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数据库首页 文物古迹篇 文化科技篇 地理环境篇 道路交通篇 经贸文化篇 民族宗教篇 方言习俗篇 丝路人物篇 研究文献库
数据库介绍 丝路概说 一带一路 在线视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丝路概说> 从长安到罗马——汉唐丝路全程探行纪实下

3.8艾提尕尔升新月

作者:王蓬






  
  一
  新疆的主体民族是维吾尔族,约有800万人,清一色地信仰伊斯兰教。加之其他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如回族,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乌孜别克族、塔塔尔族等亦有百多万人,故清真寺几乎遍及天山南北。尤其南疆,维族世代聚居,几乎每座城市、集镇乃至乡村,都有大大小小的清真寺。老远就能看见那镶嵌着一弯新月的圆圆的塔顶,耸立在朝晖夕阳之中,亦是塞外一道独特的风景。
  但若要论气势规模,历史悠久,则当首推位于南疆喀什市中心的艾提尕尔清真寺。这是全国保存最完好、新疆最大,据说也是世界十大清真名寺之一。信仰伊斯兰教的国家元首,但凡到新疆,必定去该寺。2000年初,伊朗总统霍梅尼就曾到艾提尕尔清真寺做过礼拜。
  我国著名学者季羡林教授有个观点,“世界上有四大文化体系:中国文化体系、印度文化体系、伊斯兰文化体系和欧美文化体系,再没有第五个。这四大文化体系唯一交会的地方是在新疆,再没有第二个。”这一观点受到许多学者的赞同与认可。这是由于新疆独特的地理位置所决定的。在15世纪海运发达之前,沟通欧亚的唯一通道丝绸之路分三路贯穿新疆全境,不仅是以丝绸为主的商贸大道,而且是作为文化重要载体的世界三大宗教的交会、传播之地。产生于印度的佛教,汉时便传入西域,魏晋时达到鼎盛,那时寺院遍及天山南北,大寺院僧侣可达千人之众。至今残存于拜城、库车、鄯善的千佛洞,其塑像壁画价值可与敦煌相媲美。基督教中的景教西辽时曾进入新疆,维吾尔人的祖先回鹘人便信仰景教,吐鲁番曾是其传播中心。伊斯兰教诞生于阿拉伯半岛,但后来居上,隋末唐初,迅速传入相邻的新疆。在南疆建立哈剌汗王朝的萨克图由于信仰伊斯兰教,于是在取得政权后,奉伊斯兰教为国教。由于采取了行政手段而迅速普及,以至植入生活的各个角落。比如不食未经宰杀的动物的血与肉;不允许用脚踩食品;禁止穿袒胸露背的短小衣衫;吸麻(毒品)、赌钱、偷盗、酗酒、斗殴、说谎被视为丑恶行为。晚辈见了长辈要起立、让座并施礼问候。这在喀什街头都能常见。再是根据伊斯兰宗教习俗延续下来的古尔邦节、开斋节来临时,要打扫房舍院落,宰杀牛羊准备食品,并要互相走访拜节。牧区的哈萨克、柯尔克孜等民族还要举行赛马、叼羊等活动。
  由此不难看出,由教义派生出来的这些禁忌或习俗,有许多合情合理的地方,有些与孔孟儒学所提倡的仁义礼智很相近。再是新疆地处边陲,孤悬塞外,在漫长孤寂的岁月中,有几个能够相聚增加欢乐的节日总会受到欢迎。所以伊斯兰教在新疆,由传入到普及,历经千年,约定俗成,延续至今。
  二
  这一切对于外来旅游者来讲,会由于新鲜而产生兴趣。耸立在南疆喀什市区的艾提尕尔清真寺成了著名景点。凡来喀什,没有不去游览的,并希望能看到精彩宏大的场面。比如开斋节或宰牲节时,艾提尕尔清真寺寺内和寺外广场有多达数万名伊斯兰教徒,虔诚认真地做完礼拜之后,会敲响拉合拉鼓,吹起唢呐,跳起传统的“萨玛”(宗教舞蹈),规模宏大,场景壮观。但是,一年只有两次,不容易碰上。其次就是每个星期五,信徒要做礼拜,艾提尕尔清真寺内外信徒虽然没有过节时那样多,但也逾万人,场面也很壮观。
  我于是跃跃欲试,准备拍些照片,但喀什文联的同志却告诫:艾提尕尔清真寺是信仰伊斯兰教群众心目中的圣地,寺院四周又是维族聚居生活的地方,去了要特别注意。进寺拍摄要取得主持阿訇的同意,进礼拜堂要脱鞋,教徒做礼拜时,不能在他们朝拜的方向拍摄,只能从背后或侧面拍,否则便会惹出麻烦。这还真有点让人提心吊胆,惴惴不安。
