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数据库首页 文物古迹篇 文化科技篇 地理环境篇 道路交通篇 经贸文化篇 民族宗教篇 方言习俗篇 丝路人物篇 研究文献库
数据库介绍 丝路概说 一带一路 在线视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丝路概说> 西域考古文存

4.1 巴里坤县大河古城——唐伊吾军屯地

作者:王炳华

    
  4 唐伊吾军城、银山道及其他
  唐王朝国力雄强,经济技术发达,“丝绸之路”干、支线运行通畅,新疆地区存留至今的古址古迹相当多,本文撷取其中部分用为介绍。所持原则是:已经彰名昭著近乎常识的史迹如安西、北庭、高昌、交河之属,均不作赘言;与唐代重要政治、军事、交通关系密切,学术意义显著,学术界未及关注,且本人亲自进行过考古调查或试掘,有确凿可以凭信的资料并略有心得者,略予介绍。其他,则不予涉及。
  4.1 巴里坤县大河古城——唐伊吾军屯地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中,笔者先后多次到哈密地区进行考古调查。在巴里坤草原,得到郭延根、张建国同志之助,足迹及于县境大部分地区。公元前9世纪的兰州湾子石构遗址、大河古城等均是这一阶段中调查的重要收获。大河古城,位于大河乡干渠村,在县城东北不到20公里处。古城雄峙于缓平、开阔的草原,颇为壮观。城垣范围内陶片、兽骨、石磨、铁器随处可见,部分文物唐代特征明显。仅老乡挖肥时已揭露的古代窖穴就鳞次栉比。考虑到古城所在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均不同于一般,故详予踏查,草测遗迹,并为之翻阅文献、综合分析,初步判定为唐伊吾军屯地。这一观点虽曾在不同场合介绍过,但却始终未形之于文。这次略述陋见,以求教于方家。
  古伊州属下的巴里坤草原是东部天山中的一块狭长形高山草原盆地,面积近四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达1650米,四周高山环抱,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南部天山冰川、西北部阿尔泰山东段高山雪岭,为草原提供了充沛的水源。除冰川雪水形成的河流外,盆地中部(如大河古城所在地)地下水异常丰富。大河,是巴里坤草原上最主要的河流之一,源自盆地东部冰川,沿途得泉水补给,流泻至巴里坤湖。大河古城,即在大河流灌区域之内。我们自巴里坤县城驱车去大河乡大河古城,沿途渠沟纵横,不少地段水泽漫布,绝无干旱区景象。
  草原土壤肥沃,多含腐殖质,牧草优良。盆地为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山区草场则具寒带气候特点。全县四季草场总面积达2100多万亩,草场间距离不大,畜群迁徙方便,有利于牲畜的发育,减少转场途中的损失。而大河乡所在,因地势较低,夏日不太热,冬日气温较高,加之土地肥沃,故极宜于农业,尤其是小麦的生产。时至今日,大河古城附近的大河乡,仍是整个哈密地区的主要粮仓。
  古城经纬位置为东经93°10′54″、北纬43°39′40″,呈长方形,可见主城、附城之别。主城南北长210米、东西宽180米,城墙保存基本完好,尤以西南角处保存最佳,墙高8~10米,基部厚10~13.5米,顶部残宽2米。当地老乡为挖肥,在西南角城墙上破开一门,以利出入。据其剖面可以清楚观察到:中心部分为厚4米、高4.5米的早期夯土城墙。后期曾以这一夯土墙为基础,加宽加高,向内拓宽4.5米,向外拓宽5米,同样也曾夯实。但土色、夯层、夯窝大小均不一致,故甚易辨别。中心部分,夯层厚5~7.5厘米,一般均7厘米上下,夯窝近圆形,直径8厘米增厚部分夯层密实程度稍差。顶部,也可见仓促堆泥,未经过夯实的痕迹,是紧急处置的说明。主城东南角,是全城重要遗址集聚处,有厚墙围护,范围约70×60平方米。
  见马面、西墙三座、北墙二座、南墙三座,长、宽约8~9米。
  西门门阙仍存,宽4米。东墙中部也见缺口,宽约3米,是联通主附城之通道。
  附城居主城东侧,彼此共用主城东墙,但附城城垣较低,南北长240米,东西宽177米,城垣高只2~4米左右,宽约10米左右。现满城种植苜蓿。
  城外见相当宽阔的城濠,遗迹明显,距离城墙约20米,宽达20米左右。西、南濠沟内仍见流水,苇草茂密。
