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造纸

科学技术全文图书 科学技术参考书目

与其他地区造纸技艺的比较

作者:薛峰


  通过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我们可以看出,在中国许多地方都留存着古老的传统造纸工艺,他们都延续着传统的造纸工艺流程,延续着中国的优秀文化精髓。虽然我国各地有许多传统造纸工艺的留存。但他们的造纸工序不尽相同,都与当地的文化环境、地域环境相互关联,展现着各地区传统造纸工艺的魅力。
  现今对传统造纸工艺的分类或者是根据造纸所用的原材料加以区别,主要分为:麻、竹、楮、桑。比如说北张村造纸用的楮树皮作为原料,其成纸为楮皮纸。而四川夹江手工造纸,就是用的竹做原料进行操造,称为竹纸。或以成纸对造纸工艺加以分类:楮皮纸制作技艺、桑皮纸制作技艺竹纸制作技艺、宣纸制作技艺、缅纸制作技艺、东巴纸制作技艺。目前我国对传统造纸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表述中基本是按照成纸的名称进行分类的。
  目前,各地传统造纸工艺确立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共10项,它们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安徽省泾县宣纸制作技艺,江西省铅山县铅山连四纸制作技艺,贵州省贵阳市、贞丰县、丹寨县皮纸制作技艺,云南省临沧市、香格里拉县傣族、纳西族手工造纸技艺,西藏自治区藏族造纸技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地区维吾尔族桑皮纸制作技艺,四川省夹江县竹纸制作技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中的安徽省潜山县、岳西县桑皮纸制作技艺,福建省将乐县竹纸制作技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楮皮纸制作技艺。
  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浙江省温州市欧海区的泽雅屏纸制作技艺,富阳市的竹纸制作技艺;福建龙岩的连城宣纸制作工艺;江西宜春的奉新土纸制作技艺;河南新密市的麻纸制作技艺;贵州(三穗县、盘县、惠水县、长顺县)的土法造纸工艺、贞丰县小屯白棉造纸工艺、贵阳市乌当区乌当手工土纸制作技艺;陕西洋县传统造纸技艺;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的贡川纱纸制作工艺;广东肇庆四会城区等村土法造纸技艺;湖南省耒阳市蔡伦古法造纸技艺、衡阳市蔡伦古法造纸技艺。
  在这上述的各地造纸技艺的比较中,陕西洋县的龙亭蔡伦造纸技艺最具有可比性和借鉴意义,现将其记录下来,可以提供一种比较。
  洋县龙亭蔡伦造纸术有1900年的历史,它形成于东汉朝代,由蔡伦所发明,并由其养子、蔡氏后裔及龙亭乡民在当地及周边地区推广传播,其后世代相承,保留至今,在龙亭及县域内一些地方有以蔡伦造纸法进行生产的民间楮纸及龙须草纸、竹纸作坊和遗址。
