发展,最终形成了东部屯田区、安西四镇屯田区和其他屯田区的三大区域。
   (一)东部屯田区
   东部屯田区是唐朝经营时间最长、屯垦形式多样、屯民数量最多的地域。东部屯田区包括伊州屯田、西州屯田、庭州屯田。
   1.伊州屯田。伊州即今天的哈密地区,是西域的东大门,也是唐朝最早屯田的地区。贞观四年(630),伊吾城主率部归唐后,唐太宗在伊吾(今哈密)置伊州,下辖伊吾、纳职、柔远三县。开元中置伊吾军,“在伊州西北五百里甘露川,管镇兵三千人,马三百匹”③。甘露在伊州所属的蒲类海东北即今天巴里坤县城东北约20公里的大河古城遗址一带。巴里坤属于高山草原盆地,土壤肥沃,地势平坦,水草丰美,是屯田的好地方。东汉就曾在伊吾旧地置宜禾都尉以屯田。《唐六典》载:“伊州一屯”④,即种地五千亩。在大河乡干渠村,有一个唐代伊吾军屯田的古城,城为长方形,大部分已经倒塌,但是仍能从中想象当年的规模。阿斯塔那二二六号墓文书《唐伊吾军上西庭支度使牒为申报应纳北庭粮米事》⑤,记载了伊吾军每年上缴粮食的情况,引文如下:
   1.敕伊吾军[ ]牒上西庭支度使
   2.合军州应纳北庭粮米肆仟硕,叁阡捌佰伍拾叁硕捌斗叁升伍合,军州前后检纳得,肆拾叁硕壹斗陆升伍合,前后欠伍合军州恰后检纳得,不纳。
   3. 壹佰玖拾柒硕纳伊州仓讫。叁阡陆佰肆拾陆硕捌斗叁升伍合纳军仓讫。
   [后缺]
   伊吾军每年要向北庭军仓纳粮四千石,向伊州粮仓缴粮近二百石,足见当年伊州屯田收入是相当可观的。同墓出土的《唐伊吾军典张琼牒为申报斸田斛斗数事》、《唐伊吾军诸烽铺收贮粮食斛斗数文书》也都有关于伊州屯田、交粮及种植相关作物的记载⑥。
   2.西州屯田。西州即今天的吐鲁番地区,古称高昌。东晋咸和二年(327)“前凉张俊置高昌郡,其后后魏有之。”⑦高昌的汉人很多,大多是汉代屯田将士的后裔和汉代以后因避战乱而陆续至此的内地流民子孙。其地“土沃,麦、禾皆再熟。有草名白叠,撷花可织为布”。⑧贞观十四年(640),唐太宗攻灭高昌,设置高昌州,不久改为西州,下辖高昌、柳中、交河、天山、蒲昌五县,并同时设置了统辖西州以西,西达中亚、波斯的安西都护府,进行屯田管理。唐在西州开始了军屯、遣屯多种屯垦共同发展的形式。“岁调千兵”⑨,西州的参与屯田的戍卒数量应该相当可观。“天山军,开元中,置西州城内,管镇兵五千人,马五百匹。”⑩贞观十六年(642),安西都护郭孝恪率两千名屯垦军人击退了西突厥的侵扰。后来,安西都护府迁至龟兹,西州的都护府驻地遂改为西州都督府,屯田的规模未能再扩大。《唐六典》载西州有“天山一屯”,即屯殖五千亩土地。天山军的屯田地点在天山县,即今天的托克逊县城以北,从天山博格达峰下冰川融化的雪水流过达坂城,汇成白杨河,正可以灌溉这片土地。大谷文书3787号除有“天山屯营田五十顷”的字样外,还写有“柳中屯营田三十顷”(11)的记载,可知西州屯田数量当不止《唐六典》所载的仅一屯的数量。
   3.庭州屯田。庭州在今天的吉木萨尔县城北12公里的护堡子村西北,因地处天山之北,称为北庭。贞观十四年(640)唐在臣服的西突厥叶护阿史那贺鲁的可汗浮图城设置了庭州,下辖金满、蒲类和轮台三县。轮台县,“东至州四十二里”(12),为现在乌鲁木齐一带。庭州东接伊州,南连西州,西抵碎叶,北至漠北,是东天山北麓的交通枢纽和战略要地。庭州设立后,唐政府派遣军队在此驻扎屯田,并且迁移西州的汉族农民来此耕种。龙朔三年(663),唐政府任命裴行俭为金山副都护兼庭州刺史,率军收复庭州后,从西州迁移大批汉族农民到庭州屯田,还从关内接收罪人到庭州屯田,“汉户,皆龙朔(661—663)已后”(13)迁徙入屯。由于阿史那贺鲁的叛乱,唐政府加强了对庭州的屯田管理。长安二年(702),唐朝在金山都护府的基础上,设立了北庭大都护府。