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造纸

科学技术全文图书 科学技术参考书目

造纸活动与当地民俗文化

作者:薛峰





  非物质文化遗产,被看做是人类文明进程的“活的记忆”。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将其定义为“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最早涉及非物质文化保护是在1933年出台的《雅典宪章》中,里面就包含了要注意保护文化遗产的内容,当时人们就已经认识到文化遗产对于民族、国家乃至世界人类发展的重要作用。虽然当时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部分没有明确的提出,但作为文化遗产的一部分,随着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展的日益广泛及深入,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工作在开展中日趋完善。随后国际上陆续出台了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条例,可以看出人们逐渐认识到依托于物质形态展现出来的非物质文化保护的重要性,并且这种认识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扩大,得到广泛的认同,许多国家也相继开展了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工作,并且开始完善对非物质文化保护的措施,来保护、传承国家优秀的民族文化。其中,比较典型的就是日本,在二战之后,日本逐渐清醒地意识到战争对历史文化遗产的摧残。1950年,日本政府颁布了《文化财保护法》,为了不再让优秀的历史的文化遗产从视野中消失,日本以政府立法的形式对历史文化遗产加以保护,在其中不仅包括以物质形式留存下来的文化遗产,在其中还涵盖了对无形文化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并“首次以法律形式规定了无形文化遗产的范畴”。1955年日本以无形文化财特有的认定方式(各项认定、综合认定、持有团体认定)公布了日本的第一批“重要无形文化财”。这种非物质文化的认定制度随后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肯定,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国家也借鉴了这种方式,以确定和保护本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随着国际化、全球化、城市化成为一种趋势。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一个我们必须认真面对的问题。尤其是在具备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中国家更是面临巨大的挑战。一方面是经济快速发展的现状,而另一方面确实由于现代全球化经济的发展对本国传统文化生存空间的不断挤压,这种矛盾的对立确实需要一种化解手段。如何在经济的发展中保护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当前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所必须面对的问题。
  世界范围的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始于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法国巴黎举行17届会议通过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这是在全球化、城市化发展中,对人类文化及自然遗产保护带来的障碍所作出的回应,使人类文化遗产、自然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和社会的变迁、发展同步向前。但在《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对文化遗产的定义更偏向于物质遗产的保护,非物质文化的概念和内容并没有得到重视以及明确的肯定。