  我国东汉永元年间,在朝廷担任尚方令(东汉皇家作坊官员)的蔡伦曾由洛阳抵长安,经子午道至龙亭故县(今陕西省洋县龙亭镇)寻找造纸的原料,试验造纸的方法,终于在元兴元年(公元105年)试验出了一套完整的造纸术,研制出了用构树皮和废麻料作原料的植物纤维纸。蔡伦发明的纸,当时社会上叫作“蔡侯纸”。蔡伦发明造纸术和植物纤维纸一事在东汉当时的官修史书《东观汉记》及南朝宋人范哗《后汉书》中均有明确记载。作为蔡伦造纸实验地的龙亭,蔡伦发明的造纸术首先在当地被推广,被普遍使用。洋县龙亭在中华造纸中的这段历史,地方的石碑、方志都有记载。曾两次任洋州(辖龙亭)知州的开国侯杨从仪在《汉龙亭侯神道碑》中曰:“汉龙亭侯蔡伦食邑于此,卒遂葬焉。”又说:“侯(龙亭侯蔡伦)造纸厥始于此故洋人造纸得传。”他还在碑文中赞扬说:“侯有功德于民,一十纵民辟野,樵采营纸,则纸业增而田业广。”明代曾任过户部主事的洋县县令刘美在《汉龙亭侯墓碑》中写道:“侯造纸厥始于此,其利几遍八方,即世世昌之。”清康熙三十三年洋县知事邹溶在龙亭蔡伦墓前石碑上撰文说:“汉龙亭侯蔡伦食邑于此,卒遂葬焉。古者书籍皆木版竹简,侯始造纸,天下后世利赖无穷。”另据民国《洋县志备考》,洋州刺史唐人曹邺云:“蔡伦在龙亭,始以楮皮(构树皮)造纸,今洋人(故龙亭县所在地洋州人)犹多能作纸,乃伦之遗业也。”前述杨从仪碑文中还明确指出:“(伦)乞骸骨(即告老)便扶(沿着)向路(原先走过的路)。”这段记载说明了蔡伦以前来过龙亭,晚年又来到龙亭就国(国即封地,蔡伦于公元114年被封为龙亭侯),为他进一步推广造纸提供了可能。就国期间,蔡伦组织龙亭邑民开垦荒地,采构营纸,推广造纸,并立故龙亭县县令之子为养子(名蔡兴),蔡氏谱系得以延续,蔡伦造纸法得以很好地传承。龙亭区域内现有许多蔡伦时代的东汉造纸作坊遗址,如蔡伦墓东北30多米处有东汉造纸作坊遗址一处,蔡伦墓以东50米处有晾纸山作坊遗址,另有龙溪河边的母猪滩造纸作坊遗址、月牙池造纸作坊遗址和构树湾原料基地遗址、王坎石灰窑遗址等,还留存有汉代造纸用的石臼和大铁锅。迄汉至清,洋县境内以龙亭故县造纸作坊为中心的手工造纸作坊星罗棋布。汉代的构反纸制作之地西面主要有纸坊乡纸坊街,北面主要有华阳中坝大湾、华阳南京街村、茅坪南村坝,东北面主要有阳庄河东沟、阳庄河西沟、阳庄河余家沟村,东面主要有秋田铁佛寺。魏晋以后县域内的许多地方就地取材,沿着蔡侯纸的制作方法,制作竹纸和龙须草毛边纸。当时较著名的竹纸造纸之地有县城北部山区的华阳汉坝东坪、华阳大古坪、窑坪,有东北部山区的阳庄河宋家堰,另有东部山区黄家营、黄金峡新铺街及黄金峡郊沟的龙须草、毛边纸作坊和南部山区沙溪的稻草纸作坊等。
  现将蔡伦构皮造纸术介绍如下:
  (1)原料:构树皮,又名楮皮、榖皮,产地为秦岭及汉江支流龙溪河。
  (2)工艺流程:109道工序环节,其主要的工序有23道。依次叙述如下:
  ①采购:采集构树皮,干料储存。
  ②沤泡:以泡软为止,不限时。
  ③蒸煮:将构皮放置铁锅上蒸七八小时,直到闻到构皮蒸熟的气味为止。
  ④砸皮:即除杂,将蒸好的构皮起出后放在石碾上碾轧,并不断地翻动构皮,接下来抖落构皮表层的黑壳。
  ⑤上灰:将生石灰块倒入灰池中加水化开,再将穰(经过初步除杂的构皮)放进灰池,拌上石灰码成堆。
  ⑥二次蒸煮构皮:将染上石灰的穰放入大铁锅蒸。
  ⑦化穰:即漂洗,在河水中反复漂洗,去掉穰上的石灰与其他杂质,可用竹竿串穰置于水面,让河水不断冲刷。
  ⑧出穰:用“龙摆尾”的方式在水中来回洗穰把子,待漂洗后起出穰。
  ⑨择穰:即进一步除杂,将漂洗后的镶以手揉搓,并慢慢抖,进一步摘除干净穰上杂物。
  ⑩漂洗:再次在水中漂洗掉穰上的杂质。
  (11)踏碓:用脚踏木碓将制好的穰踏碓为条形薄片状,然后卷成卷备用。