原濛池、昆陵、金山三都护府的辖区改归北庭大都护府。这样,北庭大都护府管辖天山以北、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地区,庭州发展成为天山北麓的政治、军事和经济重心。庭州有“瀚海军,本烛龙军,长安二年(702)置,三年更名”(14),瀚海军有兵一万二千人,马四千二百匹。他们战时作战,平时生产,在庭州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屯垦。《唐六典》载:北庭“屯田二十屯”(15),根据唐代州镇屯田,一屯即50顷,北庭屯垦数量应该发展到了10万亩。唐在庭州除有大规模的军州屯田外,也有小型的烽铺屯田。阿斯塔那二二六号墓文书《唐北庭诸烽斸田亩数》(16)中有关于北庭烽铺屯田的记载:
   1. 野[ ]
   2. 耶勒守捉界耶勒*(外□里烽)[ ]
   3. 乾坑烽,伍亩[ ]
   4. 白粟叁亩,共刈得*(外□里贰)[ ]
   5. 聖林烽,伍亩,共[ ]
   6. 白粟贰亩[ ]
   广德元年(763)后,西域与内地联系断绝,庭州军民的生活全靠屯田解决。至贞元二年(786)五月,“以伊西北庭节度留后杨袭古为北庭大都护、伊西北庭节度、度支营田、瀚海使等使”(17),营田使的兼任,说明此时的北庭屯田仍在继续。
   (二)安西四镇屯田区(18)
   安西四镇是唐政府继东疆屯田之后开始实施屯垦的地域,也是唐朝守卫西域的军事中心,是对抗吐蕃侵犯和突厥反叛的重要基地。因此,唐代前期,安西四镇虽经多次废立,但屯田却历经多年不辍。
   1.龟兹屯田。龟兹,在今天库车一带,居西域之中,扼中西交通要道,水草丰美,宜农宜牧,从汉至唐,经营西域无不以龟兹为重要基地。贞观二十一年(647)唐平定龟兹,设置龟兹都督府,辖姑墨、乌垒等9州,在较长时间内,龟兹一直是安西都护府的驻地。都护府既是唐在西域的最高军事指挥机关,又是行政事务处理中心。安西大都护府盛时辖16个都督府、80个州、110个县、126个军府,自波斯以东,阳关、玉门关以西,皆置于大都护府统辖之下。
   唐朝最初对龟兹屯田重视程度不够,驻守军队不多,但经历了四镇的失得之后,唐政府认识到大量驻军对稳定龟兹的重要性。长寿元年(692)王孝杰破吐蕃后,又重新设置四镇之地,并以三万兵力戍守,其中龟兹驻军一万一千人。驻守龟兹的军队积极进行屯田,以满足粮食供应。张孝嵩任安西大都护时,“在安西劝田训士,府库盈饶”(19)。《唐六典》载:“安西二十屯”(20),即营地面积约为10万亩,成为唐在西域最大的屯田地域。除了军屯外,龟兹地区还有大量民屯,伯D.A131号文书是一书信稿,第6行记有“因屯家人归次,附状不宣”语(21),显然,这里的“屯家”意指屯田之家,即屯田户,由汉人充任。由此可见,在唐朝龟兹地区从事屯田的劳动者,除士卒和征发的民丁外,还有专门的“屯家”。这些“屯家”中有些可能是来自内地的刑徒及其家口。《唐大诏令集》中《减抵罪人决杖法诏》云:“自今以后,抵罪人合决敕杖者,并宜从宽决杖六十,一房家口,移隶碛西。”(22)这些移隶碛西的刑徒及其家口必然由当地官府直接管理,成为屯田的劳动者,故称“屯家”。当然,他们也并非终生在屯田上劳作,一旦刑期满,即可回归故里。文书所言“屯家人归次”,即是此意。龟兹先后作为安西都护府和大都护府的治所,其屯田对于稳定西域政治形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安史之乱后,大批唐军内调平叛,吐蕃趁势攻占河西陇右,切断西域与内地的联系。孤悬塞外的四镇留守郭昕仍然率领屯田军民共同御敌,龟兹屯田继续坚持了近半个世纪(23)。