  但真正到艾提尕尔清真寺后,只要注意,就并无那般紧张。我是专门选择星期五教徒做礼拜时去的,上午一大早就坐出租车前往,去后才发现清真寺其实距我下榻的丝路宾馆很近,只需要穿越一条诺尔贝希路就可到达,不必绕道。岂料,去后却很冷清,原来做礼拜是下午3时才开始。我于是先参观了这座名寺。其实这儿已成旅游景点,只需6元门票便可尽情参观。这座清真名寺委实有些由来,至今有500余年历史,经朝历代,多次修缮,方达到今日规模。整座清真大寺由礼拜堂、门塔楼、庭院、水池及附属建筑组成,总面积达到16800平方米。寺门用黄砖砌成,两边则有半突出圆柱,高达18米。圆柱顶有召唤用的半圆形塔楼,庭院则有水池,配有陶壶,供教徒净身。正殿礼拜堂正面宽160米,深19米,廊檐宽敞,有140根雕花木柱支撑,所雕花纹精美,充分体现了伊斯兰宗教及维吾尔族的特色。整座礼拜堂可容纳数千教徒同时做礼拜。但我真正见到的情况是,不仅大堂,甚至包括了清真寺内所有的角落、走廊、水池边、胡杨树下,连道路口稍有空闲的地方都被教徒占满,以至排队站到清真寺侧门的大街上,足足有上万名教徒。
  三
  下午2时,我便挎着相机,沿着维族居住的诺尔贝希路去寺院。沿途都能看到要去做礼拜的教徒,清一色的维族,清一色的男人,各个年龄段的人都有。尤其老年人,郑重其事,大热天依然足蹬黑色长靴,头缠洁白的头巾,身穿素净长袍,白须飘然,眉眼慈祥,见到熟人则必停下,一手抚着胸口,向对方问好,然后又伸手重叠在一起。有时是三四个人一起互相问候,再一起走向清真寺。这种友好的情致,让人肃然起敬。越临近清真寺,这种气氛越浓。教徒们都夹着一块儿跪拜时用的毡毯,潮水般向寺内涌去。寺周围的几条商业街全都停业关门,真正万人空巷。但寺外广场上的人依然很多,主要是观光的游客和背着“长枪短炮”的摄影记者,还有一家电视台记者来拍风情片。再是领着孩子的维族妇女特别多,按规定,妇女是不能进寺院的,大约是丈夫进寺做礼拜了,她们在外面等着,完了再一块儿逛街办事。还有一群群被称为巴郎的男孩举着一条条跪拜用的毡毯向进寺祈祷的人兜售,又显得市声喧嚣。直到寺内礼拜开始,四周才安静下来。因没进寺,听不清主持的阿訇在说什么,只见排列出寺外的教徒低着头默默诵经,一会儿又跪拜祈祷。最后只听阿訇一声长喊:“色俩目目尔库莱姆”,意即愿真主赐你平安!这就意味着结束。教徒们又潮水般地涌出来,开启店铺,再做买卖,一切又恢复了正常。
  在喀什一个多月,去艾提尕尔清真寺多次,还真是有点儿喜欢这地方。不仅是因为肃穆庄重的宗教气氛,前来祈祷的伊斯兰教徒的各色面孔,还在于寺外广场维族男女聚集聊天呆坐的闲散气息。再是黄昏又成夜市,几百家摊位灯火通明,几乎荟萃了维族所有的饮食和小吃。我还真带妻女来逛过两次,抓拍了几张风情浓郁的照片,品尝了烤羊肉串和丁丁炒面,甚至还记住了伊斯兰教徒们互相的问候:愿真主赐你平安!
  旅·途·小·憩
  二道桥趣
  新疆最有意思、也最有情趣的地方,除了天山、草原、古迹,应该就是“巴扎”了。
  “巴扎”——市场的意思。是维语,也就是以维吾尔族群众为主体的市场。无论南疆北疆,城市大小,都有各式各样的“巴扎”。比如乌鲁木齐的二道桥就是全疆最有名气,也最有古老传统的“巴扎”。在这里徜徉,你才感觉到是真正到了新疆。各种古老的店铺、各种古老的营生:乐器制作、铜壶雕刻、毛毯编织、金银器打制,最多的还是服装、鞋帽、丝绸,五颜六色,五彩缤纷。老板多为俏丽的维族女子,身材高挑,鼻梁高挺,眸子黑亮,衣衫鲜丽,吆喝热情,仪态万方,真正美女如云,让你目不暇接。再是各种水果、干果、风味小吃,店铺林立,商幡招展,一家挨着一家,香气扑鼻,让你馋涎欲滴,会忍不住要一碗羊杂碎,各种调料:盐末、胡椒、孜然、味精一应俱全。油汪汪的清汤上面漂着绿绿的香菜,单看一眼也馋得直淌口水。吃得额头热汗直流,吃得口舌生津,还舍不得离开座位,又想着下次再逛二道桥了。
  

从长安到罗马——汉唐丝绸之路全程探行纪实(下卷)/王蓬.-西安: 太白文艺出版社, 20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