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人物库概述 西北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始人 边区中共组织领导人 边区参议会领导人 边区政府领导人 边区军事领导人  
 全文检索:
边区著名英模人物 边区著名科教文卫人物 边区著名爱国人士及侨胞 边区著名国际友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边区著名国际友人 > 柯棣华 > 缅怀纪念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柯棣华、郭庆兰生平
郭庆兰口述,徐宝钧整理

  柯棣华生平
  1910年10月10日出生于印度孟买省的绍拉普尔(今属马哈拉施特拉邦)。
  1914年在家乡小学读书。
  1920年在家乡小学毕业。旋即升入公立英语学校诺思科特中学读书(1921年转入文古拉上中学)。
  1928年中学毕业。在浦那进入德干学院预科,学习三年。
  1931年在孟买的戈瓦德达斯·桑达尔达斯医学院读书。因参加学生运动,并得罪学院新院长被迫退学。
  1932年12月进入孟买格兰特医学院读书。
  1936年毕业于格兰特医学院,获得医学学士学位,并开始了研究生的学习生活。
  1937年在格兰特医学院谋得住院外科医生的职务,并积极准备参加更高学位的考试。
  1938年6月9日在孟买申请加入印度援华医疗队。
  1938年9月1日印度援华医疗队一行五位大夫从孟买乘拉齐普塔那号邮船启程赴中国。
  1938年9月8日至9月14日经槟榔屿、新加坡到达香港。
  1938年9月17日到达广州。
  1938年9月25日至11月16日在中国国民党统治区长沙、汉口、宜昌等地逗留,曾在国民党六十四陆军医院、八十七陆军医院等处工作。
  1938年11月21日到达重庆。其后曾在重庆市医院工作。
  1938年12月9日印度援华医疗队五名大夫取了中国名字,即爱德华、卓克华、木克华、巴苏华、柯棣华。
  1939年1月16日获悉其父桑塔拉姆·纳拉扬·柯棣尼斯不幸去世的凶讯。
  1939年1月21日离重庆取道西安奔赴延安。
  1939年2月12日抵达“革命圣地”延安,受到中国共产党、八路军以及边区人民的热烈欢迎。
  1939年3月18日被分配到距延安25公里的拐峁八路军总医院工作,任外科医生。
  1939年11月4日爱德华、柯棣华、巴苏华赴晋东南前线。
  1939年11月上旬至12月中旬经西安、过潼关、渡黄河,翻越崇山峻岭,穿过敌人的重重封锁线,于12月21日到达山西武乡王家峪八路军总司令部,受到朱德总司令的热烈欢迎。
  1940年2月3日爱德华大夫因顽固性湿疹不得不返印,医疗队只留下柯棣华与巴苏华二人。
  1940年2月上旬至3月底参观访问八路军总司令部所属单位。敌人来犯,随部转战各地,最后到达晋冀交界处,沿太行山东部前进。
  1940年4月初至冀西抗日根据地,参加伏击敌人的军用列车。越过平汉铁路到达冀南抗日根据地。
  1940年5月9日至5月底在山东边界往东行。中途柯棣华的所在部队驻地遭敌袭击,遂与冀南军区司令部一起转移。敌军包围冀南地区,柯棣华随一骑兵连冲出包围圈。穿过敌人一道道封锁线,过滹沱河,到达冀中根据地。再次跨越平汉铁路,于28日抵达晋察冀边区。30日到达冀中军区司令部,并到所在地区后方医院短暂工作一段时间。
  1940年6月19日到达晋察冀边区第三军分区。
  1940年6月21日代表印度援华医疗队参加白求恩大夫陵墓揭幕仪式,并献了花圈。
  1940年6月28日从保定以北70里处的第一军分区出发前往平西抗日根据地(北平西部)。
  1940年7月至8月初到达八路军平西挺进军司令部,并为所属医院巡诊。
  1940年8月6日至8月中旬前往晋察冀边区到达河北省唐县葛公村,在晋察冀军区白求恩卫生学校以及附属医院工作,任外科医生和外科教员。
  1940年9月20日参加“百团大战”,率领一支医疗队去第四军分区南线救治伤员。
  1940年10月返回驻地葛公村。巴苏华奉命赴延安。
  1941年初卫校附属医院扩建,易名为“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被任命为首任院长。
  1941年6月癫痫症病象初露。在以后的一段时间内病状一再复发。
  1941年11月25日与晋察冀军区白求恩卫生学校护理教员郭庆兰同志结为伉俪。
  1942年7月7日参加中国共产党。从此,在我党的历史上,又增加了一个外籍党员。
  1942年8月23日郭庆兰同志喜生一子,聂荣臻司令员亲自为其取名为“印华”。“印”者印度也,“华”者中华也,连在一起可理解为“印度之花”,或者“印度和中国”,以纪念印中两国伟大的友谊。
  1942年12月9日不幸由于癫痫病连续发作,于当日凌晨6时15分,在华北前线河北省唐县葛公村,以身殉职,与世长辞,年仅32岁。
  郭庆兰生平
  1915年旧历八月初三出生于山西省汾阳县(今汾阳市)。
  1923年至1929年在当地美国教会办的幼稚园和小学学习。
  1930年至1933年在汾阳县铭义中学读书,初中毕业。
  1933年至1936年从汾阳县美国教会办的汾阳医院附属护士学校四年毕业。
  1936年至1937年在北平私立大良医院工作,当护士。
  1937年2月到1938年4月在北平协和医学院工作,当护士。
  1939年5月投奔解放区参加八路军,在三分区工作,培训卫生员。
  1939年6月至1943年在晋察冀军区卫生学校任护理教员。其间1941年11月25日与柯棣华结婚,1942年8月23日喜得一子。
  1942年12月参加中国共产党。
  1943年6月至1946年根据党中央的指示携子赴延安,主要抚育孩子,亦为部队缝制军衣等。后在延安国际和平医院任护理部主任。
  1946年至1948年在华北军区第二后方医院工作。
  1948年至1950年在华北军区疗养院任医生。
  1950年至1952年在张家口市白求恩医科大学附属护士学校任校长兼教务处主任。
  1952年至1954年在北京华北军区八一小学卫生所任校医。
  1954年从部队转业到地方工作。
  1954年至1956年在北京市儿童医院任实习医生。
  1956年至1960年在大连市儿童医院任门诊部主任。
  1960年至1962年在大连医学院进修二年。
  1962年至1964年在大连儿童医院继续任门诊部主任。
  1964年至1973年大连市儿童保健所当主任。
  1973年至1986年大连市儿童保健所任所长(“文革”期间,下放农村多年)。
  1986年正式离休。离休后,主要从事社会活动,曾任大连市政协常委、大连市妇女联合会执行委员,大连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理事,中国国际友人研究会理事,中国白求恩精神研究会顾问。曾于1958年、1985年、1992年、1999年、2004年五次访问印度,不顾年迈高龄,克服各种困难,竭尽全力为发扬光大印度援华医疗队精神和柯棣华精神做了大量工作,为促进中印友谊作出了宝贵的贡献。在外交战线上被誉为“民间大使”。
  

我与柯棣华/郭庆兰口述,徐宝钧整理.—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5
您是第位访客!
版权所有:陕西省文化厅主办"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陕西省分中心
Copyright 1998-2014 www.shawh.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省图书馆维护 | ICP备案:陕ICP备10200749号-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