   2.疏勒屯田。疏勒,即今喀什东北大约30公里的汗诺依古城遗址,从贞观二十二年(648)唐设置都督府进行屯田。咸亨四年(673),唐军重新设置疏勒都督府,府下设置15州。喀什噶尔河水源充沛,成为唐军屯田灌溉的重要来源,安西大都护郭元振率军曾“屯疏勒水上”(24),《唐六典》载“疏勒七屯”(25),栽种面积约为三万五千亩,如果是按照每个士兵屯田十亩计算,疏勒的屯军约为三千五百人。疏勒屯田的区域在今喀什周围,《唐六典》所载的七屯屯田地域,大概在今天的汉诺伊古城、疏勒县羊达曼、巴尔楚克等地。
   3.于阗屯田。唐太宗贞观年间,于阗王归附。贞观二十二年(648)设于阗镇,驻军屯戍。唐高宗显庆三年(658),于阗成为唐安西四镇之一,是丝绸之路南道最重要的军政中心。由于弓月、疏勒叛军和吐蕃军多次进攻于阗,唐高宗上元元年(674),唐在于阗设毗沙都督府,设立玉河军、箫乡军,于阗驻军和疏勒一样,大约有四千人。于阗镇下增置有坎城、兰城、胡弩、固城、吉良等五个二级镇,在于阗镇内诸州,还设置了州级军镇,如六城质逻州的杰谢镇,还有安夫镇,实为三级军镇。这些军镇在和田绿洲开荒种地,兴修水利。《大唐西域记》卷十二记载,于阗“城东南百余里,有大河西北流,国人利之,以用溉田。”(26)黄文弼曾推论这一带地区“当原为汉代屯田区,至唐代仍在此地垦殖”(27)。遗憾的是,对于于阗屯田的数量目前还未见记载,不过于阗处于抵御吐蕃进攻的战略前沿,并进行了层层军镇建置,又地域悬远,运粮困难,大量屯田是必须的。
   4.焉耆屯田。焉耆,在今天的焉耆县城附近,这里地处焉耆盆地中部、天山南麓,依山傍水,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适于农牧。贞观十八年(644)唐太宗平定焉耆并于贞观二十二年(648)置焉耆都督府,设立军镇,驻重兵,兴屯田。到唐玄宗时,焉耆的屯田规模达到顶点,屯军增加到四千人左右,屯垦面积达到七屯,即约为三万五千亩。因此,焉耆屯田规模远超伊州和西州。新中国成立后,著名的考古学家黄文弼曾考察了唐代的屯田遗址焉耆“唐王城”,在焉耆西20多公里的锡克沁西北3公里处。城墙为夯土结构,高约5米,周长约450米。在这座遗址中出土的有屯田军士使用的铁犁、铁镰、铁斧、刀鞘及陶器等用具,还有很大的石碾数方。与陶器同时出土的还有谷物、小麦、谷子、胡麻和极细的麦粉等(28)。由此可以看出,当时焉耆的屯垦活动是很活跃的。
   5.碎叶屯田。碎叶,在今天的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一带,楚河南岸,地处古代丝绸之路中西要道,当丝绸之路北道,位居要冲,交通四方,《大唐西域记》中称其为素叶水城,这里“诸国商胡杂居”、“土宜糜、麦、蒲萄”(29)。显庆三年(658),唐军灭西突厥后在碎叶设濛池都护府,以阿史那步真为都护,管辖今天中亚北部地区。此后反叛,调露元年(679),唐庭命裴行俭率军万余人,平定叛乱,收复碎叶,留王方翼筑碎叶城。唐设安西大都护府后,碎叶为“安西四镇”之一。镇守使官阶三品,与都护平级,初期的碎叶镇守使皆由安西都护府或金山都护兼领,如王方翼、杜怀宝等皆自兼镇守使,后始设为专职官员。碎叶作为唐朝西部边陲的军事重镇,设“保大军,屯碎叶城”(30),根据唐制万人以上置营田副使一人,经营屯田,碎叶屯田盛时应有屯田屯军一万多人,屯田当在十万亩左右。20世纪50年代,前苏联的考古工作者曾在托克马克西南8公里的别克别西姆发现一座唐代的屯田城堡,总面积约为35公顷,城墙四周均有作战用的城堡,西南角还有一座城寨的残迹,在这里发现了唐代的钱币、瓷器和莲花纹瓦,这都是唐朝在碎叶屯田的见证。在新获出土吐鲁番文书《唐天宝十载(751)七月交河郡长行坊牒为补充缺人事》(31)中去碎叶戍守上烽的文书:
