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文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文献 > 论文时评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新翻杨柳枝——喜看新人演青春版《杨门女将》

    
  战鼓隆隆,旌旗猎猎,胡笳哽咽,杀声震天,硝烟弥漫。大宋将士浴血奋战,尸堆如山,无奈陷入西夏军葫芦谷的重重包围之中,元帅杨宗保以身殉国,全军覆没……这是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第八期演员训练班学员演出的青春版秦腔历史剧《杨门女将》的序幕,极具视觉和感情冲击力。气势悲壮,场面宏伟,令人唏嘘不已!
  过去的《杨门女将》都是带“老”字号头衔的,其名目有《百岁挂帅》《十二寡妇征西》《金山峪》等。全国各大剧种都有演出,我院还用碗碗腔演出过。那都是老戏老演,走传统的路子,基本是老一套演出模式。青春版《杨门女将》新翻杨柳枝,旧貌换新颜,让人耳目一新。以其独特的艺术视角对原剧目的多种版本参照审度,进行大胆全面创新,把“老本”打碎混糅,重新整合,删繁去冗,凸出主要。作者站在历史的高度,用如椽之笔,浇铸了一段传奇史诗,彰显出杨家将士,心系国家安危,誓死保卫大宋河山的金瓯栋梁精神。编导者以时代审美为取向,注进新的艺术元素:戏剧语汇、舞蹈语汇、程式动作语汇、舞美语汇、音乐语汇等。仅舞蹈就有十数种:入侵舞、行军舞、大刀舞、勇士舞、前仆后继舞、与狼共舞等。舞美写意,简洁、大方、凝练。主体音乐吸收了黄河曲、陕北民歌等曲律。传统与现代共舞,程式与优化组合相济,新意识流催生强化了杨门女将化悲痛为力量,重振雄风的英雄气概和坚强意志。
  这个剧本从杨宗保殉国,宋军惨败,寿堂变灵堂,校场比武,运筹探谷,交兵决战……情节曲折,矛盾突兀,构架严谨,气势宏大。把败与胜、生与死、喜与悲、攻与守、战与和,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矛盾对立,组织得大开大阖,起伏跌宕,参差有致;比照对衬得鲜明强烈,环环紧扣,层层深化,蒹葭依玉树,难解难离。情与理的煎熬,灵与肉的撞击,血与火的搏斗,心灵深处的拷问……桩桩件件,直面相遇,没有回避的余地,不能逃脱,只有迎刃而上,在感性的炼狱中厮杀。大关目处浓墨重彩,巨笔挥洒。寿堂变灵堂一节,杨府老少欢天喜地,张灯结彩,家丁侍女们手捧红花,欢祝杨宗保元帅五十寿诞。谁知风云骤变,喜庆变成丧事。刹那间,侍女手中的红花化作白练,气氛迥异,反差强烈,不留痕迹。细节处金针刺绣,尽情描绘。张彪本是一位普通士兵,没有多少台词,却贯穿始终,从序幕(葫芦谷大战)中,九死一生逃回宋营,在探谷时大显身手,后在决战中殊死搏斗,直至壮烈牺牲,整个过程为剧目很增光彩。“跳蚤”这个小不点人物的几个细节也是锦上添花,意外之笔。
  这出戏最抢眼的是由一群及笄弱冠们演出,平均年龄十七八岁。她们都是百里挑一的俊男靓女,扮相俏丽妩媚,身段楚楚优美。这样的嘉年韶华,朝气蓬勃,最富青春气息,韵律美,群体美,集于一戏。她们坐科五年,经过严格扎实的基本功训练,“四功五法”都有很好的基础。一招一式、一板一眼,所学有素,毫不马虎。因而,整齐美观,阵容强势。在台上,排队摆阵,齐格楚楚,一拨一拨的上场、下场,好生鲜活,犹如青春律动,诗韵流淌,表现出一种强烈的团队精神,好似精美的“一棵菜”。
  看着幼嫩漂亮的扮相和婀娜多姿的身段,听着稚气的声腔唱念,欣赏着可意的表演……真是一种醇美的艺术享受,犹如吃冰淇淋一样舒心。
