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数据库首页 文物古迹篇 文化科技篇 地理环境篇 道路交通篇 经贸文化篇 民族宗教篇 方言习俗篇 丝路人物篇 研究文献库
数据库介绍 丝路概说 一带一路 在线视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丝路概说> 长安与丝绸之路

第四章 第一节 张骞凿通丝路

作者:张燕


  丝绸之路的起点长安是连接中原大地和大西北的交通枢纽和军事重镇。公元前202年刘邦打败项羽后,采纳娄敬和张良的建议,建都长安。汉长安城全长25.7公里,面积约为36平方公里,城内分为宫殿区、武库区、太仓区、民居区和商业区,街道纵横交错。商业区设有布绵店和丝绸作坊,集市商贸繁华。汉代长安城已成为东方最大的都会,与外界交往频繁。
  西汉开国皇帝刘邦曾试图抵抗匈奴军,公元前200年他亲自率兵出征,结果反而在平城白登山(山西省大同市东)被匈奴军围困了七天七夜。只有临时采用陈平的计策,向单于阏氏求情,才得以脱身。“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①这种危急的形势,迫使刘邦采用娄敬的建议,以刘姓宗室女儿冒充公主嫁给冒顿,以丰厚的丝绸、珠玉等作为陪嫁礼品,并应允以后每年送给匈奴大量物资,这才暂时缓和了匈奴军的压力。此后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中,汉王朝基本上都沿用了这种屈辱的和亲政策。但按岁纳贡财物,并不能满足匈奴首领愈来愈大的贪欲,他们还是不断地前来抢掠。正如公元前178年汉文帝在诏令中说的“汉与匈奴约为昆弟,无侵害边境,所以输遗匈奴甚厚。今右贤王离其国,将众居河南地,非常故,往来入塞,捕杀吏卒,驱侵上郡。……”②对这次入侵,汉文帝断然下令进行反击,第一次改变了汉初以来的和亲政策。丞相灌婴率军前往高奴(陕西省北部的安塞县),汉文帝也亲自到直道起点的甘泉宫指挥战斗。在汉军强大的攻势下,匈奴右贤王迅速退还塞外。
  那时,在中国河西走廊的西部活跃着一支彪悍而强大的游牧部落,历史上称其为“月氏”,其势力从蒙古高原西部一直延伸到河西走廊西端以及新疆天山以北直到阿尔泰山附近。后来,匈奴人逐渐强大起来,打败月氏,攻占了居住在今甘肃酒泉一带的大月氏人的领地,并占领了楼兰(新疆罗布泊西北)等地,控制了前往西域必经的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在甘肃省黄河以西祁连山以北,合黎山、龙首山以南,乌鞘岭以西,是一条长约1000公里的峡谷地带,南北宽度为100到200公里左右。匈奴人控制了这一咽喉地带,就完全切断了由长安前往西方的通道,坐收其利,这些都对当时的西汉王朝构成了很大威胁。
  汉武帝时期,由于经过汉初以来六七十年的发展生产,聚积了相当的物力和财力;地方割据势力也已经被相继铲除,国家统一,国力进一步强大起来。武帝也深感“饰子女以配单于,金币文绣赂之甚厚,单于待命加嫚,侵盗亡已,边境被害”③的状况已到了非彻底解决不可的地步,因而从元光二年(前133年)开始,展开了一系列反抗匈奴军的战争。
  公元前2世纪,繁荣的丝绸之路将人们带进了持续的贸易交往之中。中国的西汉王朝在文景之治后国力变得日渐强盛,汉武帝刘彻为了打败称雄漠北、骚扰中原农耕居民的游牧王国匈奴,计划策动西域诸国与汉朝联合。武帝便招募人出使西域联络被匈奴逐出故土的大月氏,以共同夹击匈奴军。当时在宫中任“郎”官的成固(今陕西省城固县)人张骞首先应募,武帝便派他率领100多人,带着礼品,去完成这一使命。其中,有一名善于射箭的匈奴人甘父(甘父原为匈奴堂邑氏的奴隶,所以又名“堂邑父”)做向导。
  一、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丝绸之路正式开通
