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数据库首页 文物古迹篇 文化科技篇 地理环境篇 道路交通篇 经贸文化篇 民族宗教篇 方言习俗篇 丝路人物篇 研究文献库
数据库介绍 丝路概说 一带一路 在线视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丝路概说> 丝绸之路在中国

作者:一元


  记得在大学时,每次上有关旅游管理课程,老师都会举出几位在旅游界颇有影响的人物,以他们创业的精神和取得的成就来诠释相关理论。那时,李良义的名字就根植心中,我常想能将《中国名胜词典》中的名胜古迹如数家珍、能将洋洋大观的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中各章回标题信口诵来…此人具有何种天赋?从那时起,我就有了一种亲睹其人的愿望和结识其人的梦想。“缘是天命,份在人为”。走出校门,缘份竟让我与李先生结识。一晃二十个春秋过去了,李先生的那种儒雅、勤奋和博学时时感染着我,促进着我。我搜览了许多记载他的报道,也常常在网站上输入“李良义”来了解他的近况。得知李先生在忙于实业的同时,近年来有大量著作面世,尤其在旅游领域中的著书最能引发我的兴趣,这本《丝绸之路在中国》更加激发了我的诸多感慨。
  李良义先生在学生时代,就经常利用寒暑假游历名山大川。11岁只身赴苏州,13岁结伴登泰山。他生在江南、长在北方,对所游历之处能有一种超乎常人的记忆,他能记住山水之态,民风之神,更能对历代文人墨客之题、之联、之记熟记于心,脱口诵来。从那时起,他仿佛知道,每个人都是负命来到这个世界,他来,是因为旅游。兴趣是良师,勤奋是阶梯。上世纪八十年代,李良义先生在中国首届全国导游大赛中折桂;在由中央电视台、中国旅游报联合主办的全国旅游知识电视大奖赛中夺冠。从此,他的血液中注入了旅游新元素。他常说,旅游不仅仅是游山玩水,更是一种文化的实践和体验,是一种文明的交流和经历。基于此,在各种荣誉加身的情况下,他应邀来到了景色如画的狮城。在新加坡近二十年,他以推广中国旅游为己任,在人生的舞台上演奏着旅游的交响乐。中新两国官员赞扬李良义先生是“民间大使”;新闻媒体把他誉为当代“徐霞客”;同业人士称道他是“旅游奇才”,文化界评选他为“创意大师”。李良义先生不断用文化创意来打造旅游新品牌,因为他对旅游有一种始终不渝的情结,这种情结使他成为中国二十多个省级旅游局的高级顾问,成为海内外近三十所大学的客座教授。
  为了让更多的旅游者知旅游、爱旅游、懂旅游、会旅游,2006年青藏铁路开通之际,李良义先生编著了《青海,青海!》、《西藏,西藏!》旅游画册,该画册的好评和热销,让很多丝绸之路上的朋友羡然中催促他也尽快出一套有关丝绸之路的书。他们说目前有关丝路的书籍虽然不少,但真正出于旅游业者之手的却不多见。同行们说李良义先生走过200多趟丝绸之路,连沙漠中的骆驼都认识他;据有关部门统计,李良义先生创办的新加坡华运旅游公司十多年来已组织了逾四万新加坡游客来过丝绸之路,这个数字已占到新加坡总人口的1%,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拜读了李良义先生编著的《丝绸之路在中国》,我感觉有一种大美的情结融于其中,因为它汇通了丝绸之路的骨骼和血脉。丝绸之路是一条旅游者向往之路;是一条承载东西方文明交融之路;是一条刻印了文臣武将商贾儒士足迹之路;是一条让人心灵震撼之路。如此热爱丝绸之路的践行者让我更深刻地感悟到:世界上没有任何可以与丝绸之路并肩的路。她是有形的,因为她连接了亚欧两大洲,她串起了无数的驿站、城廓,作为其完美项链的珍珠,在椭圆形的地球上熠熠生辉。她是无形的,因为她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路,她是人类文明的心旅之路。
  张骞驰马西行,霍去病扬鞭西征,班固投笔从戎……这些壮美的史实铺垫了丝绸之路阳刚般的倔强。看那十数朝古都西安之民风,朗朗中透析着刚强;看那千年古城兰州之风骨,凛凛中流露着硬朗;看那高原夏都西宁之精神,峨峨中显现着倔强;看那塞上江南银川之风范,铮铮中表露着柔情;看那天山脚下乌鲁木齐之雄姿,攘攘中展示着繁盛。这些大西北的城啊,何曾少过丝绸之路独具的精神!
  与丝绸之路共鸣吧!《丝绸之路在中国》彪炳了一种炽热衷肠的情感,弘扬了一种赏心悦目的壮美,汇集了一种豪迈大气的挺拔;也表达了一个旅游业者对丝绸之路的视觉和感悟,展现了一段厚重的历史积淀,展示了一个旅游人的文化思考。
  值此《丝绸之路在中国》出版之际,忆起李良义先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座右铭,感触良多,些许感言,或以为序,是为真切!
  一元
  2007年仲秋
  

丝绸之路在中国/李良义编著.-西安: 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