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数据库首页 文物古迹篇 文化科技篇 地理环境篇 道路交通篇 经贸文化篇 民族宗教篇 方言习俗篇 丝路人物篇 研究文献库
数据库介绍 丝路概说 一带一路 在线视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丝路概说> 中国丝绸之路交通史

第六节 秦驰、直道的修筑及历史作用

作者:中国公路交通史编审委员会





  秦始皇帝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将王贲自燕南下攻齐,秦军入临淄,齐亡。至此,诸侯割据,相互攻伐,自平王东迁以来混战近五个世纪的神州大地复归统一。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封建君主制国家。
  一、秦始皇出巡与驰道修治
  为了“示强威,服海内”,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在位12年中,曾五次出巡郡县。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二十七年(公元前220年),即秦统一天下后的第二年,第一次出巡,就“巡陇西、北地,出鸡头山,过回中。”他这次出巡的线路大体上是从都城咸阳(今陕西省咸阳市东北)出发,北上经今淳化、过栒邑(今陕西旬邑东北)西北行,越子午岭入今甘肃省境,再经今合水、宁县、泾川、秦安,沿渭水经冀县(甘谷)和今陇西、渭源而达陇西郡治狄道(今甘肃临洮)。再自狄道经榆中,沿秦长城过今定西、静宁、登鸡头山(在陇西,或说为崆峒山别名)(见图6),到达北地郡治义渠(今庆阳东南),再由义渠南行,经今镇原、平凉,“过回中”①,回到咸阳,巡行线路即后称之谓丝路东段的一段。秦始皇第一次出巡陇西、北地二郡,即秦长城环抱的一片地域,也是当时秦朝统治权力所能实际达到的地方。
  秦始皇第一次西巡,使他感受到交通便利与否,对维持中央集权的有效统治至关重要。于是出巡返回咸阳后,立即下令在全国范围内“治驰道”。并在渭南筑信宫,改称极庙,在甘泉(今陕西淳化县西北)筑甘泉宫,均筑甬道同咸阳相通。其驰道的规模“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濒海之观毕止”[1]。秦时主要驰道有:咸阳、三川郡之间的东方干道,即咸阳函关道,直通韩、魏、齐故地;咸阳、南阳郡之间的武关道,是为东南方大道,直通楚、越;咸阳、河东郡之间的临晋道,是为东北方大道,可达燕、赵辽东;咸阳、汉中郡、蜀郡之间的秦蜀栈道,直至巴、蜀;咸阳、北地、陇西郡之间的驰道为西方大道,延伸可通西域。咸阳、林光宫、上郡、九原郡之间直道,是为北方大道。驰道修筑的标准和要求是:“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椎,树以青松”。再从秦始皇陵出土的铜车马——安车,车宽1.99米,四马并行曳拉的实物(见图7),也可以看出秦驰道和秦代道路标准的一般情况。
  二、秦直道的历史作用
  《史记·蒙恬列传》中说:“秦始皇欲游天下,道九原,直抵甘泉,使蒙恬通道、自九原抵甘泉,堑山堙谷,千八百里”。《史记·秦始皇本纪》也有:“三十五年,除道,道九原抵云阳,堑山堙谷,直通之”的记载。其实,秦始皇令大将蒙恬在甘泉山(在今陕西省淳化县北好花疙瘩村)至九原郡(郡治在今内蒙古包头市西)突击修筑“直道”,是为了防御匈奴南下劫掠。当时秦朝北部经常遭到北方匈奴的骚扰,直道是秦朝京都咸阳至边塞重镇九原诸郡最便捷的边防大道,故称直道。《史记·秦始皇本纪》、《史记·蒙恬列传》都记有:“道九原,抵云阳……通甘泉……千八百里”。秦始皇出巡死于沙丘平台(今河北省平乡县东北),就是“行从直道至咸阳,发丧”的。根据考古工作者在陕甘交界子午岭沿山脊一带残存的直道遗迹和调查考证,秦直道线路的具体走向,一般都认为是:从京都咸阳起始,经云阳(今陕西淳化县西北)沿子午岭(今陕甘两省边界)北行,由栒邑石门关(今陕西省旬邑县境内)转西北行,进入北地郡(今甘肃省庆阳地区)境内的三嘉(今甘肃正宁县南),再由前马塬(在正宁县南)北上,穿过雕灵关(今甘肃宁县境内)、沮源关(今甘肃正宁县境内),再经桂花园(今甘肃宁县境内)、兴隆关(今宁县境内)、午亭子(今甘肃合水县境内)至北地郡治义渠(今甘肃省庆阳东南)。