  这出群体戏,场面恢弘,人物众多,摆队复杂,阵势威严,舞台调度灵活多变,每个角色所站位置都很讲究;一层层、一排排,远眺近视,主副分明,层次清晰,气象壮威。主角和配角,各有进退。群打单打,翻滚跳转,龙腾虎跃,极有变数。群场档子,刀枪飞舞,长靠短打,虎跳摸爬。各人有招,使出浑身解数。能者“转体七百二”“肘棒子”“高台僵尸”“串前扑”等高难度动作,出手不凡。
  演佘太君的魏艳妮,原来工小旦、青衣,现演老旦。一个年轻女孩,奉命当行,饰演百岁巾帼元帅,难度可想而知,但却能迎难而上。经过一番磨练,挑战性的出色完成任务。演得干练、刚毅、老到、大气,使一位久历沙场,老谋深算的期颐元戎屹立舞台。在与投降派王辉的一番唇枪舌剑,言辞锋利,咄咄逼人,她多次用了鄙视、蔑视、凝视的眼神,又一个急转身,大幅度的甩披动作,尽显以正压邪之概。她走的台步虽属老旦,但却糅进了武旦、生角的步伐,显得刚强有力,身姿硬朗。艳妮噪音较好,今后应拓宽声型及其宽度和厚度,同时加强形体训练。饰演穆桂英的孙艳是一棵好苗子,有悟性,身上也好看。能允文允舞,实其不易。她与儿子杨文广校场比武时,手执长枪,左刺右杀,你来我往,既胜不能(不愿),败又不行,眉宇、眼神、面部表现出极其复杂的感情,完全是用“心”在比武,连战数个回合,终于在儿子的恳求下,卖个关子,使出破绽,文广一个快枪直刺,她急转回身跳出阵脚,让儿子着鞭取胜。我还看过她的《大劈棺》《回府》《战金山》,有基础。应考虑走文武兼备之路。杨静演杨七娘有激情,看得出很卖力,身上有戏,毯子、把架功都好,也有嗓子。从她演的《斩窦娥》《借水》等,可看出是一个有潜力的演员。张晓兰饰的柴郡主,有失子之痛,情绪尚到位。这个角色的戏词、表演不多,却始终处在矛盾之中,演到这个程度,真有点难为了。她唱的主题歌:“生是杨家兵,死是杨家将,为国不辞死与伤。前仆后继把敌抗,壮志未酬不还乡。”有声有情,嗓音宽,有高度,很动人。她还排过《杀惜》《吊孝》等,看得出可塑性强,百尺竿头,节节再上。李江伟工花脸,形象、嗓音、声型、架势都很好,是很有潜力的好苗子。西夏王演得不错,能拿起枪打动,不拘大花脸一格,甚好。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好花脸,应以高标准要求,在以铜锤花脸为主的情况下,强化架子花脸训练,以求“双门抱”,戏路更宽绰。演采药老人的崔江,连唱带舞,比较到位,身上也好看。台上的蹉步、吊毛等动作,干净利落,有功夫。排过《悔路·回府》《长坂坡》等戏,是一个有前途的演员。其他演宋王的卢涛、寇准的许鹏、王辉的谭敏、杨文广的宋弟弟、张彪的杨运等,或以功见长,或以唱取胜,各有千秋。这里还应该提及乐队学员,总体很好,以司鼓、操琴为代表,如张辣子、肖飞、申保林、董康华等。
  本文所提到的同学只是谈了成绩的一面,对于不足之处,因篇幅所限未能提及。同学们不要骄傲自满,认为自己可以了,从而自喜懈怠。艺无止境,途程尚远。必须刻苦练功,学好文化课,全面发展,做一个品学兼优的“三好”学员,才有广阔前途。班里还有很多佼佼者,因在别的戏中任角,此次未能提及,以待机会。
  前言所述,对于新人演绎的青春版《杨门女将》只是个人看法,很不全面,无论是新人,还是新戏,都是挂一漏万,管中窥豹。但,人常说:滴水见阳光。从中可以看出,这出戏十分吸引眼球,让人看好。这班学生的基础很好,大有希望。我很关爱这群孩子,对他们寄予厚望。艺苑代有人才出,来日定会显身手。
  (原载《戏曲艺术》2007年第19期)
  出 处: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理论文集1 戏剧评论文选/陈彦主编.—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