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数据库首页 文物古迹篇 文化科技篇 地理环境篇 道路交通篇 经贸文化篇 民族宗教篇 方言习俗篇 丝路人物篇 研究文献库
数据库介绍 丝路概说 一带一路 在线视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丝路概说> 丝绸之路考古十五讲

第五节 宋代的海上交通

作者:林海村






  自唐代安史之乱后,吐蕃、契丹、女真、蒙古等少数民族相继崛起,宋朝受辽金的威胁逐渐退缩到东南一隅,政府军费和官俸开支浩大,每年还要负担沉重的“岁币”,不得不想方设法开辟新的财政来源,因而更加重视海外贸易。不仅进一步完善唐代市舶机构,而且疏浚海港,增辟口岸,制定条例,积极鼓励外商来华贸易,并对市舶官员招徕蕃商的成绩予以奖惩。同时,积极支持华商出海贸易。
  另一方面,十字军东征、塞尔柱突厥人的兴起,迫使活跃的阿拉伯商人把贸易视线转移到东方,向东方开辟商路,越来越多地出入中国东南沿海口岸,从而在客观上为宋代海外贸易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宋代对外贸易港口多达二十余处,设有广州、泉州、明州、杭州、密州5个市舶司,市舶司下有的还设有市舶务、市舶场等下属机构。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政府正式修定“广州市舶条”,委官推行,并援用于各地市舶司。
  从技术条件看,造船工艺和航海技术的进步也推动了宋代海外贸易。宋代造船业的规模和制作技术,都比前代有了长足的进步。中国东南沿海主要海港都有发达的造船业,所造海船载重量大、速度快、船身稳,能够调节航向,船板厚,船舱密隔。载重量之大,抗风涛性能之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航海技术的进步表现在海员能熟练运用信风规律出海或返航,通过天象来判断潮汛、风向和阴晴。舟师还掌握了阿拉伯人发明的“牵星术”、深水探测技术,使用中国人发明的罗盘导航,指南针引路,并编制了详细的海道图。这些新技术的出现,极大推动了宋代海外贸易的勃兴。
  如果说唐代中国只是开始参与印度洋海上国际贸易的竞争,那么北宋以后则逐渐控制了印度洋的海权,在福建泉州、南中国海乃至南印度海域不断发现宋代沉船,东南亚、中东乃至非洲大陆古遗址到处可见定窑白瓷、景德镇青白瓷和龙泉瓷等宋代外销瓷片,甚至在远离海岸线的敦煌壁画上都可以看到宋代海船的风采。
  早在宋代,泉州人就用“桐油加钉子”造出世界上先进的船种——福船。这种海船模仿阿拉伯海舶采用尖底,而非中国传统的平底沙船。1925年,泉州湾后诸港出土了这样一艘宋代古船,残长24.2米,宽9.15米,复原之后,它的长度可以达到36米,宽11米,载重量200吨以上,是当时泉州所造中型货运海船。从它的剖面模型上,可以见到它有十三个水密隔仓。水密隔仓在中国的运用始于唐代,比欧洲早了1100多年。
  2003年,印度和英国联合考古队在南印度西海岸发现了一条中世纪沉船,出土地点在科罗拉邦科钦市之南的泰加勒·迦达克拉帕里(Thaikkal Kadakkarappally)。
  这条沉船长达22米,今称“泰加勒沉船”。这条海船使用平底,带有密封防水舱,并大量使用铁钉,明显有别于阿拉伯、波斯或印度式缝合木船。在福建泉州发现的13世纪中国海船的特点是:采用平底,带密封防水舱、缺少龙骨、茎状物或艉板、平底、成直角的转折部分、多层船板和船首、尾构架,尤其是大量采用铁钉连接部件,所以泰加勒沉船必为中国海船无疑。
  据碳14年代数据,这条船沉没于公元11世纪初年,再次说明北宋时代的中国海船业已参与争夺印度洋的海上霸权。〔1〕
  注释
  〔1〕Victoria Tomalin et al.,“The Thaikkal-Kadakkarappally Boat:an Archaeological Example of Medieval Shipbuilding in the Western Indian Ocean,”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autical Archaeology(2004)33.2,pp.253-263.
  

丝绸之路考古十五讲/林海村编著.-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