  在物质文化保护的过程中,人们逐渐意识到世界文化遗产中不但有“物态化的、凝固静态的文化遗存”,也有口传相授的民间艺术文化遗产,而这些正是历史文明在今天“活的记忆”,并且随着对非物质文化的发掘更加广泛与深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对文化遗产的分类中加入了新的一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且在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条例》中具体化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民间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世界范围的历史文化遗产真正意义上的保护由此正式展开了。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各国的不断深入以及研究工作的进一步加强,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对1998年宣布《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条例》中的一些概念进行了整合,最终形成目前最权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与保护条例。
  我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国际浪潮中,号召各地加强优秀文化遗产的保护,近几年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做出了卓越的成绩: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法规文件,旨在有针对性地对这脆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有效保护。但在保护的过程中发现,在对待不同类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上比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更为复杂。其原因如下:首先,“无形性”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属性与特点使得保护的范围和保护内容的确定更加复杂。其次,非物质文化有其独有的人们心口相传等“活态性”存在的方式,这种“活态性”的特点虽然是其优点,但在传承问题上却显得异常艰难。第三,许多优秀的民间非物质文化在城市化进程的冲击下消失或已濒临消亡。所以,目前对于如何真正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性、原真性,是拯救民间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传承后世所亟待解决的问题。
  “中国蔡伦在1800年前发明了纸,其他任何发明,对文化发展的促进,都不能和纸相提并论”。这是前苏联教授苏赫曼在所著的《造纸学》对中国造纸的评价。换句话说,中国古老的造纸术是世界文化传播的助推器,促进了各国的文化交流,其价值远远超过了纸张本身。虽然关于传统造纸工艺的产生,和各地方造纸工艺流程都未有确切记载,但从今天流传下来的古法造纸工艺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探根溯源,还是能跨越时间的鸿沟找寻当时留下的些许痕迹。
  北张村造纸工艺其原材料主要为楮树皮,这种原材料的使用可以追溯到汉代。造纸是一个自下而上发展的手工艺,又由于北张村所在地区的历史文化悠久。所以,北张村造纸工艺很可能在蔡伦推广造纸前就已经产生,并具有一定规模,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弥补蔡伦造纸前造纸发展阶段的空白。那么,对于北张村造纸工艺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仅仅是留住了一门中国古老的发明创造,对造纸工艺历史渊源深层次探究,和中国优秀文化解读来说也是不可多得的“活的遗产”。对于北张村造纸技艺对非物质文化保护的意义,我们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作考量:
  (1)历史文化。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都蕴含着一个民族的丰厚历史财富,并且不同于物质文化遗产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态地展现民族历史文化。例如北张村造纸,通过对造纸工艺流程的了解,以及辐射出的各种关于造纸的民间习俗,能够对历史上北张村以及当时社会生产力的状况、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进行研究和了解。更能透过这种古法造纸的过程,反映出当时人们的生活态度,及其当时人们的价值观、世界观。在北张村造纸工艺中,造纸原料的选择、浸泡、操作等过程,还有造纸匠们的造纸方式和风俗习惯,都原生态地保存了许多造纸的历史文化信息,记录了北张村文化发展的状态。而且不同于官方的史料对造纸术的记载,在另一层面上,这对促进文化多样性、丰富民族文化种类和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北张村造纸的研究可以使后人对中国历史上很多具体的生活方式有了一个清晰的答案。比如中国古代的纸制品除了书写功能以外,还有很多其他实际功用。