  (12)切料:将卷成卷的穰折叠为约26公分厚的穰叠,放在长条木凳上,用脚登草绳的方法,将其固定,然后双手舞动大铡刀,将穰切为0.2至0.5公分长短的碎末。
  (13)捣浆:将切碎的穰装入石槽或石臼内,并加入适量的水。10分钟后待其化开即用木“骨朵”用力将槽内或臼内之物捣成浆糊状。
  (14)搅拌:将捣好的纸桨加入抄纸池,用竹竿上下用力搅拌,使池水晃荡。接下来,用竹竿击打池水,进一步使池水激荡,直至穰绒浮出水面,最后将穰绒推拥至池子的一端(抄纸者的对面)。
  (15)洗篦头:双手端帘,将帘的前端向前下方斜插水中,吃水10多公分后端起。
  (16)捞纸:仍以双手端帘,将帘后端垂直插入池水之中挖水,端起,漏掉水。
  (17)覆帘:提起覆有湿纸的竹帘,将湿纸逐张整齐叠压成沓。
  (18)压杠:在湿纸沓上覆以平整木板,用杠杆挤压,除掉水分。
  (19)分纸:用左手食指与拇指从湿纸沓的右上角,将湿纸逐张分离。
  (20)晒纸:以左手掐住湿纸一角,以右手持棕刷护持着,并用棕刷将湿纸贴到烘墙上面。贴纸顺序为由上而下,方式是后一张纸叠压在前一张纸上面,但不能全部覆盖,需在上端露出几公分的空档。往墙上贴时棕刷为上下刷动,莫要左右刷动,以防纸起皱。
  (21)揭纸:将重叠贴晒的纸张从烘墙上整体取下,置于几案之上,2人对面坐定,从左右两边同时揭分;若只有一人揭分,则不必从烘墙上取下,人则站立于烘墙根,由下而上直接在烘墙上揭分。
  (22)整捆。用麻绳将晒好的纸张捆扎,此为初捆;后用板子拍打纸捆,此为松捆。接下来用力挤按纸捆为压捆,再接下来为紧捆。
  (23)纸张入库。
  (3)产量:1万斤干燥构皮可造100000张纸,即10捆构纸。每捆10把,每把5刀,每刀为100张。
  (4)造纸工具。
  ①石臼、石糟:东汉时代造纸工具,舂捣纸浆用,现藏洋县龙亭蔡侯祠及龙亭造纸作坊。
  ②大铁锅:东汉时代造纸工具,蒸煮造纸原料的工具,现藏洋县龙亭蔡侯祠及龙亭造纸作坊。
  ③石碾:碾砸构树皮,使之变柔软及除杂的造纸工具,亦为碾砸龙须草制草浆的工具。现存龙亭造纸作坊。
  ④木碓:将穰捣为薄片的工具,现存龙亭造纸作坊。
  ⑤帘床:抄纸工具,现存龙亭造纸作坊。
  ⑥木榨:“刹坡子”(即压去纸叠水分)用的造纸工具,其作用为压榨湿纸叠,除水,现存龙亭造纸作坊。
  ⑦开子:分离湿纸页的工具,现藏黄金峡造纸作坊。
  ⑧棕刷:焙纸晒纸工具。
  ⑨竹签:从烘墙上剥离干纸的工具。
  ⑩铡刀:切削构穰的造纸工具。
  (11)竹算车子:晒纸中巡回推动的装运湿纸沓的工具。
  这些各地的传统造纸工艺都是对中国自汉代留传下来的手工造纸的一个传承,之所以对各地的古法造纸工艺予以保护,不仅仅是因为各地造纸原料的不同,也是因为各地区的传统造纸由于地域文化的差异以及周边环境的不同,以至于虽工艺流程大同小异,但在具体的工艺操作上确实各具特色。这也就反映了各地区的文化和环境背景。例如,北方的高原地区与南方的山地地区,其所遗存的传统造纸,工艺流程中的各环节都是因地制宜,在北方高原的山西孟门造纸,依地势建村落、搭蒸锅。处于南方山地泽雅水雄坑村造纸,利用山林中丰茂的竹林资源为造纸原材料,利用顺山势而下的水流作为动力进行捣刷。而同在北方的陕西关中地区的北张村造纸和山西的孟门造纸在造纸具体方式上又有许多的不同特征。这些都是各地造纸工艺所处的地区环境特征所给予的。

长安造纸/薛峰著.-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