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数据库首页 文物古迹篇 文化科技篇 地理环境篇 道路交通篇 经贸文化篇 民族宗教篇 方言习俗篇 丝路人物篇 研究文献库
数据库介绍 丝路概说 一带一路 在线视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丝路概说> 西域考古文存

4.3 唐拔达岭——乌什县别迭里大坂

作者:王炳华

     
  《新唐书》卷43“地理志”称:“安西西出柘橛关,渡白马河,百八十里入俱毗罗碛。经苦井,百二十里至俱毗罗城。又六十里至阿悉言城。又六十里至拨换城,一曰威戎城,曰姑墨州,南临思浑河。乃西北渡拨换河、中河,距思浑河百二十里,至小石城。又二十里至于阗境之葫芦河。又六十里至大石城,一曰于祝,曰温肃州。又西北三十里至粟楼烽。又四十里度拔达岭。又五十里至顿多城,乌孙所治赤山城也。又三十里渡珍珠河,又西北度乏驿岭,五十里渡雪海,又三十里至碎卜戍,傍碎卜水五十里至热海……”继续前行,可至碎叶水、碎叶城,最后抵达怛罗斯。这条道路,是安西都护府通中亚名城碎叶、怛罗斯的干线,在“丝绸之路”上居重要地位。其中的粟楼烽、拔达岭,今天所在何处、形势如何,是值得一探其究竟的。
  唐温肃州,地在今乌什县境。1993年夏,笔者偕于志勇、王樾一行至别迭里山口考察。从乌什县乘越野吉普车,沿托什干河谷西偏南行,至牙满苏,斜向西北,进入天山山前冲积带,地势渐高,砾石纵横。约三十公里后至别迭里河谷,见古烽燧一。
  古烽所在,背依天山,周围地势较高,视野开阔。古烽西稍偏南,距500米为别迭里河,沿河谷入山,约5公里为又一古烽。复行约30公里可翻越别迭里大坂,进入吉尔吉斯斯坦国境内。
  古烽经纬度为东经78°44′22.2″,北纬41°10′07.4″,残高7米多,底部13米×10米,顶部8米×4米。这里附近无居民点,但终因年代久远及人为、自然地破坏,坍塌也比较严重。从现存遗迹分析,在早期构筑完工后,后期曾用附近十分丰富的卵状砾石围砌加固。主体部分为夯土、砾石层彼此相间,其中夹木骨、红柳帮助固定。夯层厚12厘米上下,木骨、红柳枝层厚也在10厘米左右。主体成型或使用相当年月后,为抵御山口暴风雪、山雨的侵蚀,在夯土台基四周复堆砌以卵石,成为一个石质防护层。烽燧顶部,尚存的木炭、炭灰清楚可见。考察时在八月份,正是夏日温度最高的季节,但当地因天阴,气温相当低,颇有普通外衣难御其寒之感。
  自古烽沿别迭里河谷上行,随山势而登攀,地势渐高。因准备不足,未得可能继续前行。但据友人杜泽泉君告之,他在1979年曾抵别迭里大坂山口:自这一古烽上行,5公里处为又一古烽。烽顶,还存木杆数根。沿别迭里河谷更上行,即可翻越别迭里大坂。河谷两岸有散见的古代墓葬,还有驼、马、驴的骨头。
  古烽下发现少量夹砂陶片,为罐、钵类日用品之残留。近旁有圆形石堆墓,大者底径6米左右,顶径3米左右,高可1米;小者底径3米上下。距约200米处有黄土墩,据曾安君同志调查记录,〔1〕底径16米,顶径7米,高约3米,上部围彻卵石。
  调查中,曾采古烽卵石夹层内的木材通过14C进行年代测定,结论为:距今1645±90年,建筑的绝对年代应在三四世纪,较早于唐。拔达岭古道,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汉代以来一直是塔里木盆地西北通向碎叶的隘道,与古道安全相关的保卫设施,自然也会早有建树。此烽建在公元三四世纪,并不令人奇怪。而从古烽傍近的别迭里河沿河谷而上,可翻越别迭里大坂,即唐拔达岭。因此,此烽应为《新唐书·地理志》中所述粟楼烽故址。据现存遗迹可以清楚结论,唐代以前,对别迭里大坂隘道早有所知,烽燧早已存在。入唐,唐王朝政府鉴于这条古道实际是自安西联系碎叶、怛罗斯最主要的交通线路,而碎叶是西域重镇,唐王朝一度将之作为安西四镇之一派驻重兵,镇抚西域各国。可见,维护安西与碎叶之间的交通路线,是当年大事。沿途驻军加强烽燧驿馆建设,保证交通安全,亦是情理中事。实际考察粟楼烽,地理位置偏僻,土地贫瘠,地势高、气温寒,戍边健儿后勤给养、支援联络均是需要强有力的组织才能保证的。对这一交通线路要有较深入的了解,还须进行较细致的考古调查,对古烽及相关遗迹进行必要的发掘。这一任务,只能留待以后了。但驻足粟楼烽下,使用着现代交通工具、现代物质装备,工作尚如此艰难,在去今一二千年以前的古代,戍边战士们衔国家使命,餐风饮露,备历艰辛,不畏其难的精神,却是让人无限钦敬的。
  〔1〕曾安军《别迭里烽燧》,《新疆文物》,1993年第4期。

西域考古文存/王炳华著.-兰州: 兰州大学出版社, 2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