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数据库首页 文物古迹篇 文化科技篇 地理环境篇 道路交通篇 经贸文化篇 民族宗教篇 方言习俗篇 丝路人物篇 研究文献库
数据库介绍 丝路概说 一带一路 在线视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丝路概说> 丝绸之路——沿线城镇的兴衰

三、研究的基本方法

作者:范少言 王晓燕 李健超


  1.研究范围的界定
  历史上,丝绸之路沿线政权的更替、自然环境的演化和区域经济文化的发展等要素处于不断变化中,导致丝绸之路的线路也相应变迁,因而沿线范围和城镇分布区域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小城镇的形成和发展受自然条件、政权更替、环境变迁等诸多方面的影响,为了使研究成果具有更强的现实意义,界定的项目研究时间从公元前138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界定的项目研究时间空间范围为丝绸之路中国境内沿线各朝代的都城、州府、县城所在地、重要军事据点和现代地级市以下建制镇以上的县城、建制镇等中小城市和城镇。如西域三十六国中的城郭国家,筑有城郭,集中定居,已成为区别于农村的城镇。虽然有的州县郡府驻地人口规模仅有几千人,分析中也将其纳入城镇的范畴,以及凡由历史上中央王朝分封的王国都城或设置的县以上行政建制的治所及重要军事据点,一般都可以认为是具有一定规模的城镇。
  2.时段划分——六大时段
  根据项目研究的需要,本次对丝绸之路时间的界定是从公元前138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到公元1949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着重从历史演化角度剖析丝绸之路沿线城镇兴衰的基本规律。在对长达2000多年历史时间的分析中,研究中以重大历史史实来断代,为了分阶段分析2000多年丝绸之路沿线城镇产生、兴盛、迁移、衰亡的演化过程,根据沿线城镇建设和消亡的重大历史事件和朝代变迁作为划分时段的依据。
  (1)两汉时期(公元前138年—公元220年),张骞出使西域后,汉朝实现对西域的有效管辖,中原农耕文明逐渐传入河西、西域,农业定居人口出现,再加上两汉移民屯边、军事屯田城镇的建置,丝绸之路沿线城镇初具规模。
  (2)南北朝时期(公元220—581年),丝绸之路逐渐畅通,商贸活动日渐活跃,但是由于中原封建诸侯割据,长期处于战乱之中,国家政权不稳定,导致沿线经济文化往来障碍较多,沿线城镇建设发展缓慢或基本处于停滞时期。
  (3)隋唐时期(公元581—907年),丝绸之路进入繁盛时期。国家政局的稳定和经济的强盛,尤其是唐朝经济文化交流远达中亚、西亚和南亚,拜占庭帝国及中亚、南亚诸国通过丝绸之路与唐王朝成为重要的贸易伙伴,丝绸之路贸易的繁荣引致沿线城镇经济实力的增强,唐王朝积极经营西域的策略促使城镇空前发展,丝绸之路沿线城镇数量增加,城镇规模不断扩大,鼎盛时沿线有357个县,占到全国总数的27.21%。
  (4)五代北宋辽时期(公元907—1125年),中原政局陷入混乱,国家经济衰退,丝绸之路沿线因政权更迭纷争,城镇发展受到较大的制约。
  (5)南宋元明时期(公元1127—1644年),中国经济、政治中心南移,特别是海上贸易有了重大发展,西北丝绸之路上的贸易量锐减,沿线城镇逐渐衰落。
  (6)清代民国时期(公元1644—1949年),清政府努力维持西域的稳定,实施积极的边疆开发和移民戍边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沿线城镇发展。但丝绸之路沿线国外段经济局势较为混乱,国内城镇发展处于自然状态。
  3.空间划分——四大类型区
  自西汉对西域实施行政管理以来,丝绸之路主要沿着交通干道、河谷地区和绿洲地带向西延伸。陕西境内从西安(古长安)出发向西,沿着泾河、渭河,经陇东高原到河西走廊的沿线地域;宁夏境内丝绸之路经过贺兰山与黄河西南的部分区域;甘肃境内主要沿着黄河沿岸和河西走廊一线;青海境内沿着黄河、湟水和青藏高原北缘;新疆主要沿着盆地和高山交界的边缘地域范围。纵观古今,丝绸之路沿线大的地域环境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因而通过分析不同地域环境中城镇发展的演化,可以归纳丝绸之路沿线城镇兴衰的历史规律。
  (1)黄河流域。丝绸之路黄河流域范围主要为黄土高原地域和关中平原区。范围自乌鞘岭以东,包括陕西中北部、甘肃东南部、宁夏南部、青海东北部的广大地区。自汉以后该区域为强盛朝代的首都辖区和京畿地区通往西北、西南和北部少数民族地区的重要军事、交通要道,该区域一直处于中央政权的管辖下,城镇发展的条件较为稳定,城镇变迁和兴衰变化不大,外围城镇的发展多因军事战略而设。
  (2)河西走廊。河西走廊包括甘肃的西北大部及青海北部。历史上该地区是少数民族聚居区,该区域良好的水土组合条件和东西交通咽喉的战略地位,使得河西走廊成为各代争夺的焦点。以河西的张掖、酒泉为中心,北经居延可到达蒙古高原;向南经西宁可迸入西藏。《史记·匈奴传》称其是“通胡羌之道”。城镇因政治和军事而设立,因生态环境而演变。
  (3)沙漠绿洲。沙漠绿洲分布于天山南北,以天山为界分为南北两大区域。历史上沙漠绿洲区域条件孕育众多的频繁更替的小国家,该区域复杂的民族关系和偏远的区位条件,以及沿线的水土资源承载城镇的容量有限,在中原政府无暇西顾的时候,就会再度处于诸侯纷争状态,城镇的发展起伏跌宕。
  (4)青藏高原。青藏高原东北接黄土高原,东南接云贵高原,西越葱岭(帕米尔高原)与中西亚诸国相毗邻。范围主要涉及青海省东部湟水谷地、祁连山南麓和柴达木盆地等青藏高原东北部区域。受游牧生活方式的制约,城镇文明形成较晚而且非常不稳定。
  4.分析方法
  历史上影响丝绸之路沿线城镇产生与发展的环境条件自古以来变化不大,而政治因素即政权变更和多民族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成为影响该区域城镇发展演变的主要因素。长期以来,由于自然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社会经济发展迟缓,生产力水平落后和政局动荡,战争频繁等原因,丝绸之路沿线城镇发展演变往往取决于中央政权的稳定、行政军事建制的设置及地区政权的割据态势。不同历史时期,由于中原王朝经营边疆区域策略存在较大的差异,以及沿线城镇立地地理环境基础的不同,研究中从历史上重大历史事件和不同地域地理环境类型的纵横两条路径入手,按照历史朝代和地理环境类型将丝绸之路划分为两汉、南北朝、隋唐、五代北宋辽、南宋元明、清代民国六大时间段和黄河流域(关中平原、黄土高原)、河西走廊、沙漠绿洲、青藏高原四大类型,分析城镇在时空组合中的兴盛发展基本特征及其环境作用机制,剖析典型城镇的兴衰动力机制,归纳城镇演化遵循的一般规律。
  

丝绸之路:沿线城镇的兴衰/范少言,王晓燕,李健超著.-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