   (前缺)
   1. 礌石 馆[ ]
   2. 牒:献芝共张秀环同捉[ ]
   3. 天威健儿赴碎叶,准[ ]
   4. 徭役一切并令放免,献芝[ ]
   5. 馆即阙人,伏望准格勒[ ]
   6. 天宝十载七月[ ]
   (后略)
   从文书中可以看出,唐代西域有大量的健儿赴碎叶屯田。健儿与唐初的府兵在西域戍守制度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健儿可以携带眷属到屯戍区进行生产和生活,对于稳定在碎叶地区的屯田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三)其他区域屯田
   1.轮台屯田。轮台县,“东至(庭)州四十二里”(32),为现在乌鲁木齐一带。赵予征先生认为“轮台县治一定设在天山谷口的乌拉泊无疑”(33)。乌拉泊古城遗址坐落在乌鲁木齐市区南郊10公里处,古城略呈方形,南北长550米,东西宽480米,周长2公里,城墙为土夯墙,现残留最高处7米多。四个城角处尚存方形角楼遗址,每面城墙都分布有凸出墙身的马面,城墙中部有瓮城门,表明了这座古城当年的军事地位。长安二年(702),唐政府在庭州设置北庭都护府,设天山军、伊吾军、静塞军、金牙军等,静塞军驻轮台,有士卒千余人。按照唐政府规定“镇戍地可耕者,人给十亩以供粮”(34)的标准,轮台屯田有万亩之上,根据“轮台、伊吾屯田,禾菽相望”(35)的记载,可知轮台地区的屯田效果。唐代诗人岑参写道:“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军屯在轮台北”,(36)则真实记载了唐代屯田士卒在轮台屯田的情景。
   2.清海屯田。清海,今天的石河子市附近,位于玛纳斯河冲积平原西部,是贯穿北疆东西的交通要冲,气候温和,土壤肥沃,易于灌溉,是屯垦的优良场所。
   清海军在庭州“西七百里”(37),本为清海镇,天宝中置军。武则天为了保护从庭州、轮台到弓月、碎叶的交通线路,供给往来官兵和商旅的食宿,于长安二年(702)开始派军在清海镇守和屯田。到玄宗时期清海屯田面积大增,于是,将镇城驻军改为清海军,“清海军,在(庭)州西七百里,旧名镇城镇,天宝中改为清海军。”(38)唐政府规定:“大军万人,小军千人”,清海军属新建小军,只有兵员千余人,按照唐朝西域驻军“人给十亩以供粮”的标准,清海驻军屯垦应该有耕地一万多亩。到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唐政府将清海军城升格为清海县,直到贞元六年(790)因吐蕃攻占北疆,清海军的屯田才衰落下去。
   3.乌垒屯田。乌垒,在现在轮台县东策云乡,是唐代安西都护府所属乌垒州的治所。显庆三年(658),唐政府平定龟兹的叛乱后,开始派兵在乌垒屯田戍守。唐玄宗时期,乌垒屯军增加到千人以上,开垦土地一万多亩。至今,轮台县城附近的黑大叶城,就是一座唐代屯田城,城内曾出土唐代钱币、陶片等,距城不远,还有一座高大的熔铁炉遗址,旁边堆积有不少的铁渣和炭灰,曾经是唐军打制兵器和农具的冶铁坊。轮台县西南的拉伊苏,当年也是唐军的屯田区。至今仍然是田埂纵横、沟渠密布、戍楼相望。
   综上,可以大体勾画出唐代西域的十一大垦区的屯垦分布图。
   唐朝对西域的屯田有效保障了唐代中央政权对西域的管理和控制,稳定了唐朝对西域的行政管理,使唐朝疆土空前扩大,奠定了大唐王朝的历史地位。
   ① 《唐六典》卷第七,尚书工部。
   ② 《资治通鉴》卷二百七。
   ③ 《旧唐书》卷四十,地理三。
   ④ 《唐六典》卷第七,尚书工部。
   ⑤⑥ 《吐鲁番出土文书》(肆),图文对照本。
