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屯垦研究

科学技术全文图书 科学技术参考书目

第一章 西汉时期西域屯田 第一节 西汉初年的形势

作者:赵予征


  公元202年,刘邦和项羽在垓下(今安徽固镇)决战,项羽兵败,在乌江(今安徽和县)自刎,刘邦称帝,建都长安,国号汉,史称西汉或前汉。当时面临的形势是:由于秦末统治集团的横征暴敛,社会动乱,加上战争的破坏,人口锐减,田园荒芜,生产下降,经济凋敝。内部有分裂势力的割据,在北方有匈奴奴隶主政权的侵扰和掠夺。为了巩固政权,从汉高祖起,历经惠帝、吕后、文帝、景帝60多年期间,在经济上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招抚流亡,轻徭薄赋,鼓励发展生产。在政治上,消灭割据势力,平定叛乱,加强中央集权。对匈奴则采取忍让、和亲政策,以换取边境的稳定。
  匈奴,是我国北方一个古老的游牧民族,他们起初在蒙古高原阴山一带。当楚汉相争,逐鹿中原之时,尚处奴隶制发展阶段的匈奴逐渐强盛起来,乘机扩张,拥有“控弦之士三十余万”①,不断向周围民族发动战争。它东灭东胡,占有内兴安岭、辽河上游一带;北败丁零诸部,拓地远至贝加尔湖;西驱大月氏,并统治了西域天山一带和塔里木盆地东北部;而在南面则与西汉北部郡县相接。势力强大,称霸一时。匈奴将这一辽阔广大的地区分为三部:中部由单于(即君主)直接统治,王庭约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一带,东西两部设左右贤王分治。作为一个奴隶主军事政权,匈奴强悍尚武,擅长骑射,野蛮掠夺,“得人以为奴婢”②。西汉临近匈奴的郡县、人口和财物,就成了匈奴掠夺的对象。西汉必须进行正义的抵抗,否则,国家民族的命运,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都是不堪设想的。
  公元前200年,匈奴冒顿单于围攻太原,汉高祖刘邦亲率32万大军前去作战,结果在平城白登山(今山西大同市东北)被匈奴40万骑兵围困长达七天七夜,援绝粮尽,万分危急。幸得陈平献计,以厚赂向冒顿阏氏(即妻子)行贿,求她劝说冒顿网开一面,刘邦才得以逃回长安。
  由于国力不足,无法反击,刘邦不得不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将宗室之女立为公主,嫁给冒顿,每年还要奉送大量财礼,结为兄弟之国,约定互不侵犯,企图以此换取边境的安宁。但匈奴并不因和亲而友好,反而更认为软弱可欺,仍然在西汉边郡大肆掠夺。刘邦去世后,冒顿在公元前192年致信吕后,极尽侮辱,蓄意挑衅,吕后只有忍让。公元前166年,老上单于率14万骑兵攻入朝那、萧关(均在今宁夏固原东南),杀死汉朝都尉,掠夺大批人畜财物,并进至彭阳(今甘肃镇原东南),烧毁汉朝回中宫(在今陕西陇县西北),匈奴的侦察骑兵甚至逼近甘泉宫(在今陕西淳化西北),距长安只200里,大有兵临城下之势。公元前174年,汉文帝派使者赴匈奴修好,老上稽粥单于意甚骄横。其幸臣中行说气势汹汹地对汉使者说:“汉使毋多言,愿汉所输匈奴缯絮米蘖,令其量中,必善美而已……且所给备善则已,不备善而苦恶,则候秋熟,以骑驰蹂乃稼穑也。”③就是说:“把你们的丝绸、粮食和米酒赶快交来,质量要好,数量要多。要不然我派骑兵把你们的庄稼踏个稀烂!”④汉景帝时,公元前144年,匈奴抢劫汉在北方御苑中的军马,汉军吏卒2000多人战死。虽然汉朝自高祖历惠帝、吕后、文帝直到景帝,一直采取和亲政策,但“匈奴数背其约,边境屡被其害”⑤,抢劫边郡,杀虏吏民,给汉朝造成严重威胁,给汉朝边境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汉武帝决策对匈奴进行反击。
  公元前140年,16岁的汉武帝刘彻即位。汉朝经过六七十年的休养生息,经济实力雄厚,国富民强,进入全盛时期。
  针对当时的形势,汉武帝提出:不反击匈奴,“天下不安”⑥。他决心改变对匈奴妥协、忍让及屈辱和亲的被动局面,着手策划军事反击。
  汉武帝对匈奴进行了三次重大战役。
  河南战役:公元前127年(元朔二年),匈奴大举进攻汉朝上谷、渔阳(今北京密云县),这时武帝不受“胡兵东进”的牵制,采取“避实击虚”的战略,组织河南战役。命大将军卫青等率精骑数万,攻取“河南”(指黄河以南,今内蒙古河套一带)。大败盘踞此地的楼烦王和白羊王,收复秦时河南地,并“置朔方、五原郡”⑦。为了巩固与开发这一地区,主父偃上言:“朔方地肥饶,蒙恬筑城以逐匈奴,内省转输戍漕,广中国,灭胡之本也。”⑧武帝从其计。随即“募民徙朔方十万口”⑨,筑城屯田以戍边。
