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美术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舞台美术 > 舞台灯光与效果
[上一记录]  

电灯


  民国十六年(1927)十一月二十二日,陕西易俗社首次安装电灯,用于舞台照明。四十年代后,各地普遍使用。民国三十五年后,陕西易俗社等剧社始用灯光调光控制设备,变换舞台亮度和色彩,配制电光布景,早期为“水电阻式调光器”,用两口大水缸,放入盐水,以木条加铜片作节光器,灯具由木板和马口铁皮做成,呈马槽式,内装三、四个灯泡,叫“马槽灯”。并用铁皮做成天幕云灯,以马粪纸刻云形,投放于天幕。天幕多用月白色布或浅蓝色布制作,能够创造出蓝天白云的效果。此外,可用木制灯盒表现月亮圆缺变化,将灯盒放于天幕之后,用背后投影造成月亮的各种形状。五十年代后,各剧团陆续配备了“金属电阻节光器”和“变压器式调光器”及自制的“闸刀式”配电盘,七十年代后,西安市豫剧团在民乐园剧场,西安市京剧团在解放剧场,西安秦腔一团在朝阳剧场装备了“钢丝提升控制台”。八十年代,陕西省戏曲剧院、西安秦腔二团、西安易俗社先后购置了“可控硅灯光控制台”。电光源已由六十年代的五百瓦、一千瓦聚光灯、云灯及两千瓦反射型聚光灯,发展到七十年代的卤素光源和碘钨云灯。六十年代初,在普遍采用天幕投影幻灯的基础上,三意社研制出了双头、三头舞台投影幻灯机。七十年代中期西安易俗社研制出了摇控追光灯、电容节光器。八十年代初西安越剧团制造出了自动变焦天幕幻灯机等。这些都显示出陕西舞台灯光技术发展的新成就。    

您是第 位访客!