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敦煌研究

科学技术全文图书 科学技术参考书目

第六节 建立军事防御体系

作者:刘进宝




  一、河西的汉长城
  自从河西归入汉的版图后,西汉王朝为了保证这个地区的安全和维护丝绸之路的畅通,便修筑了其安全防御线——长城。
  河西长城是随着边防形势的变化在几个不同时期分段修筑而成的。
  令居以西至酒泉:汉筑令居(甘肃永登)以西之边塞,见于《史记·大宛列传》:“而汉始筑令居以西,初置酒泉郡,以通西北国。”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霍去病在河西之战中打败了匈奴,匈奴浑邪王、休屠王降汉,汉始有河西之地。故知令居以西至酒泉长城的修筑是元狩二年以后之事。
  酒泉至玉门间:酒泉至玉门间这段长城,是在赵破奴、王恢破楼兰、姑师以后修筑的。按赵破奴与王恢虏楼兰王、破姑师,事在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而《史记》记酒泉至玉门的长城之修筑,与此事并述,可知酒泉至玉门的长城筑于元封五年。
  敦煌至盐泽间:敦煌至盐泽间这段长城是李广利伐大宛以后修筑的。《史记·大宛列传》云:“汉已伐宛,……而敦煌置酒泉都尉,西至盐水,往往有亭。”这里所说的盐水,即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部之罗布泊(又称蒲昌海)。汉自敦煌至罗布泊所筑长城,是在李广利伐大宛之后。而李广利伐大宛,始于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终于太初四年(公元前101年)。可知,此段长城的修筑,当在天汉年间(公元前100年~公元前97年)或稍后。
  以上只是河西主要的几段长城建筑情况,而整个长城防御线的修筑情况大概是这样的:公元前127年,汉朝收复“河南地”后,置朔方、五原郡,移民垦荒,并将秦时沿黄河的长城加以修整,这是汉武帝第一次大规模地对边防设施的加工;公元前121年,汉收复河西后,便把长城由朔方沿黄河往河西延长至令居。随后,汉朝政府又将长城从令居分段向西延长到玉门,所谓“自酒泉列亭障至玉门矣”。①以后随着匈奴势力的不断向西转移,汉朝也相应地加强了西北边防。公元前101年李广利伐大宛取得胜利后,汉王朝又把长城延伸到了盐泽。《汉书·西域传》曰:“自敦煌西至盐泽,往往起亭。”这就是河西走廊以北东西长达千余公里的边塞防御线——长城。
  二、汉代的烽燧亭障
  长城在汉代又称为“塞”,由每隔五公里左右的小城堡联着,小城堡设有发放警报的“烽台”,称为“亭”或“燧”,这些小城堡按其大小派驻着几十名到一二百名戍卒,由“候长”、“燧长”管理。隔若干个“燧”有一个较大的城,叫做“障”,由“候官”统率。各候官又由都尉统率,都尉住在更大的城堡里,即郡城或县城,以故“亭”、“障”往往连用,代表着长城的防御工事。
  驻在亭障的士兵要密切注视敌情,称为“斥候”,有警要放出信号,称“烽燧”。驻在亭障的戍卒,也要开垦田地,疏通水利。他们保卫着我国古代西北边疆和人民的生产。戍卒是征发农民中的丁壮组成的。汉制:从23~56岁的男子都是丁壮,他们必须先受一年的军事训练,而后还要赴边塞当一年戍卒,叫做“正卒”。边境郡县的正卒,军事训练和戍边都在边郡;内地郡县的正卒服戍边徭役时才来边郡。