如纸伞、纸鸢、纸花、剪纸、折纸、卫生纸等,这些纸制品虽然不能保留到现在,但是由于古籍文献中都有记载,因此根据历史记录然后对比北张村的古法造纸,我们对中国古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就有了一个较为直观的了解。而如今世界各国人员交往中广泛使用的纸制名片也是中国发明的,但人们很少知道其起源。中国古代没有纸以前,拜访时通报姓名用的竹木片叫“名刺”,上面有姓名、籍贯、官职。宋人孔平仲(约1042—1120年)《谈苑》卷四云:“古者未有纸,削竹木以书姓名,故谓之名刺,后以纸书,故谓之‘名纸’。至迟从南北朝已有用厚纸板作成者,仍称名刺,或名纸、名帖,至隋唐时已相当普及。唐代长安街市上有专门为人制作纸制名刺的商店,生意相当兴隆。”五代后周时人王仁裕(公元880—956年)《开元天宝遗事》卷上载,“长安有平康坊……京都侠少萃集于此,兼每年新进士以红笺名纸游遏其中”。前述孔平仲《谈苑》卷五还提到,唐代李德裕(公元787—850年)于武宗时任宰相期间,很讲排场,人们到他那里要呈上门状通报,同意后才能见到:“唐李德裕为相,极其贵盛,人之加礼,改具衔,侯起居之状,请之门状”,门状实亦即名片。名片于唐代传到日本,直到今天日本语仍用“名刺”这个汉字称呼名片,虽然发音不同,但用意相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提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密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之间进行交流和了解的要素”。这其中也说明了非物质文化中所蕴含的促进文化交流的价值与作用。从上述史料我们可以发现,正是由于纸名片将中日文化作了一个有趣的对比。文化的认同才能构建和谐的世界秩序,也只有这样的研究才能让我们重新重视北张村造纸的历史文化意义。
  (2)科学教育。北张村造纸工艺作为一门手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包含相当程度的科学因素。它是对中国历史上的科学发展状况与人类认识自然,能动地利用自然,改变生活状况的真实反映。在北张村造纸工艺中,首先选择构树皮作为原料,这是对人们对当时自然环境的认识而作出的选择,北张村邻近秦岭山脉,构树生长速度较快,繁殖力强,对其的选择也是对原料可持续利用,使造纸业长期发展的重要决策。在操造过程中,在操造池底部运用砖头的错接交叉,使底部处于凹凸不平的状态,这样就利于纸浆长久保存和均匀分布。这些都是人们在劳动中对自然的一种认识,以及在劳动中的创造,这无不包含着许多的科学成分和智慧的结晶。并且也为人们更深入地研究造纸的起源,为中国文化的探索提供了丰富的史料和学术资料。在我国五千年文明积淀的过程中,造纸术不仅仅是我国的重要学术发明,其中也包含了大量的历史信息。
  (3)经济价值。微观层面上,通过开发造纸文化旅游产业,相应的产业链即会形成,在其中必定会有相应的经济效益产生。宏观层面上,造纸术这种民族文化代表性极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其的保护和加以推广,在全球领域内将增强中国的软实力,这对中国在世界各国中的文化地位,以及与他国的交流都有正面积极的作用,而其附带的经济价值也是相当可观的。上述的两个方面无疑需要投入巨大的物力和财力才能逐渐推动,目前北张村造纸的经济价值表现并不明显,究其原因还是在于没有将此民间技艺纳入到非物质文化的范畴中来,虽然现在北张村造纸已经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保护的项目,但是在具体的政策落实和相应的对策方面,当地依然没有拿出一个合理的发展方案。北张村手工造纸现在还是属于低附加值的手工产品,所创造出来的经济产值依然没有办法吸引当地青年人去学习这门手艺。据马军善介绍,20世纪90年代由于国内市场对纸张的需求量过大,当时的制纸企业没有足够产能满足市场要求,因此北张村的手工造纸很是红火了一阵。整个西北地区甚至包括河南、山东地区都来北张村订购纸张,一时间村落里面的手工制纸作坊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开办。但是随着国内制纸企业的发展,现在北张村手工纸的市场占有率急速下降,而新办的手工作坊也纷纷倒闭。从这个事例中我们可以看到:一是只要有市场和经济因素的刺激,恢复和发展北张村的古法造纸并不是一件难上青天之事,经济与市场完全可以改变北张村造纸目前的萧条面貌。二是我们同样认识到北张村造纸如果完全寄希望于通过市场因素的刺激获得稳定发展也是不太现实的。毕竟市场因素变数太大,而且技术的发展对其影响巨大。因此,只有将北张村的造纸加入文化因素,才能提高其附加产值,从而获得市场的认同。单纯地想通过产量竞争占据市场一席之地的年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而找到大型制纸企业的产品的市场盲区获得市场才是北张村造纸产业发展的一个契机。
  造纸活动与当地民俗文化