  古城虽早已发现,并于1957年即公布为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但保护工作并未落实,长时间内曾是老乡垦殖之所。笔者当年踏查,主城内不少地段都有老乡挖肥暴露的古代窖穴,窖穴大多长方形,粗略测量统计,有130×70平方厘米、180×90平方厘米、200×110平方厘米、180×140平方厘米、218×113平方厘米等,深自55~170平方厘米不等,分布相当密集。个别窖穴为圆形,直径127厘米,深100厘米。窖穴内出土的文化遗物,已无法查寻,窖穴近旁打碎的灰陶盆、罐残片,触目皆是。不少器物出土时明显完好,是人为击碎的。附城内见不少基本完整陶器,多灰陶盆、罐。存大型石磨一副,直径95厘米,厚22厘米,磨膛圆形,磨齿为大小不等的8块三角形斜块,彼此拼合成圆,齿宽3厘米,可以作为唐代石磨的标本。方砖,已残,微红褐色,厚4.8厘米,火候较高。在县文化馆收存有古城出土的其他文物:开元通宝、莲花纹方砖、莲花纹瓦当(多量)、唐镜、铜佛像、铁剪等,均属唐代文物,显示了古城主要活动时期为唐代。附城内还见大量兽骨,以马、羊骨为主,驼骨稍次,也见一定数量的鹿骨。笔者曾取古城地层的烧炭,送请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科学研究所14C实验室进行年代测定,结论为距今1446±60年,树轮校正年代为距今1375±65年。由此可见,古城活动在公元7世纪前后,与出土文物揭示的时代特征一致。
  在天山以北巴里坤草原上,保存这么一座唐代古城,其性质、名称是一个大家关注的问题。
  《资治通鉴》卷215记述:“北庭节度,防制突骑施、坚昆,统瀚海、天山、伊吾三军,屯伊、西二州之境,治北庭都护府,兵两万人。”胡三省注“突骑施牙帐在北庭府西北三千余里,坚昆在北七千里。瀚海军在北庭府城内,兵万二千人。天山军在西州城内兵五千人,伊吾军在伊州西北三百里甘露川兵三千人。”〔1〕《元和郡县图志》记庭州称:“长安二年改置北庭都护府,按三十六蕃,开元二十一年改置北庭节度使(都管兵二万人,马五千匹,衣赐四十八万匹段)。以防制实骑施、坚昆,斩啜(西北去突骑施三千余里,北去坚昆七千里,东去斩啜一千七百里)。管瀚海军、天山军、伊吾军(伊州西北三百里甘露川,景龙四年置。管兵三千人,马三百匹。在理所东南五百里)。”《元和郡县图志》“伊州条”记“伊吾军,在州西北三百里折罗漫山北甘露川,置刺史为使,景龙四年置”。〔2〕北庭节度使的军事使命主要针对阿勒泰山、伊犁、蒙古高原方向来敌,瀚海、天山、伊吾三军分驻今吉木萨尔、吐鲁番及巴里坤。吉木萨尔、吐鲁番均为当年州治所在,是政治中心,伊吾军则不驻伊州。伊州城址虽未发现,但在天山以南今哈密绿洲内则可以肯定。折罗漫山即天山,《元和郡县图志》卷40“前庭县”条下,称“天山,夷名折罗漫山,在县北三十里”,可证。处伊州西北,距伊州三百里,居天山以北的伊吾军驻地,从空间距离、地理位置分析,正与大河古城切合。故可以肯定:巴里坤草原上的大河,唐代名甘露川,依傍大河屹立之唐代古城,为唐北庭都护府属下的伊吾军屯地无疑。
  北庭都护府下属伊吾军之设置,在公元8世纪初。这时安西已经收复,吐蕃势力受到严重打击,唐王朝在西域的统治比较稳定。但认真分析,存在之隐忧也并不少:伊犁、碎叶方向西突厥部突骑施势力很盛,蒙古草原上东突厥部亦复兴起。而大河古城所在巴里坤草原正好控制着蒙古高原进入西州、伊州、庭州的咽喉。自大河斜向东北,经三塘湖、老爷庙,一直是蒙古草原与巴里坤、奇台往来的重要交通古道。故伊吾军驻扎于此,可以说是势所必然,其他任何地点都无法取代其重要地位。这是一。第二,前文已说明,这里水草十分丰美,自古即为良马的繁育中心。而大河所在土壤肥沃,气候温和,又是宜于农垦的基地。伊吾军在此,可以利用巴里坤草原得天独厚的水土资源,协助解决北庭节度麾下三军的骑兵马匹及粮食给养。
  唐代史籍中,没有说明当时北庭驻军的后勤给养供应办法。吐鲁番阿斯塔那出的土唐代文书中,有多件表明伊吾军屯田的文书。其一,文为:
  “敕伊吾军 牒上西庭支度使
  合军州应纳北庭粮米肆仟硕 叁仟捌佰伍拾叁硕捌斗叁升伍合军州前后检纳得
  肆拾叁硕壹斗陆升伍合前后欠不纳
  壹佰伍拾柒硕纳伊州仓讫 叁仟陆佰肆拾陆硕捌斗叁升伍合纳军仓讫”
  其上钤朱红色“伊吾军之印”。它如“唐开元十年伊吾上支度营田使留后司牒为烽铺营田不济事”、“唐伊吾军典张琼牒为申报属田斛斗数事”、“伊吾军典王元琮为申报当军诸烽铺属田亩数事”、“唐检勘伊吾军属田顷数文书”、“唐伊吾军牒为申报表烽铺属田所得斛斗数事”、“唐伊吾军诸烽铺收贮粮食斛斗数文书”等等,文书上大多钤有朱红色“伊吾军之印”。〔3〕这些都清楚地表明伊吾军负有屯田使命,不仅要承担自身粮草所需,而且对伊州、北庭均有重大的后勤义务。因此,伊吾军驻地所在,必须是宜于农业垦殖的所在。在巴里坤草原内,这一所在也非大河莫属。
  伊吾军中,乘骑占有相当比重。大河古城东侧,是规模不小的附城,城内马、羊骨甚多。这一附城与当年伊吾军的骑兵配置也是密切相关的。
  〔1〕《资治通鉴》卷215,唐纪31。
  〔2〕《元和郡县图志》卷40,“伊州”、“庭州”条。
  〔3〕国家文物局古文献研究室等编《吐鲁番出土文书》第八册,文物出版社,1987年,第194-222页。

西域考古文存/王炳华著.-兰州: 兰州大学出版社, 2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