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造纸

科学技术全文图书 科学技术参考书目

传统造纸原料

作者:薛峰


  在造纸术出现之前,人类所用的书写材料基本分为三类:一种是硬性的书写材料,如中国古人所用的甲骨、金石以及竹制简牍,此类书写材料质地坚硬,但是书写时费工费料。第二种为初加工植物性书写材料,如古埃及人所用的莎草、古希腊人以及罗马人所用的树皮和东亚地区所使用的椰树叶子(也称贝叶)等,这种材质虽然简单易得,书写方便,但是保存性差,易碎易折。第三种材料是深度加工动物性及植物性书写材料,其代表为欧洲所常用的羊皮卷和中国早期所使用的缣帛,这种材料质地光滑,适于书写和绘画,同时可长期保存,但是价格昂贵,不便推广开来。造纸与制造莎草片、树皮毡和贝叶片不同,实际上是化学过程和机械过程的结合,造纸植物纤维原料不但经历了外观形态上的物理学变化,而且还经历了组成结构上的化学变化。造纸术的发明反映了中国古代化学和机械工程两方面的综合成就。
  中国地大物博,所供造纸的资源也是极其丰富的。1959年孙宝明、李钟凯两位先生发表的《中国造纸植物原料志》一书,收录草本类87种、竹类49种、皮料类74种、麻类32种、废料10种,共252种,另有胶料类38种,都适用于手工造纸。这当然是不完全的记录,实际上可资利用的原料绝不限于此。在植物学中,所谓纤维指韧皮纤维及被子植物中两端作纺锤状的细长细胞而言。但在造纸学中,则将凡属于细长细胞,构成纸浆主要成分者,统称之为纤维。在过去手工造纸时代,麻类(主要取于破布)、木本韧皮(楮皮、桑皮、藤皮、结香皮、青檀皮等)、竹类、稻麦草以及其他种类繁多的野生植物,是取之不尽的造纸植物原料来源。
  我们可将造纸原料大体分为两大类。第一大类为韧皮纤维,存在于植物韧皮部,其可再细分为草本与木本两种。草本如各种麻类,多为一年生植物;木本多为多年生植物,如楮(构)、桑、藤、结香、青檀等。第二大类是茎秆纤维,多属单子叶植物,其维管束纤维与导管结合而成的束状组织散生于基本组织中,不易用机械方法将维管束分离,故一般用其茎杆之全部。茎杆类还可再细分为一年生及多年生两种,一年生的稻、麦等及多年生的各种竹类。不同原料的纤维长宽度不同,所造出的纸质量也各异。一般说来,造纸用长纤维比短纤维好,细长纤维比短粗纤维好。这就是说,每种纤维中单个纤维平均长度越大越好,纤维的平均长宽比越大越好。所谓“平均”,是相对而言,通常从样品中抽出100根单个纤维,分别测其长、宽度,再从中取平均值,不可能也无必要对无数纤维逐一测量。细长纤维之所以是上好原料,因为在打浆(舂捣)过程中纤维要被断开,但长纤维裂断后仍有足够长度,而且两端分丝帚化,成纸时组织紧密,纸的拉力强度大。同时,细长纤维的比表面大,相互之间交缠效果好。短纤维被打断后的长度更小,两端虽也能帚化,但因其偏短,使纸的拉力强度相对小些。因此,造纸纤维以细而长者为最佳。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从一开始发明造纸术时,就选中至今仍堪称优质原料的麻类纤维,其原料之优良由此可见一斑。

长安造纸/薛峰著.-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