   ⑦ 《通典》卷第一百七十四,州郡四。
   ⑧ 《新唐书》卷二百二十一上,西域上。
   ⑨ 《新唐书》卷二百二十一上,西域上。
   ⑩ 《旧唐书》卷四十,地理三。
   (11) [日]小田义久:《大谷文书の研究》,图版二,第81页;小田义久:《大谷文书集成》(叁),图版十九,第223页。
   (12)(13) 《元和郡县图志》卷第四十,陇右道下。
   (14) 《新唐书》卷四十,地理四。
   (15) 《唐六典》卷第七,尚书工部。
   (16) 《吐鲁番出土文书》(肆),图文对照本。
   (17) 《旧唐书》卷十二,德宗上。
   (18) “安西四镇”的称谓,自安西都护府迁到龟兹后,就已出现。此后,曾三次陷落于吐蕃,四镇三失三复,安西四镇的内涵有所变化。显庆三年(658)最初设置的四镇为研究对象,即龟兹、于阗、焉耆、疏勒四镇。调露元年(679),在唐安抚大使裴行俭平定匐延都督阿史那都支等人的反叛后,又重置四镇,由副大使安西都护王方翼在碎叶水旁的碎叶镇城以代焉耆,故从此时起,安西四镇是碎叶、龟兹、于阗、疏勒。本书论及安西四镇则总述之,即安西四镇包括碎叶、龟兹、于阗、疏勒、焉耆。
   (19) 《新唐书》卷一百三十三,郭虔瓘传。
   (20) 《唐六典》卷第七,尚书工部。
   (21) 童丕等:《库车汉文文书》,中国和平出版社1997年版,第109页。
   (22) 《唐大诏令集》卷八十二,刑法。
   (23) 薛宗正先生认为安西(龟兹)乃陷于元和三年(808),“它的陷落标志着唐朝碛西政治主权终结”,今采此说。见薛宗正:《安西与北庭》,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295页。
   (24) 《新唐书》卷一百二十二,郭元振传。
   (25) 《唐六典》卷第七,尚书工部。
   (26) 季羡林等:《大唐西域记校注》卷第十二,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024页。
   (27) 黄烈编:《黄文弼历史考古论集》,文物出版社1989年版,第251页。
   (28) 黄文弼:《新疆考古发现》,《考古》,1959年第2期。
   (29) 季羡林等:《大唐西域记校注》卷第一,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71页。
   (30) 《新唐书》卷四十,地理四。
   (31) 荣新江、李肖、孟宪实:《新获吐鲁番出土文献》(下),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344页。
   (32) 《元和郡县图志》卷第四十,陇右道下。
   (33) 赵予征:《丝绸之路屯垦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14页。
   (34) 《新唐书》卷五十三,食货三。
   (35) 《新唐书》卷一百四十一下,吐蕃下。
   (36) 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全唐诗》(增订本)卷一九九,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2057页。
   (37) 《新唐书》卷四十,地理四。
   (38) 《元和郡县图志》卷第四十,陇右道。

 

  唐代的西域屯垦开发与社会生活研究/张安福,郭宁等著.—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