  建元三年(前138年),张骞一行离开长安。当他们穿过陇西(甘肃省临洮县南),进入河西走廊后,就被匈奴人捉住,一直软禁了10年多时间,还强迫他在当地娶妻生子。但他始终牢记着自己的使命,“持汉节不失”④不忘使命。终于伺机带着甘父乘机逃走。他日夜兼程,有时只得靠甘父射杀禽兽充饥。由于汉武帝只是从匈奴俘虏口中得知月氏人西迁,并不知道确切的地址。张骞与甘父途中请人带路,几经辗转才到达大月氏。
  时大月氏已立新王,征服了大夏(今阿富汗北部),在妫水(阿姆河)流域定居下来,由原来的主要从事游牧业变成了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大夏国土富饶没有外患,安居乐业,乐不思返,加上与中国距离太远,无意谋攻匈奴。张骞在这里住了一年多时间,作了大量考察后,于元朔元年(前128年)出发回国,途改走南道以避匈奴,但中途仍被匈奴发现,又被扣留,一年后适逢匈奴发生内乱才侥幸脱离虎口,于公元前126年返回长安。出发时的一百多人仅剩张骞带着他的妻子和一名堂邑父生还。这时距离他出国时已长达13年之久。
  张骞向汉武帝报告了西域的见闻以及他们想和汉朝往来的愿望。张骞这次出使虽然没有达到原来的目的,但却带回大量西方各地的地理、文化知识,提供了有关匈奴人活动的详细情况,并且在大夏市场上,张骞看到了大月氏的毛毡、大秦国的海西布,尤其是汉朝四川的邓竹杖和蜀布。他由此推知从蜀地有路可通身毒(印度)、大夏。这是历史上中国政府派往西域的第一个使团,他传播了西汉王朝的经济和文化,发展了汉朝与中亚各地人民的友好关系,从而开拓了“丝绸之路”。因而史书上把张骞的事业称为“凿空”⑤。
  二、张骞二次出使西域,拓畅丝绸之路
  公元前119年,张骞再次奉命出使乌孙,随带副使、随从300人,带着上万头牛羊和大量丝绸,历经4年,先后到达乌孙国、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安息、身毒等国⑥。这时张骞也已因功被封为“博望侯”,这次张骞住在乌孙国(在今伊犁河与伊塞克湖一带),而派他的副使前往大宛、大夏、安息(伊朗)、身毒等国家和地区。他们代表汉王朝与当地政府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元鼎二年(前115年)张骞返回长安,被汉武帝任为大行,负责与外国往来的全部事务。第二年,他便因病去世。
  自从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各国,向汉武帝报告关于西域的详细形势后,汉朝对控制西域的目的由最早的制御匈奴,变成了“广地万里,重九泽,威德遍于四海”的强烈愿望。为了促进西域与长安的交流,汉武帝招募了大量身份低微的商人,利用政府配给的货物,到西域各国经商。这些具有冒险精神的商人中大部分成为富商巨贾,从而吸引了更多人从事丝绸之路上的贸易活动,极大地推动了中原与西域之间的物质文化交流,同时汉朝在收取关税方面取得了巨大利润。出于对匈奴不断骚扰与丝路上强盗横行的状况考虑,加强对西域的控制,汉宣帝神爵二年(前60年),设立了汉朝对西域的直接管辖机构——西域都护府,总管西域事务,控制了塔里木盆地。从此,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的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以汉朝在西域设立官员为标志,西域各国纷纷归附汉朝,各国也派使节回访长安,丝绸之路这条东西方交流之路开始进入繁荣时代。
  当时中外关系的开拓与国势的强盛密切相关。汉武帝依靠强大的国力,立足长安,在陆上和海上都采取进取的政策。河西四郡、西域都护、西南诸郡(犍为、益州、永昌)以及北部湾沿海诸郡(合浦、交趾、九真、日南)的设置,既是汉代国势伸展在行政地理上的标志,又是中外交通开辟的凭借和保证。