  费孝通在《土地里长出来的文化》一文中提到“文化,本来就是人群的生活方式,在什么环境里得到的生活,就会形成什么方式,也决定了这个人群的文化性质。”因为只有人与自然环境的磨合产生的文明,才能成为一定区域人们的生活行为准则。所以文化的形成第一离不开主体人,第二离不开其区域环境。也可以说文化的传播者是人,而文化的承载者就是人所存在的环境。
  在陕西关中这种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下,北张村造纸者通过造纸实践活动与当地环境进行互动,在这一互动过程的不断发展中逐渐生成与造纸有关的习俗、规定等,形成了由造纸活动引发的“造纸文化”。并且,这种造纸活动在时间的流变中拓展出的“造纸文化”在人与人、人与环境的相互交流、渗透中,不断提炼深化。经过几世纪的交替,造纸工艺在村里一直传承,“造纸文化”也深刻地融合到人的行为习惯当中,约定俗成。
  1.祭奠蔡伦庙
  蔡伦被北张村人尊称为祖师爷,过去,在村东门外有蔡伦庙,有庙会,常年香火不断。“文革”以前,北张村每家造纸作坊的墙壁上都供奉着造纸祖师爷蔡伦的神像,村外还有一座蔡伦庙,供奉着“纸圣蔡伦祖师”,接受纸工和村民的顶礼膜拜。过去村里每年农历大年三十还举行盛大的蔡伦庙会,吼秦腔、逛集市,村里男女老少闹庙会。
  2.十月一放河灯
  据当地人介绍,十月一放河灯是过去北张村的一个传统习俗。传说若谁家女子不能孕育,可在十月一晚上,去沣河边,夫妻二人一起看河灯,当别人放入水中的河灯随水漂流时,丈夫走入河中,捡一河灯递给妻子揣入怀中,一路不言不语,直至家中。这样,来年妻子将会怀胎生子。其中的河灯就是北张村民自己家操造的纸张制成。纸张浸油后,不沾水,点上灯芯,放置于河上即可随水漂流。寓意在于放置这天灯(河灯)不让送子观音迷路,继而给家中带来子嗣。
  3.民谣
  北张村这个地区还有以下这些民谣:
  (1)“仓颉字”“雷公碗”“沣出纸”“水漂帘”。
  “仓颉字”,仓颇为白水县人,在长安区至今还保留着纪念仓颉造字的“造字台”。相传仓颉是皇帝手下一名管理粮草、牲畜的官员,但对于物品数目的梳理和结算,渐渐仓颉的官位提升,管理事务逐渐繁多而难以用结绳记事的方法来帮助记忆。后来仓颉由于受到地上兽爪印判断野兽的科属这种识别方法的启发,发明了一系列符号来代表各种事物,后形成文字,广泛地推广开来。而仓颉也成为了我国文字的创始者。
  “雷公碗”,“陶瓷始祖相传为雷祥,尊称雷公,因排行第二,又称亚父雷公,陕西省白水县大雷公村人,生卒年月无考。黄帝时任处方(医药官名),是我国医药创始人之一。《帝王世纪》载:“黄帝命雷公,岐伯论经脉帝通,问难八十为难经,教制九针,著内外术经十八卷。”同时,雷祥又是制陶瓷之始祖。明清县志载:“雷祥能医善陶,所造磁(瓷)器,精工绝人,世谓雷公器是。”根据史载,历史上确有雷祥其人无疑;“亚父雷公,造器先贤”之说,亦应可信。至今,白水一带还广泛流传有陶瓷起源“雷公造碗”的神奇传说,有与陶瓷相关的民间风俗,有世代相延的陶瓷作坊,有方兴未艾的陶瓷群体,更有一群朴实无华勤劳智慧的陶瓷传人。
  据考证,北张村造纸起始于西汉时期,自古就有“沣出纸,水漂帘”的说法,沣出纸是说古代沣河岸边就出产纸。“水漂帘”是指将各种树皮、麻类植物,在洋水中浸泡发酵形成稀薄的原始纸浆,然后附在竹门帘上,太阳晒干后揭下就形成了原始的纸。
  世界纸学会的李仿在“中华纸根在长安之我见”中是这样解释的:“古代长安人把麻沤在沣河池塘中,河水暴涨,就自然把麻冲在河中,又与河湾阻挡,水像刀一样地切和劈,沤熟的麻在河中自然变成浆。大水把民间竹门帘飘下来,又挂在河湾横倒的树枝上,上游的浆漂下浮在帘上,由少而多。雨停水落天晴日晒,帘上自然就形成一张非人造纸,因此才有以后的民谣“沣出纸,水漂帘”。
  (2)“有女甭嫁北张村,半夜起来站墙根。”“鸡没叫,就踏碓,搅得邻村不得睡。”
  这是形容北张村造纸的一种景象,在操造过程中,将雏形纸贴于墙面进行晾晒都是家中妇女所做的工作。在北张村造纸业较为兴盛时期,纸量需求较多,人员繁忙,造纸匠人经常半夜就要起来工作,进行踏碓等工序,妇女也开始了揭纸工序。以至于有“有女甭嫁北张村,半夜起来站墙根”“鸡没叫,就踏碓,搅得邻村不得睡”的说法。通过这个民谣我们也能感受到造纸艺人的辛苦程度。造纸行业是一个有着严格流程的手工艺,因此每一项步骤都要求不得马虎,所以其所付出的辛勤劳动也是很多其他行业所不能比的。
  (3)“蔡伦造纸不成张,观音老母说药方。张郎就把石灰烧,李郎抄纸成了张。”
  此民谣流传在北张村一带,其内容是讲述了蔡伦实验造纸、攻克一道技术难关的事。在秦岭南坡和龙亭一带亦有耳闻,古龙亭和北张村老百姓在口头上都将蔡伦呼为“蔡伦菩萨”。其中张郎和李郎可能是有所指,但是也可能是泛指。因为在北张村张姓和李姓都是大姓,目前从事造纸技艺的艺人中张姓和李姓依然居多。歌谣中的“石灰烧”指的就是在做浆过程中加入石灰,让楮树皮的纤维更加分散,从而才能造出较为细腻的纸张。我们正是通过这样的歌谣才能慢慢理清楚北张造纸技艺的原始出处。
  北张村造纸工艺追溯年代久远,并且一直流传至现在,在传承发展的过程中,由于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成为生活的一部分,由此生成了许多民间的习俗。这些与造纸相关文化习俗和造纸工艺一起,形成了北张村传统造纸工艺的灵魂。这就需要我们找出这些非物质文化的载体,寻求有效的途径来留存这些珍贵的文化记忆。

长安造纸/薛峰著.-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