  关于汉代的烽燧制度,《汉书·贾谊传》曰:“斥候(候伺)望烽燧不得卧,将吏被介胄而睡。”文颖注云:“边方备胡寇作高土橹(橹为无顶之屋),橹上作桔皋,以薪草置其中,常低之,有寇即火燃举之以相告,曰烽。又多积薪,寇至即燃之以望其烟,曰燧。”张晏注云:“昼举烽,夜燔燧也。”从此可以看出汉代的烽燧情形。
  关于报警的信号,一是烽表,即用红布和白布缝成帆状物。在敌人入侵时,则悬挂在亭障的高竿上,按侵入者的多少、远近而增减数量,一燧挂烽,他燧照传。二是烽烟,即焚薪取烟,亭障上有烟筒,焚薪之烟通过烟筒直上天空,白天易于被远处望见,这是情况紧急时的信号。三是苣火,夜间通报情况用燃苣火取代烽表。这是将点燃的苇束悬上高竿,也按侵入者多少、远近而增减数量。四是积薪,积薪是叠积在亭燧附近的大草垛。无论昼夜,最紧急的警报就是焚烧积薪。
  以上所举四种报警信号,只是就一般情况而言。实际上汉代发放警报信号是有制度规定的,即“烽火品约”。
  总之,汉代的烽燧亭障实际上是军事防御线上设立的军事通讯哨所。自从烽燧制度建立后,由于“汉边郡烽火候望精明,匈奴为边寇者少利,希复犯塞”②。它为保卫河西地区居民的正常生活和丝绸之路上的来往使者、商贾们的安全起着重大作用。
  三、建立邮驿——悬泉置
  悬泉置是以地名名置者。所谓“悬泉”是瀑布的一种名称。悬泉置所在地的悬泉,在今甘肃省敦煌市与瓜州(安西县)之间的龙勒山上,距离两地均约有60余公里。悬泉下泻之水成为小河,名悬泉水,细流约一里许,潜入地下。
  “置”是一种邮驿名称。在古代,步递曰邮,马递曰置。汉武帝设在悬泉附近的邮驿名“悬泉置”,是以马递为主的邮驿。
  悬泉置设立的时间约在汉武帝对西域用兵的过程中。具体地说,是在李广利西伐大宛获胜归来之后。
  李广利第一次伐大宛是在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次年即大败而归。他在屯兵敦煌一带时,为解决饮水问题,发现了悬泉。《汉书·李广利传》载,李广利伐大宛,至半途已死伤惨重,被迫退归。“往来二岁,至敦煌,士不过十一二”。《西凉异物志》:“汉贰师将军李广利西伐大菀(宛),回至此山,兵士众渴乏,广(利)乃以掌拓山,仰天悲誓,以佩剑刺山,飞泉涌出,以济三军。人多皆足,人少不盈。侧出悬崖,故曰悬泉”③。
  李广利第二次伐大宛是在太初三年(公元前102年),次年春,攻破大宛,广利凯旋而归。《西域传·序》:自此“西域震惧,多遣使来贡献;汉使西域者益得职,于是自敦煌西至盐泽(今新疆罗布泊),往往起亭”。从此时开始,自中原通往西域的要道河西走廊日益繁忙起来,为军事和政治服务的正规邮驿开始设立,其中包括了悬泉置的设立。由此可知,悬泉置设立的时间应在太初四年至太始元年(公元前101~公元前96年)之间。
  悬泉置的行政级别相当于县级。在汉代,置不同于一般邮亭,而往往设立于两个相邻的县界上,作为重要的中转邮驿,因之其机构较大,级别较高。东汉应劭曰:“置者,度其远近之间置之也。”④从出土汉简可知,大致是设于县城的邮驿称传舍,设于县界的邮驿称置。两县城之间相距不足百里者,中间不设置。两县城间相距在百里以上者,设置于两县界上。如酒泉郡的玉门西至沙头99里,中不设置;张掖郡的昭武至酒泉郡的表是1.31里,中设祁连置。⑤
  ① 《汉书》卷96《西域传》。
  ② 《汉书》卷94《匈奴传》。
  ③ P.2005《沙洲都督府图经》“悬泉水”条引。
  ④ 《后汉书》卷68《郭符许列传》附《王柔传》注引《风俗通》。
  ⑤ 张传玺:《悬泉置、效谷县、鱼泽障的设与废》,载《张维华纪念文集》,齐鲁书社,1997。

丝绸之路敦煌研究/刘进宝著;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