  自此,丝绸之路开始进入了首次的繁荣时代。其间丝绸之路上来往的官员、商旅常年不断,于是,丝路的交流与贸易在印度、东南亚、斯里兰卡、中国、中东、非洲和欧洲之间迅速发展,数不尽的新奇商品、新鲜技术、思想开始源源不断流向欧、亚、非三洲的各个国家。从西域传来的物产有芝麻、核桃、胡麻、无花果、葡萄、安石榴、绿豆、黄瓜、大葱、菠菜、大蒜、胡萝卜、番红花、胡荽、苜蓿、琉璃、毛皮、药剂等,以及地毯、毛织物、蓝宝石、宝石、金银器、玻璃制品、珍珠、土耳其石,以及罗马、波斯的银币等进入中原。新疆的“天马”、西方的乐器箜篌、琵琶、胡乐也先后传入中国;中国的漆器、竹器、铜镜、陶器、丝绸、冶铁、茶叶、生姜、大黄、肉桂、土茯苓等也由长安传入西方。迄今丝绸之路的遗物、遗址在国内外都有发现,据国外学者考证,汉代陵墓的镇墓兽狮子来自伊朗、天禄来自伊拉克。阿富汗民间故事中,叙述了商队在雪崩中发现指南针的故事。这时候的丝绸之路将人们引入了一个社会交流空前繁荣的时代。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虽然没有达到联合月氏的政治目的,但其经历却对河西、西域,包括中亚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他拓展了汉王朝的视野,引发了汉王朝与中亚、西亚各国进行商业贸易的强烈愿望,促成了西汉对丝绸之路的开辟和经营。
  张骞通西域,标志着丝绸之路正式开通。丝绸之路以长安为起点,经咸阳、宝鸡,向西通过甘肃境内的河西走廊,过敦煌,出玉门关和阳关进入新疆,沿着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北缘和南缘,分两路汇合于帕米尔高原,进入中亚、西亚,直达地中海东岸。其间跨越的国家、经历的民族甚多,其文化的多元性无庸置疑。文化作为精神与物质的融合,将丝绸之路上的不同国度、不同民族的人们紧紧联系在一起。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以忠于国家的坚定信念和巨大勇气,克服重重艰难险阻,沟通了中国与西方各地人民的友谊,考察了沿途,也就是后来著名的“丝绸之路”上的各种情况,了解了乌孙、大宛、大夏、安息、大月氏、身毒等地的人口、物产、交通、气候、风土人情,以及方位、距离等,大大丰富了我国人民的地理知识,也是中国人对外部世界的首次真知实见,而且由司马迁和班固分别写入《史记·大宛列传》和《汉书·西域传》,从此结束了我国古代对西方神话般的传闻认识。
  张骞两次通西域,开辟了中外交流的新纪元,并成功将东西方之间最后的珠帘掀开。从此,这条路线被作为“国道”踩了出来,各国使者、商人沿着张骞开通的道路,来往络绎不绝。上至王公贵族,下至乞丐狱犯,都在这条路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迹。长安也出现了出使西域的热潮,许多青年都争相前往。当时汉王朝每年派出这样的使团少则五六次,多则十余次,各使团每次或百余人,或十余人,以致“使者相望于道”,往来不绝⑦。由于张骞的崇高威望,后来的使臣,只要称颂博望侯的功绩,便可以得到所在国的信任。从此,中国历史上的丝绸之路正式开辟,中外人民通过这条友谊的纽带频繁交往,互通有无。这条东西通路,将中原、西域与阿拉伯、波斯湾紧密联系在一起。经过几个世纪的不断努力,丝绸之路向西伸展到了地中海。广义上丝路的东段已经到达了韩国、日本,西段至法国、荷兰。通过海路还可达意大利、埃及,成为亚洲和欧洲、非洲各国经济文化交流的友谊之路。
  ① 李白:《关山月》
  ② 《汉书·匈奴传》
  ③ 《汉书·武帝纪》
  ④ 《史记·大宛列传》
  ⑤ 《史记·大宛列传》
  ⑥ 《中国历史大事年表》,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
  ⑦ 《汉书·张骞传》
  

长安与丝绸之路/张燕著.-西安: 西安出版社, 2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