  河西战役:公元前121年(元狩二年),汉骠骑将军霍去病,率精骑万余,两次出陇西,击匈奴右地,大败匈奴军。驻守河西的匈奴浑邪王4万余众降汉。自金城(今兰州)以西至盐泽(罗布淖尔),匈奴从此绝迹。汉在此地先后置武威、酒泉、张掖、敦煌等河西四郡,大举屯田。据《史记·平准书》载:“初置张掖、酒泉,而上郡、朔方、西河、河西开田官,斥塞卒六十万人戍田之。”规模是很大的。此举不仅切断了匈、羌联系,更重要的是开辟了中原通往西域的走廊。
  漠北战役:公元前119年(元狩四年),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率骑兵十万,还组织“私负从马14万匹”随军行动。又以步兵数十万人转运辎重,分道深入漠北,打击匈奴主力。卫青出定襄塞外千余里,与匈奴主力相遇,经过一场恶战,大败匈奴。单于仅率数百骑突围远遁。汉兵追至漠北之寘颜山赵信城。霍去病出代郡塞外二千余里,大败匈奴左贤王,斩获七万余人。经过这一战役,匈奴损失八九万人。“是后,匈奴远遁,而幕南无王庭。汉度河至朔方以西至令居,往往通渠,置田官,吏卒五六万人”⑩,大兴屯田以备边。
  三大战役其意义是深远的:
  一是消灭了匈奴的有生力量,打击了匈奴统治者的嚣张气焰,“匈奴远遁,幕南无王庭”。保障了边境人民的安全。
  二是自河西战役后,打通了中原通西域的走廊。河西走廊的南面是羌人聚居之地,北边为匈奴所控制。匈奴常联络西羌,共同寇边。自设河西四郡以后,切断了匈奴与羌的联系。《后汉书·西域传》载:“初开河西,列置四郡,通道玉门,隔绝胡羌,使南北不得交关。”
  三是大兴屯田,是西汉巩固边疆、保障丝绸之路畅通的重大战略措施之一。收复河南,立即与朔方郡募民十万以屯田。特别是河西和漠北战役后,“初置张掖、酒泉郡,而上郡、朔方、西河、河西开田官,斥塞卒六十万人戍田之”(11)。仅酒泉、张掖以北的居延一带就有田卒18万人(12)。汉武帝大规模地进行屯田,这是一个有远见卓识的措施。它不仅满足了数10万汉军的粮糈供应,保证了边境安全和丝绸之路畅通,而且成为西汉经营西域的前进阵地和后勤供应基地。没有河西四郡的设置,没有河西的屯田,西汉统一西域,“汉之号令班西域”,是不可能实现的。
  河西兴屯田,为以后西域屯田积累了经验,应该说,西域屯田是河西屯田的继续。
  ①班固撰:《汉书·匈奴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②班固撰:《汉书·匈奴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③班固撰:《汉书·匈奴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④班固撰:《汉书·匈奴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⑤班固撰:《汉书·匈奴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⑥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2,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⑦班固撰:《汉书·武帝纪》,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⑧班固撰:《汉书·主父偃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⑨班固撰:《汉书·武帝纪》,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⑩班固撰:《汉书·匈奴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
  (11)班固撰:《汉书·食货志》,中华书局,1975年版。
  (12)司马迁撰:《史记·平准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

丝绸之路屯垦研究/赵予征.-乌鲁木齐: 新疆人民出版社, 2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