由义渠或经今甘肃省华池境内的寺沟腰岘,进入今陕西境内,直至上郡(今陕西省榆林地区),或由午亭子进入今陕西至上郡。再由上郡进入内蒙古,穿越毛乌素沙漠,进入鄂尔多斯草原,并由今内蒙古东胜市和昭君墓之间,过黄河至九原郡(今包头市),全长1500余里(750余公里)。随着道路交通史学的兴起和发展,对上述线路的走向又有不同的意见。如《陕西古代道路交通史》的记载,同上述线路走向就有很大差别。该书记述:抢修“直道”是一项保护边界安定的战略措施。它“起自甘泉宫南侧的秦林光宫(即甘泉宫),沿子午岭北行,经今淳化县鬼门口,旬邑县石门关,黄陵县艾蒿店、沮源关、折古道岭北去,经富县槐树庄、张家湾西侧,过甘泉县桥镇乡方家河、志丹县安条林场、侯氏乡等地,进入安塞县境;又沿横山南麓并穿越横山入榆林县境,复沿榆溪河侧,过毛乌素沙漠,入鄂尔多斯草原;再经今东胜市东侧,昭君坟西侧,渡过黄河,达包头市西。穿越今陕西、甘肃、内蒙古三省、区,全长750余公里”。
  秦大将蒙恬率领10余万民工(刑徒)和军工(士兵),从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开始动工,至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完成。在短短的两年半时间内,将旧的线路取直、拓宽、填平,成为宽达40~50米的车马大道,这是秦代劳动人民继长城之后创造的又一奇迹,是古代筑路史上的一大壮举。
  近年来,陕、甘两省道路交通史工作人员,在直道沿线进行了大量的考察工作,发现了多处直道遗迹,为进一步研究这一历史壮举工程积累了珍贵资料。现在,不管是在子午岭上、横山地区,还是在鄂尔多斯草原,都可以看到“秦直道”的遗迹(见图8)。甘肃正宁县刘家店子林场,位于子午岭主脉正脊以北数里黑麻湾一带的“直道”遗址保存较好,路基平均宽度在30米以上。从黄陵县艾蒿店至沮源关这一段山梁上,“直道”路基残宽在30米至40米之间,现在的林区道路,即重叠在“直道”线上。富县张家湾从“兰宜公路”(兰州至宜川)175公里处的五里铺上山,一直到望火楼,约8公里长的“直道”路基仍清晰可见。路基宽在30米到50米之间,转弯处半径一般为40米左右,宽达50米。道路坡度大多在7%左右,路面上只有20厘米左右高的茅草和艾蒿,没有长一棵大树,沿途有墩台多处,望火楼最为高大,此处路宽达60米,很象当时的驿站所在地,毛乌素沙漠中约70余公里的“直道”路段是就地取材利用这一地带特有的白垩泥、黑垆土修筑而成。现在虽为沙漠、沙丘覆盖,但大小不等的黑垆土碎块,仍绵延不断地保存在沙漠中。在今内蒙古伊克昭盟的伊金霍洛旗西侧约18公里处的红庆河地区,及东胜市漫赖乡两顷半村南北和东胜市与达拉特旗接境处,由于修县乡公路或雨水冲刷,露出“直道”横断面多处,看到垫方层厚达50厘米到2米不等。路面宽度在50米以上,伊克昭盟境内的“直道”遗址非常明显、典型,不但能看出直道的原始面目,而且可据此判定“直道”的走向和地理位置,它南与上郡、北与九原郡九原县(今内蒙古包头市西侧孟家梁古城)大体南北相直,是名符其实的“直道”。
  “直道”修成后,由于秦朝短暂,没有充分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但在汉朝以后,它不仅是一条南北走向的重要通道,而且是发展商业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重要道路②。
  ①回中,历来说法不一。此处从《史记·秦始皇本纪集解》引应劭之说:“回中在安定高平”。高平,即今宁夏固原县。回中在萧关以南,有路至咸阳。
  ②清乾隆《正宁县志》对子午岭上的秦直道记载说:“此路一往康庄,修整之则可通车辙。明时以其直抵银夏,故商贾经行。今则塘汛废弛,通衢化为棒莽。”据康熙《商州志》记载,这条道路在清代还被利用过。在西汉时,“秦直道”在抗击匈奴奴隶主南下骚扰中曾起到过防御作用。匈奴奴隶主曾一度控制“河南地”,但不敢长期盘踞。秦直道沿途发现秦汉货币、铜镜、车马器、戈矛和宋代官窑瓷片之多,以及北魏、西魏、唐、宋、明、清各个时期的石窟、摩崖石刻、寺庙碑文等,都说明“直道”在秦汉以后,长期为商贩、行旅所利用。
  参考文献
  [1]《汉书》卷五十一,列传卷第二十一《贾山》
  

中国丝绸之路交通史/中国公路交通史编审委员会 编著.-北京: 中国公路交通出版社,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